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抗震混凝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7654发布日期:2018-07-10 09:1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抗震混凝土。



背景技术:

地震灾害是人类面临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其具有突发性的特点,至今为止,世界范围内至今没有可预报预测的可靠技术,而日益增多的地震灾害,常常造成人类巨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而我国属于地震多发国家,地震多发区域及地震带分布广泛,在绝大多数建筑工程设计中,为了最大限度地防震减灾,几乎都需要考虑抗震设防的问题。国外一些地震多发国家,如美国、日本、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的建筑研究机构,都非常重视对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柱和梁的抗震性能研究,尤其在中国,由于钢筋混凝土建筑所占比例大,对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尤其是柱和梁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地震所产生的横向和竖向地震波对混凝土结构跳动性和摆动性挤压,使混凝土结构出现开裂,从而造成结构的破坏。因此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越来越被专家学者们所重视,混凝土的抗震抗冲击能力作为混凝土耐久性能中的一项重要研究项目,也颇受关注。目前国内尚无混凝土抗震抗冲击性方面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因此市场上也没有维持混凝土抗震抗冲击性之类的外加剂产品。而工程界也只是采取各种办法来控制或减少这种动载荷对混凝土破坏,比方说“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增加抗震结构措施等等。但这些办法都难以确保混凝土在动载荷作用下不开裂或将裂缝控制在无害范围内,不能有效解决混凝土在收到动载荷作用下的开裂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抗震混凝土,解决现有混凝土结构梁和柱自身比重较大和阻尼系数低,地震时极易遭受破坏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抗震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重量配比如下:硅酸盐水泥150-250份,粉煤灰100-150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10-20份,抗震混合料25-40份,粉煤灰陶沙100-150份,粉煤灰陶粒200-250份,精制石英砂20-30份,纤维素5-10份,尼龙纤维5-10份。

前述的一种高抗震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重量配比如下:硅酸盐水泥200份,粉煤灰125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15份,抗震混合料30份,粉煤灰陶沙110份,粉煤灰陶粒200份,精制石英砂25份,纤维素10份,尼龙纤维5份。

前述的一种高抗震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混合料配制时的各原料重量组份为:10-20份的工业硫酸铝、1-3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15-25份的硅灰、15-20份的硬石膏、10-15份的硫铝酸盐熟料。

前述的一种高抗震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混合料配制时的各原料重量组份为:10份的工业硫酸铝、2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20份的硅灰、15份的硬石膏、10份的硫铝酸盐熟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解决现有混凝土结构梁和柱自身比重较大和阻尼系数低,地震时极易遭受破坏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1:一种高抗震混凝土,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重量配比如下:硅酸盐水泥150-250份,粉煤灰100-150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10-20份,抗震混合料25-40份,粉煤灰陶沙100-150份,粉煤灰陶粒200-250份,精制石英砂20-30份,纤维素5-10份,尼龙纤维5-10份。

所述抗震混合料配制时的各原料重量组份为:10-20份的工业硫酸铝、1-3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15-25份的硅灰、15-20份的硬石膏、10-15份的硫铝酸盐熟料。

实施例2:一种高抗震混凝土,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重量配比如下:硅酸盐水泥200份,粉煤灰125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15份,抗震混合料30份,粉煤灰陶沙110份,粉煤灰陶粒200份,精制石英砂25份,纤维素10份,尼龙纤维5份。

所述抗震混合料配制时的各原料重量组份为:10份的工业硫酸铝、2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20份的硅灰、15份的硬石膏、10份的硫铝酸盐熟料。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抗震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重量配比如下:硅酸盐水泥150‑250份,粉煤灰100‑150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10‑20份,抗震混合料25‑40份,粉煤灰陶沙100‑150份,粉煤灰陶粒200‑250份,精制石英砂20‑30份,纤维素5‑10份,尼龙纤维5‑10份。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抗震混凝土,解决现有混凝土结构梁和柱自身比重较大和阻尼系数低,地震时极易遭受破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胡汉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五石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3.31
技术公布日:2018.07.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