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5346发布日期:2019-04-17 04:02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光照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朝向线材照射光的光照射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光照射装置,已知有具备曲面状的反射部以及发光的发光部的光照射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然后,线材被插入反射部的内部,发光部从线材的周方向朝向线材发光。

然而,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的光效率降低。例如,行进到反射部的端部与发光部的端部之间的光,由于不照射线材,因此成为使光效率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所谓光效率(光的利用效率),是指从发光部发光的光中实际照射了线材的光的比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7399982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课题在于提供能够使光效率提高的光照射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光照射装置具备:第一反射部,配置在形成为圆弧状的凹状的内面,向内部插入线材;至少一个发光部,从上述线材的周向朝向上述线材发光;以及第二反射部,形成为平面状,上述第二反射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第一反射部的周向上配置在上述第一反射部的端部与上述发光部的端部之间。

此外,在光照射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二反射部被配置为,与上述第一反射部的径向的交叉角度大于0°且小于90°。

此外,在光照射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具备在内部形成用于将上述线材向上述第一反射部的内部插入的插入路的插入部,上述第一反射部被配置为,中心相对于上述插入路的中心偏心。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所述,光照射装置起到能够使光效率提高这样的优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的整体图,且是表示插入有线材的状态的图。

图2是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的整体主视图。

图3是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的整体侧视图。

图4是图2的iv-iv线放大截面图。

图5是图4的v区域放大图。

图6是实施例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的主要部分截面图,且是对光向线材的照射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图5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的主要部分截面图,且是对光向线材的照射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其他实施例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的主要部分截面图,且是对光向线材的照射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图9是图5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的主要部分截面图,且是对光向线材的照射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11是又一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12是又一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13是又一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14是又一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15是又一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16是又一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17是又一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9对光照射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图(图10~图17也同样)中,附图的尺寸比与实际的尺寸比不是一定一致,此外,各附图之间的尺寸比也不是一定一致。

如图1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1用于制造线材200即光纤200的光纤制造装置100。因此,在对光照射装置1的各构成进行说明之前,对光纤制造装置100进行说明。

光纤制造装置100具备:搬运装置110,将光纤200沿着搬运方向(图1中的下方)d1搬运;以及涂敷装置120,对所搬运的光纤200涂敷紫外线固化性的树脂。然后,搬运装置110在光照射装置1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具备搬运部件111、112,该搬运部件111、112对光纤200进行保持并且搬运,以使光纤200向光照射装置1内部的规定位置插入。

然后,光照射装置1例如对以每分钟1000米的速度在内部行进的光纤200照射紫外线,由此使光纤200上所涂敷的树脂固化。由此,通过光纤制造装置100制造的光纤200,例如包括由玻璃纤维构成的裸光纤、以及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固化而成的覆盖膜。

如图2~图4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1具备:光源单元2,朝向光纤(线材)200照射光;以及插入单元3,供光纤200插入。此外,光照射装置1具备通过旋转轴4a将光源单元2与插入单元3能够旋转地连接的连接部4。

光源单元2具备:光源21,朝向光纤200照射光;光源冷却部22,对光源21进行冷却;以及框体23,对光源21等进行收容。此外,光源单元2具备用于向光源21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部24。

光源21沿着光纤200的延伸方向(搬运方向)d1形成为长条状。然后,光源21以与光纤200面对的方式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21为了使紫外线固化性的树脂固化,而出射紫外光(例如,波长为300nm~400nm的光)。

光源冷却部22具备:冷却主体22a,与光源21连结且在内部流通冷却水;流入部22b,用于使冷却水向冷却主体22a流入;以及流出部22c,用于使冷却水从冷却主体22a流出。此外,冷却主体22a配置在框体23内部,流入部22b以及流出部22c配置在框体23外部。

框体23具备:透光部23a,使从光源21放射的光透过;以及遮光部23b,对光进行遮光。透光部23a沿着光纤200的延伸方向(搬运方向)d1形成为长条状。然后,透光部23a以与光源21面对的方式配置。由此,透光部23a配置在光源21与光纤200之间。

电力供给部24具备:电源连接部24a,为了供给来自外部的电力,例如连接有电缆等;以及端子台24b,为了将电源连接部24a与光源21之间电连接,而具有各种端子。此外,电源连接部24a配置在框体23外部,端子台24b配置在框体23内部。

插入单元3具备:主体部5,光纤200插入到内部;插入部6,在内部形成用于将光纤200向主体部5的内部插入的插入路61;以及固定部7,将插入部6固定于主体部5。此外,插入单元3具备对主体部5进行冷却的主体冷却部8。

固定部7具备对插入部6进行夹持的一对夹持部71、72。然后,固定部7为,一对夹持部71、72对插入部6的长边方向的端部进行夹持,由此将插入部6的长边方向的端部与主体部5的长边方向的端部进行固定。

主体冷却部8具备:冷却主体8a,与主体部5连结且在内部流通冷却水;流入部8b,用于使冷却水向冷却主体8a流入;以及流出部8c,用于使冷却水从冷却主体8a流出。然后,主体冷却部8(冷却主体8a)构成为相对于主体部5能够拆装。

如图4以及图5所示那样,主体部5沿着光纤200的延伸方向(搬运方向)d1形成为长条状。此外,主体部5沿着长边方向具备供光纤200向内部插入的凹状部51。然后,凹状部51在形成为圆弧状的内面具备反射光的第一反射部52。此外,凹状部51在第一反射部52的周方向的一侧具备一个开口部53。

第一反射部52沿着光纤200的延伸方向(搬运方向)d1形成为长条状。然后,第一反射部52由曲面形成。具体地说,第一反射部52为,在基于相对于长边方向正交的面的截面中,形成为由正圆形的一部分构成的圆弧状。然后,第一反射部52形成为插入部6能够插入到内部的大小。

开口部53沿着光纤200的延伸方向(搬运方向)d1形成为长条状。然后,开口部53被透光部23a覆盖,并以与光源21面对的方式配置。由此,光源21的光经由透光部23a以及开口部53,照射第一反射部52内部的光纤200。由此,光源21从光纤200的周方向的一侧朝向光纤200照射光。

插入部6具备在内部形成插入路61的插入孔62,插入孔62配置在第一反射部52的内部以及外部。具体地说,插入部6由具有透光性的筒状体形成,沿着光纤200的延伸方向(搬运方向)d1形成为长条状,由此插入孔62遍及第一反射部52的内部以及外部而配置。然后,插入孔62为,在基于相对于长边方向正交的面的截面中,形成为圆形状。即,插入孔62在内部形成有圆形状的插入路61。

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入部6为石英管,在插入部6的内部填充有氮气。由此,能够抑制紫外线固化性的树脂固化时的聚合反应被氧气阻碍,具有促进树脂的固化反应的效果。此外,在光纤200表面的树脂固化时,产生挥发物,插入部6防止该挥发物附着于光源单元2(透光部23a)以及第一反射部52。

如图5所示那样,第一反射部52被配置为,圆弧状的中心52a相对于插入路61的中心61a偏心。换言之,插入部6(插入孔62)被配置为,插入路61的中心61a相对于第一反射部52的圆弧状的中心52a偏心。

然后,第一反射部52被配置为,中心52a相对于插入路61的中心61a向从光源21出射的光的光轴方向l1(相对于光源21接近远离的方向)偏心。换言之,插入部6(插入孔62)被配置为,插入路61的中心61a相对于第一反射部52的圆弧状的中心52a向光轴方向l1偏心。

并且,第一反射部52被配置为,中心52a向比插入路61的中心61a接近光源21的方向偏心。换言之,插入部6(插入孔62)被配置为,插入路61的中心61a向相对于第一反射部52的中心52a从光源21远离的方向偏心。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21以及第一反射部52的配置以沿着光轴方向l1延伸的基轴成为线对称。此外,第一反射部52的圆弧状的中心52a是与第一反射部52内切的内切圆的中心。此外,插入路61的中心61a是与构成插入路61的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插入孔62的内面)内切的内切圆的中心。

光源21具备:发光部21a,从光纤200的周方向朝向光纤200发光;基板21b,支撑发光部21a;以及反射体21d,具有形成为平面状的第二反射部21c。然后,发光部21a、基板21b以及反射体21d(第二反射部21c)分别沿着光纤200的延伸方向(搬运方向)d1形成为长条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部21a成为固体光源元件(例如,led)。此外,发光部21a当然不限定于这种构成,只要是朝向光纤200发光的部件即可。此外,在基板21b的一侧的面上固定有发光部21a,基板21b的另一侧的面固定于光源冷却部22(具体地说是冷却主体22a)。

反射体21d固定于基板21b的一侧的面。此外,反射体21可以是在基板21b的一侧的面上涂敷由反射材料构成的涂料而形成,此外,也可以通过粘合剂、螺栓等将镜子固定于基板21b的一侧的面上。然后,以夹着发光部21a的方式具备一对反射体21d。由此,以夹着发光部21a的方式具备一对第二反射部21c。

第二反射部21c以朝向第一反射部52的中心52a的方式配置。具体地说,第二反射部21c以与从光源21出射的光的光轴方向l1正交的方式配置。然后,第二反射部21c的整体在第一反射部52的周方向上,配置在第一反射部52的端部52b与发光部21a的端部21e之间。

此外,第二反射部21c在从光源21出射的光的光轴方向l1上,配置于比第一反射部52的中心52a靠光源21侧。然后,第二反射部21c将不照射光纤200而入射的光的一部分朝向光纤200反射。

此外,第二反射部21c构成为,在被入射来自发光部21a的光时,将该光反射50%以上,优选为60%以上,更优选为7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上。此外,第二反射部21c也可以构成为对所入射的光进行镜面反射,此外,也可以构成为进行扩散反射。

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1的构成,如以上所示,接下来,参照图6以及图7对由线材200的中心相对于第一反射部52的圆弧状的中心52a偏心带来的作用效果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此外,线材200的中心位于插入路61的中心61a。

首先,在图6所涉及的实施例以及图7所涉及的实施例中,发光部21a与第一反射部52的位置不同,但发光部21a与线材200的位置相同。由此,从发光部21a出射且未被第一反射部52反射而直接照射线材200的光量相同。

然而,在图6所涉及的实施例中,线材200的中心与第一反射部52的圆弧状的中心52a一致。在这种构成中,为了对线材200的背面侧(与光源21面对的面的相反侧,且是图6以及图7中的下面侧)进行照射,光需要在通过了第一反射部52的圆弧状的中心52a附近之后,由第一反射部52反射(参照图6的虚线)。

然而,在第一反射部52的圆弧状的中心52a附近通过那样的光,会直接照射线材200的正面侧(与发光部21a面对的面,且是图6以及图7中的上面侧)(参照图6的双点划线)。由此,在图6所涉及的实施例中,从发光部21a出射而由第一反射部52反射的光并未那么强地照射线材200。

另一方面,在图7所涉及的实施例中,线材200的中心相对于第一反射部52的圆弧状的中心52a偏心。在这种构成中,为了对线材200的背面侧进行照射,光不需要通过线材200的位置。由此,从发光部21a出射而由第一反射部52反射的光的一部分,对线材200的背面侧进行照射。由此,线材200的背面侧也与线材200的正面侧同样地被光照射。

由此,在图6所涉及的实施例以及图7所涉及的实施例中,从发光部21a出射而直接照射线材200的光量相同,但是在从发光部21a出射而由第一反射部52反射之后对线材200进行照射的光量不同。如此,线材200的中心相对于第一反射部52的圆弧状的中心52a偏心的构成较优选。即,插入路61的中心61a相对于第一反射部52的圆弧状的中心52a偏心的构成较优选。

接下来,对由第二反射部21c的配置带来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第一反射部52形成为圆弧状。因此,从光源21(发光部21a)出射的光的光路为,容易由第一反射部52反复反射,并再次返回光源21侧。此外,还由于照射对象物即线材200的直径比较小,因此从光源21出射的光的大部分由第一反射部52反复反射或者被光源21吸收,因此光效率不好。

因此,通过在发光部21a的端部21e与第一反射部52的端部52b之间具备第二反射部21c,由此能够使向光源21侧返回的光的光路朝向线材200侧。由此,能够提高光效率。

参照图8以及图9对这种作用效果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在图8所涉及的实施例中,一方的反射体9的第二反射部9a与第一反射部52的径向(具体地说,从第一反射部52的中心52a朝向第二反射部9a的第一反射部52的径向)的交叉角度θ1为0°,另一方的反射体10的第二反射部10a与第一反射部52的径向的交叉角度θ1为90°。此外,在图9所涉及的实施例中,第二反射部21c与第一反射部52的径向的交叉角度θ1大于0°且小于90°(在图9中成为大约60°)。

此外,成为交叉角度θ1的基准的第一反射部52的径向,是通过第二反射部9a、10a、21c的中心的第一反射部52的径向。此外,在如一方的反射体9的第二反射部9a那样,朝向第一反射部52侧且沿着第一反射部52的径向地配置的情况下,交叉角度θ1为0°。然后,从交叉角度θ1为0°的位置起、第二反射部52、9a、10a、21c以与第一反射部52的中心52a面对的方式进行旋转的方向,是交叉角度θ1增加的方向。

例如,在一方的反射体9的第二反射部9a中,顺时针的方向是交叉角度θ1增加的方向,在另一方的反射体10的第二反射部10a中,逆时针的方向是交叉角度θ1增加的方向。此外,交叉角度θ1存在于0°~360°(=0°)。

在图8所涉及的实施例中,例如,当在线材200的周围行进的光由一方(图8的右侧)的第二反射部9a反射时,该光的大部分朝向第一反射部52行进。如此,在第二反射部9a的交叉角度θ1为大约270°~360°(0°)的情况下,当在线材200的周围行进的光由第二反射部9a反射时,该光的大部分朝向第一反射部52行进。

此外,例如,当在线材200的周围行进的光由另一方(图8的左侧)的第二反射部9a反射时,该光的大部分以从第一反射部52的中心52a远离的方式行进。如此,在第二反射部9a的交叉角度θ1为90°~大约180°的情况下,当在线材200的周围行进的光由第二反射部9a反射时,该光的大部分以从第一反射部52的中心52a远离的方式行进。此外,在第二反射部9a的交叉角度θ1为大约180°~大约270°的情况下,在线材200的周围行进的光难以向第二反射部9a入射。

另一方面,在图9所涉及的实施例中,当在线材200的周围行进的光由第二反射部21c反射时,该光的大部分朝向第一反射部52的中心52a行进。如此,在第二反射部21c的交叉角度θ1大于0°且小于90°的情况下,当在线材200的周围行进的光由第二反射部21c反射时,该光的大部分朝向第一反射部52的中心52a、即线材200行进。

由此,在第二反射部21c的交叉角度θ1大于0°且小于90°的情况下,在线材200的周围行进的光在由第二反射部21c反射之后,该光的一部分对线材200进行照射。如此,由于第二反射部21c的交叉角度θ1大于0°且小于90°,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光效率。

因此,第二反射部21c的交叉角度θ1大于0°且小于90°构成较优选。此外,第二反射部21c的交叉角度θ1当然不限定于这种构成。此外,第二反射部21相对于与光源21的出射光的光轴方向l1正交的方向交叉的角度为30°以下的构成较优选。此外,在图9所涉及的实施例中,该角度为0°。

此外,对由第二反射部21c的配置带来的其他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线材200被来自发光部21a的直接照射光、由第一反射部52的反射光、以及由第二反射部21c的反射光照射。即,光源21通过组合发光部21a和第二反射部21c,由此在实际上能够扩大使光出射的面积。由此,能够向比较大的范围出射光,因此即使由于线材200振动而线材200的位置偏移,也能够抑制对线材200照射的光量变动,作为其结果,能够维持较高的光效率。

由此,在减小了发光部21a的宽度尺寸的情况下,通过配置第二反射部21c,由此即使由于线材200振动而使位置偏移,也能够维持较高的光效率。此外,通过将线材200配置在从发光部21a的中央朝向来自光源21的出射光的光轴方向l1的位置上,由此来自发光部21a的直接照射光的光量成为最大。由此,通过采用这种构成,能够有效地提高光效率。

根据以上,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1具备:第一反射部52,配置于形成为圆弧状的凹状的内面,内部插入有线材200;至少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个)发光部21a,从上述线材200的周方向朝向上述线材200发光;以及第二反射部21c,形成为平面状,上述第二反射部21c的至少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整体)在上述第一反射部52的周方向上配置在上述第一反射部52的端部52b与上述发光部21a的端部21e之间。

根据这种构成,第一反射部52配置于形成为圆弧状的凹状的内面。然后,线材200插入到第一反射部52的内部,至少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个)发光部21a从线材200的周方向朝向线材200发光。

此外,第二反射部21c形成为平面状。然后,第二反射部21c的至少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整体),在第一反射部52的周方向上配置在第一反射部52的端部52b与发光部21a的端部21e中间。

由此,进行到第一反射部52的端部52b与发光部21a的端部21e之间的光由第二反射部21c反射,因此由第二反射部21c反射的光的一部分朝向线材200行进,并对线材200进行照射。由此,能够使光效率提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1中构成为,上述第二反射部21c被配置为,与上述第一反射部52的径向的交叉角度θ1大于0°且小于90°。

根据这种构成,第二反射部21c与第一反射部52的径向的交叉角度θ1大于0°且小于90°。由此,例如,由第一反射部52反复反射而在线材200的周围行进的光,由第二反射部21c反射,由此该光的一部分朝向线材200行进,并对线材200进行照射。由此,能够使光效率进一步提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1中构成为,具备插入部6,在该插入部6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将上述线材200向上述第一反射部52的内部插入的插入路61,上述第一反射部52被配置为,中心52a相对于上述插入路61的中心61a偏心。

根据这种构成,插入部6在内部形成有用于将线材200向第一反射部52的内部插入的插入路61。然后,第一反射部52的中心52a相对于插入路61的中心61a偏心,因此线材200位于从第一反射部52的中心52a偏离的位置。由此,从发光部21a发出并由第一反射部52反射的光的一部分朝向线材200行进,并对线材200进行照射。由此,能够有效地提高光效率。

此外,光照射装置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并且不限定于上述的作用效果。此外,光照射装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当然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当然也可以对下述的各种变更例所涉及的构成、方法等任意地选择一个或者多个,而采用为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构成、方法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1中构成为,第二反射部21c的整体在第一反射部52的周方向上配置在第一反射部52的端部52b与发光部21a的端部21e之间。然而,光照射装置不限定于这种构成。例如,也可以如图10所示那样构成为,第二反射部23c的一部分在第一反射部52的周方向上配置在第一反射部52的端部52b与发光部21a的端部21e之间。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1中构成为,具有第一反射部52的部件5与具有第二反射部21c的部件2不同。然而,光照射装置不限定于这种构成。例如,也可以如图11所示那样构成为,具有第一反射部52的部件5与具有第二反射部54a的部件5相同。即,也可以构成为,第一反射部52与第二反射部54a一体地形成。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1中构成为,第二反射部21c设置于光源21。然而,光照射装置不限定于这种构成。例如,也可以如图10所示那样构成为,第二反射部23c设置于框体23所具有的反射体23d,此外,例如,也可以如图11所示那样构成为,第二反射部54a设置于主体部5所具有的凸状的反射体54。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1中构成为,具有第二反射部21c的反射体21d固定于基板21b。然而,光照射装置不限定于这种构成。例如,也可以如图12所示那样构成为,具有第二反射部21c的反射体21d固定于光源冷却部22(具体地说是冷却主体22a)。此外,例如,也可以如图13所示那样构成为,具有第二反射部21c的反射体21d固定于将基板21b保持于光源冷却部22的保持体21f。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1中构成为,第一反射部52形成为由正圆形的一部分构成的圆弧状。然而,光照射装置不限定于这种构成。例如,也可以如图14所示那样构成为,第一反射部52形成为由椭圆形的一部分构成的圆弧状,并且,例如,也可以如图15所示那样构成为,第一反射部52通过将多个平面配置为圆弧状来形成、即由多边形形成。

然后,第一反射部52只要形成为线材200能够插入到内部的大小即可。此外,例如,第一反射部52不仅可以是形成圆形状的一部分即圆弧状的构成,也可以是由圆形状的全部即圆弧状(即、圆形状)形成的构成。

然而,“配置于形成为圆弧状的凹状的内面的第一反射部”中的“圆弧状”,是进入中心c0的位置相同的2个圆(第一圆c1以及第二圆c2)之间的形状,第一圆c1的直径与第二圆c2的直径(≧第一圆c1的直径)之间的关系满足以下的式。

100%≦(第二圆c2的直径)/(第一圆c1的直径)≦110%

此外,也可以优选为满足以下的式。

100%≦(第二圆c2的直径)/(第一圆c1的直径)≦105%

此外,第一反射部52的圆弧状的中心52a的位置,是“(第二圆c2的直径)/(第一圆c1的直径)”成为最小的情况下的上述各圆c1、c2的中心c0的位置。此外,例如,如图14所示那样,第一反射部52也可以是由进入第一圆c1与第二圆c2之间的椭圆形的一部分构成的形状。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1中构成为,插入孔62形成为圆形状。然而,光照射装置不限定于这种构成。例如,也可以构成为,插入孔62形成为椭圆形状,此外,例如,也可以如图16所示那样构成为,插入孔62形成为多边形状。此外,插入路61的中心61a是与构成插入路61的面内切的内切圆(在图16中为圆c3)的中心。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1中构成为,插入路61由与第一反射部52相区别的构成的插入孔62构成。然而,光照射装置不限定于这种构成。例如,光照射装置也可以构成为,不具备这种插入孔62,而如图17所示那样,第一反射部52形成为,构成插入部6的至少一部且中心52a相对于插入路61的中心61a偏心。

图17所涉及的插入部6由第一反射部52和光源单元2的透光部23a构成。然后,插入路61通过由第一反射部52和透光部23a构成的内空间来构成。此外,插入路61的中心61a,是与构成插入路61的面(在图17中为第一反射部52以及透光部23a的面)内切的内切圆c4的中心。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1中构成为,插入部6形成为长条的筒状,并配置在第一反射部52的内部以及外部,由此插入孔62配置在第一反射部52的内部以及外部。然而,光照射装置不限定于这种构成。例如,也可以构成为,插入孔62仅配置在第一反射部52的内部,此外,例如也可以构成为,通过仅配置于将插入部6固定于固定部7的周边部分,由此插入孔62仅配置在第一反射部52的外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1中构成为,具备一个发光部21a(光源21)。然而,光照射装置不限定于这种构成。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具备多个发光部21a(光源21)。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1中构成为,第一反射部52被配置为,中心52a相对于插入路61的中心61a偏心。然而,光照射装置不限定于这种构成。例如,也可以构成为,第一反射部52被配置为,中心52a与插入路61的中心61a一致。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1中构成为,线材200为光纤。然而,光照射装置不限定于这种构成。例如,也可以为构成为,线材200为纤维。具体地说,光照射装置也可以是通过对纤维即线材200照射紫外光来进行纤维的表面改质的装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1中构成为,线材200在光照射装置1的内部行进的状态下被光照射。然而,光照射装置不限定于这种构成。例如,也可以构成为,线材200在相对于光照射装置1固定的状态被光照射。

此外,在光照射装置1中优选构成为,线材200的中心(插入路61的中心61a)相对于第一反射部52的圆弧状的中心52a偏心的量大于线材200的半径,优选构成为大于线材200的直径。根据这种构成,第一反射部52的圆弧状的中心52a位于线材200的外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光效率。

符号的说明

1…光照射装置,2…光源单元,3…插入单元,4…连接部,4a…旋转轴,5…主体部,6…插入部,7…固定部,8…主体冷却部,8a…冷却主体,8b…流入部,8c…流出部,9…反射体,9a…第二反射部,10…反射体,10a…第二反射部,21…光源,21a…发光部,21b…基板,21c…第二反射部,21d…反射体,21e…端部,21f…保持体,22…光源冷却部,22a…冷却主体,22b…流入部,22c…流出部,23…框体,23a…透光部,23b…遮光部,23c…第二反射部,23d…反射体,24…电力供给部,24a…电源连接部,24b…端子台,51…凹状部,52…第一反射部,52a…中心,52b…端部,53…开口部,54…反射体,54a…第二反射部,61…插入路,61a…中心,62…插入孔,71…夹持部,72…夹持部,100…光纤制造装置,110…搬运装置,111…搬运部件,112…搬运部件,120…涂敷装置,200…线材(光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