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肚菌培育原料配方与养分包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38270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羊肚菌培育原料配方与养分包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供农村食用菌种植户和大面积商品化食用菌种植企业栽培使用的羊肚菌培育原料配方及羊肚菌天然栽培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据文献资料显示,羊肚菌的最早记载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90年),现已有420多年的历史,明代潘之恒在《广菌谱》中也有关于羊肚菌的记载,从羊肚菌的历史可以看出,我国认识利用羊肚菌的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把羊肚菌作为珍品,古代有的地方把羊肚菌作为进贡皇帝的珍稀贡品。

羊肚菌是一种春末夏初发生的珍贵食用菌,在国际市场上极为畅销,价格昂贵,每千克干品可高达302马克(约1200元人民币),尤其是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对羊肚菌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价格不断上升,而目前,我国仅靠每年采集的野生羊肚菌来供外贸出口,其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国际市场的需求。为此,对羊肚菌的研究与开发是十分必要的,其实,我国人工栽培羊肚菌早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仅开展羊肚菌的半人工栽培,随后国内外许多科技工作者不断探索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方法,近些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也在羊肚菌资源、生态习性、生物学和人工栽培等方面,开展了较详细的深入研究,人工栽培羊肚菌、尖顶羊肚菌、黑脉羊肚菌等取得成功,但美中不足,产量较低,重复性还不能进行大规模的商业性栽培,羊肚菌子实体形成的条件还有待进一步的试验和研究,掌握其规律,才能实现商业性栽培。

国家专利文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各大网络上有许多不同配伍的羊肚菌培育原料的配制方法,其配料和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都基本相同,配料差异不大,都能成功栽培和管理,并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投资大,产量低,耗工耗时,重复性不能满足大规模商业性栽培。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既投资小,产量高,见效快而又朵形粗大、盖厚肉肥,子体鲜嫩的羊肚菌栽培技术呢?并且能有效提供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羊肚菌培育原料配方与养分包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提高食用菌种植户和大面积商品化食用菌种植企业在栽培羊肚菌的过程中达到投资小、见效快、产量高,以及朵形粗大、盖厚肉肥、子体鲜嫩和提高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羊肚菌培育原料配方与养分包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原料配方及养分包配方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分别如下所示:

培育原料配方为:杂树木花63.5%;红砂土32%;石灰4.5%。

养分包配方为:杂树木花29.5%;小麦65%;石灰5.5%。

所述培育原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选择优质干净的杂树木花63.5%、红砂土32%、石灰4.5%,首先将杂树木花粉碎成片状(规格为:18mm-20mm),然后将粉碎好的片状物、红砂土、石灰以及60%左右的水一并放入到专用拌料机中拌均待用;

b、将拌均的培育原料用半自动装袋机装袋扎口密封后,用常压高温灭菌,待温度上升到110-120℃后,应保持12小时的高温灭菌时间,以便达到彻底灭菌,待培育原料出灶冷却后即可野外天然栽培;

c、将冷却后的培育原料铺撒到泡了水的“v”形沟土壤中,同时撒播菌种,并覆盖细土,培育原料的栽培行距、栽培深度和覆盖细土的厚度分别为:栽培行距15公分、栽培深度11公分、覆盖细土厚度7公分,覆盖细土的7天后搭设网状遮阳架,待30天后“v”形沟土壤面遍布菌丝生长。

所述养分包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选择优质干净的杂树木花29.5%、小麦65%、石灰5.5%,首先将杂树木花粉碎成片状(规格为:15mm-17mm),小麦浸泡3-5天,然后将粉碎好的片状物、浸泡好的小麦、石灰以及20%左右的水一并放入到专用拌料机中拌均待用;

b、将拌均的养分包基料用半自动装袋机以直径170mm、长度330mm的规格进行袋装扎口,然后用常压高温灭菌,待温度上升到110-120℃后,应保持16小时的高温灭菌,以便达到彻底灭菌,待养分包冷却后待用;

c、将冷却后的养分包置入到“v”形沟土壤面的菌丝上,然后在网状遮阳架上盖一层塑料薄膜,待40-45天菌丝全部长满后,拆除养分包和塑料薄膜,同时在网状遮阳架上加盖稻草,以保持培育原料含水量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0-95%、温度15-18℃至出菌收获,一般7天后均可陆续出菇,亩产高达298kg-300kg。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提供的羊肚菌培育原料配方及养分包配方为羊肚菌培育原料和养分包植物有机组合物,其以常见的的杂树木花、红沙土、小麦、以及石灰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作用。

2.本发明的配方中的杂树木花,其木花的营养成分:有水分、单宁、生物碱含量比例及木材的吸水性、通气性、导热性、质地、纹理等物理状态,适宜菌丝生长,杂树木花一般含有粗蛋白质14%-15%、粗脂肪10%-11%、可容性碳化合物25%-25.5%,并具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矿物质占绝大多数,其他较少;

3.本发明的配方中的小麦,其小麦的营养成分:每100克小麦粉中含水分12.7克、蛋白质11.2克、粗纤维2.1克、脂肪1.5克、碳水化合物71.5克、硫胺素0.28毫克、尼克酸2毫克、核黄素0.08毫克、钾190毫克、磷188毫克、锌1.64毫克、镁50毫克、铁3.5毫克、钠3毫克、钙31毫克、锰1.5毫克、硒5.36微克,此外还含糖、淀粉酶、蛋白分解酶、麦芽糖酶、卵磷脂、尿囊素等成分;

4.本发明的配方中的石灰,石灰具有燥湿、杀虫、消毒、止血、定痛、蚀恶肉之功能,用于疥癣、湿疮、创伤出血、汤火烫伤、痔疮、脱肛、赘疣,并对细菌、芽胞、病毒均有杀灭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一种羊肚菌培育原料配方与养分包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原料配方及养分包配方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分别如下所示:

培育原料配方为:杂树木花63.5%;红砂土32%;石灰4.5%。

养分包配方为:杂树木花29.5%;小麦65%;石灰5.5%。

所述培育原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选择优质干净的杂树木花63.5%、红砂土32%、石灰4.5%,首先将杂树木花粉碎成片状(规格为:18mm-20mm),然后将粉碎好的片状物、红砂土、石灰以及60%左右的水一并放入到专用拌料机中拌均待用;

b、将拌均的培育原料用半自动装袋机装袋扎口密封后,用常压高温灭菌,待温度上升到110-120℃后,应保持12小时的高温灭菌时间,以便达到彻底灭菌,待培育原料出灶冷却后即可野外天然栽培;

c、将冷却后的培育原料铺撒到泡了水的“v”形沟土壤中,同时撒播菌种,并覆盖细土,培育原料的栽培行距、栽培深度和覆盖细土的厚度分别为:栽培行距15公分、栽培深度11公分、覆盖细土厚度7公分,覆盖细土的7天后搭设网状遮阳架,待30天后“v”形沟土壤面遍布菌丝生长。

所述养分包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选择优质干净的杂树木花29.5%、小麦65%、石灰5.5%,首先将杂树木花粉碎成片状(规格为:15mm-17mm),小麦浸泡3-5天,然后将粉碎好的片状物、浸泡好的小麦、石灰以及20%左右的水一并放入到专用拌料机中拌均待用;

b、将拌均的养分包基料用半自动装袋机以直径170mm、长度330mm的规格进行袋装扎口,然后用常压高温灭菌,待温度上升到110-120℃后,应保持16小时的高温灭菌,以便达到彻底灭菌,待养分包冷却后待用;

c、将冷却后的养分包置入到“v”形沟土壤面的菌丝上,然后在网状遮阳架上盖一层塑料薄膜,待40-45天菌丝全部长满后,拆除养分包和塑料薄膜,同时在网状遮阳架上加盖稻草,以保持培育原料含水量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0-95%、温度15-18℃至出菌收获,一般7天后均可陆续出菇,亩产高达298kg-300kg。

实施例1:

培育原料配方:a、选择优质干净的杂树木花63.5%、红砂土32%、石灰4.5%,首先将杂树木花粉碎成片状(规格为:18mm-20mm),然后将粉碎好的片状物、红砂土、石灰以及60%左右的水一并放入到专用拌料机中拌均待用(含水量的控制,因基料规格的大小或偏湿偏干,雨晴天水分蒸发量的大小,海拨的高低,以及气温的高低等难以调节和撑握基料的湿度时,可手捏基料,以不滴水为宜);b、将拌均的培育原料用半自动装袋机装袋扎口密封后,用常压高温灭菌,待温度上升到110-120℃后,应保持12小时的高温灭菌时间,以便达到彻底灭菌,待培育原料出灶冷却后即可野外天然栽培;c、将冷却后的培育原料铺撒到泡了水的“v”形沟土壤中,同时撒播菌种,并覆盖细土,培育原料的栽培行距、栽培深度和覆盖细土的厚度分别为:栽培行距15公分、栽培深度11公分、覆盖细土厚度7公分,覆盖细土的7天后搭设网状遮阳架,待30天后“v”形沟土壤面遍布菌丝生长。

养分包配方:a、选择优质干净的杂树木花29.5%、小麦65%、石灰5.5%,首先将杂树木花粉碎成片状(规格为:15mm-17mm),小麦浸泡3-5天,然后将粉碎好的片状物、浸泡好的小麦、石灰以及20%左右的水一并放入到专用拌料机中拌均待用;b、将拌均的养分包基料用半自动装袋机以直径170mm、长度330mm的规格进行袋装扎口(养分包包体的下半圆遍布圆形孔),然后用常压高温灭菌,待温度上升到110-120℃后,应保持16小时的高温灭菌,以便达到彻底灭菌,待养分包冷却后待用;c、将冷却后的养分包置入到“v”形沟土壤面的菌丝上,然后在网状遮阳架上盖一层塑料薄膜,待40-45天菌丝全部长满后,拆除养分包和塑料薄膜,同时在网状遮阳架上加盖稻草,以保持培育原料含水量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0-95%、温度15-18℃至出菌收获,一般7天后均可陆续出菇,亩产高达299kg。

实施例2:

培育原料配方:a、选择优质干净的杂树木花65%、红砂土31%、石灰4%,首先将杂树木花粉碎成片状(规格为:18mm-20mm),然后将粉碎好的片状物、红砂土、石灰以及60%左右的水一并放入到专用拌料机中拌均待用(含水量的控制,因基料规格的大小或偏湿偏干,雨晴天水分蒸发量的大小,海拨的高低,以及气温的高低等难以调节和撑握基料的湿度时,可手捏基料,以不滴水为宜);b、将拌均的培育原料用半自动装袋机装袋扎口密封后,用常压高温灭菌,待温度上升到110-120℃后,应保持12小时的高温灭菌时间,以便达到彻底灭菌,待培育原料出灶冷却后即可野外天然栽培;c、将冷却后的培育原料铺撒到泡了水的“v”形沟土壤中,同时撒播菌种,并覆盖细土,培育原料的栽培行距、栽培深度和覆盖细土的厚度分别为:栽培行距15公分、栽培深度11公分、覆盖细土厚度7公分,覆盖细土的7天后搭设网状遮阳架,待30天后“v”形沟土壤面遍布菌丝生长。

养分包配方:a、选择优质干净的杂树木花28%、小麦68%、石灰4%,首先将杂树木花粉碎成片状(规格为:15mm-17mm),小麦浸泡3-5天,然后将粉碎好的片状物、浸泡好的小麦、石灰以及20%左右的水一并放入到专用拌料机中拌均待用;b、将拌均的养分包基料用半自动装袋机以直径170mm、长度330mm的规格进行袋装扎口(养分包包体的下半圆遍布圆形孔),然后用常压高温灭菌,待温度上升到110-120℃后,应保持16小时的高温灭菌,以便达到彻底灭菌,待养分包冷却后待用;c、将冷却后的养分包置入到“v”形沟土壤面的菌丝上,然后在网状遮阳架上盖一层塑料薄膜,待40-45天菌丝全部长满后,拆除养分包和塑料薄膜,同时在网状遮阳架上加盖稻草,以保持培育原料含水量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0-95%、温度15-18℃至出菌收获,一般7天后均可陆续出菇,亩产高达298kg。

实施例3:

培育原料配方:a、选择优质干净的杂树木花68%、红砂土28.5%、石灰3.5%,首先将杂树木花粉碎成片状(规格为:18mm-20mm),然后将粉碎好的片状物、红砂土、石灰以及60%左右的水一并放入到专用拌料机中拌均待用(含水量的控制,因基料规格的大小或偏湿偏干,雨晴天水分蒸发量的大小,海拨的高低,以及气温的高低等难以调节和撑握基料的湿度时,可手捏基料,以不滴水为宜);b、将拌均的培育原料用半自动装袋机装袋扎口密封后,用常压高温灭菌,待温度上升到110-120℃后,应保持12小时的高温灭菌时间,以便达到彻底灭菌,待培育原料出灶冷却后即可野外天然栽培;c、将冷却后的培育原料铺撒到泡了水的“v”形沟土壤中,同时撒播菌种,并覆盖细土,培育原料的栽培行距、栽培深度和覆盖细土的厚度分别为:栽培行距15公分、栽培深度11公分、覆盖细土厚度7公分,覆盖细土的7天后搭设网状遮阳架,待30天后“v”形沟土壤面遍布菌丝生长。

养分包配方:a、选择优质干净的杂树木花26%、小麦70%、石灰4%,首先将杂树木花粉碎成片状(规格为:15mm-17mm),小麦浸泡3-5天,然后将粉碎好的片状物、浸泡好的小麦、石灰以及20%左右的水一并放入到专用拌料机中拌均待用;b、将拌均的养分包基料用半自动装袋机以直径170mm、长度330mm的规格进行袋装扎口(养分包包体的下半圆遍布圆形孔),然后用常压高温灭菌,待温度上升到110-120℃后,应保持16小时的高温灭菌,以便达到彻底灭菌,待养分包冷却后待用;c、将冷却后的养分包置入到“v”形沟土壤面的菌丝上,然后在网状遮阳架上盖一层塑料薄膜,待40-45天菌丝全部长满后,拆除养分包和塑料薄膜,同时在网状遮阳架上加盖稻草,以保持培育原料含水量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0-95%、温度15-18℃至出菌收获,一般7天后均可陆续出菇,,亩产高达300kg。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