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多酚腐殖酸水溶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85880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肥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多酚腐殖酸水溶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溶性肥料是一种能够完全溶解于水的多元素复合型肥料,相对于传统的过磷酸钙、造粒复合肥等非全水溶肥料和缓释品种,由于其具有速溶、吸收率高、见效快、无残渣、施用方便等显著优点,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在面对温室效应所带来的日趋严重的环境保护及水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滴灌系统、喷施喷灌等具有显著节水、节肥功能的新型施肥方式开始得到推广应用,使农业施肥者对肥料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水溶性复合肥作为目前灌溉施肥的主流,尽管可以节水、节肥、节省工时。腐殖酸作为一种緑色的有机物质,其原料易得且不产生二次污染,在农业上对改良土壌、提高作物抗逆性、改善农产品品质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我国绿色环保产业和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腐殖酸类技术和产品的市场空间巨大,腐殖酸类新型肥料产业将赢来更好的发展。目前市场上公开的各种腐殖酸肥料产品大多分为固体和液体两种类型,普遍都是比较低端的腐殖酸大量元素肥料,一般采用腐殖酸盐和氮磷钾大肥简单混合而成,因而存在着品种单一、养分含量低、液体水溶肥水溶性差、水不溶物含量高、沉降稳定性差及附加值低等缺点。因此,如果能研制一种养分含量高、抗絮凝稳定性好、水溶性好的腐殖酸水溶肥料,对促进我国化肥工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増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茶多酚(teapolyphenols)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主要为黄烷醇(儿茶素)类,儿茶素占60~80%。茶多酚在常温下呈浅黄或浅绿色粉末,易溶于温水(40℃一80℃)和含水乙醇中;稳定性极强,在ph值4—8、250℃左右的环境中,1.5个小时内均能保持稳定。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多酚腐殖酸水溶肥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茶多酚腐殖酸水溶肥,由下列重量份原料配比制备而成:尿素28-32份、硝磷铵16-20份、磷酸二氢钾14-18份、硫酸硼2-4份、硫酸钾12-14份、硫酸铵8-12份、腐殖酸13-17份、茶多酚8-20份。优选的,由下列重量份原料配比制备而成:尿素30份、硝磷铵18份、磷酸二氢钾16份、硫酸硼3份、硫酸钾13份、硫酸铵10份、腐殖酸15份、茶多酚14份。还可以向其中加入碳酸氢铵。优选的,碳酸氢铵的加入比例为10-15份重量份。碳酸氢铵的水溶液呈现弱碱性,加入一定量的的碳酸氢铵可以缓解水溶肥的酸性,使水溶肥趋近于中性,利于茶多酚保持稳定。茶多酚易溶于热水,与一些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并在一定ph值下会生成沉淀,尤其与al3+、zn2+、fe3+、mg2+、ca2+这些离子更易生成沉淀,可以有效防止腐殖酸与硬水中的mg2+、ca2+等离子生成沉淀,影响腐殖酸的施肥效率。一种制备所述的茶多酚腐殖酸水溶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比例称取原料;(2)将原料粉碎至80-100目;(3)将粉碎好的腐殖酸存放待用,其余原料放入反应釜中,130-150℃搅拌20-30min;(4)将反应釜温度降至90-100℃,向反应釜中加入腐殖酸,继续搅拌15-30min;(5)将混合物干燥、粉碎后包装,即得。优选的,所述步骤(4),将腐殖酸与1-3倍重量的水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反应釜中,可使腐殖酸变成易溶解的腐殖酸盐,进一步增加溶解度。优选的,所述步骤(5),先将混合物进行干燥,再向反应釜中加入茶皂素,避免茶皂素溶解后与现有原料中的金属离子发生络合作用,降低保护性。优选的,所述步骤(5),搅拌完成,将混合物放入高压均质机中进行均质处理。均质也称匀浆,是使悬浮液(或乳化液)体系中的分散物微粒化、均匀化的处理过程,这种处理同时起降低分散物尺度和提高分散物分布均匀性的作用。所述的茶多酚腐殖酸水溶肥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茶多酚腐殖酸水溶肥用300-700倍的水溶解,静置10-30min;(2)将静置后的混合溶液分为上部清液与下部混悬液,上部清液用于叶面喷施、滴灌、冲施等,下部的混悬液及不溶底物,灌溉在地面部分。茶多酚能与水中的mg2+、ca2+等金属离子结合形成沉淀,以保护腐殖酸不会与mg2+、ca2+等金属离子结合而影响施肥效果,将茶多酚与水中的mg2+、ca2+等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的沉淀灌溉在地面部分,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减少病虫害,并且为作物提供一定的营养成分,不至于浪费。优选的,步骤(1)中,用30-45℃的温水对水溶肥进行溶解。温水可以使茶多酚溶解的更充分,更能与水中的mg2+、ca2+等金属离子结合形成沉淀,进一步提升对腐殖酸的保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效果体现在:本发明将尿素、硝磷铵、磷酸二氢钾、硫酸硼、硫酸钾、硫酸铵、腐殖酸、茶多酚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复合水溶肥,通过茶多酚与部分金属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的作用,保护腐殖酸不与硬水中的钙、镁离子发生反应,形成沉淀,还可以通过加入碳酸氢铵以使水溶肥溶解后的ph更适宜茶多酚发生反应。该水溶肥在水中溶解后会有沉淀出现,但沉淀中基本不含腐殖酸,将清液用于施肥,将剩余的混悬液灌溉在地表,不仅可以提高腐殖酸的利用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虫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茶多酚腐殖酸水溶肥,通过如下方法制备:(1)称取尿素30kg、硝磷铵18kg、磷酸二氢钾16kg、硫酸硼3kg、硫酸钾13kg、硫酸铵10kg、腐殖酸15kg、茶多酚14kg;(2)将原料粉碎至90目;(3)将粉碎好的腐殖酸存放待用,其余原料放入反应釜中,140℃搅拌25min;(4)将反应釜温度降至95℃,向反应釜中加入腐殖酸,继续搅拌22.5min;(5)将混合物浓缩结晶后进行喷雾干燥、粉碎后包装,即得。实施例2一种茶多酚腐殖酸水溶肥,通过如下方法制备:(1)称取尿素28kg、硝磷铵16kg、磷酸二氢钾14kg、硫酸硼2kg、硫酸钾12kg、硫酸铵8kg、腐殖酸13kg、茶多酚8kg;(2)将原料粉碎至80目;(3)将粉碎好的腐殖酸存放待用,其余原料放入反应釜中,130℃搅拌20min;(4)将反应釜温度降至90℃,向反应釜中加入腐殖酸,继续搅拌15min(5)将混合物浓缩结晶后进行喷雾干燥、粉碎后包装,即得。实施例3一种茶多酚腐殖酸水溶肥,通过如下方法制备:(1)称取尿素32kg、硝磷铵20kg、磷酸二氢钾18kg、硫酸硼4kg、硫酸钾14kg、硫酸铵12kg、腐殖酸17kg、茶多酚20kg;(2)将原料粉碎至100目;(3)将粉碎好的腐殖酸存放待用,其余原料放入反应釜中,150℃搅拌30min;(4)将反应釜温度降至100℃,向反应釜中加入腐殖酸,继续搅拌30min(5)将混合物浓缩结晶后进行喷雾干燥、粉碎后包装,即得。实施例4一种茶多酚腐殖酸水溶肥,通过如下方法制备:(1)称取尿素30kg、硝磷铵18kg、磷酸二氢钾16kg、硫酸硼3kg、硫酸钾13kg、硫酸铵10kg、腐殖酸15kg、茶多酚14kg、碳酸氢铵12.5kg;(2)将原料粉碎至90目;(3)将粉碎好的腐殖酸存放待用,其余原料放入反应釜中,140℃搅拌25min;(4)将反应釜温度降至95℃,向反应釜中加入腐殖酸,继续搅拌22.5min;(5)将混合物浓缩结晶后进行喷雾干燥、粉碎后包装,即得。实施例5一种茶多酚腐殖酸水溶肥,通过如下方法制备:(1)称取尿素30kg、硝磷铵18kg、磷酸二氢钾16kg、硫酸硼3kg、硫酸钾13kg、硫酸铵10kg、腐殖酸15kg、茶多酚14kg;(2)将原料粉碎至90目;(3)将粉碎好的腐殖酸存放待用,其余原料放入反应釜中,140℃搅拌25min;(4)将反应釜温度降至95℃,将腐殖酸与2倍重量的水混合均匀,加入反应釜中,继续搅拌22.5min;(5)将混合物浓缩结晶后进行喷雾干燥、粉碎后包装,即得。实施例6一种茶多酚腐殖酸水溶肥,通过如下方法制备:(1)称取尿素30kg、硝磷铵18kg、磷酸二氢钾16kg、硫酸硼3kg、硫酸钾13kg、硫酸铵10kg、腐殖酸15kg、茶多酚14kg;(2)将原料粉碎至90目;(3)将粉碎好的腐殖酸存放待用,其余原料放入反应釜中,140℃搅拌25min;(4)将反应釜温度降至95℃,向反应釜中加入腐殖酸,继续搅拌22.5min,将混合物放入高压均质机中进行均质处理;(5)将混合物浓缩结晶后进行喷雾干燥、粉碎后包装,即得。对比例1一种茶多酚腐殖酸水溶肥,通过如下方法制备:(1)称取尿素30kg、硝磷铵18kg、磷酸二氢钾16kg、硫酸硼3kg、硫酸钾13kg、硫酸铵10kg、腐殖酸15kg;(2)将原料粉碎至90目;(3)将粉碎好的腐殖酸存放待用,其余原料放入反应釜中,140℃搅拌25min;(4)将反应釜温度降至95℃,向反应釜中加入腐殖酸,继续搅拌22.5min;(5)将混合物浓缩结晶后进行喷雾干燥、粉碎后包装,即得。将实施例1-6、对比例1所得的茶多酚腐殖酸水溶肥分别取用1kg,用500倍重量倍的标准硬水溶解;另取一份实施例1的茶多酚腐殖酸水溶肥,用500倍重量倍的37.5℃标准硬水溶解,均静置24h,使用滤纸过滤、分离滤液,将沉淀烘干至恒重,测定沉淀中腐殖酸含量,计算腐殖酸沉淀率。沉淀中腐殖酸含量腐殖酸沉淀率实施例12.22g1.76%实施例22.61g2.03%实施例32.78g2.24%实施例41.73g1.52%实施例51.85g1.47%实施例61.76g1.40%对比例136.6g25.6%实施例1温水组1.54g1.22%对比可知,本发明的茶多酚腐殖酸水溶肥,可以有效防止腐殖酸沉淀,使腐殖酸溶解量增减,提高腐殖酸利用率,且使用温水溶解时沉淀量更少。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