一种番茄种植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99210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有机肥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番茄种植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番茄,茄科番茄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番茄肉质而多汁液,种子黄色,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番茄原产于南美洲,目前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均有广泛的种植,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蔬菜种类。番茄中含有丰富的番茄素、苹果酸、柠檬酸等成分,具有杀菌抑菌、促消化的作用,并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糖类和纤维素等营养成分,能够调整胃肠功能、减低胆固醇,具有较高营养保健价值。但是,土壤长期进行番茄种植,高营养含量的番茄对土壤中营养成分消耗较大,而使用化学肥料进行补充营养,会造成土壤逐渐板结、盐碱化,番茄产量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口感出现下降;而使用有机肥料,其营养成分以大分子蛋白质和纤维素为主,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并且以农家肥料为主的有机肥中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较低,其需进行土壤微生物降解后方可发挥肥力作用,有机肥肥力虽然持久,但是肥力发挥周期时间长,不能快速的为番茄提供营养成分;而传统以营养成分为主的有机肥,其中含有抗菌抑菌成分较少,不能提高番茄植株的抗病虫害能力。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针对现有的问题:土壤营养方面,土壤长期进行番茄种植,高营养含量的番茄对土壤中营养成分消耗较大,而使用化学肥料进行补充营养,会造成土壤逐渐板结、盐碱化,番茄产量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口感出现下降。有机肥使用,而使用有机肥料,其营养成分以大分子蛋白质和纤维素为主,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并且以农家肥料为主的有机肥中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较低,其需进行土壤微生物降解后方可发挥肥力作用,有机肥肥力虽然持久,但是肥力发挥周期时间长,不能快速的为番茄提供营养成分。抗病虫害方面,而传统以营养成分为主的有机肥,其中含有抗菌抑菌成分较少,不能提高番茄植株的抗病虫害能力。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番茄种植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番茄种植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粉化:将有机原料经低温烘干至水分含量10%-14%,反复经粉化机2-3次粉化处理,粉化后有机料与外界环境接触面积大,可提高氨化和发酵的效果,并在121-123℃温度下蒸煮20-23min,除去有机料中杂菌,降低菌种间拮抗作用,提高发酵效率,制得粉化有机料;(2)氨化处理:将粉化有机料置于氨化池中加入其质量5%-6%的氨水进行氨化处理,压强0.3-0.4mpa,先在42-45℃温度下处理2-3天,再在54-58℃温度下处理1-2天,制得氨化有机料;可使有机料中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初步降解成氨基酸和多肽,提高有机料的降解率;(3)磁化发酵:将氨化有机料置于发酵罐中加入其质量10%-12%的矿物质溶液,加入em菌剂后进行发酵培养,温度27-30℃,磁化频率为0.4-0.5mhz,可提高菌种的代谢水平和生长繁殖能力,增加代谢产物的含量和种类,从而提高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和矿物质元素有机转化效率,分别在真空度80%-85%和100%条件下培养20-24h,可促进em菌种有氧菌种和厌氧菌生长繁殖,提高对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和代谢产物种类,制得发酵有机料;(4)酶解:向发酵有机料中加入其质量40%-50%的水,并加入其质量5%-6%的混合酶进行酶解作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破坏植物细胞,促进营养成分释放,蛋白酶和淀粉酶可进一步降解有机料,提高植物吸收利用率,温度24-27℃,超声波振荡2-3h,经低温烘干后制得酶解有机料;(5)二次发酵:向酶解有机料加入其质量7%-9%的矿物质溶液,并加入其质量3%-4%肥料发酵剂,堆肥发酵3-4天,制得有机肥;提高对有机料成分的降解作用,并促进矿物质溶液中无机矿物质成分转化为有机成分,提高植物对矿物质元素的吸收利用。步骤(1)所述的有机原料,其中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稻壳44-49份、番茄秸秆21-25份、辣椒秸秆17-22份、花生壳15-18份、麦麸皮13-15份、蘑菇菌渣12-16份、糖渣9-11份、柠檬叶7-9份、橘子皮-5-8份、苦楝叶6-9份、海藻粉4-6份。步骤(1)所述的低温烘干,其温度为43-47℃,时间50-60min。步骤(3)所述的矿物质溶液,其中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水100-120份、氯化钙2-3份、氯化镁0.2-0.3份、硒酸钠0.05-0.1份、硫酸锌0.2-0.4份、氯化锰0.1-0.2份、硫酸亚铁0.2-0.3份。步骤(3)所述的em菌剂,其加入量为氨化有机料的5%-6%。步骤(3)所述的混合酶,其中包括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淀粉酶质量配比为2-3:2-3:1:1。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粉化处理方法,粉化处理后原料与外界环境接触面积大,可提高氨化和发酵程度,经高温处理可对有机混合料中其他杂菌进行灭活,降低菌种之间的拮抗作用,提高发酵效率。氨化处理方法,对有机料加入氨水分别在两个温度阶段进行氨化处理,可使有机料中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初步降解成氨基酸和多肽,提高有机料的降解率,并且经氨化处理可提高有机料中营养成分水溶性,提高植株对其吸收利用率。磁化发酵方法,分别在80%-85%和100%真空度下进行发酵培养,可促进em菌种有氧菌种和厌氧菌生长繁殖,提高对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和代谢产物种类,而磁化处理可提高菌种的代谢水平和生长繁殖能力,增加代谢产物的含量和种类,从而提高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和矿物质元素有机转化效率,并且磁化处理产生的磁场可促进矿物质溶液中多种矿物质与有机成分络合,其到固化作用,降低矿质元素的流失。酶解方法,向发酵有机料中加入混合酶,其含有的纤维素酶、果胶酶可对植物细胞进行破坏,可促进细胞内营养成分释放,而蛋白酶和淀粉酶可进一步提高对有机料的降解作用,将蛋白质和糖类降解为氨基酸和单糖等小分子成分,提高植物的吸收利用率。二次发酵,使用肥料发酵剂进行二次发酵,其所含的菌种可提高对有机料成分的降解作用,并促进矿物质溶液中无机矿物质成分转化为有机成分,提高植物对矿物质元素的吸收利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番茄种植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粉化:将有机原料经低温烘干至水分含量11%,反复经粉化机2次粉化处理,粉化后有机料与外界环境接触面积大,可提高氨化和发酵的效果,并在121.5℃温度下蒸煮21min,除去有机料中杂菌,降低菌种间拮抗作用,提高发酵效率,制得粉化有机料;(2)氨化处理:将粉化有机料置于氨化池中加入其质量5.2%的氨水进行氨化处理,压强0.33mpa,先在43℃温度下处理2天,再在55℃温度下处理1天,制得氨化有机料;可使有机料中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初步降解成氨基酸和多肽,提高有机料的降解率;(3)磁化发酵:将氨化有机料置于发酵罐中加入其质量10.4%的矿物质溶液,加入em菌剂后进行发酵培养,温度28℃,磁化频率为0.42mhz,可提高菌种的代谢水平和生长繁殖能力,增加代谢产物的含量和种类,从而提高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和矿物质元素有机转化效率,分别在真空度81%和100%条件下培养21h,可促进em菌种有氧菌种和厌氧菌生长繁殖,提高对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和代谢产物种类,制得发酵有机料;(4)酶解:向发酵有机料中加入其质量43%的水,并加入其质量5.3%的混合酶进行酶解作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破坏植物细胞,促进营养成分释放,蛋白酶和淀粉酶可进一步降解有机料,提高植物吸收利用率,温度25℃,超声波振荡2.5h,经低温烘干后制得酶解有机料;(5)二次发酵:向酶解有机料加入其质量7.4%的矿物质溶液,并加入其质量3.2%肥料发酵剂,堆肥发酵3天,制得有机肥;提高对有机料成分的降解作用,并促进矿物质溶液中无机矿物质成分转化为有机成分,提高植物对矿物质元素的吸收利用。步骤(1)所述的有机原料,其中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稻壳45份、番茄秸秆22份、辣椒秸秆18份、花生壳15.4份、麦麸皮13.2份、蘑菇菌渣13份、糖渣9.4份、柠檬叶7.4份、橘子皮6份、苦楝叶7份、海藻粉4.5份。步骤(1)所述的低温烘干,其温度为44℃,时间52min。步骤(3)所述的矿物质溶液,其中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水107份、氯化钙2.1份、氯化镁0.23份、硒酸钠0.061份、硫酸锌0.24份、氯化锰0.13份、硫酸亚铁0.23份。步骤(3)所述的em菌剂,其加入量为氨化有机料的5.2%。步骤(3)所述的混合酶,其中包括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淀粉酶质量配比为2:2:1:1。实施例2:(1)粉化:将有机原料经低温烘干至水分含量13%,反复经粉化机3次粉化处理,粉化后有机料与外界环境接触面积大,可提高氨化和发酵的效果,并在123℃温度下蒸煮22min,除去有机料中杂菌,降低菌种间拮抗作用,提高发酵效率,制得粉化有机料;(2)氨化处理:将粉化有机料置于氨化池中加入其质量5.7%的氨水进行氨化处理,压强0.38mpa,先在44℃温度下处理3天,再在57℃温度下处理2天,制得氨化有机料;可使有机料中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初步降解成氨基酸和多肽,提高有机料的降解率;(3)磁化发酵:将氨化有机料置于发酵罐中加入其质量12%的矿物质溶液,加入em菌剂后进行发酵培养,温度29℃,磁化频率为0.49mhz,可提高菌种的代谢水平和生长繁殖能力,增加代谢产物的含量和种类,从而提高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和矿物质元素有机转化效率,分别在真空度84%和100%条件下培养23h,可促进em菌种有氧菌种和厌氧菌生长繁殖,提高对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和代谢产物种类,制得发酵有机料;(4)酶解:向发酵有机料中加入其质量46%的水,并加入其质量5.8%的混合酶进行酶解作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破坏植物细胞,促进营养成分释放,蛋白酶和淀粉酶可进一步降解有机料,提高植物吸收利用率,温度26℃,超声波振荡3h,经低温烘干后制得酶解有机料;(5)二次发酵:向酶解有机料加入其质量8.6%的矿物质溶液,并加入其质量3.6%肥料发酵剂,堆肥发酵4天,制得有机肥;提高对有机料成分的降解作用,并促进矿物质溶液中无机矿物质成分转化为有机成分,提高植物对矿物质元素的吸收利用。步骤(1)所述的有机原料,其中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稻壳47份、番茄秸秆24份、辣椒秸秆21份、花生壳17份、麦麸皮14.6份、蘑菇菌渣14份、糖渣10.3份、柠檬叶8.6份、橘子皮7份、苦楝叶8份、海藻粉5.7份。步骤(1)所述的低温烘干,其温度为46℃,时间58min。步骤(3)所述的矿物质溶液,其中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水117份、氯化钙2.7份、氯化镁0.26份、硒酸钠0.08份、硫酸锌0.34份、氯化锰0.17份、硫酸亚铁0.28份。步骤(3)所述的em菌剂,其加入量为氨化有机料的5.9%。步骤(3)所述的混合酶,其中包括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淀粉酶质量配比为3:3:1:1。对比1:本对比1与实施例1比较,未进行步骤(1)中粉化处理,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2:本对比2与实施例1比较,未进行步骤(2)中氨化处理,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3:本对比3与实施例2比较,未进行步骤(3)中磁化发酵,其他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对比4:本对比4与实施例2比较,未进行步骤(4)中酶解作用,其他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对比5:本对比5与实施例2比较,未进行步骤(5)二次发酵哦,其他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对照组:对照组对有机原料进行堆肥发酵或酵池发酵,未使用粉化处理、氨化处理、磁化发酵、酶解作用和二次发酵。对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1、对比2、对比3、对比4、对比5及对照组实验方案,使用所制备的有机肥对番茄使用,使用量为450-500kg/亩,统计番茄平均亩产、维生素a含量、灰分比例和病虫害率进行比较。实验数据:项目维生素a含量ug/100g灰分比例%病虫害率%实施例1117.22.87%0.78%实施例2115.42.82%0.73%对比1115.22.78%0.89%对比2110.12.53%1.17%对比3105.72.36%1.26%对比4109.42.54%1.06%对比5107.72.46%1.15%对照组84.61.34%2.57%综合结果:本发明所制备的有机肥,与对照组相比,番茄使用后维生素a含量提高32.6ug/100g,灰分比例提高1.53%,病虫害率下降1.79%。使用氨化处理和磁化发酵方法,可提高维生素a含量7.1ug/100g、9.7ug/100g,灰分比例提高0.34%、0.46%,病虫害率降低0.39%、0.53%;而使用酶解和二次发酵方法,可提高维生素含量6.0ug/100g、7.7ug/100g,灰分比例提高0.28%、0.33%,病虫害率降低0.33%、0.4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