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00718发布日期:2018-12-08 06:35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业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面肥,尤其是涉及一种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渣是食用菌生产后废弃的固体培养基,我国生产食用菌规模庞大,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食用菌渣数量急剧增加,但利用率低,约为35%。食用菌渣中一般富含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和微量元素,还含有多糖、有机酸、酶等生物活性物质,大量的菌渣没有得到环保处理,随意丢弃,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菌渣还易发霉变质,污染土地和水源,危害人体健康。

目前,食用菌渣的主要利用途径为堆置制备有机肥,处理后作食用菌栽培料和用作饲料等,但综合利用低和效果差。采用食用菌渣制备有机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全部以食用菌渣为原料,采用堆置发酵制备有机肥,发酵时间长达30多天,有机肥中营养比较单一;一种是少量添加到其他原料中制备有机肥,食用菌渣用量少,不能解决食用菌渣利用率低的问题。不能充分废物利用食用菌渣使其化废为宝而随意废弃,不仅会给食用菌产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因而食用菌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是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共同需要。

近年来,利用陈皮柑皮制备而成的茶品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如广东省新会市的柑普茶。陈皮柑泡茶分为两种,一款以小青柑所制作陈皮和云南普洱熟茶混合而成的产品,另一款是用成熟的大陈皮柑制作。不管那一种,其制作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柑肉渣,因其果肉酸度很高,现在都是被大量废弃,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据统计,广东省新会县每年就有过万吨陈皮柑肉渣需要环保处理,如果能把陈皮柑肉渣综合利用,则对环境和资源再利用都是一大利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该叶面肥通过利用陈皮柑肉渣与食用菌渣为主要原料,生产出一种可用于植物具有叶面肥作用的生物有机肥,同时还有一定的生物农药效果,生产肥料后的副产品还可直接用于饲料添加,实现最大程度的废物利用。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发酵肥料,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发酵制备而成:发酵剂0.1~1%、发酵启动剂0.1~1%、陈皮柑肉渣10~89%、食用菌渣10~89%;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发酵肥料,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发酵制备而成:发酵剂0.1~0.5%、发酵启动剂0.4~0.1%、陈皮柑肉渣30~70%、食用菌渣30~70%。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发酵肥料,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发酵制备而成:发酵剂0.1%、发酵启动剂0.5%、陈皮柑肉渣50%、食用菌渣5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酵剂为毕赤酵母。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发酵剂毕赤酵母有效活菌数为500亿活菌/g。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酵启动剂为葡萄糖。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主要由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发酵肥料以及叶面肥提取液混合后提取液体制备所得,其中,所述叶面肥提取液包括陈皮柑汁液。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酵肥料叶面肥与提取液的配比为1:2~8。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发酵肥料叶面肥与提取液的配比为1:5。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陈皮柑汁液由如下方法制备所得:将陈皮柑肉进行渣液分离,分离所得的液体即为陈皮柑汁液。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发酵原料的预处理:将陈皮柑肉进行渣液分离,所得肉渣与食用菌渣混合,磨碎,得第一混合料;

(2)发酵:往步骤(1)所得的混合料加入发酵剂及发酵启动剂,得第二混合料,调节ph,搅拌,发酵,得到发酵肥料,其中,发酵剂0.1~1%、发酵启动剂0.1~1%、陈皮柑肉渣10~89%、食用菌渣10~89%;

(3)往步骤(2)所得的发酵料加入叶面肥提取液,调节ph,保温,调节ph至中性,分离出液体即为叶面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陈皮柑肉渣与食用菌渣的配比为1:1~5。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陈皮柑肉渣与食用菌渣的配比为1:1。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发酵剂为毕赤酵母。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发酵剂毕赤酵母有效活菌数为500亿活菌/g,其加入量为0.1%。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发酵启动剂为葡萄糖。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发酵启动剂葡萄糖的加入量为0.5%。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第二混合料发酵时调节ph至4.0~6.5。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第二混合料发酵时调节ph值为6.0。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第二混合料发酵时每半小时搅拌5分钟。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第二混合料的发酵时间为5~15天。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第二混合料的发酵时间为10天。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发酵肥料叶面肥与提取液的配比为1:2~8。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发酵肥料叶面肥与提取液的配比为1:5。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叶面肥提取液为陈皮柑汁液。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往发酵料加入叶面肥提取液后,调节其ph值为4.0~6.0。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往发酵料加入叶面肥提取液后,调节其ph值为5.5。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保温温度为40℃。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保温时间4~10小时。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保温时间8小时。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发酵肥料、如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或如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在制备农业肥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有益之处在于:

一、巧妙地利用了难以回收的陈皮柑肉与菇渣混合发酵制备叶面肥,实现废物利用;

二、通过利用毕赤酵母对陈皮柑肉与菇渣混合料进行发酵,只投放少量葡萄糖作启动剂,经过5天的发酵就可使微生物浓度增加至1.2×109,这对于采收季节只有一个多月时间处理上万吨的陈皮柑渣是有利的,另外毕赤酵母营养要求低、生长快、培养基廉价、可高密度发酵、便于工业化生产。

三、用陈皮柑汁液对发酵肥料进行叶面肥的提取,既降解了混合物的纤维,增加有效成份,同时降低了陈皮柑汁液对环境的危害,又提高了废料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将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无特别说明,所用试剂及耗材均为市售商品。

实施例1

1、发酵肥料的制备

一种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发酵肥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发酵制备而成:发酵剂毕赤酵母0.1%、发酵启动剂葡萄糖0.1%、陈皮柑肉渣29.8%、食用菌渣70%。

2、叶面肥的制备

一种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由上述步骤1所得的发酵肥料以及叶面肥提取液陈皮柑汁液按配比1:5混合后,提取液体制备所得。

3、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的具体制备方法

(1)发酵原料的预处理:将陈皮柑肉进行渣液分离,得含水量80%的肉渣,将所得肉渣与食用菌渣(本实施例为冬菇菌渣)按配比3:7混合,磨碎,得第一混合料;

(2)发酵:往步骤(1)所得的第一混合料加入0.1%有效活菌数为500亿活菌/g的发酵剂毕赤酵母及发酵启动剂葡萄糖0.1%,得第二混合料,调节ph为6.0,每半小时搅拌5分钟,发酵10天,得到发酵肥料;

(3)往步骤(2)所得的发酵肥料加入叶面肥提取液陈皮柑汁液,发酵肥料与陈皮柑汁液的的重量比为1:2,用氢氧化钾调节其ph为5.5,保温40℃,8小时,调节ph至中性,分离出液体即为叶面肥。

实施例2

1、发酵肥料的制备

一种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发酵肥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发酵制备而成:发酵剂毕赤酵母0.1%、发酵启动剂葡萄糖0.5%、陈皮柑肉渣50%、食用菌渣49.4%。

2、叶面肥的制备

一种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由上述步骤1所得的发酵肥料以及叶面肥提取液陈皮柑汁液按配比1:5混合后,提取液体制备所得。

3、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的具体制备方法

(1)发酵原料的预处理:将陈皮柑肉进行渣液分离,得含水量80%的肉渣,将所得肉渣与食用菌渣(本实施例为冬菇菌渣)按配比1:1混合,磨碎,得第一混合料;

(2)发酵:往步骤(1)所得的第一混合料加入0.1%有效活菌数为500亿活菌/g的发酵剂毕赤酵母及发酵启动剂葡萄糖0.5%,得第二混合料,调节ph为6.0,每半小时搅拌5分钟,发酵10天,得到发酵肥料;

(3)往步骤(2)所得的发酵肥料加入叶面肥提取液陈皮柑汁液,发酵肥料与陈皮柑汁液的的重量比为1:5,用氢氧化钾调节其ph为5.5,保温40℃,8小时,调节ph至中性,分离出液体即为叶面肥。

实施例3

1、发酵肥料的制备

一种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发酵肥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发酵制备而成:发酵剂毕赤酵母0.5%、发酵启动剂葡萄糖0.8%、陈皮柑肉渣60%、食用菌渣38.7%。

2、叶面肥的制备

一种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由上述步骤1所得的发酵肥料以及叶面肥提取液陈皮柑汁液按配比1:6混合后,提取液体制备所得。

3、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的具体制备方法

(1)发酵原料的预处理:将陈皮柑肉进行渣液分离,得含水量80%的肉渣,将所得肉渣与食用菌渣(本实施例为冬菇菌渣)按配比3:2混合,磨碎,得第一混合料;

(2)发酵:往步骤(1)所得的第一混合料加入0.5%有效活菌数为500亿活菌/g的发酵剂毕赤酵母及发酵启动剂葡萄糖0.8%,得第二混合料,调节ph为6.0,每半小时搅拌5分钟,发酵10天,得到发酵肥料;

(3)往步骤(2)所得的发酵肥料加入叶面肥提取液陈皮柑汁液,发酵肥料与陈皮柑汁液的的重量比为1:10,用氢氧化钾调节其ph为5.5,保温40℃,8小时,调节ph至中性,分离出液体即为叶面肥。

实施例4

1、发酵肥料的制备

一种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发酵肥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发酵制备而成:发酵剂毕赤酵母1%、发酵启动剂葡萄糖1%、陈皮柑肉渣80%、食用菌渣18%。

2、叶面肥的制备

一种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由上述步骤1所得的发酵肥料以及叶面肥提取液陈皮柑汁液按配比1:8混合后,提取液体制备所得。

3、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的具体制备方法

(1)发酵原料的预处理:将陈皮柑肉进行渣液分离,得含水量80%的肉渣,将所得肉渣与食用菌渣(本实施例为冬菇菌渣)按配比4:1混合,磨碎,得第一混合料;

(2)发酵:往步骤(1)所得的第一混合料加入1%有效活菌数为500亿活菌/g的发酵剂毕赤酵母及发酵启动剂葡萄糖1%,得第二混合料,调节ph为6.0,每半小时搅拌5分钟,发酵10天,得到发酵肥料;

(3)往步骤(2)所得的发酵肥料加入叶面肥提取液陈皮柑汁液,发酵肥料与陈皮柑汁液的的重量比为1:8,用氢氧化钾调节其ph为5.5,保温40℃,8小时,调节ph至中性,分离出液体即为叶面肥。

实施例5

检测实施例1至4制备的叶面肥按国家标准gb/t17419—1998《含氨基酸叶面肥料》的要求进行检测,检测其氨基酸含量以及水不溶物含量,检测结果见下表。

对比1: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但是发酵剂为em菌。

对比2: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但是叶面肥提取液为水。

对比3: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但是叶面肥提取液为水,且发酵剂为em菌。

由上表可知,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备得到的叶面肥,将原来作为废液丢弃的陈皮柑汁液重新利用起来作为叶面肥提取液,得到的叶面肥的氨基酸含量比对比2的含量高出1.8~4.8%,说明用陈皮柑汁液作叶面肥提取液好于用水作叶面肥提取液的效果;另外采用毕赤酵母作为发酵剂,与对比1(用em菌作为发酵剂)相比,得到的氨基酸含量对比1的含量高出2.0~5.0%,说明用毕赤酵母作为发酵剂的发酵效果好于用em菌作发酵剂的效果;而相对于对比3以em菌作发酵剂、以水作叶面肥提取液,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备得到的叶面肥,其氨基酸含量要高3.1%~6.1%。此外毕赤酵母营养要求低、生长快、培养基廉价、可高密度发酵、便于工业化生产。

应用实施例

1、叶面肥应用于水稻:

2017年6月湖南省衡阳市雨水持续30天以上,水稻生长受阻,在当月28日与农户刘友元交流中推荐使用我公司产品叶面肥,在与其它水田同时补基肥的情况下,先后在7月和8月在其水灾最严重的十亩水稻各加喷使用一次我们的叶面肥,最终实现亩产740公斤,同比增产23%。

2、叶面肥应用于棉花:

2017年7月22日-8月15日,对新疆昌吉市辖区的榆树沟牧业一队单亚鹏200亩棉花地、老龙河农业园区马春峰500亩棉花地及阿什里(北沙窝)候玉章100亩棉花地进行喷洒实验,在原有田间管理没有改变的提前下增加喷洒二次我们的叶面肥,取得了增产21-26%的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