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Fabry–Perot谐振模式的Cu2O纳米线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86623发布日期:2018-06-02 05:25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Fabry–Perot谐振模式的Cu2O纳米线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Fabry–Perot谐振模式的Cu2O纳米线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氧化亚铜以其低毒性、低成本以及优异的光学特性,在能源和环境领域受到了极大的认可,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半导体材料。其禁带宽度介于2.0~2.2eV之间,具有活性的空穴-电子对和良好的催化活性,可吸收绝大多数可见光,在光催化、光电转换、传感器、超级电容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污水处理等领域都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纳米氧化亚铜材料包括氧化亚铜纳米颗粒(包括立方体,八面体,十二面体,十四面体)、氧化亚铜纳米线、氧化亚铜纳米管、氧化亚铜薄膜等。氧化亚铜纳米线由于其特殊的几何形状、大的长径比以及纳米材料所具有的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常见的制备方法主要液相合成法、电化学模板法等。大多数得到的氧化亚铜纳米线长径比较低,形貌难以控制,制备工艺复杂,因此较难大量生产。

而且现在已知的制备得到Cu2O纳米线并没有在其光致发光谱中测试得到Fabry–Perot谐振模式的光发射谱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Fabry–Perot谐振模式的Cu2O纳米线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具有Fabry–Perot谐振模式的Cu2O纳米线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25毫升0.125摩尔的(NH4)2S2O8和25毫升2.5摩尔的NaOH在室温下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

步骤二、取清洗干净后的铜箔放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待反应30分钟后,在铜箔表面变为蓝色后取出并用去离子水冲洗后用氮气吹干;

步骤三、将处理后的铜箔放入真空度为1.0×10-4Torr的管炉中在570K和770K温度下分别退火30分钟后得到在铜箔表面生产的Cu2O纳米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艺简单,反应条件便于控制,适于大批量生产,而且制得的Cu2O纳米线在荧光光谱测试下其光谱在主发射峰位置会(能量为2.26eV)出现Fabry–Perot谐振模式的发射光谱,得到的Cu2O纳米线具有单晶的晶格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得的Cu2O纳米线的光致发光光谱图。

图2为图1中荧光强度最高的谱线在主发射峰位置处的放大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一种具有Fabry–Perot谐振模式的Cu2O纳米线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25毫升0.125摩尔的(NH4)2S2O8和25毫升2.5摩尔的NaOH在室温下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

步骤二、取清洗干净后的铜箔放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待反应30分钟后,在铜箔表面变为蓝色后取出并用去离子水冲洗后用氮气吹干;

步骤三、将处理后的铜箔放入真空度为1.0×10-4Torr的管炉中在570K和770K温度下分别退火30分钟后得到在铜箔表面生产的Cu2O纳米线。

测试实验:

将上述实施例制得的Cu2O纳米线分散在石英玻璃基底上,然后在显微荧光光谱仪下通过325nm激光器照射激发Cu2O纳米线,测得其光致发光光谱如图1所示,如图1中所示,在波长550nm附近和620-700nm范围内每条荧光光谱线都有一系列锯齿状的波峰出现,这些波峰就是Cu2O纳米线中出现Fabry–Perot谐振模式的荧光光谱,如图2所示为图1中荧光强度最高的谱线在主发射峰位置处的放大谱图,图中箭头所示的即为Fabry-Perot模式发射谱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