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肥料及其种植施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80776发布日期:2019-07-03 05:13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马铃薯肥料及其种植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在提供营养全面的食物、保证粮食安全、提高能源安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冬季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马铃薯能够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全球而言,马铃薯仅占到世界平均膳食能量供应的2%,然而它却是很多国家的主食。在发达国家,马铃薯可以每天每人提供540kj的能量,在发展中国家,该数字为每人每天约170kj。除了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以外,很多品种的马铃薯还贡献了一定量的膳食纤维、抗坏血酸、钾素、类胡萝卜素和抗氧化酚类化合物(如绿原酸及其聚合物)等。马铃薯作为我国第四大主食,而且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2010年种植面积达666.7万km2,产量达1500kg/666.7m2。然而,目前马铃薯产业发展受到施肥技术落后、品种单一、病害防治等问题的严重制约,尤其施肥技术落后问题最为突出,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系统、科学的研究和技术支撑,农民在马铃薯种植方面普遍存在“用大投入换取大产出”的理念和做法,随之带来三个严重的问题:一是由于马铃薯本身对营养的吸收有一定的限度,导致超量部分肥料随着地表径流流失,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这种污染有逐年累积加重的趋势;二是由于过度施肥,特别是n、p、k肥比例失调,严重破坏了土壤自身的修复和保养能力;三是为了保持相对的高产,农民必须逐年增加施肥数量和种类,而且由于缺乏平衡施肥技术,致使产量并未按肥料的增加而同步增产,进而增加了马铃薯种植的投入,特别是在肥料涨价年份,马铃薯种植收益明显下降。因此,开展马铃薯科学高产高效平衡施肥技术研究,建立有指导意义的马铃薯节本增效施肥技术体系并推广应用,对马铃薯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马铃薯的挖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挖掘不当容易造成马铃薯表面损伤,导致马铃薯接触空气腐烂,或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腐烂,导致品质下降甚至造成毒性,大大影响了马铃薯的口感和食用价值。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种植地长时间种植马铃薯一种植物,导致产量下降;(2)种植过程中多次追肥,提高了劳动成本,且化肥多为化学肥料,容易造成土壤板结或盐碱化;(3)收获马铃薯时,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工,且土壤板结导致挖掘困难,甚至会被挖伤;(4)不能重复种植;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马铃薯产量下降,进而造成经济效益减少。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马铃薯肥料及其种植施肥方法,本发明不仅改善土壤的肥效,防止土壤板结或盐碱化,也保证了单次种植马铃薯的产量和重复种植马铃薯的产量,同时在挖掘过程中,减少了对马铃薯的损伤,也节省了人工成本,且能重复种植马铃薯,有效地提高了经济效益。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马铃薯肥料,包括基肥和追肥,所述基肥为厩肥、草木灰、磷肥的重量比1:1:0.5~3:1:0.3;所述追肥为氮钾化肥溶解在中药水的混合液后与水1:20~30的稀释液,其中,所述施肥中氮肥和钾肥的重量比为0.8~1.5:1;所述中药水为所述中药渣对应的中药熬制,所述中药水与中药渣重量比为8~10:1。进一步地,所述磷肥是过磷酸钙或过磷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进一步地,所述氮肥为尿素、硝酸铵或硫酸铵的至少一种,所述钾肥为硫酸钾或氯化钾的至少一种。根据以上配方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挖沟:在马铃薯种植地挖出深20~30cm、宽25~35cm的沟,形成u型沟,挖出的泥土待用;(2)铺槽:用u型槽铺满u型沟,两者的空隙处用碎土壤填充;u型槽板面上开设有多个通孔,u型槽的槽深18~28cm,槽宽20~30cm;(3)填土:将步骤(1)中挖出来的泥土破碎并与泡沫塑料颗粒、沙及肥料混匀成填土后,填入u型槽内,直至槽正上方堆成土包,土包最高点离平地高度20~30cm;(4)种植:将马铃薯种茎种植在u型槽对应正上方的梯形土包内,离土包顶部表面5~10cm的位置。(5)田间管理。进一步地,本发明方法的步骤(2)中u型槽为多孔有机防腐板制成。进一步地,本发明方法的u型槽板面上的通孔大小为2~5mm,且总通孔面积占u型槽板面积的40%~60%。进一步地,本发明方法的步骤(3)中破碎的泥土与沙的重量配比1:1.5~1:2。进一步地,本发明方法的步骤(3)中肥料占泥土和沙总重量的1/10~1/5。进一步地,本发明方法的步骤(3)中泡沫塑料颗粒所用的体积量是泥土、沙及肥料混合的总体积量的1/3~1/2。进一步地,本发明方法的步骤(3)中泡沫塑料颗粒为多孔防腐有机材料,粒径为3.0~8.0mm。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采用生态环保的基肥和追施肥来配合马铃薯的种植,使肥料达到长效发挥的作用,同时追肥也在马铃薯的成长期,可以进一步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另外,在肥料中增加杀菌效果的中药渣,降低了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危害,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2、本发明采用的第一次追施肥和第二次追施肥中均有中药渣对应中药熬制的药液,在追施肥过程中灌溉该肥料可以继续减少有害菌对马铃薯生长过程中的危害和干扰。3、使用有机肥料来种植马铃薯不仅改善了土壤的肥效,防止了土壤板结或盐碱化,而且减少了肥料的用量使肥效更集中,有效地提升了产量。4、采用多通孔的u型槽种植马铃薯,既可以沥水,又能很好的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同时用多孔塑料颗粒可以起到固定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和保水的作用。5、种植地不用轮作其他植物,可重复种植马铃薯,最大程度提高马铃薯产生的经济效益。5、本发明的肥料的种植施肥方法可使土豆的产量比常规种植方法的产量提升15~20%,且土豆的品质更好,病虫害更少,挖掘时间更少,时间节约三分之二,而且挖掘的马铃薯表面不会被损坏。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马铃薯肥料,包括基肥和追肥,所述基肥为厩肥、草木灰、磷酸钙的重量比1:1:0.5~3:1:0.3;所述追肥为尿素和硫酸钾重量比为1:1溶解在中药水的混合液后与水1:20~30的稀释液,其中,所述施肥中氮肥和钾肥的重量比为0.8~1.5:1;所述中药水为所述中药渣对应的中药熬制,所述中药水与中药渣重量比为8~10:1。根据以上配方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挖沟:在马铃薯种植地挖出深20~30cm、宽25~35cm的沟,形成u型沟,挖出的泥土待用;(2)铺槽:用u型槽铺满u型沟,两者的空隙处用碎土壤填充;u型槽板面上开设有多个通孔,u型槽的槽深18~28cm,槽宽20~30cm,u型槽为多孔有机防腐板制成,u型槽板面上的通孔大小为2~5mm,且总通孔面积占u型槽板面积的40%~60%;(3)填土:将步骤(1)中挖出来的泥土破碎并与泡沫塑料颗粒、沙及肥料混匀成填土后,填入u型槽内,直至槽正上方堆成土包,土包最高点离平地高度20~30cm,破碎的泥土与沙的重量配比1:1.5~1:2,肥料占泥土和沙总重量的1/10~1/5,泡沫塑料颗粒所用的体积量是泥土、沙及肥料混合的总体积量的1/3~1/2,另外,泡沫塑料颗粒为多孔防腐有机材料,粒径为3.0~8.0mm;(4)种植:将马铃薯种茎种植在u型槽对应正上方的梯形土包内,离土包顶部表面5~10cm的位置。(5)田间管理。实施例2一种马铃薯肥料,包括基肥和追肥,所述基肥为厩肥、草木灰、磷酸钙的重量比1:1:0.5~3:1:0.3;所述追肥为硝酸铵和氯化钾重量比为1:1溶解在中药水的混合液后与水1:20~30的稀释液,其中,所述施肥中氮肥和钾肥的重量比为0.8~1.5:1;所述中药水为所述中药渣对应的中药熬制,所述中药水与中药渣重量比为8~10:1。根据以上配方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挖沟:在马铃薯种植地挖出深20~30cm、宽25~35cm的沟,形成u型沟,挖出的泥土待用;(2)铺槽:用u型槽铺满u型沟,两者的空隙处用碎土壤填充;u型槽板面上开设有多个通孔,u型槽的槽深18~28cm,槽宽20~30cm,u型槽为多孔有机防腐板制成,u型槽板面上的通孔大小为2~5mm,且总通孔面积占u型槽板面积的40%~60%;(3)填土:将步骤(1)中挖出来的泥土破碎并与泡沫塑料颗粒、沙及肥料混匀成填土后,填入u型槽内,直至槽正上方堆成土包,土包最高点离平地高度20~30cm,破碎的泥土与沙的重量配比1:1.5~1:2,肥料占泥土和沙总重量的1/10~1/5,泡沫塑料颗粒所用的体积量是泥土、沙及肥料混合的总体积量的1/3~1/2,另外,泡沫塑料颗粒为多孔防腐有机材料,粒径为3.0~8.0mm;(4)种植:将马铃薯种茎种植在u型槽对应正上方的梯形土包内,离土包顶部表面5~10cm的位置。(5)田间管理。实施例3一种马铃薯肥料,包括基肥和追肥,所述基肥为厩肥、草木灰、磷酸钙的重量比1:1:0.5~3:1:0.3;所述追肥为硫酸铵和硫酸钾重量比为1:1溶解在中药水的混合液后与水1:20~30的稀释液,其中,所述施肥中氮肥和钾肥的重量比为0.8~1.5:1;所述中药水为所述中药渣对应的中药熬制,所述中药水与中药渣重量比为8~10:1。根据以上配方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挖沟:在马铃薯种植地挖出深20~30cm、宽25~35cm的沟,形成u型沟,挖出的泥土待用;(2)铺槽:用u型槽铺满u型沟,两者的空隙处用碎土壤填充;u型槽板面上开设有多个通孔,u型槽的槽深18~28cm,槽宽20~30cm,u型槽为多孔有机防腐板制成,u型槽板面上的通孔大小为2~5mm,且总通孔面积占u型槽板面积的40%~60%;(3)填土:将步骤(1)中挖出来的泥土破碎并与泡沫塑料颗粒、沙及肥料混匀成填土后,填入u型槽内,直至槽正上方堆成土包,土包最高点离平地高度20~30cm,破碎的泥土与沙的重量配比1:1.5~1:2,肥料占泥土和沙总重量的1/10~1/5,泡沫塑料颗粒所用的体积量是泥土、沙及肥料混合的总体积量的1/3~1/2,另外,泡沫塑料颗粒为多孔防腐有机材料,粒径为3.0~8.0mm;(4)种植:将马铃薯种茎种植在u型槽对应正上方的梯形土包内,离土包顶部表面5~10cm的位置。(5)田间管理。对比例1现有技术为一种马铃薯的肥料,,包括基肥、第一次施肥及第二次施肥,所述基肥、第一次追施肥及第二次追施肥的重量比为35:3:1;所述基肥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硫酸铵、硫酸钾、磷酸铵重量比1:0.1:0.1混合肥30份,硅藻泥12份,有机肥120份;其中,所述有机肥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草木灰15份,塘泥15份,植物秸秆粉15份,动物粪便65份,米糠12份;所述种植方法为以下步骤:(1)先将基肥与种植的土壤干燥碎土以重量比1:15混合,然后将基肥铺在种植地的表面,铺的厚度为12cm;(2)将马铃薯种植的块茎买入基肥铺设层最低位,然后再用基肥覆盖块茎;(3)用肥水浇灌一平米种植地,每平米种植地浇灌尿素4kg;(4)在基肥表面再覆盖4cm厚度的稻草;(5)11周用第一次追施肥,每亩的追肥量为1.7t;19周第二次追施肥,每亩的追肥量为1.7t;(6)收获。检测实验分别称取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对比例1,对比例和实施例对应的马铃薯产量和生长状况结果见表1。表1对比例和实施例的马铃薯产量和生长状况对比数据由表1可见,采用本发明的肥料和方法种植的马铃薯,产量相对正常种植的产量高出15~20%,而且马铃薯叶面生长情况良好,马铃薯表面良好无裂痕无沙眼虫咬或腐烂点等,说明采用本发明种植的马铃薯效果良好,制得推广。表2对比例和实施例的马铃薯挖掘耗时对比数据亩产量/kg挖掘时间/t马铃薯表面状况实施例124123.5表面状态良好,未被损伤实施例224313.6表面状态良好,未被损伤实施例323953.5表面状态良好,未被损伤对比例1203215部分马铃薯表面被损伤、腐烂由表2可见,采用本发明的肥料和方法种植的马铃薯,挖掘时间相对减少了三分之二,而且马铃薯表面未任何损伤,提高了挖掘效率,保证了马铃薯的品质,大大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