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压入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7003发布日期:2018-10-02 19:39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隔热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积密度为800-1500kg/m3的隔热压入料。



背景技术:

节约能源是现代工业追求的目标,高温工业伴随的热能散失不可避免。通过隔热材料的使用降低热量损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隔热浇注料因导热系数小、可随意造型而在许多高温隔热场合应用。

目前的隔热浇注料存在以下问题:多采用铝酸盐水泥做结合剂,由于各组成组份的密度相差较大,不容易做成流动性较好的材料。一般手工捣打成型,施工后的衬体均匀性差、质量稳定性差、施工速度慢。不适合目前的机械化施工趋势。尤其在一些薄层隔热层炉衬施工及维修时传统隔热浇注料适用性差。

以上问题的存在,使隔热浇注料的使用受到限制,尤其是在厚度较薄或机械化施工的情况下应用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传统隔热浇注料的缺点,提出一种体积密度为800-1500kg/m3的隔热压入料,该材料适用于机械化压入施工。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热压入料,它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轻质耐火骨料40-60%、耐火粉料8-20%、结合剂15-40%、超微粉0.5-10%、增塑剂0.1-10%和纤维棉0.5-10%,外加上述原料总质量0.1-3%的复合添加剂。

根据上述的隔热压入料,它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轻质耐火骨料42%、耐火粉料20%、结合剂30%、超微粉3%、增塑剂4.5和纤维棉0.5%,外加上述原料总质量0.3%的复合添加剂。

根据上述的隔热压入料,所述轻质耐火骨料为陶粒、膨胀蛭石、膨胀珍珠岩、轻质砖砂、轻质莫来石或氧化铝空心球,轻质耐火骨料的粒径为0.1-8mm。

根据上述的隔热压入料,所述耐火粉料为黏土、矾土、漂珠、粉煤灰或矿渣细粉,耐火粉料的粒径≤0.074mm。

根据上述的隔热压入料,所述结合剂为固体结合剂或液体结合剂,固体结合剂为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或结合黏土;液体结合剂为水玻璃、硅溶胶或铝溶胶。

根据上述的隔热压入料,所述超微粉为氧化铝粉、硅微粉、氧化铬粉或氧化锆粉。

根据上述的隔热压入料,所述增塑剂为有机增塑剂或无机增塑剂。

根据上述的隔热压入料,所述纤维棉为陶瓷纤维棉、岩棉或有机纤维棉。

根据上述的隔热压入料,所述复合添加剂为有机硅偶联剂。

根据上述的隔热压入料的具体使用方法,它是将轻质耐火骨料、耐火粉料、结合剂、超微粉、增塑剂、纤维棉、复合添加剂等计量后装袋而成。采用液体结合剂时为双组份包装。使用时按照一定的比例加水或结合剂搅拌均匀即可通过压入、泵送等方式进行安装,固化、烘烤后投用。

轻质耐火骨料一般为粒径0.1mm以上、具有较高耐火度和硬度的天然或人工合成轻质材料。其品种包括但不限于:陶粒、膨胀蛭石、膨胀珍珠岩、轻质砖砂、轻质莫来石、氧化铝空心球等。粒径一般最大不超过8mm,太大的颗粒无法进行压入施工,根据耐火炉衬的厚度决定。

耐火粉料可以是将轻质耐火骨料进一步磨细而成,也可以是黏土、矾土、漂珠、粉煤灰、磨细矿渣等。

结合剂可以是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结合黏土等固体结合剂,也可以是水玻璃、硅溶胶、铝溶胶等液体结合剂。

超微粉是细度很大的耐火材料细粉,材质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铝粉、硅微粉、氧化铬粉、氧化锆粉等。常用的包括氧化铝粉、硅微粉等。

增塑剂是增加隔热压入料可塑性、避免混合料加水后分层的材料,可以是有机的,也可以是无机的。

纤维棉用来改善混合料加水安装后的炉衬的抗裂性能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陶瓷纤维棉、岩棉、有机纤维棉等;纤维棉一般也可以改善混合料的塑性。

复合添加剂以有机表面活性剂为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选用轻质耐火骨料和耐火粉料,使用结合剂为主且辅助的复合添加剂,添加超微粉和增塑剂,通过简单的混拌生产出低成本的隔热压入料,该材料是一种体积密度为800-1500kg/m3的隔热压入料,适用于机械化压入施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热压入料,它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轻质耐火骨料42%、耐火粉料20%、结合剂30%、超微粉3%、增塑剂4.5和纤维棉0.5%,外加上述原料总质量0.3%的复合添加剂。

所述轻质耐火骨料为膨胀珍珠岩,轻质耐火骨料的粒径为0.1-8mm。

所述耐火粉料为黏土。

所述结合剂为硅酸盐水泥。

所述超微粉为硅微粉。

所述增塑剂为有机增塑剂。

所述纤维棉为有机纤维棉。

所述复合添加剂为有机硅偶联剂。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热压入料,它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轻质耐火骨料40%、耐火粉料20%、结合剂25%、超微粉2%、增塑剂8%和纤维棉5%,外加上述原料总质量1%的复合添加剂。

所述轻质耐火骨料为陶粒,轻质耐火骨料的粒径为0.1-8mm。

所述耐火粉料为矿渣细粉,耐火粉料的粒径≤0.074mm。

所述结合剂铝酸盐水泥。

所述超微粉为硅微粉。

所述无机增塑剂。

所述纤维棉为陶瓷纤维棉。

所述复合添加剂为有机硅偶联剂。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热压入料,它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轻质耐火骨料45%、耐火粉料18%、结合剂32%、超微粉1%、增塑剂2%和纤维棉2%,外加上述原料总质量0.5%的复合添加剂。

所述轻质耐火骨料为膨胀珍珠岩,轻质耐火骨料的粒径为0.1-8mm。

所述耐火粉料为黏土,耐火粉料的粒径≤0.074mm。

所述结合剂为硫铝酸盐水泥。

所述超微粉为氧化铬粉。

所述增塑剂为有无机增塑剂。

所述纤维棉为陶瓷纤维棉。

所述复合添加剂为有机硅偶联剂。

实施例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热压入料,它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轻质耐火骨料48%、耐火粉料12%、结合剂20%、超微粉6%、增塑剂6%和纤维棉8%,外加上述原料总质量0.8%的复合添加剂。

所述轻质耐火骨料为轻质砖砂,轻质耐火骨料的粒径为0.1-8mm。

所述耐火粉料为粉煤灰,耐火粉料的粒径≤0.074mm。

所述结合剂为硫铝酸盐水泥。

所述超微粉为氧化锆粉。

所述增塑剂为有机增塑剂。

所述纤维棉为岩棉。

所述复合添加剂为有机硅偶联剂。

实施例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热压入料,它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轻质耐火骨料55%、耐火粉料8%、结合剂15%、超微粉6%、增塑剂7%和纤维棉9%,外加上述原料总质量1.2%的复合添加剂。

所述轻质耐火骨料为轻质莫来石,轻质耐火骨料的粒径为0.1-8mm。

所述耐火粉料为粉煤灰,耐火粉料的粒径≤0.074mm。

所述结合剂为结合黏土。

所述超微粉为氧化锆粉。

所述增塑剂为有机增塑剂。

所述纤维棉为有机纤维棉。

所述复合添加剂为有机硅偶联剂。

实施例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热压入料,它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轻质耐火骨料52%、耐火粉料10%、结合剂20%、超微粉8%、增塑剂6%和纤维棉4%,外加上述原料总质量0.3%的复合添加剂。

所述轻质氧化铝空心球,轻质耐火骨料的粒径为0.1-8mm。

根据上述的隔热压入料,所述耐火粉料为黏土,耐火粉料的粒径≤0.074mm。

所述结合剂为水玻璃。

所述超微粉为氧化锆粉。

所述增塑剂为无机增塑剂。

所述纤维棉为陶瓷纤维棉。

所述复合添加剂为有机硅偶联剂。

实施例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热压入料,它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轻质耐火骨料55%、耐火粉料10%、结合剂28%、超微粉4%、增塑剂1%和纤维棉2%,外加上述原料总质量1.2%的复合添加剂。

所述轻质耐火骨料为氧化铝空心球,轻质耐火骨料的粒径为0.1-8mm。

所述耐火粉料为黏土,耐火粉料的粒径≤0.074mm。

所述结合剂为硅溶胶。

所述超微粉为氧化铝粉。

所述增塑剂为有机增塑剂。

所述纤维棉为陶瓷纤维棉。

所述复合添加剂为有机硅偶联剂。

实施例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热压入料,它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轻质耐火骨料46%、耐火粉料11%、结合剂24%、超微粉5%、增塑剂8%和纤维棉6%,外加上述原料总质量0.5%的复合添加剂。

所述轻质耐火骨料为膨胀珍珠岩,轻质耐火骨料的粒径为0.1-8mm。

所述耐火粉料为漂珠,耐火粉料的粒径≤0.074mm。

所述结合剂为铝酸盐水泥。

所述超微粉为氧化铬粉。

所述增塑剂为无机增塑剂。

所述纤维棉为有机纤维棉。

所述复合添加剂为有机硅偶联剂。

实施例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热压入料,它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轻质耐火骨料52%、耐火粉料12%、结合剂22%、超微粉8%、增塑剂4%和纤维棉2%,外加上述原料总质量2.8%的复合添加剂。

所述轻质耐火骨料为膨胀珍珠岩,轻质耐火骨料的粒径为0.1-8mm。

所述耐火粉料为粉煤灰,耐火粉料的粒径≤0.074mm。

所述结合剂为铝酸盐水泥。

所述超微粉为硅微粉。

所述增塑剂为有机增塑剂。

所述纤维棉为岩棉。

所述复合添加剂为有机硅偶联剂。

实施例1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热压入料,它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轻质耐火骨料53%、耐火粉料17%、结合剂17%、超微粉2%、增塑剂4%和纤维棉7%,外加上述原料总质量0.1-3%的复合添加剂。

所述轻质耐火骨料为轻质砖砂,轻质耐火骨料的粒径为0.1-8mm。

所述耐火粉料为矿渣细粉,耐火粉料的粒径≤0.074mm。

所述结合剂为硫铝酸盐水泥。

所述超微粉为氧化铬粉。

所述增塑剂为无机增塑剂。

所述纤维棉为有机纤维棉。

所述复合添加剂为有机硅偶联剂。

实施例1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热压入料,它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轻质耐火骨料58%、耐火粉料14%、结合剂25%、超微粉0.5%、增塑剂1.5%和纤维棉1%,外加上述原料总质量0.3%的复合添加剂。

所述轻质耐火骨料为轻质莫来石,轻质耐火骨料的粒径为0.1-8mm。

所述耐火粉料为粉煤灰,耐火粉料的粒径≤0.074mm。

所述结合剂为水玻璃。

所述超微粉为氧化铬粉。

所述增塑剂为有机增塑剂。

所述纤维棉为陶瓷纤维棉。

所述复合添加剂为有机硅偶联剂。

实施例1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热压入料,它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轻质耐火骨料60%、耐火粉料8%、结合剂15%、超微粉2%、增塑剂10%和纤维棉5%,外加上述原料总质量0.8%的复合添加剂。

所述轻质耐火骨料为轻质砖砂,轻质耐火骨料的粒径为0.1-8mm。

根据上述的隔热压入料,所述耐火粉料为黏土、矾土、漂珠、粉煤灰或矿渣细粉,耐火粉料的粒径≤0.074mm。

根据上述的隔热压入料,所述结合剂为固体结合剂或液体结合剂,固体结合剂为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或结合黏土;液体结合剂为水玻璃、硅溶胶或铝溶胶。

根据上述的隔热压入料,所述超微粉为氧化铝粉、硅微粉、氧化铬粉或氧化锆粉。

根据上述的隔热压入料,所述增塑剂为有机增塑剂或无机增塑剂。

根据上述的隔热压入料,所述纤维棉为陶瓷纤维棉、岩棉或有机纤维棉。

根据上述的隔热压入料,所述复合添加剂为有机硅偶联剂。

实施例1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热压入料,它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轻质耐火骨料51%、耐火粉料13%、结合剂18%、超微粉7%、增塑剂8%和纤维棉3%,外加上述原料总质量0.6%的复合添加剂。

所述轻质耐火骨料为轻质莫来石,轻质耐火骨料的粒径为0.1-8mm。

所述耐火粉料为粉煤灰,耐火粉料的粒径≤0.074mm。

所述结合剂为硫铝酸盐水泥。

所述超微粉为氧化铬粉。

所述增塑剂为有机增塑剂或无机增塑剂。

所述纤维棉为岩棉。

所述复合添加剂为有机硅偶联剂。

将实施例1制得的材料进行性能测试:

本发明材料具有以下性能:

体积密度:110℃1500kg/m3815℃1415kg/m3

抗折强度:110℃3.6mpa815℃3.2mpa

耐压强度:110℃30.3mpa815℃19.8mpa

线变化率:815℃-0.36%

流动值:85%

可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返料器隔热层、石化催化装置烟道等部位。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