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铬微生物有机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8426发布日期:2019-07-03 02:52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铬微生物有机肥。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一直沿袭着石化农业的发展道路。所谓石化农业是一种通过化肥、农药以及农用机械的投入来提高农业产出的农业耕作方式;但是,这种石化农业不仅会使土地肥力逐渐减退、土壤板结,而且会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品种大幅减少,微量元素(尤其是铬元素)严重流失,使生态链遭到破坏,同时,还会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替代或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的有机肥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富铬微生物有机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石化农业带来的土壤肥力减退、生态破坏以及土壤中铬严重流失等问题,从而有效补充土壤中的微生物品种的铬元素,以增进土壤肥力、提高农业产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铬微生物有机肥,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混合而成:皮革下脚料25-35重量份、离子态铬0.005-0.15重量份、肉骨粉35-45重量份、泥炭土25-35重量份、油菜粕3-5重量份和复合微生物菌剂3-5重量份。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啤酒酵母、扣囊拟内孢菌、绿色木霉、嗜热侧孢霉、植物乳杆菌、黑曲霉按照以下比例关系混合而成:

枯草芽孢杆菌,10~20重量份;地衣芽孢杆菌,10~20重量份;

啤酒酵母,10~20重量份;扣囊拟内孢菌,10~20重量份;

绿色木霉,10~20重量份;嗜热侧孢霉,20~30重量份;

植物乳杆菌,10~20重量份;黑曲霉,10~20重量份。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富铬微生物有机肥以离子态铬和多种土壤中所需的微生物菌株为原料,并辅以皮革下脚料、肉骨粉、泥炭土和油菜粕疏松土壤、帮助微生物菌株和离子态铬定植在土壤中,因此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石化农业带来的土壤肥力减退、生态破坏以及土壤中铬严重流失等问题,从而有效补充土壤中的微生物品种的铬元素,以增进土壤肥力、提高农业产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将本发明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富铬微生物有机肥,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混合而成:皮革下脚料25-35重量份、离子态铬0.005-0.15重量份、肉骨粉35-45重量份、泥炭土25-35重量份、油菜粕3-5重量份和复合微生物菌剂3-5重量份。

具体地,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啤酒酵母、扣囊拟内孢菌、绿色木霉、嗜热侧孢霉、植物乳杆菌、黑曲霉按照以下比例关系混合而成:

枯草芽孢杆菌,10~20重量份;地衣芽孢杆菌,10~20重量份;

啤酒酵母,10~20重量份;扣囊拟内孢菌,10~20重量份;

绿色木霉,10~20重量份;嗜热侧孢霉,20~30重量份;

植物乳杆菌,10~20重量份;黑曲霉,10~20重量份。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富铬微生物有机肥以离子态铬和多种土壤中所需的微生物菌株为原料,并辅以皮革下脚料、肉骨粉、泥炭土和油菜粕疏松土壤、帮助微生物菌株和离子态铬定植在土壤中,从而有效补充土壤中的微生物品种的铬元素,以增进土壤肥力、提高农业产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石化农业带来的土壤肥力减退、生态破坏以及土壤中铬严重流失等问题,从而有效补充土壤中的微生物品种的铬元素,以增进土壤肥力、提高农业产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发明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铬微生物有机肥,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混合而成:皮革下脚料25‑35重量份、离子态铬0.005‑0.15重量份、肉骨粉35‑45重量份、泥炭土25‑35重量份、油菜粕3‑5重量份和复合微生物菌剂3‑5重量份。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石化农业带来的土壤肥力减退、生态破坏以及土壤中铬严重流失等问题,从而有效补充土壤中的微生物品种的铬元素,以增进土壤肥力、提高农业产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韩绍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营口富里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6
技术公布日:2019.07.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