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立体带式发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0684发布日期:2018-06-22 13:1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肥料发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立体带式发酵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养殖业所产生的有机固体废弃物、食品加工业所产生的有机固体废弃物、城市污水淤泥、城市有机固体垃圾等处理方法一般通过发酵制成有机肥或发酵成饲料。

但是,现有的发酵系统,发酵效率低,发酵成本高,发酵后的产物不能满足下游应用要求的问题,导致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水平低,利用价值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立体带式发酵设备,其发酵效率高,发酵后的产物能够很好的满足下游应用要求,提高了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水平和使用价值,而且发酵成本低,市场前景好。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立体带式发酵设备,包括用于盛装物料进行发酵处理、且能够输送物料的发酵装置,所述发酵装置的上端设置有敞口,于所述敞口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发酵框内加入待处理物料的进料斗,所述进料斗连接有用于粉碎物料的破碎机,所述发酵装置的排料端设置有用于按需收集排出的物料、并将收集到的物料返送至所述进料斗内或所述破碎机内的返料装置。

可选地,所述发酵装置包括发酵框和带式输料装置,所述发酵框上下两端均为开口,所述进料斗设置在所述发酵框上端的开口处,所述带式输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发酵框下端的开口处。

可选地,所述带式输料装置包括透气的传输带和用于驱动所述传输带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传输带位于所述透气发酵框底部的开口处。

可选地,所述进料斗包括具有空腔的斗体,所述破碎机连接在所述斗体的进料端,所述斗体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发酵装置输送物料的出料嘴。

可选地,所述返料装置包括收料斗、用于驱动所述收料斗移动的收料驱动件和用于将所述料斗收集的物料输送到所述进料斗内或所述破碎机内的回料组件,所述收料斗与所述收料驱动件活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回料组件与所述破碎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返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发酵装置内、用于对物料中的发酵菌种进行检测的菌种检测传感器,所述菌种检测传感器与所述收料驱动件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破碎机的上方或下方还设置有用于搅拌混合物料的混料装置。

可选地,所述发酵框包括首尾相接围合形成“矩形”空腔的侧板,各所述侧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加强梁。

可选地,所述传输带滑动架设在各所述加强梁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立体带式发酵设备,发酵装置的设置不仅能够盛装物料进行发酵处理,而且还能将发酵后的物料直接输出,该发酵装置具有物料发酵和输出的双重功能,并且透气性好,使物料的发酵效率和发酵的充分性得到提升;而通过设置有破碎机,能够对物料进行破碎,提高物料与发酵菌种的混合,有利于物料的发酵分解;而返料装置设置,能够将熟料中具有活性的发酵菌种再次加入到生料中而得到了重复利用,提升了发酵菌种的利用率,减少发酵菌种购买的数量。该多功能立体带式发酵设备,使用功能多样,发酵效率高,发酵后的产物能够很好的满足下游应用要求,提高了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水平和使用价值,而且降低了发酵成本,市场前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立体带式发酵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多功能立体带式发酵设备,包括用于盛装物料进行发酵处理、且能够输送物料的发酵装置1,发酵装置1的上端设置有敞口,于敞口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向发酵框内加入待处理物料的进料斗12。这样设置的发酵装置1,不仅物料输入方便,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盛装混合有发酵菌种的物料后,发酵菌种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有利于发酵菌种的繁殖和物料的分解发酵,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物料发酵加工的效率,也能够提升物料发酵的充分性,使物料能够完全被发酵分解。并且,该发酵装置1还具有输料功能,即在物料完成发酵后,能够实现将物料输出的功能,排料方便。而且将进料斗12连接有用于粉碎物料的破碎机13。从而能够对物料进行粉碎而变成较小的颗粒,以便能够与发酵菌种实现充分混合,提升发酵的效果。

可选地,由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用于物料发酵分解的发酵菌种在加入到物料内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繁殖才能达到最大活性,而且在完成物料发酵后,形成的熟料当中仍然存在数量较多、活性较高的发酵菌种。因此,为了提高对发酵菌种的利用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采用在发酵装置1的排料端设置有用于按需收集排出的物料、并将收集到的物料返送至进料斗12内或破碎机13内的返料装置(图中未标示)。这样,在发酵装置1内的物料完成发酵分解而需要排出时,通过该返料装置能够按需收集一部分的熟料,并将收集到的熟料返回输送到进料斗12内或破碎机13内。从而,能够将熟料中具有活性的发酵菌种再次加入到未分解的物料中而得到了重复利用,不仅提升了发酵菌种的利用率,减少发酵菌种购买的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通过加入活性较高的发酵菌种,能够有效提高物料发酵的效率,使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

可选地,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发酵装置1包括发酵框111和带式输料装置112,发酵框111上下两端均为开口,进料斗12设置在发酵框111上端的开口处,带式输料装置112设置在发酵框111下端的开口处。该发酵框111由透气型的材料制成,从而为盛装在其内部的物料在发酵分解时提供充足的氧气,有利于发酵分解的可靠实现。而将带式输料装置112设置发酵框111下端的开口处,在发酵框111的下端开口密封,从而与发酵框111组合形成能够容纳物料的腔体,实现盛装物料的功能。而在需要将物料输出时,通过该带式输料装置112的转动,便能实现物料的输出。该带式输料装置112的设置,具有物料承载和输出的双重功能,而且物料输出方便快捷。

可选地,如图1所示,该带式输料装置112包括透气的传输带1121和用于驱动传输带1121转动的驱动组件(图中未示出),传输带1121位于透气发酵框111底部的开口处。这样设置,通过传输带1121来将发酵框111下端的开口遮挡,从而加入的物料能够落在传输带1121上而不会掉落。而在完成发酵后,便可以使驱动组件转动而能够带动传输带1121转动,进而实现物料的同步输出,设计巧妙,可靠地实现了物料的承载和输出的双重功能。而且,该传输带1121可由柔性且具有良好透气性的材料制成,从而能够提供发酵框111整体的透气性。

可选地,如图1所示,该驱动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转轴1122和用于驱动转轴1122转动的转轴驱动件(图中未示出),传输带1121缠绕在两个转轴1122上,转轴驱动件与两个转轴1122中的任一个或均与两个转轴1122连接。这样设置,通过转轴驱动件来带动转轴1122转动,进而能够实现传输带1121的转动而实现物料的输送。而且,还可以在两个转轴1122之间设置有调整结构(图中未示出),用于对两个转轴112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进而实现传输带1121松紧度的调节,确保输送物料使用功能的可靠性。该转轴1122驱动可以是电机或液压马达等能够提供旋转运动的结构。

可选地,如图1所示,该进料斗12包括具有空腔的斗体121,破碎机13连接在斗体121的进料端,斗体121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向发酵装置1输送物料的出料嘴122。这样,经过破碎机13粉碎后的物料能够进入到斗体121内,然后按需由出料嘴122而流入到发酵框111内。

可选地,如图1所示,返料装置包括收料斗141、用于驱动收料斗141移动的收料驱动件142和用于将料斗收集的物料输送到进料斗12内或破碎机13内的回料组件143,收料斗141与收料驱动件142活动连接。工作时,收料驱动件142根据系统的控制而能够驱动收料斗141移动到带式输料装置112的排料端的下方,进行熟料的收集,并在完成收集后,将收料斗141收回,而收集的熟料便经过带式输料装置112的作用而能够被输送到进料斗12内,与进料斗12内未进行发酵分解的物料混合,之后在进入到发酵框111内进行发酵处理。此种通过采用将生料和输料混合作为发酵的原料,发酵菌种购买成本得到了减少,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而回料组件143可以是泵送组件或皮带输送组件或螺旋输送组件等结构。

可选地,如图1所示,回料组件143与破碎机13连接。这样,收集回来的熟料先经过破碎机13粉在与未经过发酵的物料混合,便能够提高混合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返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发酵装置1内、用于对物料中的发酵菌种进行检测的菌种检测传感器144,菌种检测传感器144与收料驱动件142电连接。这样,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该菌种检测传感器144来实时监测物料中发酵菌种的数量和活性,并结合整个发酵的生产需求,可在发酵菌种处于活性最大、且生长繁殖能力最强时将物料排出,从而能够获得发酵能力最强的发酵菌种。而在此种方式下,可通过将发酵系统设置有多个发酵装置1而构成多级发酵模式。从而,可在上一级并未达到发酵时间但发酵菌种处于最大活性时,在收集到一部分物料用于与初始物料混合,而剩下的则可进入到下一级中进行继续发酵。如此,进一步提高了物料发酵生产的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破碎机13的上方或下方还设置有用于搅拌混合物料的混料装置15。这样,通过该混料装置15来将收集到的熟料与待加工的物料进行充分搅拌,使发酵菌种能够被混合均匀,提升发酵的效率。

优选地,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混料装置15设置在破碎机13的上方。这样,物料在粉碎的同时也是在实现进一步的混合,能够进一步提高物料与发酵菌种之间的充分混合。

可选地,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整体设置的方便性,将该发酵框111设置包括首尾相接围合形成“矩形”空腔的侧板1111。这样设置,使透发酵框111整体为规则的矩形,不仅生产制造方便,而且由于设置在发酵框111底部的带式输料装置112需要始终保持将发酵框111的底部开口密封,因而将发酵框111整体设置成矩形状,便也提高了带式输料装置112设置的方便性。并且,为了进一步提高透气发酵框111整体的结构强度,便在各侧板111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加强梁16。即通过加强梁16来将各侧板1111相互连接而为一体,从而能够提升透气发酵框111整体的结构强度。各加强梁16可以是与两两相对的两个侧板1111连接,而相交的部位便相互连接为一个整体,也可以是各加强梁16倾斜交错设置而交织呈“网格状”,设置方式多样,有效地提高了发酵框111的整体结构强度。

可选地,如图1所示,由于发酵菌种的生长繁殖以及分解的活性需要在周围环境的温湿度值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才达到最佳状态。因而,还可在传输带1121下方设置有用于向发酵框111内输送湿热空气的供气装置17,从而能够在需要对发酵框111内的物料进行加热增湿时,可以通过该供气装置17来实现,以确保发酵菌保持在适宜的环境下进行物料发酵分解。

可选地,如图1所示,由于传输带1121具有透气性,可通过将各加强梁16设置成中空的结构,而且各加强梁16通过连通管18相连接,并且在各加强梁16朝向传输带1121的一侧上设置有多个喷气孔,然后将供气装置17与连通管18相连而实现输送湿热的空气。

可选地,如图1所示,由于物料是直接压设在传输带1121上的,为了减少物料对传输带1121造成的压力,便采用将传输带1121滑动架设在各加强梁16上。这样,该加强梁16还能够起到支撑传输带1121的功能,进而能够将物料的重量传递到各加强梁16上,确保了传输带1121能够顺利转动输料。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由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物料在发酵框111内会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而分布不均匀便会存在各部分物料发酵不均匀的问题。而为了克服此种生产问题,在发酵框111上还设置有用于对输入到发酵框111内的物料进行自动平整的平料装置19。该平料装置19能够对加入到发酵框111内的物料进行拨动平整,使加入后的物料能够均匀分布在发酵框111内,进而能够确保各部位的物料能够均匀发酵,不会出现发酵不均的问题。并且,平料装置19在平料的过程中为自动往复移动,无需人工手动操作,不仅平整均匀,而且节省了劳动力,平整效率高。

可选地,如图1所示,该平料装置19包括相对设置的支撑座191和架设在两个支撑座191上的调节杆192,调节杆192上连接有连接块193,而连接块193上连接有刮料板194,调节杆192连接有用于驱动调节杆192转动的平料驱动件195。这样,平料驱动件195带动调节杆192转动时,便会带动连接块193在调节杆192上移动,进而能够带动刮料杆移动。从而通过调节调节杆192的正反转,便能使刮料板194往复移动,进而能够实现对发酵框111内的物料进行拨动刮平的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多功能立体带式发酵设备,发酵装置1盛装物料进行发酵处理和将物料直接输出是双重功能;而且还通过设置有破碎机13,能够对物料进行破碎,提高物料与发酵菌种的混合,有利于物料的发酵分解;并且还设置有返料装置,从而能够将熟料中具有活性的发酵菌种再次加入到生料中而得到了重复利用,提升了发酵菌种的利用率,减少发酵菌种购买的数量;通过设置有供气装置17,实现了对发酵框111进行加热增湿的功能,确保发酵菌种的分解活性,通过设置有平料装置19,能够自动平整发酵框111的物料,实现了物料均匀分布,均匀发酵的功能。该多功能立体带式发酵设备,使用功能多样,发酵效率高,发酵后的产物能够很好的满足下游应用要求,提高了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水平和使用价值,而且降低了发酵成本,市场前景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