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提高水稻产量的富氧肥料及用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0742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肥料
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富氧肥料配方,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在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提高水稻产量的富氧肥料配方及其用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人口的过速增长,迫于粮食压力和经济需求,土地集约化生产程度进一步提高,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增加。根据江苏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0~2015)公布数据,2008年稻麦秸秆产生总量约2852.5万吨,直接还田利用率约22.5%。已有研究表明,秸秆直接还田作为一项有效利用两熟地区丰富稻麦秸秆资源的农作措施,不仅具有土壤固碳(逯非等,2010)和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佘冬立等,2008)等积极作用,但是,大量秸秆进入淹水土壤后进行厌氧发酵而导致有机酸等有害物质积累(单玉华等,2006),进而会对水稻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负面效应(于建光等,2013),主要表现为水稻秧苗僵而不发。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施用以过氧化钙、尿素或复合肥为原料而创制的富氧肥料,研究麦秸全量还田条件下其对稻田水体、土壤微环境变化特征、水稻生长、稻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筛选出在麦秸全量还田条件下最为有效的富氧肥料配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提高水稻产量的富氧肥料,用于麦秸秆全量还田状态的稻田,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尿素5~9份,过氧化钙1~5份;或45%复合肥7~9.5份,过氧化钙0.5~3份。进一步的,所述尿素与过氧化钙的重量比包括如下几种情况:5:5;6:4;7:3;8:2;9:1。进一步的,所述45%复合肥与过氧化钙的重量比包括如下几种情况:7:3、8:2、9:1、9.5:0.5。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提高水稻产量的富氧肥料使用方法,包括:麦秸全量还田;将肥料与过氧化钙混合均匀制成富氧肥料,按亩施15kg氮肥和基蘖肥施用60%的比例折算成为富氧肥料量施于水稻田。进一步的,所述肥料为尿素或45%复合肥。进一步的,当肥料为尿素时,尿素与过氧化钙的重量比包括如下几种情况:5:5;6:4;7:3;8:2;9:1。进一步的,当肥料为45%复合肥时,所述45%复合肥与过氧化钙的重量比包括如下几种情况:7:3、8:2、9:1、9.5: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能够改善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水稻秧苗僵而不发的情况,与稻田中秸秆发酵后产生的菌群和营养物质相配合,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水稻产量,与单纯施用常规尿素肥或复合肥相比均有显著提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实施例在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白马镇试验基地进行肥料施用对照试验。试验田土壤属黄棕壤,其基本理化性状为:ph(h2o,1:5)6.21±0.05,有机质(g/kg)16.62±3.15,全n(g/kg)0.87±0.01,全p(g/kg)0.24±0.01,速效氮(mg/kg)35.16±1.58,速效磷(mg/kg)11.84±2.23,速效钾(mg/kg)89.23±3.84。水稻供试品种:南粳9108。以尿素、45%复合肥、过氧化钙为原料,配置富氧尿素肥和富氧复合肥。富氧尿素由尿素和过氧化钙混合制成,以富氧尿素总重量份数为10份计,自过氧化钙重量份数为1份、尿素重量份数为9份起,逐渐提高过氧化钙的比例降低尿素的比例,直至过氧化钙和尿素重量份数均为5份。本发明以尿素:过氧化钙重量比值为5:5、6:4、7:3、8:2、9:1的5种配方为实施例进行小区实验。富氧复合肥由45%复合肥和过氧化钙混合制成,以富氧复合肥总重量份数为10份计,自过氧化钙重量份数为0.5份、尿素重量份数为9.5份起,逐渐提高过氧化钙的比例降低尿素的比例,直至过氧化钙重量份数为3份,45%复合肥重量份数为7份。本发明设计尿素:过氧化钙重量比值为5:5、6:4、7:3、8:2、9:1的富氧尿素5种配方以及45%复合肥:过氧化钙重量比值为7:3、8:2、9:1、9.5:0.5的富氧复合肥4种配方,共计9种配方即9个实施例。将肥料与过氧化钙混合均匀制成富氧肥料,按亩施15kg氮肥(纯n)和基蘖肥施用60%的比例折算成为富氧肥料量作进行小区试验,以不施用过氧化钙为对照(设置双对照,其一,以尿素为准,其二,以复合肥为准),如下表1共11个实施例,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33个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约20m2。环境均为麦秸全量还田(400kg/亩;12kg/小区);常规施肥量为n15kg/亩,p9.0kg/亩,k9.0kg/亩;其中p肥全作基肥,k肥基肥施用50%,促花肥施50%;n肥基蘖肥:穗肥=6:4;采用耕翻+旋耕的方式对土壤进行处理。水稻品种为南粳9108,2013年5月15日播种,2013年6月15日移栽,栽插规格为30cm×13cm,每穴2-3苗。处理富氧肥料配方ck1(对照1)不施用过氧化钙,以尿素为准ck2(对照2)不施用过氧化钙,以复合肥为准t1(配方1)尿素:过氧化钙为5:5t2(配方2)尿素:过氧化钙为6:4t3(配方3)尿素:过氧化钙为7:3t4(配方4)尿素:过氧化钙为8:2t5(配方5)尿素:过氧化钙为9:1t6(配方6)45%复合肥:过氧化钙为7:3t7(配方7)45%复合肥:过氧化钙为8:2t8(配方8)45%复合肥:过氧化钙为9:1t9(配方9)45%复合肥:过氧化钙为9.5:0.5表1各实施例实验小区内各肥料具体施用量如下表2所示:表22013.06.14~15在各实验小区施基肥,2013.06.20~21在各实验小区施分蘖肥,2013.07.18~20在各实验小区施促花肥,2013.07.28~30在各实验小区施保花肥。待各实验小区作物成熟后分别收获并称重计量,由于每个处理重复三次,计算三次处理的平均数。测得各实施例及对比例产量如下表3所示。其中,t1~t5实施例以ck1为对照例,以ck1产量为100%计算t1~t5实施例产量与ck1产量的比值,t6~t9实施例以ck2为对照例,以ck2产量为100%计算t6~t9实施例产量与ck2产量的比值。表3由上表可知,麦秸全量还田条件下,农户习惯性生产管理(习惯性施肥、清耕)条件下,以尿素和复合肥为基肥氮源,水稻产量分别为682.5kg/亩和628.2kg/亩;施用以尿素为基肥氮肥的富氧配方,水稻产量可提升至690.2kg/亩~753.3kg/亩,当尿素:过氧化钙为8:2时产量最高,与农户常规施肥相比,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最高达12%;施用以复合肥为基肥氮肥的富养配方,水稻产量可提升至682.5kg/亩~724.5kg/亩,与农户常规施肥相比,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达最高达15%。此外,我们发现,在麦秸全量还田大约10~15天后(最好将温度控制在25℃以上,期间喷洒一次水),再施入本发明中富氧肥料,产量还会在表3中基础上提升1%~4%不等。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