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84367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有机肥料的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茶叶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桐城小花茶为历史名茶,属绿茶类,产于桐城市,主产区位于龙眠山。桐城种茶历史悠久,史载明朝大司马鲁山公(孙晋)宦游时得异茶籽,植之龙眠山之椒园。于是,椒园茶与顾渚、蒙顶并称,跻身“贡品”之列,时称椒园茶,又因其冲泡后形似初展兰花,又名“桐城小花”。桐城小花又有小兰花茶之称,属皖西兰花茶品系。一般在谷雨前开采,选一芽二、三叶,经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剔拣等工序精制而成。成品茶外形条索舒展,芽叶完整,形似兰花,色泽翠绿,碧绿汤清,香气持久,有兰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桐城风物记》亦载桐城小花茶“品不减龙井”。旧时桐城人品茶讲究色香味形俱佳,有“龙眠山上茶,紫来桥下水”之说。

桐城市地处皖中,境内龙眠山属皖西大别山霍山山脉东南走向的支脉,峰高谷深,野生兰草充盈山坡。桐城小花茶生长在海拔400-800米山林间,全市现有茶园总面积5万亩,总产可达800吨,带动近15000户农户,茶业产业链上总产值将超3.5亿元。

桐城市为加快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提出了“扩量、提质、创牌、增效”的八字方针和山区宜茶区域人均一亩茶的目标。首先是立足扩量,确保每年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2000亩以上。其次是确保提质,无害化,推广有机茶、无公害茶栽培模式,禁止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清洁化,制定桐城小花茶清洁化加工规程,投资新建标准化、连续化、清洁化茶叶加工厂。通过严格把关来保证茶叶质量提升。积极创牌,外树形象,提升桐城小花茶知名度。

因此,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当地丰富的有机废弃物资源,在变废为宝的同时,可有效缓解或消除环境污染压力,为有机农业开辟有效肥源,增添含氮、磷、钾高的有机物,调配适宜不同产区有机茶种植使用的专用生物有机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肥料对环境的污染,使茶树健康茁壮生长,提高桐城小花茶叶整体产量和品质,扩大“桐城小花”品牌效应,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叶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茶叶专用生物有机肥,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组成:秸秆20-45份、木薯渣20-45份、猪粪20-40份、腐殖酸5-15份、微生物菌剂0.05-0.5份。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茶叶专用生物有机肥,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组成:秸秆30份、木薯渣30份、猪粪30份、腐殖酸10份、微生物菌剂0.1份。

优选的,所述的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或地衣芽孢杆菌或多粘芽孢杆菌或侧孢芽孢杆菌中的一种,且微生物菌剂含量≥200亿/克。

一种茶叶专用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各原料配比,取秸秆、木薯渣、猪粪、腐殖酸,然后堆垛成块,并逐层添加发酵剂发酵,其中原料垛块的长为3米,宽为2-3米,高为1米;

(2)在发酵过程中,观察垛块内部温度变化,若温度升至70℃以上,则需每2-3天翻堆一次,并连续翻堆3-4次;

(3)发酵完成后,将垛块均匀散开,根据不同农作物生产需求以及上述各原料配比,需添加不同微生物菌剂,与发酵后的原料通过搅拌机混合均匀,静置一天后粉碎过筛;

(4)直接包装或作为有机物料用作加工有机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茶叶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有效调节茶叶土壤微生物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增进土壤透气性,促进茶芽发芽率;促进茶叶中营养成份的形成;增强抵抗力及免疫力,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减少病虫害;增加产量、提高茶叶品质、提早采收、延长保质期;提高茶叶抗寒、抗旱、抗涝、根系耐腐的能力;茶叶叶片浑厚、外观整齐、耐泡、香气清扬、汤色澄清明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瓦楞纸板生产用粘合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实施例1

一种茶叶专用生物有机肥,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组成:秸秆20份、木薯渣20份、猪粪20份、腐殖酸5份、微生物菌剂0.05份;

其中,所述的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或地衣芽孢杆菌或多粘芽孢杆菌或侧孢芽孢杆菌中的一种,且微生物菌剂含量≥200亿/克。

一种茶叶专用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各原料配比,取秸秆、木薯渣、猪粪、腐殖酸,然后堆垛成块,并逐层添加发酵剂发酵,其中原料垛块的长为3米,宽为2-3米,高为1米;

(2)在发酵过程中,观察垛块内部温度变化,若温度升至70℃以上,则需每2-3天翻堆一次,并连续翻堆3-4次;

(3)发酵完成后,将垛块均匀散开,根据不同农作物生产需求以及上述各原料配比,需添加不同微生物菌剂,与发酵后的原料通过搅拌机混合均匀,静置一天后粉碎过筛;

(4)直接包装或作为有机物料用作加工有机肥。

以下各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

实施例2

一种茶叶专用生物有机肥,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组成:秸秆30份、木薯渣30份、猪粪30份、腐殖酸10份、微生物菌剂0.1份;

其中,所述的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或地衣芽孢杆菌或多粘芽孢杆菌或侧孢芽孢杆菌中的一种,且微生物菌剂含量≥200亿/克。

实施例3

一种茶叶专用生物有机肥,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组成:秸秆45份、木薯渣45份、猪粪40份、腐殖酸15份、微生物菌剂0.5份;

其中,所述的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或地衣芽孢杆菌或多粘芽孢杆菌或侧孢芽孢杆菌中的一种,且微生物菌剂含量≥200亿/克。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一种茶叶专用生物有机肥,原料按如下重量份组成:秸秆20‑45份、木薯渣20‑45份、猪粪20‑40份、腐殖酸5‑15份、微生物菌剂0.05‑0.5份。本发明提供的茶叶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有效调节茶叶土壤微生物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增进土壤透气性,促进茶芽发芽率;促进茶叶中营养成份的形成;增强抵抗力及免疫力,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减少病虫害;增加产量、提高茶叶品质、提早采收、延长保质期;提高茶叶抗寒、抗旱、抗涝、根系耐腐的能力;茶叶叶片浑厚、外观整齐、耐泡、香气清扬、汤色澄清明亮。

技术研发人员:姜斌;叶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绿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25
技术公布日:2018.03.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