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石墨化炉用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6300发布日期:2018-07-11 01:03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高温石墨化炉用电极。



背景技术:

石墨化工序是石墨电极生产的重要工序,而串接石墨化工艺是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技术,是国内领先的技术。使用该技术进行石墨化加工,制成的产品不仅质量好,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电力,其每吨电耗仅3200度,与传统的石墨化工艺相比,每吨节电1000多度,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国内的碳素行业每年需要进行石墨化加工的(石墨电极)焙烧品约35万吨左右,其中50%由碳素厂自行完成,其余50%需要委托外加工。这是因为受当地电力资源的限制和当地较高电价的限制,致使许多中小企业无法进行石墨化加工。碳质材料的碳原子为不规则排列,只有通过2200℃~2600℃的高温热处理,使碳原子发生再结晶,重新有序排列,才能呈现出石墨的晶体结构,从而具有石墨的许多优良性能,如导电性和导热性显著提高,化学和热稳定性更好,杂质减少,硬度降低,更易于机械加工等等。石墨化炉的功能就是使碳质材料转化为人造石墨材料,例如为钢铁冶炼、铝冶炼、负极材料、其它有色金属行业、核工业等提供优质碳元素的石墨材料。

现有技术中,石墨化炉设置有上部电极和下部电极,上部电极和下部电极之间形成一个下部横截面积大于上部横截面积的伞形电场或锥台形电场,被煅烧的物料在此种电场中的发热效率和恒温面积较低,对于连续石墨化来说,处理效率不高,产品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高温石墨化炉用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石墨化炉用电极,包括正极基体、负极基体、第一电极棒和电极圈,所述正极基体一端连接正接线柱,所述正接线柱设置接线孔,所述正极基体一侧连接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设置螺纹孔,所述正极基体正中位置设置主电极孔,所述正极基体上均匀分布副电极孔,所述主电极孔内连接第一电极棒,所述副电极孔内连接第二电极棒,所述负极基体一端设置负接线柱,所述负极基体正中位置设置第一电极槽,所述负极基体设置第二电极槽,所述第一电极槽与第二电极槽分别连接电极圈。

优选的,为了使基体连接稳定,所述正极基体一侧连接连接块,连接块在正极基体两侧设置,连接块为对称设置。

优选的,为了使电极均匀放电,所述正极基体除去正中位置其余均设置副电极孔,副电极孔为均匀分布。

优选的,为了使电极棒放电更容易,所述第一电极棒与第二电极棒均与正极基体连接,第一电极棒与第二电极棒的顶端设置为圆弧形。

优选的,为了使电场分布更广泛,所述第二电极棒外侧的长度大于第一电极棒,第二电极棒长度递减形成凹形圆弧端面。

优选的,为了使形成的电场为圆柱形,所述负极基体上端面为凸形圆弧端面,凸形圆弧端面与电极棒形成的凹形圆弧端面相配合。

优选的,为了使电场放电均匀,所述第一电极槽与第二电极槽为同心设置。

优选的,为了使装置更加方便安装,所述第一电极槽与第二电极槽与电极圈相互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弧形面的电极,在正极基体上设置有主电极孔和副电极孔,在电极孔内安装有电极棒,外端电极棒的长度大于中心部位的电极棒,使电极棒的电极端形成一个凹形弧端面,在负极基体的上端,有一个与凹形弧端面相匹配的凸形弧端面,在弧形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电极槽和第二电极槽,电极槽内设置有电极圈,电极圈与上端的电极棒相对应,在装置通电时,形成一个圆柱形的电场,给在电场中的碳性介质升温加热,圆柱形的电场让其中的介质升温更加均匀迅速,让介质的石墨化效果更好,品质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极基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极基体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负极基体俯示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极圈示意图;

图中:1、正极基体,2、负极基体,3、正接线柱,4、接线孔,5、连接块, 6、螺纹孔,7、主电极孔,8、副电极孔,9、第一电极棒,10、第二电极棒, 11、负接线柱,12、第一电极槽,13、第二电极槽,14、电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高温石墨化炉用电极,包括正极基体1、负极基体 2、第一电极棒9和电极圈14,所述正极基体1一端连接正接线柱3,所述正接线柱3设置接线孔4,所述正极基体1一侧连接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内设置螺纹孔6,所述正极基体1正中位置设置主电极孔7,所述正极基体1上均匀分布副电极孔8,所述主电极孔7内连接第一电极棒9,所述副电极孔8内连接第二电极棒10,所述负极基体2一端设置负接线柱11,所述负极基体2正中位置设置第一电极槽12,所述负极基体2设置第二电极槽13,所述第一电极槽12 与第二电极槽13分别连接电极圈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正极基体1一侧连接连接块5,连接块5在正极基体1两侧设置,连接块5为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正极基体1除去正中位置其余均设置副电极孔8,副电极孔8为均匀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电极棒9与第二电极棒10 均与正极基体1连接,第一电极棒9与第二电极棒10的顶端设置为圆弧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二电极棒10外侧的长度大于第一电极棒9,第二电极棒10长度递减形成凹形圆弧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负极基体2上端面为凸形圆弧端面,凸形圆弧端面与电极棒形成的凹形圆弧端面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电极槽12与第二电极槽13 为同心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电极槽12与第二电极槽13 与电极圈14相互配合。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正极基体1一端连接正接线柱3,用于连接电源正极,正接线柱3设置接线孔4,方便传输线路的连接,连接块5内设置螺纹孔6,方便与石墨化炉体的连接,正极基体1正中位置设置主电极孔7,用于安装第一电极棒9,正极基体1上均匀分布副电极孔8,用于安装第二电极棒10,主电极孔 7内连接第一电极棒9,用于电场的主要激发,副电极孔8内连接第二电极棒10,形才均匀的电场分布,负极基体2一端设置负接线柱11,用于负极电源的连接,负极基体2正中位置设置第一电极槽12,负极基体2设置第二电极槽13,第一电极槽12与第二电极槽13分别连接电极圈14,电极圈14形成的凸形圆弧与上端电极棒形成的凹形圆弧相对应,在激发出电场时,能够形成圆柱形电场,使碳性介质能够在均匀的电场里升温加热,使碳性介质石墨化效率更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