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KSr2Nb5O15透明铁电陶瓷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70511发布日期:2018-09-29 04:21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透明陶瓷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透明铁电陶瓷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ksr2nb5o15透明铁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铌酸锶钾(化学式ksr2nb5o15,简称ksn)因其具有铁电、介电、电光、热电、光催化等多种性能而受到科技界的广泛关注。铌酸锶钾具有典型的四方钨青铜结构。其中,nbo6八面体通过共顶连接形成骨架结构,并沿c轴有序排布,围成三种不同的格位以供阳离子占据。因其特殊的晶体结构,便于实现多种阳离子掺杂,以提高材料的性能。

目前,市场上的透明功能材料仍以单晶与玻璃为主。新型透明功能陶瓷不仅具有优良的透光性能,而且具有功能陶瓷材料的特有优势。与单晶相比,制备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大尺寸材料的制备;与玻璃材料相比,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腐蚀、耐高温等优点。目前研究较为成熟的透明铁电陶瓷材料有(pb,la)(zr,ti)o3(简称plzt)体系,pb(mg1/2nb2/3)o3-pbtio3(简称pmn-pt)体系等。由于plzt及pmn-pt等成熟的透明铁电陶瓷材料成分中含有重金属元素pb,对环境及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在应用过程中会受到制约。

传统的透明陶瓷制备,多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对设备及原料的要求高。同时,热压多采用石墨模具,在热压烧结后,需要对材料进行长时间的退火除碳,以降低材料气孔率,提高陶瓷透明度。因此,传统的热压烧结,不仅工艺复杂,设备成本高,且材料制备周期长,能耗大。

在doi:http://dx.doi.org/10.1109/tuffc.2013.2703中,guoxinhu等公开发表了《microstructureanddielectricbehaviorofbi2o3-dopedksr2nb5o15ceramics》的论文。该论文中,通过添加bi2o3烧结助剂,将ksn陶瓷相对密度提高至96%以上。

在专利号201310337876的发明专利中,高峰等公开了一种铌酸锶钾无铅致密织构陶瓷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中采用熔盐法制备的铌酸锶钾粉体为原料,以三氧化二铋为烧结助剂,采用流延成型的方法制备出坯体,并经过两步烧结制备出了铌酸锶钾无铅致密织构陶瓷。同时,相关的研究内容发表了题为denseksr2nb5o15ceramicswithuniformgrainsizepreparedbymoltensaltsynthesis的论文(doi:http://dx.doi.org/10.1016/j.jallcom.2014.07.155)。2015年,liangliangliu等人发表了题为aduplexstructureindenseksr2nb5o15ferroelectricceramics的论文(doi:10.1080/00150193.2015.996455),通过控制ksn陶瓷内部晶粒异常生长形成双重微结构以提高陶瓷的致密度。

现有的ksn制备工艺所得的ksn陶瓷,存在致密度不够高,光学透过率较低。已报道可见光范围内ksn陶瓷的最高光学透过率仅为25%,对于后续的光学应用而言,已有技术所制备的ksn陶瓷的光学透过率远不够要求。现有技术的制备过程中,并未关注颗粒级配对致密化的影响。同时,对于排胶工艺也未过多关注,排胶过程中过高的升温速率将在坯体中形成较大的气孔,不利于后续烧结致密化。此外,现有技术并未考虑气氛对烧结过程中晶界迁移的影响,未采用气氛烧结进一步提高陶瓷的密度。因此,寻求一种提高ksn陶瓷密度及光学透过率的制备工艺对ksn透明陶瓷的发展及光学应用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坯体中形成较大的气孔,有待进一步提高陶瓷的密度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ksr2nb5o15透明铁电陶瓷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过程是:

步骤1,混料。以熔盐法制备的棒状ksr2nb5o15微晶粉体为原料,以bi2o3粉体为烧结助剂,按ksr2nb5o15微晶粉体:bi2o3粉体=1000:2~6的重量比例称取该ksr2nb5o15微晶粉体及bi2o3粉体。所述ksr2nb5o15微晶粉体的形貌呈棒状;该棒状ksr2nb5o15微晶粉体的直径为1~3μm,长度为5~15μm。将该ksr2nb5o15微晶粉体与bi2o3粉体混合,即完成陶瓷粉体与烧结助剂的混料。

步骤2,制备浆料。在得到的混料中加入乙醇和zro2球石,并混合后装入球磨罐内,以250r/min~300r/min转速球磨6h~12h,得到球磨好的浆料。所述混料:乙醇:球石=1:2:3;所述的比例为重量比。经过球磨,使30%~50%的所述ksr2nb5o15微晶粉体破碎,成为1~3μm的无规则形貌的颗粒,使得浆料中的ksr2nb5o15微晶粉体分为不同尺寸,实现该ksr2nb5o15微晶粉体的颗粒级配。

步骤3,造粒。将球磨好的浆料在60℃下烘干。研磨过100目筛,取筛下物,得到粉体。以浓度为5wt%的pva溶液作为粘结剂,加入到得到的粉体中,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造粒。对得到的造粒过筛,取粒径为50目~100目之间的微粒用于干压成型。所述pva溶液的加入量为,每10g粉体中滴加5ml~15ml的pva溶液。

步骤4,成型。将过筛后得到的微粒装入模具,施加200mpa~300mpa的压力并保压30s进行干压成型,获得ksn陶瓷坯体。

步骤5,排胶。得到的ksn陶瓷坯体以0.5℃/min~1℃/min升温速率加热至500℃保温3h~6h,进行排胶处理,得到经过排胶处理的坯体。

步骤6,预烧结。将排胶后的坯体以5℃/min升温速率加热至1250℃后保温1h~4h,进行预烧结。保温结束后,将排胶后的坯体以5℃/min速率降温至500℃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ksn陶瓷预制体。

步骤7,气氛烧结。将得到的ksn陶瓷预制体置于o2气氛下烧结;氧气气体流量为20sccm~50sccm。烧结时,将所述ksn陶瓷预制体以5℃/min升温速率加热至1350℃后,保温2h~6h。保温结束后,以5℃/min速率降温至500℃,随炉冷却后取出,打磨抛光后即得到ksr2nb5o15透明铁电陶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制得的ksr2nb5o15透明铁电陶瓷密度高,透光性较好。所述ksr2nb5o15透明铁电陶瓷的密度超过4.88g/cm3,500nm~800nm范围内光透过率介于40%~60%。附图2展示了本发明所制备的ksn透明陶瓷的实物照片,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所制备的ksn透明陶瓷具有优良的密度及透光性,透过陶瓷片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底部纸张上的图案。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包括:1.设计球磨工艺,实现颗粒级配。本发明中的颗粒级配,是指通过控制球磨工艺,使30%~50%的棒状ksn微晶粉体破碎成尺寸约1~3μm的无规则形貌的小颗粒,在后续成型过程中,小颗粒可填充棒状ksn微晶粉体的间隙,实现密堆积,提高陶瓷坯体密度;2.优化排胶工艺,避免陶瓷坯体排胶过程中产生较大气孔,有利于后续烧结过程,陶瓷坯体内部气孔的排出;3.采用氧气气氛烧结,使烧结过程中,坯体内部气孔中的气体与材料体系有一定的相容性,氧原子可借由材料晶格中的氧空位迁移排出,从而减小气孔率,提高陶瓷密度。现有其他工艺在空气下进行烧结,由于气孔中含有较多氮气,难以通过晶界迁移完全排出。附图3展示了本发明工艺所得ksn透明陶瓷微观结构的扫描电镜照片,从图中可以看出,ksn陶瓷内分布有不同尺寸的晶粒,存在尺寸约1~3μm的无规则形貌的小颗粒填充于大尺寸颗粒的间隙位置,该结果证实颗粒级配的密堆积效果。同时,样品微结构中未观察到明显的气孔,表明优化的排胶工艺,未在陶瓷坯体内部产生尺寸过大的气孔。后续氧气气氛的环境下烧结促进ksn晶粒界面迁移进一步消除内部小气孔,从而实现致密化,图3中未观察到明显的气孔证实了氧气气氛烧结促进ksn陶瓷致密化的效果。附图4展示了本发明工艺所制备的ksn透明陶瓷的透射光谱。如图所示,在500nm~800nm波长范围内ksn透明陶瓷的光学透过率达40%~60%,该结果表明本发明所得ksn陶瓷具有优良的光学透过率,明显优于已报道的其他ksn陶瓷的制备技术。并且ksr2nb5o15材料本身具有铁电,电光,光催化,热点等诸多功能性,为后续ksr2nb5o15材料的功能性优化、光学性能开发及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此外,ksr2nb5o15透明铁电陶瓷不含pb等有害元素,绿色环保,具有应用前景。

本发明制得的ksr2nb5o15透明陶瓷的密度大,气孔率低,可见光透过率高,为后续该体系材料的光功能化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并且所采用无压气氛烧结,对烧结设备要求低,制备周期短,且不需要后期退火处理,经济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ksr2nb5o15透明铁电陶瓷的xrd图谱;

图2为实施例3制得的0.5mm厚的ksr2nb5o15透明铁电陶瓷的实物照片;

图3为实施例4制得的ksr2nb5o15透明铁电陶瓷表面热辐射后的sem照片;

图4为实施例5制得的0.5mm厚的ksr2nb5o15透明铁电陶瓷的透射光谱;

图5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一种ksr2nb5o15透明铁电陶瓷的制备方法,具体过程是:

步骤1,混料。以熔盐法制备的棒状ksr2nb5o15微晶粉体为原料,以bi2o3粉体为烧结助剂,按ksr2nb5o15微晶粉体:bi2o3粉体=1000:3的重量比例称取该ksr2nb5o15微晶粉体及bi2o3粉体;本实施例中,所称取的ksr2nb5o15微晶粉体为10g,称取的bi2o3粉体为0.03g。所述ksr2nb5o15微晶粉体的形貌呈棒状;该棒状ksr2nb5o15微晶粉体的直径为1~3μm,长度为5~15μm。将该ksr2nb5o15微晶粉体与bi2o3粉体混合,即完成陶瓷粉体与烧结助剂的混料。

步骤2,制备浆料。在得到的混料中加入乙醇和zro2球石,并混合后装入球磨罐内,以250r/min转速球磨12h,得到球磨好的浆料。所述混料:乙醇:球石=1:2:3;所述的比例为重量比。经过球磨,使30%~50%的所述ksr2nb5o15微晶粉体破碎,成为1~3μm的无规则形貌的颗粒,使得浆料中的ksr2nb5o15微晶粉体分为不同尺寸,实现该ksr2nb5o15微晶粉体的颗粒级配。

步骤3,造粒。将球磨好的浆料在60℃下烘干。研磨过100目筛,取筛下物,得到粉体。以浓度为5wt%的pva溶液作为粘结剂,加入到得到的粉体中,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造粒。对得到的造粒过筛,取粒径为50目~100目之间的微粒用于干压成型。所述pva溶液的加入量为,每10g粉体中滴加8ml的pva溶液。

步骤4,成型。将过筛后得到的微粒装入模具,施加200mpa的压力并保压30s进行干压成型,获得ksn陶瓷坯体。

步骤5,排胶。得到的ksn陶瓷坯体以0.7℃/min升温速率加热至500℃保温6h,进行排胶处理,得到经过排胶处理的坯体。

步骤6,预烧结。将排胶后的坯体以5℃/min升温速率加热至1250℃后保温1h,进行预烧结。保温结束后,将排胶后的坯体以5℃/min速率降温至500℃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ksn陶瓷预制体。

步骤7,气氛烧结。将得到的ksn陶瓷预制体置于o2气氛下烧结;氧气气体流量为20sccm。烧结时,将所述ksn陶瓷预制体以5℃/min升温速率加热至1350℃后,保温6h。保温结束后,以5℃/min速率降温至500℃,随炉冷却后取出,打磨抛光后即得到ksr2nb5o15透明铁电陶瓷。

图1为本实施例制得的ksr2nb5o15透明陶瓷的xrd图谱。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所制备的样品的仍保持ksr2nb5o15主晶相,未出现明显的杂质衍射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一种ksr2nb5o15透明铁电陶瓷的制备方法,具体过程是:

步骤1,混料。以熔盐法制备的棒状ksr2nb5o15微晶粉体为原料,以bi2o3粉体为烧结助剂,按ksr2nb5o15微晶粉体:bi2o3粉体=1000:6的重量比例称取该ksr2nb5o15微晶粉体及bi2o3粉体;本实施例中,所称取的ksr2nb5o15微晶粉体为10g,称取的bi2o3粉体为0.06g。所述ksr2nb5o15微晶粉体的形貌呈棒状;该棒状ksr2nb5o15微晶粉体的直径为1~3μm,长度为5~15μm。将该ksr2nb5o15微晶粉体与bi2o3粉体混合,即完成陶瓷粉体与烧结助剂的混料。

步骤2,制备浆料。在得到的混料中加入乙醇和zro2球石,并混合后装入球磨罐内,以300r/min转速球磨6h,得到球磨好的浆料。所述混料:乙醇:球石=1:2:3;所述的比例为重量比。经过球磨,使30%~50%的所述ksr2nb5o15微晶粉体破碎,成为1~3μm的无规则形貌的颗粒,使得浆料中的ksr2nb5o15微晶粉体分为不同尺寸,实现该ksr2nb5o15微晶粉体的颗粒级配。

步骤3,造粒。将球磨好的浆料在60℃下烘干。研磨过100目筛,取筛下物,得到粉体。以浓度为5wt%的pva溶液作为粘结剂,加入到得到的粉体中,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造粒。对得到的造粒过筛,取粒径为50目~100目之间的微粒用于干压成型。所述pva溶液的加入量为,每10g粉体中滴加5ml的pva溶液。

步骤4,成型。将过筛后得到的微粒装入模具,施加300mpa的压力并保压30s进行干压成型,获得ksn陶瓷坯体。

步骤5,排胶。得到的ksn陶瓷坯体以0.5℃/min升温速率加热至650℃保温3h,进行排胶处理,得到经过排胶处理的坯体;

步骤6,预烧结。将排胶后的坯体以5℃/min升温速率加热至1250℃后保温2h,进行预烧结。保温结束后,将排胶后的坯体以5℃/min速率降温至500℃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ksn陶瓷预制体。

步骤7,气氛烧结。将得到的ksn陶瓷预制体置于o2气氛下烧结;氧气气体流量为30sccm。烧结时,将所述ksn陶瓷预制体以5℃/min升温速率加热至1350℃后,保温3h。保温结束后,以5℃/min速率降温至500℃,随炉冷却后取出,打磨抛光后即得到ksr2nb5o15透明铁电陶瓷。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一种ksr2nb5o15透明铁电陶瓷的制备方法,具体过程是:

步骤1,混料。以熔盐法制备的棒状ksr2nb5o15微晶粉体为原料,以bi2o3粉体为烧结助剂,按ksr2nb5o15微晶粉体:bi2o3粉体=1000:4的重量比例称取该ksr2nb5o15微晶粉体及bi2o3粉体;本实施例中,所称取的ksr2nb5o15微晶粉体为10g,称取的bi2o3粉体为0.04g。所述ksr2nb5o15微晶粉体的形貌呈棒状;该棒状ksr2nb5o15微晶粉体的直径为1~3μm,长度为5~15μm。将该ksr2nb5o15微晶粉体与bi2o3粉体混合,即完成陶瓷粉体与烧结助剂的混料。

步骤2,制备浆料。在得到的混料中加入乙醇和zro2球石,并混合后装入球磨罐内,以300r/min转速球磨10h,得到球磨好的浆料。所述混料:乙醇:球石=1:2:3;所述的比例为重量比。经过球磨,使30%~50%的所述ksr2nb5o15微晶粉体破碎,成为1~3μm的无规则形貌的颗粒,使得浆料中的ksr2nb5o15微晶粉体分为不同尺寸,实现该ksr2nb5o15微晶粉体的颗粒级配。

步骤3,造粒。将球磨好的浆料在60℃下烘干。研磨过100目筛,取筛下物,得到粉体。以浓度为5wt%的pva溶液作为粘结剂,加入到得到的粉体中,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造粒。对得到的造粒过筛,取粒径为50目~100目之间的微粒用于干压成型。所述pva溶液的加入量为,每10g粉体中滴加15ml的pva溶液。

步骤4,成型。将过筛后得到的微粒装入模具,施加250mpa的压力并保压30s进行干压成型,获得ksn陶瓷坯体。

步骤5,排胶。得到的ksn陶瓷坯体以0.5℃/min升温速率加热至650℃保温4h,进行排胶处理,得到经过排胶处理的坯体。

步骤6,预烧结。将排胶后的坯体以5℃/min升温速率加热至1250℃后保温4h,进行预烧结。保温结束后,将排胶后的坯体以5℃/min速率降温至500℃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ksn陶瓷预制体。

步骤7,气氛烧结。将得到的ksn陶瓷预制体置于o2气氛下烧结;氧气气体流量为25sccm。烧结时,将所述ksn陶瓷预制体以5℃/min升温速率加热至1350℃后,保温2h。保温结束后,以5℃/min速率降温至500℃,随炉冷却后取出,打磨抛光后即得到ksr2nb5o15透明铁电陶瓷。

参见图2,为本实施例所得样品的照片,从照片中可以明显看出,样品具有较好的光学透过性能,透过样品可以清楚看到样品下方的图案,表明样品具有较高的致密化程度。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一种ksr2nb5o15透明铁电陶瓷的制备方法,具体过程是:

步骤1,混料。以熔盐法制备的棒状ksr2nb5o15微晶粉体为原料,以bi2o3粉体为烧结助剂,按ksr2nb5o15微晶粉体:bi2o3粉体=1000:2的重量比例称取该ksr2nb5o15微晶粉体及bi2o3粉体;本实施例中,所称取的ksr2nb5o15微晶粉体为10g,称取的bi2o3粉体为0.02g。所述ksr2nb5o15微晶粉体的形貌呈棒状;该棒状ksr2nb5o15微晶粉体的直径为1~3μm,长度为5~15μm。将该ksr2nb5o15微晶粉体与bi2o3粉体混合,即完成陶瓷粉体与烧结助剂的混料。

步骤2,制备浆料。在得到的混料中加入乙醇和zro2球石,并混合后装入球磨罐内,以300r/min转速球磨12h,得到球磨好的浆料。所述混料:乙醇:球石=1:2:3;所述的比例为重量比。经过球磨,使30%~50%的所述ksr2nb5o15微晶粉体破碎,成为1~3μm的无规则形貌的颗粒,使得浆料中的ksr2nb5o15微晶粉体分为不同尺寸,实现该ksr2nb5o15微晶粉体的颗粒级配。

步骤3,造粒。将球磨好的浆料在60℃下烘干。研磨过100目筛,取筛下物,得到粉体。以浓度为5wt%的pva溶液作为粘结剂,加入到得到的粉体中,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造粒。对得到的造粒过筛,取粒径为50目~100目之间的微粒用于干压成型。所述pva溶液的加入量为,每10g粉体中滴加12ml的pva溶液。

步骤4,成型。将过筛后得到的微粒装入模具,施加300mpa的压力并保压30s进行干压成型,获得ksn陶瓷坯体。

步骤5,排胶。得到的ksn陶瓷坯体以0.5℃/min升温速率加热至650℃保温4h,进行排胶处理,得到经过排胶处理的坯体。

步骤6,预烧结。将排胶后的坯体以5℃/min升温速率加热至1250℃后保温2h,进行预烧结。保温结束后,将排胶后的坯体以5℃/min速率降温至500℃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ksn陶瓷预制体。

步骤7,气氛烧结。将得到的ksn陶瓷预制体置于o2气氛下烧结;氧气气体流量为50sccm。烧结时,将所述ksn陶瓷预制体以5℃/min升温速率加热至1350℃后,保温3h。保温结束后,以5℃/min速率降温至500℃,随炉冷却后取出,打磨抛光后即得到ksr2nb5o15透明铁电陶瓷。

参见图3,为本实施例制得的ksr2nb5o15透明陶瓷的sem照片,由图可知,所得样品中的气孔较少,晶粒排布紧密,且存在部分大尺寸晶粒周围被小尺寸晶粒完全填充,表明前期球磨破碎的部分颗粒与未破碎的棒状颗粒形成了颗粒级配,实现了密堆积与间隙填充。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一种ksr2nb5o15透明铁电陶瓷的制备方法,具体过程是:

步骤1,混料。以熔盐法制备的棒状ksr2nb5o15微晶粉体为原料,以bi2o3粉体为烧结助剂,按ksr2nb5o15微晶粉体:bi2o3粉体=1000:4的重量比例称取该ksr2nb5o15微晶粉体及bi2o3粉体;本实施例中,所称取的ksr2nb5o15微晶粉体为10g,称取的bi2o3粉体为0.04g。所述ksr2nb5o15微晶粉体的形貌呈棒状;该棒状ksr2nb5o15微晶粉体的直径为1~3μm,长度为5~15μm。将该ksr2nb5o15微晶粉体与bi2o3粉体混合,即完成陶瓷粉体与烧结助剂的混料。

步骤2,制备浆料。在得到的混料中加入乙醇和zro2球石,并混合后装入球磨罐内,以280r/min转速球磨10h,得到球磨好的浆料。所述混料:乙醇:球石=1:2:3;所述的比例为重量比。经过球磨,使30%~50%的所述ksr2nb5o15微晶粉体破碎,成为1~3μm的无规则形貌的颗粒,使得浆料中的ksr2nb5o15微晶粉体分为不同尺寸,实现该ksr2nb5o15微晶粉体的颗粒级配。

步骤3,造粒。将球磨好的浆料在60℃下烘干。研磨过100目筛,取筛下物,得到粉体。以浓度为5wt%的pva溶液作为粘结剂,加入到得到的粉体中,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造粒。对得到的造粒过筛,取粒径为50目~100目之间的微粒用于干压成型。所述pva溶液的加入量为,每10g粉体中滴加10ml的pva溶液。

步骤4,成型。将过筛后得到的微粒装入模具,施加300mpa的压力并保压30s进行干压成型,获得ksn陶瓷坯体。

步骤5,排胶。得到的ksn陶瓷坯体以0.5℃/min升温速率加热至600℃保温3h,进行排胶处理,得到经过排胶处理的坯体。

步骤6,预烧结。将排胶后的坯体以5℃/min升温速率加热至1250℃后保温1h,进行预烧结。保温结束后,将排胶后的坯体以5℃/min速率降温至500℃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ksn陶瓷预制体。

步骤7,气氛烧结。将得到的ksn陶瓷预制体置于o2气氛下烧结;氧气气体流量为30sccm。烧结时,将所述ksn陶瓷预制体以5℃/min升温速率加热至1350℃后,保温2h。保温结束后,以5℃/min速率降温至500℃,随炉冷却后取出,打磨抛光后即得到ksr2nb5o15透明铁电陶瓷。

参见图4,为本实施例制得的ksr2nb5o15透明陶瓷的透射光谱,由图可知,所得样品在375nm附近透过率最低,与该材料的能带结构有关。在500nm~800nm的波长范围内,可见光透过率达到40%~60%,表明材料具有一定的透光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