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辊道式反弯曲钢化玻璃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9993发布日期:2018-08-17 20:29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弯曲钢化玻璃生产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水平辊道式反弯曲钢化玻璃生产设备,所生产的玻璃形状为二维弯曲。



背景技术:

一般将弯曲钢化玻璃生产工艺中,玻璃两边高中间低的二维弯曲称为正弯,反之为反弯。

目前,水平辊道式反弯曲钢化玻璃生产工艺中的卸载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人工从弯风栅中把成品玻璃从搬运出来,完成卸载。这仅仅适用于重量较小、版幅较小的反弯曲钢化玻璃生产;如果遇到重量较大、版幅较大的反弯曲钢化玻璃生产,卸载工作完成起来非常困难,或者根本无法完成卸载。

第二种,利用机器人或者类似机器人的自动化设备从弯风栅中把成品玻璃从搬运出来,完成卸载。该种方法虽然能够完成卸载,但是机器人或者类似机器人的自动化设备成本高昂、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平辊道式反弯曲钢化玻璃生产设备,以解决目前水平辊道式反弯曲钢化玻璃生产工艺中产品卸载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平辊道式反弯曲钢化玻璃生产设备,包括加热炉、弯风栅、弯风栅内的弯风栅辊道组和卸载机构,弯风栅辊道组具有展平状态和反弯曲状态,展平状态下的弯风栅辊道组的辊道面为水平面,反弯曲状态下的弯风栅辊道组的辊道面与反弯曲钢化玻璃相拟合;所述卸载机构包括玻璃升降装置、下片台和玻璃橇;玻璃升降装置带动弯风栅辊道组上的玻璃在竖直方向上升起或落下,下片台具有水平输送的输送辊道组,输送辊道组的上母线平面与所述弯风栅辊道组展平状态时的辊道面共面,所述的玻璃橇放置在输送辊道组上,以在卸载过程中承载玻璃。

所述的玻璃升降装置设置在弯风栅辊道组下方,为具有一个或多个托举端的托举装置,托举端与玻璃下表面相接触,接触方式为点接触或线接触或面接触。

所述托举端接触玻璃的位置为软性材料。

所述的玻璃升降装置为吊钩,以钩在玻璃的边部,对玻璃进行升降。

所述的吊钩接触玻璃的位置为软性材料。

所述的玻璃橇为一平板。

所述的玻璃橇为两根互相平行放置的条状物。

所述的平板或条状物的材质为木料。

所述的条状物的截面为矩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用简单的结构实现了水平辊道式反弯曲钢化玻璃生产工艺中的卸载过程的机械化,所需设备简单,配置成本低廉,操作便捷、可靠,易于实现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弯风栅辊道组的不同状态,以及玻璃升降机构和玻璃橇的配合,完成玻璃和弯风栅辊道组的分离和卸载,该方法可操作性强,更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卸载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中,—弯风栅,Ⅱ—下片台;1—玻璃,2—弯风栅辊道组,3—托举装置,4—玻璃橇,5—输送辊道组。

其中,1.1、1.2、1.3、1.4、1.5、1.6、1.7分别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卸载过程中的步骤S1、步骤S2、步骤S3、步骤S4、步骤S5、步骤S6、步骤S7的完成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介绍。

一种水平辊道式反弯曲钢化玻璃生产设备,包括加热炉、弯风栅Ⅰ、弯风栅辊道组2和卸载机构,弯风栅辊道组2具有展平状态和反弯曲状态,展平状态下的弯风栅辊道组2的辊道面为水平面,反弯曲状态下的弯风栅辊道组2的辊道面与反弯曲钢化玻璃相拟合;所述的卸载机构包括玻璃升降装置、下片台Ⅱ和玻璃橇4,玻璃升降装置设置在弯风栅辊道组2下方,为具有一个或多个托举端的托举装置3,托举端与玻璃1下表面相接触,接触方式为点接触或线接触或面接触,并在托举端接触玻璃1的位置设有软性材料,更多的托举端能够更好地起到辅助作用,使得玻璃1托举过程更平稳。

所述的下片台Ⅱ主要包含由多个水平平行排列的输送辊道组成的输送辊道组5,该输送辊道组5由电机或者其它动力驱动同步旋转,能实现放置在其上的物体被输送的功能。

所述的下片台Ⅱ的输送辊道组5的上母线平面,与所述的弯风栅Ⅰ的处于展平状态的弯风栅辊道组2的上母线平面共面。

所述的玻璃橇4用以在卸载时承接玻璃1。非柔软物体,但也不是刚性很大,不致在与玻璃1接触时损坏玻璃,例如可以选择木料。

玻璃橇4可以是一对平行的条状物,其下表面可以平稳的支撑在下片台Ⅱ的输送辊道组5上。

玻璃橇4也可以是一块平板,平板的面积既能满足对玻璃1的承载,又不会对托举装置3的升降造成干涉。

下面结合相应的附图,对利用以上水平辊道式反弯曲钢化玻璃生产设备生产反弯曲钢化玻璃的方法进行介绍,以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方法包括加热、成型、钢化和卸载过程;其中加热、成型和钢化的过程是:玻璃1经加热炉加热至软化温度后被传送入弯风栅Ⅰ的处于展平状态的水平平行排列的弯风栅辊道组2内,弯风栅辊道组2从展平状态到反弯曲状态,玻璃1在重力或者压辊的作用下紧贴弯风栅辊道组2并随之反弯曲成型,随后吹风冷淬,完成钢化;如图1所示,所述的卸载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玻璃橇4处于下片台Ⅱ的输送辊道组5上,如图1中1.1所示;

步骤S2:玻璃1在弯风栅内弯曲钢化后,由托举装置3将玻璃1在垂直方向上托举起一定高度,该高度满足的条件是玻璃1的最低点高于玻璃橇4的最高点,如图1中1.2所示;

步骤S3:弯风栅的弯风栅辊道组2展平,即弯风栅的弯风栅辊道组2上母线处于一个水平面,如图1中1.3所示;

步骤S4:弯风栅的弯风栅辊道组2与下片台Ⅱ的输送辊道组5以相同的线速度和方向旋转,将玻璃橇4输送到弯风栅内玻璃1的下方,如图1中1.4所示;

步骤S5:托举装置3下降,玻璃1停落在玻璃橇4上,如图1中1.5所示;

步骤S6:弯风栅的弯风栅辊道组2与下片台Ⅱ的输送辊道组5以相同的线速度和方向旋转,将玻璃橇4与玻璃1一起输送出弯风栅,至下片台Ⅱ的输送辊道组5上停止,如图1中1.6所示;

步骤S7:通过人工或者借助机械将玻璃1从玻璃橇4上取走,完成卸载,如图1中1.7所示。

以上所述的玻璃升降装置也可以采用吊钩,吊钩钩在玻璃的边缘,以起吊的方式将玻璃升起或落下,此时吊钩接触玻璃的位置也需要采用软性材料。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之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