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茶专用的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00745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肥,尤其涉及一种黑茶专用的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由茶树植物叶或芽制作的饮品。也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茶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它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

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故得名,黑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属后发酵茶,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安徽等地。传统黑茶采用的黑毛茶原料成熟度较高,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黑毛茶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类为湖南黑茶(茯茶、千两茶、黑砖茶、三尖等)、湖北青砖茶、四川藏茶(边茶)、安徽古黟黑茶(安茶)、云南黑茶(普洱茶)、广西六堡茶及陕西黑茶(茯茶)。

黑茶的基本工艺流程是杀青、初揉、渥堆、复揉、烘焙。黑茶一般原料较粗老,加之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油黑或黑褐,故称黑茶。黑茶主要供边区少数民族饮用,所以又称边销茶。黑毛茶是压制各种紧压茶的主要原料,各种黑茶的紧压茶是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等兄弟民族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有“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黑茶因产区和工艺上的差别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藏茶和滇桂黑茶之分。黑茶品种可分为紧压茶与散装茶及花卷三大类,紧压茶为砖茶,主要有茯砖、花砖、黑砖、青砖茶,俗称四砖,散装茶主要有天尖、贡尖、生尖统称为三尖,花卷茶有十两、百两、千两等。

茶在我国被誉为“国饮”,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份,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茶具有药理作用的主要成份是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茶氨酸等。具体抗衰老、抑疾病、抗致癌、抗病菌、美容护肤、醒脑提神、利尿解乏、缓解疲劳、护齿明目等功效,因此非常适宜大部分人群饮用。

对于茶树,一生分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其树龄可达一二百年,而且如果进行了适时的商用采摘,每年有相应的促长,其中,茶树一方面能够从空气和水中吸取二氧化碳和水分,在体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另一方面也能从环境(主要是土壤)中吸取各种无机元素,在体内通过同化作用,变成自身所需要的物质,其不停地对会去地表的营养进行吸收,随着时间的推移,种植地必然需要适时地补充相应的营养,而且营养是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茶树树势,鲜叶产量,成茶品质,都与营养密切相关。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黑茶专用的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该有机肥针对黑茶茶树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通过各原料的性能互相融,从而极好地实现了对黑茶茶树专用的补充性,使其非常适合黑茶茶树使用,该有机肥的制备方法能充分融合各原料的营养物质,使有机肥养分充足,又增强了黑茶茶树的抗病虫能力。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黑茶专用的有机肥,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

茶籽壳1000-1100份,玉米秸秆100-120份,小麦秸秆100-120份,木薯秸秆70-90份,向日葵秸秆130-150份,水稻秸秆90-110份,芦苇90-110份,花生壳150-170份,豆渣210-230份,油粕50-70份,猪粪600-640份,草木灰270-290份,鸡粪160-180份,鸡毛40-50份,微生物复合菌剂30-40份,复合酶制剂25-35份。

优选地,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

茶籽壳1050份,玉米秸秆110份,小麦秸秆110份,木薯秸秆80份,向日葵秸秆140份,水稻秸秆100份,芦苇100份,花生壳160份,豆渣220份,油粕60份,猪粪620份,草木灰280份,鸡粪170份,鸡毛45份,微生物复合菌剂35份,复合酶制剂30份。

优选地,微生物复合菌剂按原料的质量份数计,包括有:枯草芽孢杆菌8份、大肠杆菌4份、粪链球菌4份、干酪乳杆菌3份、乳酸片球菌6份、纳豆芽孢杆菌3份、乳链球菌3、解磷解钾微生物4份。

优选地,复合酶制剂按原料的质量份数计,包括有:蛋白酶12份、纤维素酶14份、淀粉酶12份、果胶酶6份、植酸酶6份。

一种黑茶专用的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a.将茶籽壳、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木薯秸秆、向日葵秸秆、水稻秸秆、芦苇、花生壳、豆渣和油粕进行混合,并加入适量水,使其含水量控制在66%-70%,进行第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72小时,得到第一次发酵产物,搅拌散热并通风,使第一次发酵产物温度下降到30℃;

b.向第一次发酵产物中,加入猪粪、鸡粪和鸡毛,并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使其含水量控制在70%-74%,进行第二次发酵,发酵时间为48小时,得到第二次发酵产物,搅拌散热并通风,使第二次发酵产物温度下降到30℃;

c.向第二次发酵产物中,加入草木灰、微生物复合菌剂和复合酶制剂,并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使其含水量控制在76%-80%,进行第三次发酵,发酵时间为24小时,得到第三次发酵产物,并将第三次发酵产物进行晾晒,使其含水量下降到15%-17%,即得到黑茶专用的有机肥。

优选地,在步骤c中,向第二次发酵产物中,加入草木灰、微生物复合菌剂和复合酶制剂,并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使其含水量控制在78%,进行第三次发酵,发酵时间为24小时,得到第三次发酵产物,并将第三次发酵产物进行晾晒,使其含水量下降到16%,即得到黑茶专用的有机肥。

(3)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黑茶专用的有机肥以茶籽壳、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木薯秸秆、向日葵秸秆、水稻秸秆和芦苇为主要原料,外源添加具备改良作用的微生物菌种和复合酶制剂,同时辅以花生壳、豆渣、油粕等原料,以调控物料堆放的理化条件为基础,变废渣为优质有机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该黑茶专用的有机肥通过科学的配比,利用以茶籽壳为主料,使其变废为宝又非常贴合茶树的种植,通过茶籽壳让其具备茶树所需的各类基本元素,同时,互补性地加入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木薯秸秆、向日葵秸秆、水稻秸秆和芦苇,用以分别特定性地提升该黑茶专用的有机肥中钼、铜、硼、锌的含量,同时辅以花生壳、豆渣、油粕、草木灰原料,进一步补充其氮钾磷的含量,另外,在其中还突破性地加入了猪粪、鸡粪和鸡毛,提升其钙等元素含量的同时,增强了其该黑茶专用的有机肥的化学稳定性,使各原料的性能互相融合,促进了有机肥的作用效果,并加入相关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和复合酶制剂,使材料中的各种有益元素得到充分发挥,让制作出来的有机肥养分充足齐全,还能提高黑茶茶树的抗病虫能力,以此,结合上述特定的营养配比,使该有机肥与黑茶茶树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相贴合,从而极好地实现了对黑茶茶树专用的补充性,使其非常适合黑茶茶树使用,能极大地促进黑茶茶树的稳定生产,并提升黑茶的经济性。

该黑茶专用的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充分利用原料在发酵中湿度和温度的关系,通过多步骤多层次的发酵,将茶籽壳及主要原料的成分充分化解与融合,使有机肥养分充足的同时,又增强了黑茶茶树的抗病虫能力,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总体而言,该有机肥针对黑茶茶树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通过各原料的性能互相融,从而极好地实现了对黑茶茶树专用的补充性,使其非常适合黑茶茶树使用,该有机肥的制备方法能充分融合各原料的营养物质,使有机肥养分充足,又增强了黑茶茶树的抗病虫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批次黑茶专用的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a.按质量份数计,将茶籽壳1000份、玉米秸秆100份、小麦秸秆100份、木薯秸秆70份、向日葵秸秆150份、水稻秸秆110份、芦苇110份、花生壳170份、豆渣210份、油粕70份进行混合,并加入适量水,使其含水量控制在66%,进行第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72小时,得到第一次发酵产物,搅拌散热并通风,使第一次发酵产物温度下降到30℃;

b.按质量份数计,向第一次发酵产物中,加入猪粪600份、鸡粪160份、鸡毛50份,并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使其含水量控制在70%,进行第二次发酵,发酵时间为48小时,得到第二次发酵产物,搅拌散热并通风,使第二次发酵产物温度下降到30℃;

c.按质量份数计,向第二次发酵产物中,加入草木灰270份、微生物复合菌剂30份、复合酶制剂35份,并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使其含水量控制在76%%,进行第三次发酵,发酵时间为24小时,得到第三次发酵产物,并将第三次发酵产物进行晾晒,使其含水量下降到15%,即得到黑茶专用的有机肥样品1。

实施例2

本批次黑茶专用的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a.按质量份数计,将茶籽壳1100份、玉米秸秆120份、小麦秸秆120份、木薯秸秆90份、向日葵秸秆130份、水稻秸秆90份、芦苇90份、花生壳150份、豆渣230份、油粕50份进行混合,并加入适量水,使其含水量控制在70%,进行第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72小时,得到第一次发酵产物,搅拌散热并通风,使第一次发酵产物温度下降到30℃;

b.按质量份数计,向第一次发酵产物中,加入猪粪640份、鸡粪180份、鸡毛40份,并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使其含水量控制在74%,进行第二次发酵,发酵时间为48小时,得到第二次发酵产物,搅拌散热并通风,使第二次发酵产物温度下降到30℃;

c.按质量份数计,向第二次发酵产物中,加入草木灰290份、微生物复合菌剂40份、复合酶制剂25份,并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使其含水量控制在80%,进行第三次发酵,发酵时间为24小时,得到第三次发酵产物,并将第三次发酵产物进行晾晒,使其含水量下降到17%,即得到黑茶专用的有机肥样品2。

实施例3

本批次黑茶专用的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a.按质量份数计,将茶籽壳1050份、玉米秸秆110份、小麦秸秆110份、木薯秸秆80份、向日葵秸秆140份、水稻秸秆100份、芦苇100份、花生壳160份、豆渣220份、油粕60份进行混合,并加入适量水,使其含水量控制在68%,进行第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72小时,得到第一次发酵产物,搅拌散热并通风,使第一次发酵产物温度下降到30℃;

b.按质量份数计,向第一次发酵产物中,加入猪粪620份、鸡粪170份、鸡毛45份,并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使其含水量控制在72%,进行第二次发酵,发酵时间为48小时,得到第二次发酵产物,搅拌散热并通风,使第二次发酵产物温度下降到30℃;

c.按质量份数计,向第二次发酵产物中,加入草木灰280份、微生物复合菌剂35份、复合酶制剂30份,并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使其含水量控制在78%,进行第三次发酵,发酵时间为24小时,得到第三次发酵产物,并将第三次发酵产物进行晾晒,使其含水量下降到16%,即得到黑茶专用的有机肥样品3。

试验对比及结果:

现有四亩黑茶茶园,每亩茶园中黑茶茶树的种植密度、品种、树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而且这四亩田间的土质及其他状况完全相同且正常,在往年内处理方式正常且完全一致,在本年内其他处理方式也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点为:一亩像往年一样正常种植;其他三亩分别施用样品1、样品2和样品3。

通过对比一个年内各亩中黑茶茶树的种植及采摘情况,可以明显得出,分别施用样品1、样品2和样品3的三亩黑茶茶树长势、采摘得到茶叶的产量、茶叶采摘后黑茶茶树的恢复速度都明显好于正常种植的那一亩,并且,这三亩黑茶茶树的抗病虫能力也明显强于于正常种植的那一亩;由此可以明显看出,该黑茶专用的有机肥非常适合黑茶茶树使用。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和基本原理及相关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构思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