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粪氨基酸微生物有机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4431发布日期:2018-09-08 01:50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肥料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牛粪氨基酸微生物有机肥。



背景技术:

有机肥可以改良土壤,改善地力,使土壤恢复正常的生态平衡,含有牛粪的有机堆肥可更好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形成团粒结构,提高土壤透气、保水、保肥性能,从而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提高和改善植物品质和产量。能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分解农药残留,改善作物磊质,负面生产出无公害食品。有机肥可以减少因化肥施用过量而引起农产品对人体和禽兽造成的危害;另一方面,有机肥本身含有的无机、有机养分可直接提供农作物营养,有利于作物的吸收和品质的提高,增强土壤酶的活性。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是土壤酶形成和积累的根本来源。土壤微生物含量增加,土壤过氧化酶,转化酶等活性显著提高,由于酶促效应增强,加速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矿物养分的转化,获而有利予农作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生物有机肥能够增强植物抗病虫害的能力。

氨基酸有机肥是以毛发、棉粕等含有植物蛋白质为原料生产而成的一种无公害、无激素、无残留的全有机型高效绿色农化新产品。氨基酸有机肥主要适用于花卉、蔬菜、果树、茶叶、烟草等作物上基施和追施,可以明显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降低农作物残留,保护生态环境。研究表明,使用氨基酸有机肥可以提高果品质量,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分子量小,可以被作物直接吸收;具有修复细胞创伤,解毒作用,同时有机肥养分供应缓慢,利于糖及营养物质的积累;可以提高果重和产量,氨基酸有机肥养分丰富,均衡而平稳地供给果树生长发育,增强光合作用,能满足果树高产对养分的需求;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氨基酸有机肥中有机营养丰富,有机质、腐植酸能改良土壤,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疏松土壤;有机养分流失少,保存于土壤中,提高土壤肥力。

现有氨基酸有机肥中的氨基酸大量来源于动物肥料,或者动植物混合肥料,不易被农作物根茎吸收和利用,或者吸收和利用率不高。同时,在生产中将氨基酸与有机肥或微量元素肥或大量元素肥结合时通过了高温加工,特别是在结合微生物肥料时没有考虑到有高温载体存在,使得氨基酸和微生物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大量损失,严重影响肥料的品质和使用效果;另外,还没有发现以牛粪为有机堆肥载体结合氨基酸和微生物的肥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以牛粪为有机堆肥载体的含有氨基酸的富硒肥料,而且仅采用植物原料生产的氨基酸并且在生产过程中避免高温,这样可以确保氨基酸和微生物的品质的前提下提高硒元素、氨基酸的吸收和利用率,提高微生物的成活率,进而提高肥料的总体品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牛粪氨基酸微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复合氨基酸水溶液:将农作物根茎晒干,使含水量在12%以下,然后粉碎成粒径在1mm以下的粉末,得到农作物根茎粉;按照重量份取农作物根茎粉2份加入到6-8份盐酸溶液中,然后加热到85℃-97℃,所述盐酸溶液为浓度为26%-28%的盐酸水溶液;待农作物根茎粉在盐酸溶液中完全溶解后,冷却得到盐酸水解液;将盐酸水解液放入耐碱反应罐中逐渐加入碳酸氢铵进行中和,直到ph值处于6-8之间时,得到复合氨基酸水溶液。

(2)制备发酵粉:按照重量份将蔗糖10份、琼脂15份加入到水200份中,边搅拌边加热到55℃使蔗糖和琼脂溶解,然后加入土豆泥50份、豆粕50份充分搅拌混合,再加入酵母粉1份,充分搅拌混合后堆放,保持堆温61-63℃连续发酵46-48天,最后再加入100份炭粉充分搅拌均匀,再堆放2-3天,得到发酵粉。

(3)制备有机堆肥:按照重量份取发酵粉1份、新鲜牛粪90-110份、富硒秸秆粉料90-110份、沼液145-165份、植物饼粕40-60份;首先将植物饼粕捣散成粉末,与新鲜牛粪搅拌混合均匀,并使混合物含水量在60-70%之间,得到牛粪饼粕混合物;然后将富硒秸秆粉料加入到等重量沼液中,边加入边翻拌,然后静置,待秸秆吸干沼液后,再均匀加入发酵粉、牛粪饼粕混合物和余下的沼液,并充分混合拌匀,然后在堆肥仓中堆积成高0.8-1.0米的肥堆,再静置发酵,在堆体中心温度超过45℃时进行翻混,以保持温度不超过50℃为原则进行不间断翻混,腐熟46-48天后得到有机堆肥;所述富硒秸秆粉料是将富硒农作物秸秆干粉碎成粒径在10mm以下所得。

(4)制备微生物菌剂:将侧孢短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中的一种或两种微生物菌利用发酵设备生产得到微生物菌剂,所述微生物菌剂中总有效活菌数达到45-55亿/克。

(5)制备富硒氨基酸微生物有机肥:将有机堆肥搅散,进行自然风干,直到含水量在28%-35%之间,然后再搅散成粉状物料,得到有机肥;按照重量份取微生物菌剂3-5份、复合氨基酸水溶液45-55份、有机肥800-1000份充分混合,然后在堆肥仓中堆积成高0.8-1.0米的肥堆,静置,在堆体中心温度超过45℃时进行翻混,以保持温度不超过50℃为原则进行不间断翻混,3-5天后进行常温风干,再粉碎成粉状物料,然后送至造粒机内在继续进行常温风干并使含水量在28%-30%之间的同时进行造粒,得到富硒氨基酸微生物有机肥。

一种优选的牛粪氨基酸微生物有机肥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复合氨基酸水溶液:将农作物根茎晒干,使含水量在12%以下,然后粉碎成粒径在1mm以下的粉末,得到农作物根茎粉;按照重量份取农作物根茎粉2份加入到7份盐酸溶液中,然后加热到91℃,所述盐酸溶液为浓度为27%的盐酸水溶液;待农作物根茎粉在盐酸溶液中完全溶解后,冷却得到盐酸水解液;将盐酸水解液放入耐碱反应罐中逐渐加入碳酸氢铵进行中和,直到ph值处于6-8之间时,得到复合氨基酸水溶液。

(2)制备发酵粉:按照重量份将蔗糖10份、琼脂15份加入到水200份中,边搅拌边加热到55℃使蔗糖和琼脂溶解,然后加入土豆泥50份、豆粕50份充分搅拌混合,再加入酵母粉1份,充分搅拌混合后堆放,保持堆温62℃连续发酵47天,最后再加入100份炭粉充分搅拌均匀,再堆放2.5天,得到发酵粉。

(3)制备有机堆肥:按照重量份取发酵粉1份、新鲜牛粪100份、富硒秸秆粉料100份、沼液155份、植物饼粕50份;首先将植物饼粕捣散成粉末,与新鲜牛粪搅拌混合均匀,并使混合物含水量在60-70%之间,得到牛粪饼粕混合物;然后将富硒秸秆粉料加入到等重量沼液中,边加入边翻拌,然后静置,待秸秆吸干沼液后,再均匀加入发酵粉、牛粪饼粕混合物和余下的沼液,并充分混合拌匀,然后在堆肥仓中堆积成高0.90米的肥堆,再静置发酵,在堆体中心温度超过45℃时进行翻混,以保持温度不超过50℃为原则进行不间断翻混,腐熟47天后得到有机堆肥;所述富硒秸秆粉料是将富硒农作物秸秆干粉碎成粒径在10mm以下所得。

(4)制备微生物菌剂:将侧孢短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中的一种或两种微生物菌利用发酵设备生产得到微生物菌剂,所述微生物菌剂中总有效活菌数达到50亿/克。

(5)制备富硒氨基酸微生物有机肥:将有机堆肥搅散,进行自然风干,直到含水量在28%-35%之间,然后再搅散成粉状物料,得到有机肥;按照重量份取微生物菌剂4份、复合氨基酸水溶液50份、有机肥900份充分混合,然后在堆肥仓中堆积成高0.90米的肥堆,静置,在堆体中心温度超过45℃时进行翻混,以保持温度不超过50℃为原则进行不间断翻混,4天后进行常温风干,再粉碎成粉状物料,然后送至造粒机内在继续进行常温风干并使含水量在29%时进行造粒,得到富硒氨基酸微生物有机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纯植物根茎为原材料生产氨基酸,并采用新鲜牛粪、植物饼粕和富硒秸秆制作有机堆肥,其结合氨基酸作为肥料后更容易被吸收,不仅可以在提供氨基酸时提供有机肥,还可提高微生物的成活率,低温生产过程还保证了氨基酸的有效性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采用本发明方法制造的有机肥,可以保证产品质量,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含硒量,大大提高产品品质,还可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肥力,适合大量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制造一种牛粪氨基酸微生物有机肥,(1)首先制备复合氨基酸水溶液:取马铃薯、豌豆、蚕豆植株的根茎并晒干,使含水量在12%以下,然后粉碎成粒径在1mm以下的粉末,得到农作物根茎粉;取农作物根茎粉200kg加入到600kg盐酸溶液中,然后加热到85℃,其中盐酸溶液为浓度为26%的盐酸水溶液;待农作物根茎粉在盐酸溶液中完全溶解后,冷却得到盐酸水解液;将盐酸水解液放入耐碱反应罐中逐渐加入碳酸氢铵进行中和,直到ph值处于6-8之间时,得到复合氨基酸水溶液。

(2)制备发酵粉:取蔗糖10kg、琼脂15kg加入到水200kg中,边搅拌边加热到55℃使蔗糖和琼脂溶解,然后加入土豆泥50kg、豆粕50kg充分搅拌混合,再加入酵母粉1kg,充分搅拌混合后堆放,保持堆温61℃连续发酵46天,最后再加入100kg炭粉充分搅拌均匀,再堆放2天,得到发酵粉。

(3)制备有机堆肥:取发酵粉10kg、新鲜牛粪900kg、富硒秸秆粉料900kg、沼液1450kg、植物饼粕400kg;首先将植物饼粕捣散成粉末,与新鲜牛粪搅拌混合均匀,并使混合物含水量在60-70%之间,得到牛粪饼粕混合物;然后将富硒秸秆粉料加入到等重量沼液中,边加入边翻拌,然后静置,待秸秆吸干沼液后,再均匀加入发酵粉、牛粪饼粕混合物和余下的沼液,并充分混合拌匀,然后在堆肥仓中堆积成高0.80米的肥堆,再静置发酵,在堆体中心温度超过45℃时进行翻混,以保持温度不超过50℃为原则进行不间断翻混,腐熟46天后得到有机堆肥;所述富硒秸秆粉料是将富硒小麦秸秆、富硒玉米秸秆、富硒烟草秸秆、富硒水稻秸秆、富硒山芋秸秆等富硒农作物秸秆晒干后粉碎成粒径在10mm以下所得;所述植物饼粕是菜油饼粕、茶油饼粕和大豆饼粕。

(4)制备微生物菌剂:将侧孢短芽胞杆菌微生物菌利用发酵设备生产得到微生物菌剂,所述微生物菌剂中总有效活菌数达到45亿/克。

(5)制备富硒氨基酸微生物有机肥:将富硒有机堆肥搅散,进行自然风干,直到含水量在28%,然后再搅散成粉状物料,得到有机肥;取微生物菌剂6kg、复合氨基酸水溶液90kg、有机肥1600kg充分混合,然后在堆肥仓中堆积成高0.8米的肥堆,静置,在堆体中心温度超过45℃时进行翻混,以保持温度不超过50℃为原则进行不间断翻混,3天后进行常温风干,再粉碎成粉状物料,然后送至造粒机内在继续进行常温风干并使含水量在28%时进行造粒,得到富硒氨基酸微生物有机肥。

2014年4月,申请人研发小组在彭州市军乐镇将10亩玉米种植示范田分成两个5亩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组每亩施用本肥1000kg,平均亩产达467.3kg,比施用等量等养分普通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对比田平均亩产429.1kg提高了36.4kg,增产8.90%;测定表明,玉米千粒重试验组达292g,对照组只有279g,增加了4.66%;含硒量达97.1μg/kg,比对照组的46.5μg/kg增加了108.81%。

实施例2。

制造一种富硒氨基酸微生物有机肥,(1)首先制备复合氨基酸水溶液:取玉米、高梁、甘薯、大豆植株的根茎并晒干,使含水量在12%以下,然后粉碎成粒径在1mm以下的粉末,得到农作物根茎粉;取农作物根茎粉200kg加入到700kg盐酸溶液中,然后加热到91℃,其中盐酸溶液为浓度为27%的盐酸水溶液;待农作物根茎粉在盐酸溶液中完全溶解后,冷却得到盐酸水解液;将盐酸水解液放入耐碱反应罐中逐渐加入碳酸氢铵进行中和,直到ph值处于6-8之间时,得到复合氨基酸水溶液。

(2)制备发酵粉:取蔗糖10kg、琼脂15kg加入到水200kg中,边搅拌边加热到55℃使蔗糖和琼脂溶解,然后加入土豆泥50kg、豆粕50kg充分搅拌混合,再加入酵母粉1kg,充分搅拌混合后堆放,保持堆温62℃连续发酵47天,最后再加入100kg炭粉充分搅拌均匀,再堆放2.5天,得到发酵粉。

(3)制备有机堆肥:取发酵粉10kg、新鲜牛粪1000kg、富硒秸秆粉料1000kg、沼液1550kg、植物饼粕500kg;首先将植物饼粕捣散成粉末,与新鲜牛粪搅拌混合均匀,并使混合物含水量在60-70%之间,得到牛粪饼粕混合物;然后将富硒秸秆粉料加入到等重量沼液中,边加入边翻拌,然后静置,待秸秆吸干沼液后,再均匀加入发酵粉、牛粪饼粕混合物和余下的沼液,并充分混合拌匀,然后在堆肥仓中堆积成高0.90米的肥堆,再静置发酵,在堆体中心温度超过45℃时进行翻混,以保持温度不超过50℃为原则进行不间断翻混,腐熟47天后得到有机堆肥;所述富硒秸秆粉料是将富硒高粱秸秆、富硒大豆秸秆、富硒蚕豆秸秆、富硒土豆秸秆、富硒甘薯秸秆等富硒农作物秸秆晒干后粉碎成粒径在10mm以下所得;所述植物饼粕是核桃饼粕、棉籽饼粕和玉米油饼粕。

(4)制备微生物菌剂:将侧孢短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两种微生物菌利用发酵设备生产得到微生物菌剂,所述微生物菌剂中总有效活菌数达到50亿/克。

(5)制备富硒氨基酸微生物有机肥:将富硒有机堆肥搅散,进行自然风干,直到含水量在31.5%,然后再搅散成粉状物料,得到有机肥;取微生物菌剂8kg、复合氨基酸水溶液100kg、有机肥1800kg充分混合,然后在堆肥仓中堆积成高0.90米的肥堆,静置,在堆体中心温度超过45℃时进行翻混,以保持温度不超过50℃为原则进行不间断翻混,4天后进行常温风干,再粉碎成粉状物料,然后送至造粒机内在继续进行常温风干并使含水量在29%时进行造粒,得到富硒氨基酸微生物有机肥。

2014年4月,申请人研发小组在西安市户县各选5亩5年生红提葡萄种植示范田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组每亩施用本肥1000kg,结果表明,平均亩产达2018.5kg,比施用等量等养分普通有机复混肥的对比田平均亩产1779.2kg提高了239.3kg,增产13.44%;测定表明红提葡萄单果重从9.87提高到了11.73,提高了18.85%,硒含量从1.39μg/kg提高到了3.45μg/kg。

实施例3。

制造一种富硒氨基酸微生物有机肥,(1)首先制备复合氨基酸水溶液:取花生、芝麻、菜油植株的根茎并晒干,使含水量在12%以下,然后粉碎成粒径在1mm以下的粉末,得到农作物根茎粉;取农作物根茎粉200kg加入到800kg盐酸溶液中,然后加热到97℃,其中盐酸溶液为浓度为28%的盐酸水溶液;待农作物根茎粉在盐酸溶液中完全溶解后,冷却得到盐酸水解液;将盐酸水解液放入耐碱反应罐中逐渐加入碳酸氢铵进行中和,直到ph值处于6-8之间时,得到复合氨基酸水溶液。

(2)制备发酵粉:取蔗糖10kg、琼脂15kg加入到水200kg中,边搅拌边加热到55℃使蔗糖和琼脂溶解,然后加入土豆泥50kg、豆粕50kg充分搅拌混合,再加入酵母粉1kg,充分搅拌混合后堆放,保持堆温63℃连续发酵48天,最后再加入100kg炭粉充分搅拌均匀,再堆放3天,得到发酵粉。

(3)制备有机堆肥:取发酵粉10kg、新鲜牛粪1100kg、富硒秸秆粉料1100kg、沼液1650kg、植物饼粕600kg;首先将植物饼粕捣散成粉末,与新鲜牛粪搅拌混合均匀,并使混合物含水量在60-70%之间,得到牛粪饼粕混合物;然后将富硒秸秆粉料加入到等重量沼液中,边加入边翻拌,然后静置,待秸秆吸干沼液后,再均匀加入发酵粉、牛粪饼粕混合物和余下的沼液,并充分混合拌匀,然后在堆肥仓中堆积成高1.0米的肥堆,再静置发酵,在堆体中心温度超过45℃时进行翻混,以保持温度不超过50℃为原则进行不间断翻混,腐熟48天后得到有机堆肥;所述富硒秸秆粉料是将富硒芝麻秸秆、富硒花生秸秆、富硒菜油秸秆、富硒绿豆秸秆、富硒魔芋秸秆等富硒农作物秸秆晒干后粉碎成粒径在10mm以下所得;所述植物饼粕是花生油饼粕、芝麻油饼粕和葵花籽饼粕。

(4)制备微生物菌剂:将枯草芽胞杆菌微生物菌利用发酵设备生产得到微生物菌剂,所述微生物菌剂中总有效活菌数达到55亿/克。

(5)制备富硒氨基酸微生物有机肥:将富硒有机堆肥搅散,进行自然风干,直到含水量在35%,然后再搅散成粉状物料,得到有机肥;取微生物菌剂10kg、复合氨基酸水溶液110kg、有机肥2000kg充分混合,然后在堆肥仓中堆积成高1.0米的肥堆,静置,在堆体中心温度超过45℃时进行翻混,以保持温度不超过50℃为原则进行不间断翻混,3-5天后进行常温风干,再粉碎成粉状物料,然后送至造粒机内在继续进行常温风干并使含水量在30%时进行造粒,得到富硒氨基酸微生物有机肥。

2014年4月,申请人研发小组在彭州市丽春镇各选5亩5年生红富士苹果种植示范田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组每亩施用本肥1500kg,结果表明,平均亩产达2477.3kg,比施用等量等养分普通有机肥复混肥的对比田平均亩产2257.6kg提高了219.7kg,增产9.73%;测定表明试验组总糖12.21%,高于对照组的12.05%;总酸0.447%,高于对照组的0.39%;vc含量30.76mg/100g,高于对照组25.77mg/100g,硬度11.42,高于对照组的10.75;固形物14.65%,高于对照组的14.13%,单果重215.2,高于对照组的192.7;总含硒量达50.5μg/kg,高于对照组的10.8μg/kg,同时土壤理化性状也有所改善,土壤肥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