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防水幕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979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防水幕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幕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防水幕墙。



背景技术:

幕墙材料可用于高楼建筑物的外表面,具有美观的功能。幕墙材料的种类很多,有铝合金材料、树脂材料等。幕墙材料在应用到建筑物外立面后,需要具有耐候、隔热、阻燃的功能,对幕墙材料的成分具有较高的要求。

传统的铝合金幕墙用型材的断面形状为一体式结构,铝合金的导热性能较好,使这种结构的隔热效果较差,幕墙内的建筑物在使用的过程中耗费的能量较多,使用不够环保,同时隔音效果也较差,幕墙内易受外界噪音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节能防水幕墙,结构简单,隔热能力强,可大大节约能源,同时采用半钢化玻璃,强度、安全性高,渗水方管可将雨水快速排出,防止雨水堆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节能防水幕墙,包括外玻璃层、结构胶和内玻璃层,所述外玻璃层的外侧面涂有防水涂料,且外玻璃层的内侧面贴有反光膜,所述内玻璃层靠外玻璃层的一面涂有隔热涂料,所述外玻璃层和内玻璃层的端点处对应开有通孔,所述外玻璃层和内玻璃层的周向通过结构胶粘连在一块,且外玻璃层和内层玻璃间的两端设有渗水方管,所述渗水方管位于通孔的侧面,且渗水方管两侧通过结构胶固定在外玻璃层和内玻璃层之间,所述渗水方管与外玻璃层、内玻璃层等高。

优选的,所述外玻璃层的厚度为3-6mm,所述内玻璃层的厚度为8-10mm。

优选的,所述防水涂料为聚氨酯防水涂料,所述反光膜为氧化银单向透视膜。

优选的,所述隔热材料为纳米二氧化钛涂料。

一种节能防水幕墙的制作方法,所述外玻璃层为半钢化玻璃,内玻璃层为普通玻璃,制作方法如下:

s1玻璃原片制备;

s2切裁、打孔、磨边:将制作好的玻璃原片按照需要的尺寸进行裁切,在玻璃的四端的位置进行打孔,并对切割端面进行打磨;

s3洗涤、干燥:将s2中的玻璃清洗后,吹干;

s4在钢化炉中进行外玻璃层的钢化;

s5安装。

优选的,s1中玻璃原片的原料为:石英砂60-75份,硼砂1-5份,钠长石15-25份,石灰石15-20份,重质碱5-10份,芒硝5-10份,氧化铁0.1-0.5份;

分5阶段进行熔融反应,熔融条件是:第一阶段:800-900℃,保温1-2h,第二阶段:1200-1300℃,第三阶段:1400-1600℃,保温2-3h,第四阶段:1300-1400℃,保温2-3h,第五阶段:200-300℃,保温1-2h,采用浮法成型。

优选的,s4中外玻璃层半钢化条件是:热处理条件:上部温度710-730℃,下部温度705-725℃,保温时间2-5min,与风栅间距为15-40mm,风冷条件是:急冷风压1-7kpa,冷却时间10-60s,冷却风压0.5-2kpa,冷却时间30-90s。

工作原理:石英砂作为玻璃的主体骨架,在高温下可形成硅氧四面体,但是本身的溶解温度极高,硼砂可向玻璃中引入b2o3,降低玻璃的膨胀系数,提高其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增加玻璃的折射率,改善玻璃的光泽;钠长石可向玻璃中引入al203,al203能提高化学的稳定性、热稳定性、机械强度、硬度和折射率,同时钠长石中还含sio2和na2o,na2o是玻璃的良好助熔剂,可以降低玻璃粘度,使其易于熔融和成型;石灰石主要是向玻璃中引入cao,cao在玻璃中主要作用为稳定剂;重质碱可向玻璃中引入碱金属氧化物na2o,由于纯碱较轻,运输过程中易发生分层现象,加料过程易被气流带走侵蚀蓄热室和池壁,而重质碱成分与纯碱相同,但密度较大,因此更适合用于玻璃的制备中;芒硝可在高温时分解放出气体或降低玻璃液粘度的物质,从而促进排出玻璃液中气体;氧化铁可赋予玻璃颜色,也能一定程度上吸收热量。

有益效果:通过外玻璃层外侧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容易使得水分直接从幕墙上直接滑落,水滴不易粘连,同时外玻璃层的内侧面的氧化银单透膜可反射大部分外界的光线,不易观察到室内的情况,通过内玻璃层上的隔热涂料,可阻隔大部分热量;外玻璃层和内玻璃层之间设有盛水方管,并通过结构胶与两玻璃层固定密封,使得雨水仅仅可以从盛水方管中流过,增强了幕墙的防水能力,防止雨水堆积,并且渗水方管可增强整个幕墙的强度;同时外玻璃层和内玻璃层形成的中空结构能够增加隔音和隔热的效果;幕墙外玻璃层采用半钢化玻璃,其强度大于普通玻璃,且在使用过程中,半钢化玻璃破碎时会形成放射状裂痕,且能保持整体不脱落,安全性高,且成本大大低于钢化玻璃。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节能防水幕墙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节能防水幕墙的右视图。

图中:1、外玻璃层,2、结构胶,3、通孔,4、渗水方管,5、内玻璃层,6、防水涂料,7、反光贴膜,8、隔热涂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2,一种节能防水幕墙,包括外玻璃层1、结构胶2和内玻璃层5,所述外玻璃层1的外侧面涂有防水涂料6,且外玻璃层的内侧面贴有反光膜7,所述内玻璃层5靠外玻璃层的一面涂有隔热涂料8,所述外玻璃层1和内玻璃层5的端点处对应开有通孔3,所述外玻璃层1和内玻璃层5的周向通过结构胶粘2连在一块,且外玻璃层1和内层玻璃间5的两端设有渗水方管4,所述渗水方管4位于通孔3的侧面,且渗水方管4两侧通过结构胶2固定在外玻璃层1和内玻璃层5之间,所述渗水方管4与外玻璃层1、内玻璃层5等高。

优选的,所述外玻璃层1的厚度为3-6mm,所述内玻璃层5的厚度为8-10mm。

优选的,所述防水涂料6为聚氨酯防水涂料,所述反光膜7为氧化银单向透视膜。

优选的,所述隔热材料8为纳米二氧化钛涂料。

实施例1

一种节能防水幕墙的制作方法,所述外玻璃层为半钢化玻璃,内玻璃层为普通玻璃,制作方法如下:

s1玻璃原片制备;

s2切裁、打孔、磨边:将制作好的玻璃原片按照需要的尺寸进行裁切,在玻璃的四端的位置进行打孔,并对切割端面进行打磨;

s3洗涤、干燥:将s2中的玻璃清洗后,吹干;

s4在钢化炉中进行外玻璃层的钢化,制得的外玻璃层厚度为3mm;

s5安装。

优选的,s1中玻璃原片的原料为:石英砂60份,硼砂1份,钠长石15份,石灰石15份,重质碱5份,芒硝5-10份,氧化铁0.1份;

分5阶段进行熔融反应,熔融条件是:第一阶段:800℃,保温1h,第二阶段:1200℃,第三阶段:1400℃,保温2h,第四阶段:1300℃,保温2h,第五阶段:200℃,保温1h,采用浮法成型。

优选的,s4中外玻璃层半钢化条件是:热处理条件:上部温度710℃,下部温度705℃,保温时间2min,与风栅间距为15mm,风冷条件是:急冷风压7kpa,冷却时间15s,冷却风压0.5kpa,冷却时间30s。

实施例2

一种节能防水幕墙的制作方法,所述外玻璃层为半钢化玻璃,内玻璃层为普通玻璃,制作方法如下:

s1玻璃原片制备;

s2切裁、打孔、磨边:将制作好的玻璃原片按照需要的尺寸进行裁切,在玻璃的四端的位置进行打孔,并对切割端面进行打磨;

s3洗涤、干燥:将s2中的玻璃清洗后,吹干;

s4在钢化炉中进行外玻璃层的钢化,制得的外玻璃层厚度为6mm;

s5安装。

优选的,s1中玻璃原片的原料为:石英砂75份,硼砂5份,钠长石25份,石灰石20份,重质碱10份,芒硝10份,氧化铁0.5份;

分5阶段进行熔融反应,熔融条件是:第一阶段:900℃,保温2h,第二阶段:1300℃,第三阶段:1600℃,保温3h,第四阶段:1400℃,保温3h,第五阶段:300℃,保温2h,采用浮法成型。

优选的,s4中外玻璃层半钢化条件是:热处理条件:上部温度730℃,下部温度725℃,保温时间5min,与风栅间距为40mm,风冷条件是:急冷风压1kpa,冷却时间60s,冷却风压2kpa,冷却时间90s。

实施例3

一种节能防水幕墙的制作方法,所述外玻璃层为半钢化玻璃,内玻璃层为普通玻璃,制作方法如下:

s1玻璃原片制备;

s2切裁、打孔、磨边:将制作好的玻璃原片按照需要的尺寸进行裁切,在玻璃的四端的位置进行打孔,并对切割端面进行打磨;

s3洗涤、干燥:将s2中的玻璃清洗后,吹干;

s4在钢化炉中进行外玻璃层的钢化,制得的外玻璃层厚度为4mm;

s5安装。

优选的,s1中玻璃原片的原料为:石英砂70份,硼砂3份,钠长石20份,石灰石20份,重质碱8份,芒硝7份,氧化铁0.5份;

分5阶段进行熔融反应,熔融条件是:第一阶段:850℃,保温2h,第二阶段:1250℃,第三阶段:1500℃,保温3h,第四阶段:1400℃,保温2h,第五阶段:300℃,保温1h,采用浮法成型。

优选的,s4中外玻璃层半钢化条件是:热处理条件:上部温度720℃,下部温度715℃,保温时间4min,与风栅间距为30mm,风冷条件是:急冷风压5kpa,冷却时间40s,冷却风压2kpa,冷却时间70s。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