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形喷灯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7728发布日期:2018-07-31 20:27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英玻璃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英玻璃加工用的弧形喷灯组。



背景技术:

喷灯常使用煤油、工业汽油和酒精作为燃料,且常用于焊接、热处理时加热工件,而在用于石英玻璃的生产加工时,通常会采用氢氧焰喷灯,但是目前的喷灯多是采用独立供气管路,如此所构成的盆组系统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弧形喷灯组,其简化了喷灯的气路结构,降低了加工成本。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弧形喷灯组,包括引气管路、进气管路和多个与进气管路相连通的喷灯,所述进气管路通过所述引气管路与气源相连通,所述进气管路包括并行设置的三根弧形的石英管,中部石英管为进氧气管路,固定在所述进氧气管路的两根石英管为进氢气管路,所述多个喷灯均匀地设置在所述进气管路上,每个所述喷灯分别与所述进氧气管路及所述进氢气管路导通。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发明人还有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优选地,喷灯包括喷头和罩管,喷头尾部连接进氧气管路,喷头前端为与进氧气管路平顺连接的球头部,在所述球头部的前端焊接有若干个与球头导通的毛细氧气管,所述罩管套在球头部的前端并与球头部焊接固定,所述毛细氧气管全部包在所述罩管内,所述罩管的后端设有与一个进氢气管路联通的第一进气孔,所述罩管的前端设有一个与另一进氢气管路联通的第二进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球头部为中空的球形腔体,所述罩管的内壁与所述球头部的外壁相切。

更进一步地,所述球头部的外径大于等于所述罩管的管径,所述罩管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毛细氧气管的长度。

优选地,弧形喷灯组包括两组引气管路,分别通入所述进气管路的两侧,用于向所述进气管路均匀送气。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的弧形喷灯组,其通过弧形的石英管作为进气管路,再在进气管路布置多个与进气管路联通的喷灯,如此弧形布置的喷灯其能够更高效地对石英玻璃进行均匀加热,且因为共用一个进气管路,能够节约进气管路部分的材料,节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描述的弧形喷灯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引气管路;2、进气管路;21、进氧气管路;22、第一进氢气管路;23、第二进氢气管路;3、喷灯;31、球头部;32、毛细氧气管;33、罩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弧形喷灯组,如图1所示,其一般性地可以包括引气管路1、进气管路2,引气管路1是在与气源相连后再接入进气管路2,用于为进气管路2不断供气,以提供氧气及氢气,然后通过与进气管路2联通的喷灯3喷出氢气与氧气,混合后即可点燃,用于加热石英玻璃。

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喷灯组包括多个与进气管路2相连通的喷灯3,所述多个喷灯3均匀地设置在所述进气管路2上,每个所述喷灯3分别与进氧气的管路或者进氢气的管路导通,然后氢气与氧气在喷灯3口混合然后点燃喷射出来,如此实现弧形喷灯组的整体工作。

具体说来,所述进气管路2包括并行设置的三根弧形的石英管,中部石英管为进氧气管路21,固定在所述进氧气管路21的两根石英管为进氢气管路,分别为第一进氢气管路22和第二进氢气管路23。

喷灯3包括喷头和罩管33,喷头尾部连接进氧气管路21,喷头前端为与进氧气管路21平顺连接的球头部31,在所述球头部31的前端焊接有若干个与球头导通的毛细氧气管32,所述罩管33套在球头部31的前端并与球头部31焊接固定,所述毛细氧气管32全部包在所述罩管33内,所述罩管33的后端设有与第一进氢气管路22联通的第一进气孔,所述罩管33的前端设有一个与第二进氢气管路23联通的第二进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球头部31为中空的球形腔体,所述罩管33的内壁与所述球头部31的外壁相切。所述球头部31的外径大于等于所述罩管33的管径,所述罩管33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毛细氧气管32的长度。这一设计实现的是氢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便于加工时的喷头与罩管33间的焊接

优选地,弧形喷灯组包括两组引气管路1,分别通入所述进气管路2的两侧,用于向所述进气管路2均匀送气。设计两组引气管路1是为了保证每一喷灯3都能够有充分的氧气与氢气充入,保证喷灯组的正常工作。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弧形喷灯组,其通过弧形的石英管作为进气管路,再在进气管路布置多个与进气管路联通的喷灯,如此弧形布置的喷灯其能够更高效地对石英玻璃进行均匀加热,且因为共用一个进气管路,能够节约进气管路部分的材料,节省生产成本。

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