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发生设备和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家用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96152发布日期:2019-05-07 19:2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臭氧发生设备和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家用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微纳气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臭氧发生设备和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臭氧微纳气泡综合了臭氧和微纳气泡的优点,具有尺寸小、杀菌能力强和分解能力强等特点,且臭氧可以完全分解成无害的氧气,不会存在有害物质的残留,因此臭氧微纳气泡在杀菌消毒、食物保鲜和污水治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其工作原理主要通过将臭氧发生设备产生的臭氧直接注入到微纳气泡发生器中,进而可以得到臭氧微纳气泡。但是小型的臭氧发生设备产生的臭氧浓度较低,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大型的臭氧发生设备可以产生高浓度的臭氧,但是臭氧发生设备体积庞大、操作复杂且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臭氧发生设备,所述臭氧发生设备具有结构简单、产生的臭氧浓度高的优点。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设有上述臭氧发生设备的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

本发明又提出了一种设有上述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的家用电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臭氧发生设备,包括: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一控制阀组件,所述第一控制阀组件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进气口相连,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切换连通;第二控制阀组件,所述第二控制阀组件具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出气口相连,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切换连通;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二阀口连通;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串联在所述臭氧发生器和第一接口之间或者串联在所述臭氧发生器和所述第一阀口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连通且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连通时,所述臭氧发生器、所述循环泵和所述循环管路之间形成封闭的气体回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臭氧发生设备,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控制阀组件和第二控制阀组件,当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连通且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时,循环泵可以驱动气体回路中的空气或氧气循环进入臭氧发生器中,由此可以通过气体的不断循环来提升臭氧的浓度,从而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臭氧发生设备的体积小、生产成本低,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制作不同浓度的臭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循环泵串联在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第一接口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泵通过硅胶管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

具体地,所述硅胶管形成为螺旋延伸的盘管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控制阀组件为三通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控制阀组件为三通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臭氧发生设备还包括制氧机,所述制氧机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臭氧发生设备;微纳气泡发生器,所述微纳气泡发生器包括发生腔室,所述发生腔室具有进水口和臭氧入口,所述臭氧入口与所述第三阀口相连。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通过设置上述臭氧发生设备,臭氧发生设备设有第一控制阀组件和第二控制阀组件。臭氧发生设备工作时,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连通且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循环泵可以驱动气体回路中的空气或氧气循环进入臭氧发生器中,由此可以通过气体的不断循环来提升臭氧的浓度,从而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臭氧发生设备的体积小、生产成本低,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制作不同浓度的臭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家用电器,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家用电器,通过设置上述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内设有臭氧发生设备,臭氧发生设备工作时,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连通且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循环泵可以驱动气体回路中的空气或氧气循环进入臭氧发生器中,由此可以通过气体的不断循环来提升臭氧的浓度,从而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臭氧发生设备的体积小、生产成本低,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制作不同浓度的臭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家用电器为洗碗机、果蔬清洗机、洗脸机、净水器或热水器。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臭氧发生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臭氧发生设备100,

臭氧发生器10,进气口110,出气口120,

第一控制阀组件20,第一接口210,第二接口220,第三接口230,

第二控制阀组件30,第一阀口310,第二阀口320,第三阀口330,

循环管路40,

循环泵50,

硅胶管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臭氧发生设备100,该臭氧发生设备100可以用于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中。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臭氧发生设备100,包括:臭氧发生器10、第一控制阀组件20、第二控制阀组件30、循环管路40和循环泵50。

如图1所示,臭氧发生器10上设有进气口110和出气口120,空气或氧气可以通过进气口110进入臭氧发生器10中。臭氧发生器10内设有臭氧生成装置,可以将空气或氧气转换成臭氧并通过出气口120排出。可选地,臭氧发生器10的工作原理可以为高压放电式、紫外线照射式和电解式等。例如,当臭氧发生器10的工作原理为电解式时,其臭氧生成装置内设有电极,当空气或氧气通过电极时,电极通电并对气体进行电解,由此可以生成臭氧。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具有不同臭氧产生能力的臭氧发生器10。臭氧发生器10的臭氧产生能力越强,臭氧发生设备100的工作效率越高。

如图1所示,第一控制阀组件20上设有第一接口210、第二接口220和第三接口230,第一接口210与进气口110相连,第一接口210可以分别与第二接口220和第三接口230切换连通。第二控制阀组件30上设有第一阀口310、第二阀口320和第三阀口330,第一阀口310与出气口120相连,第一阀口310可以与第二阀口320和第三阀口330切换连通。如图1所示,循环管路4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接口220和第二阀口320连通,臭氧发生设备100中的气体可以通过循环管路40进行循环流通。

循环泵50串联在臭氧发生器10和第一接口210之间或者串联在臭氧发生器10和第一阀口310之间,循环泵50可以为臭氧发生设备100中的气体流通提供动力支持。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循环泵50、臭氧发生器10、第一控制阀组件20和第二控制阀组件30在臭氧发生设备100中的位置并不固定,只要能够将其串联成一个封闭的循环回路即可。例如,臭氧发生器10的进气口110可以与第一接口210相连,臭氧发生器10的出气口120可以与循环泵50的一端相连,循环泵50的另一端与第一阀口310相连,第二阀口320与第二接口220相连,由此可以组成臭氧发生设备100的气体循环回路。

如图1所示,当第一接口210和第二接口220连通且第一阀口310与第二阀口320连通时,臭氧发生器10、循环泵50和循环管路40之间形成封闭的气体回路,此时第三接口230和第三阀口330处于关闭的状态。当臭氧发生设备100工作时,循环泵50可以为气体回路中的空气提供流通动力。气体回路中的空气可以依次通过第二控制阀组件30、第一控制阀组件20和循环泵50进入臭氧发生器10,空气中的一部分氧气可以转化成臭氧,臭氧和空气的混合气再次排入到气体回路中。由此,循环泵50可以驱动混合气体在臭氧发生设备100的气体回路中进行多次循环。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混合气体内的臭氧浓度越来越高。

当混合气体循环一段时间后,调节第一控制阀组件20使其第一接口210和第三接口230导通,调节第二控制阀组件30使其第一阀口310和第三阀口330导通,通过第三接口230往气体回路中通入新鲜空气或氧气,由此可以推动气体回路中的臭氧从第三阀口330排出。然后再次将第一接口210和第二接口220连通、第一阀口310与第二阀口320连通,臭氧发生设备100可以进入下一次的制作臭氧的循环。可以理解的是,臭氧发生设备100在制作臭氧时混合气体的循环时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置。例如,当需要的臭氧浓度较高时,混合气体的循环时间则会延长,当需要的臭氧浓度较低时,则可以适当缩短混合气体的循环时间。可选地,混合气体的循环时间可以在15s-70s之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臭氧发生设备100,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控制阀组件20和第二控制阀组件30,当第一接口210和第二接口220连通且第一阀口310与第二阀口320连通时,循环泵50可以驱动气体回路中的空气或氧气循环进入臭氧发生器10中,由此可以通过气体的不断循环来提升臭氧的浓度,从而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臭氧发生设备100的体积小、生产成本低,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制作不同浓度的臭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循环泵50串联在进气口110和第一接口210之间,由此可以为气体回路中的气体流通提供动力。具体而言,循环泵50的一端与臭氧发生器10的进气口110相连,循环泵50的另一端与第一接口210相连,第二阀口320与第二接口220相连,第一阀口310与臭氧发生器10的出气口120相连,由此组成了臭氧发生设备100的气体回路。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循环泵50通过硅胶管60与第一接口210相连,由此可以保证气体回路中的混合气体的正常流通。具体而言,硅胶管60的内径可以大于循环管路40的内径,当臭氧发生设备100开始工作时,可以利用硅胶管60内的空气作为气体原料进行循环流通。硅胶材料具有防臭氧腐蚀的特性,由此可以保证气体回路的封闭性能,保证臭氧发生设备100的正常运行。可以理解的是,硅胶管60也可以用其他防臭氧腐蚀的材料制成的管件代替。例如耐臭氧橡胶材料制成管件和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管件等。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硅胶管60形成为螺旋延伸的盘管形状,由此在保证硅胶管60内具有充足的流通空间的同时,还可以节省硅胶管60的占用空间,可以进一步减小臭氧发生设备100的体积。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控制阀组件20为三通阀,由此可以简化臭氧发生设备100的装配流程,可以方便用户的实际操作。优选地,第一控制阀组件20可以为电磁三通阀。当臭氧发生设备100开始工作时,第一控制阀组件20断电,使第一接口210和第二接口220导通、第三接口230关闭。当气体回路中的臭氧浓度满足使用需求时,可以给第一控制阀组件20通电,使第一接口210和第三接口230导通,第二接口220关闭。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二控制阀组件30为三通阀,由此可以简化臭氧发生设备100的装配流程,可以方便用户的实际操作。优选地,第二控制阀组件30可以为电磁三通阀。当臭氧发生设备100开始工作时,第二控制阀组件30断电,使第一阀口310和第二阀口320导通、第三阀口330关闭。当气体回路中的臭氧浓度满足使用需求时,可以给第二控制阀组件30通电,使第一阀口310和第三阀口330导通,第二阀口320关闭。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臭氧发生设备100还可以包括制氧机,制氧机与第三接口230相连。具体而言,当臭氧发生设备100工作时,制氧机可以采用空气分离技术将空气中的氧气分离出来,并可以通过第三接口230将氧气注入到气体回路中,由此可以提升气体回路中的氧气含量,可以提升臭氧发生器10制作臭氧的速度,缩短气体在气体回路中的循环时间,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臭氧发生设备100的工作效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臭氧发生设备100和微纳气泡发生器。其中微纳气泡发生器可以包括发生腔室,发生腔室具有进水口和臭氧入口,臭氧入口与第三阀口330相连。发生腔室的出口处可以设有限流片。具体而言,当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工作时,臭氧发生设备100可以将高浓度的臭氧通过第三阀口330注入到发生腔室内,同时可以采用压力泵将水通过进水口注入到发生腔室内。在高压的作用下,臭氧可以溶解到水中形成臭氧溶液。臭氧溶液通过限流片时,限流片可以将臭氧溶液形成多个微小的臭氧微纳气泡并从出口排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通过设置上述臭氧发生设备100,臭氧发生设备100设有第一控制阀组件20和第二控制阀组件30。当臭氧发生设备100工作时,第一接口210和第二接口220连通且第一阀口310与第二阀口320连通,循环泵50可以驱动气体回路中的空气或氧气循环进入臭氧发生器10中,由此可以通过气体的不断循环来提升臭氧的浓度,从而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臭氧发生设备100的体积小、生产成本低,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制作不同浓度的臭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家用电器,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家用电器,通过设置上述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内设有臭氧发生设备100,臭氧发生设备100工作时,第一接口210和第二接口220连通且第一阀口310与第二阀口320连通,循环泵50可以驱动气体回路中的空气或氧气循环进入臭氧发生器10中,由此可以通过气体的不断循环来提升臭氧的浓度,从而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臭氧发生设备100的体积小、生产成本低,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制作不同浓度的臭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家用电器可以为洗碗机、果蔬清洗机、洗脸机、净水器和热水器等,由此可以提升家用电器的清洁效率。具体而言,当洗碗机内设有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时,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产生的臭氧微纳气泡可以提升洗碗机清洗油渍的效率,由此可以提升洗碗机的工作效率。当果蔬清洗机内设有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时,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产生的臭氧微纳气泡可以将蔬菜和水果表面的污物清洗干净,由此可以有益于用户的饮食健康。当洗脸机和热水器内设有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时,用户在洗脸或洗澡时,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产生的臭氧微纳气泡可以深入到人体皮肤的毛孔内,臭氧微纳气泡可以将毛孔的油和泥等污物清洗干净,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下面结合两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臭氧发生设备100,该臭氧发生设备100可以用于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中。值得理解的是,下面描述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臭氧发生设备100包括:臭氧发生器10、第一控制阀组件20、第二控制阀组件30、循环管路40、循环泵50和硅胶管60。臭氧发生器10具有进气口110和出气口120。第一控制阀组件20和第二控制阀组件30均为电磁三通阀,第一控制阀组件20具有第一接口210、第二接口220和第三接口230,第一接口210可以与第二接口220和第三接口230切换连通。第二控制阀组件30具有第一阀口310、第二阀口320和第三阀口330,第一阀口310可以与第二阀口320和第三阀口330切换连通。臭氧发生器10的臭氧产生能力为500mg/h,循环泵50的体积流量为3l/min,硅胶管60的内径为8mm,总长度为2m。

如图1所示,循环泵50的一端与臭氧发生器10的进气口110相连,循环泵50的另一端与硅胶管60的一端相连,硅胶管60的另一端与第一接口210相连,第二阀口320与第二接口220相连,第一阀口310与臭氧发生器10的出气口120相连。

当臭氧发生设备100工作时,第一控制阀组件20和第二控制阀组件30均处于断电状态,第一接口210和第二接口220连通,第一阀口310与第二阀口320连通,第三接口230和第三阀口330处于关闭的状态。第一控制阀组件20、第二控制阀组件30、硅胶管60、臭氧发生器10、循环泵50和循环管路40之间形成封闭的气体回路。循环泵50启动并为气体回路中的空气提供流通动力,气体回路中的空气可以依次通过第二控制阀组件30、第一控制阀组件20、硅胶管60和循环泵50进入臭氧发生器10,空气中的一部分氧气可以转化成臭氧,臭氧和空气的混合气再次排入到气体回路中。由此,循环泵50可以驱动混合气体在臭氧发生设备100的气体回路中进行多次循环。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混合气体内的臭氧浓度越来越高。

当混合气体循环60s后,同时给第一控制阀组件20和第二控制阀组件30通电10s,第一接口210和第三接口230导通,第一阀口310和第三阀口330导通,第二接口220和第二阀口320处于关闭的状态。通过第三接口230往气体回路中通入新鲜空气或氧气,由此可以推动气体回路中的臭氧从第三阀口330排出,检测排出的臭氧浓度为2250ppm。

实施例二:

臭氧发生设备100中的设备组成和设备之间的连接顺序与实施例一中相同,其中臭氧发生器10的臭氧产生能力为1000mg/h,循环泵50的体积流量为3l/min,硅胶管60的内径为8mm,总长度为2m。

当混合气体循环60s后,同时给第一控制阀组件20和第二控制阀组件30通电10s,第一接口210和第三接口230导通,第一阀口310和第三阀口330导通。通过第三接口230往气体回路中通入新鲜空气或氧气,由此可以推动气体回路中的臭氧从第三阀口330排出,检测排出的臭氧浓度为4090ppm。

结合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数据可以得出,随着臭氧发生器10的臭氧产生能力的提升,臭氧发生设备100产生的臭氧浓度越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