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湿度调控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4157发布日期:2019-06-25 23:10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度调控材料,尤其针对建筑室内相对湿度的调控具有较好的效果。复合调湿颗粒可将具有一定体积、相对密闭的空间的相对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背景技术:

建筑的室内环境是指各个与建筑有关的、多性态的因子的总和。涉及资源与能源消费的建筑室内环境,主要是建筑物理环境,它包括热、湿环境,光环境,声环境和室内空气质量。目前关于室内热环境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比之下,对室内湿环境的研究则甚少。

然而,建筑湿环境是影响人体热舒适、人体健康,物品储存,建筑结构耐久性以及建筑能耗等的关键因素。例如,建筑围护结构的吸湿、放湿过程既影响室内空气的动态湿平衡,也影响室内空气的热平衡过程;建筑表面及内部的冷凝和结露会使建筑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变差,增大建筑采暖与空调能耗,会使建筑维护结构的耐久性变差;建筑表面泛潮引起霉菌繁殖,诱发人体多种疾病。另外,当空气相对湿度低于40%时,易产生静电,在特殊环境中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湿度低会导致眼睛干涩、皮肤干裂,还会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目前调节室内相对湿度主要依靠空调、加湿器或其它耗能调湿器,不仅耗费电能较大,而且不利于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因此,结合我国的居住建筑实际发展状况,研制适宜的高性能自调湿性材料,并对材料的应用技术进行研究,将对于建筑室内湿度环境改善,提高建筑室内环境的质量,实现全面建筑节能,促进现代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湿度调控材料,该颗粒综合多孔材料、高分子材料及无机盐各自调湿优点,并引入发泡剂,实现吸放湿媒介、蓄湿源、蓄湿空间相结合,合成调湿性能优异的复合调湿材料,再添加防霉抑菌材料,制成粒径为0.5~3.5mm具备调湿与防霉抑菌功能的复合调湿颗粒,增加调湿材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调湿材料与常规建材相融合,实现调湿材料多元化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重量百分比。

一种建筑湿度调控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胶凝材料25~50%,多孔材料30~50%,高分子材料2~8%,无机盐5~15%,发泡剂0.3~5%,防霉抑菌材料0.01~1%,所述复合调湿颗粒的粒径为0.5~3.5mm。

其中,所述胶凝材料32~45%,多孔材料35~49%,高分子材料3~6%,无机盐5~10%,发泡剂0.5~3%,防霉抑菌材料0.05~0.3%,所述复合调湿颗粒的粒径为1.0~3.0mm。

其中,所述胶凝材料40%,多孔材料48%,高分子材料5%,无机盐6%,发泡剂1.0%,防霉抑菌材料0.10%,所述复合调湿颗粒的粒径为1.5~2.0mm。

其中,所述的胶凝材料由熟石膏、白水泥、石灰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其中,所述多孔材料由海泡石、蒙脱土、凹凸棒黏土、膨润土、高岭土、硅藻土、沸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其中,所述高分子材料由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凹凸棒黏土复合高吸水树脂、膨润土复合高吸水树脂、高岭土复合高吸水树脂、蒙脱土复合高吸水树脂、硅溶胶复合高吸水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其中,所述无机盐由氯化锂、氯化钙、氯化镁、碳酸钾、硝酸镁、溴化钠、氯化钠、氯化钾、溴化钾、硝酸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其中,所述发泡剂由松香型发泡剂、蛋白质型发泡剂、表面活性剂类发泡剂、蛋白质/表面活性剂复合型发泡剂以及稳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其中,所述防霉抑菌材料由载银沸石、载银活性炭、载银硅藻土、载银磷酸盐、载银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一种建筑湿度调控材料在包装袋中的应用,将建筑湿度调控材料装入无纺布包装袋或防水透气包装袋中。

一种建筑湿度调控材料在装饰板材中的应用,所述建筑湿度调控材料掺入装饰板材中,且建筑湿度调控材料占装饰板材总材料重量的20~60%。

其中,所述建筑湿度调控材料掺入装饰板材中,且建筑湿度调控材料占装饰板材总材料重量的25~50%。

其中,所述建筑湿度调控材料掺入装饰板材中,且建筑湿度调控材料占装饰板材总材料重量的40%。

一种建筑湿度调控材料在抹灰砂浆中的应用,所述建筑湿度调控材料掺入抹灰砂浆中,且建筑湿度调控材料占抹灰砂浆总材料重量的15~40%。

其中,所述建筑湿度调控材料掺入抹灰砂浆中,且建筑湿度调控材料占抹灰砂浆总材料重量的20~30%。

其中,所述建筑湿度调控材料掺入抹灰砂浆中,且建筑湿度调控材料占抹灰砂浆总材料重量的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上述复合调湿颗粒,可将具有一定体积、相对密闭的空间的相对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对环境温湿度变化的感应自动吸放湿来调节湿度,无需消耗电力,并且可以再生利用,是一种低碳、环保的新型调湿功能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建筑湿度调控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所述熟石膏40%,海泡石48%,聚丙烯酸钠5%,氯化锂6%,蛋白质发泡剂1.0%,载银沸石0.10%,所述复合调湿颗粒的粒径为0.5~3.5mm。

实施例2

一种建筑湿度调控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所述白水泥35%,硅藻土50%,聚丙烯酰胺5%,氯化钙6%,表面活性剂类发泡剂3.0%,纳米氧化锌0.5%,所述复合调湿颗粒的粒径为1.0~3.0mm。

实施例3

一种建筑湿度调控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所述石灰29%,高岭土48%,高岭土复合高吸水树脂7%,氯化钠13%,松香型发泡剂2.5%,纳米二氧化钛0.5%,所述复合调湿颗粒的粒径为1.5~2.5mm。

实施例4

一种建筑湿度调控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熟石膏30%、石灰5%,沸石粉48%,凹凸棒黏土复合高吸水树脂7%,氯化钠9%,蛋白质/表面活性剂复合型发泡剂1.0%,载银沸石0.15%,所述复合调湿颗粒的粒径为

1.0~2.5mm。

实施例5

一种建筑湿度调控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所述熟石膏30%、白水泥10%,凹凸棒黏土45%,凹凸棒黏土复合高吸水树脂8%,氯化锂5%,松香型发泡剂2.0%,载银磷酸盐0.05%,所述复合调湿颗粒的粒径为1.0~3.5mm。

实施例6

一种建筑湿度调控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所述石灰20%,膨润土50%,膨润土复合高吸水树脂8%,氯化钙15%,蛋白质/表面活性剂复合型发泡剂1.5%、稳泡剂0.5%,载银二氧化钛0.01%,所述复合调湿颗粒的粒径为1.5~3.5mm。

实施例7

一种建筑湿度调控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所述熟石膏50%,蒙脱土25%,膨润土复合高吸水树脂8%,碳酸钾14%,表面活性剂类发泡剂2.5%,纳米氧化锌0.5%,所述复合调湿颗粒的粒径为2.0~3.0mm。

实施例8

一种建筑湿度调控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所述熟石膏20%、白水泥5%、石灰5%,海泡石25%,蒙脱土25%,蒙脱土复合高吸水树脂8%,氯化镁10%,蛋白质型发泡剂1.5%,载银二氧化钛0.5%,所述复合调湿颗粒的粒径为0.5~2.0mm。

实施例9

一种建筑湿度调控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所述白水泥30%、石灰10%,海泡石20%,硅藻土15%,沸石粉5%,硅溶胶复合高吸水树脂8%,氯化锂2%、氯化钾6%,松香型发泡剂2.5%,稳泡剂1.0%,载银硅藻土0.5%,所述复合调湿颗粒的粒径为1.0~1.5mm。

实施例10

一种建筑湿度调控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所述熟石膏20%、石灰10%,海泡石30%、沸石粉20%,聚丙烯酰胺7%,氯化锂3%、硝酸钾7%,表面活性剂类发泡剂2.5%,纳米氧化锌0.5%,所述复合调湿颗粒的粒径为2.0~3.0mm。

应用实施例1

一种建筑湿度调控材料在包装袋中的应用,将建筑湿度调控材料装入无纺布包装袋或防水透气包装袋中。包装袋调湿颗粒可放置一空间内,将具有一定体积、相对密闭的空间的相对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对环境温湿度变化的感应自动吸放湿来调节湿度,无需消耗电力,并且可以再生利用,是一种低碳、环保的新型调湿功能材料。

应用实施例2.1

一种建筑湿度调控材料在装饰板材中的应用,将上述建筑湿度调控材料掺入装饰板材中,且建筑湿度调控材料占装饰板材总材料重量的20%。

应用实施例2.2

一种建筑湿度调控材料在装饰板材中的应用,所述建筑湿度调控材料掺入装饰板材中,且建筑湿度调控材料占装饰板材总材料重量的40%。

应用实施例2.3

一种建筑湿度调控材料在装饰板材中的应用,所述建筑湿度调控材料掺入装饰板材中,且建筑湿度调控材料占装饰板材总材料重量的60%。

将上述建筑湿度调控材料掺入装饰板材中,装饰板材安装于一具有一定体积的空间内,可使得空间内湿度调整到一个较小的波动范围内,且无需消耗电力,并且可以再生利用,是一种低碳、环保的新型调湿功能材料。

应用实施例3.1

一种建筑湿度调控材料在抹灰砂浆中的应用,所述建筑湿度调控材料掺入抹灰砂浆中,且建筑湿度调控材料占抹灰砂浆总材料重量的15%。

应用实施例3.2

一种建筑湿度调控材料在抹灰砂浆中的应用,所述建筑湿度调控材料掺入抹灰砂浆中,且建筑湿度调控材料占抹灰砂浆总材料重量的25%。

应用实施例3.3

一种建筑湿度调控材料在抹灰砂浆中的应用,所述建筑湿度调控材料掺入抹灰砂浆中,且建筑湿度调控材料占抹灰砂浆总材料重量的40%。

建筑湿度调控材料掺入抹灰砂浆中,抹灰砂浆应用于建筑物中,可使得空间内湿度调整到一个较小的波动范围内,且无需消耗电力,并且可以再生利用,是一种低碳、环保的新型调湿功能材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