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分散可用于施工现场的离析混凝土调节改性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29261发布日期:2018-12-01 00:07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主要用于建筑建材领域混凝土行业,具体涉及到一种易分散可用于施工现场的离析混凝土调节改性剂,所述混凝土调节改性剂可对离析状态的混凝土调整其和易性,并可增加混凝土密实性与力学性能。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混凝土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混凝土成为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混凝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实际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较为复杂,其中配合比是否正确选用、原材料的异常变化、天气温度情况的影响、外加剂超掺及和水泥的适应性问题、混凝土配比用水量超标等都会有可能造成混凝土离析的情况发生,从而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浇筑质量,给工程项目留下风险。在预拌混凝土实际生产与应用过程中,常见有出厂混凝土状态良好,到现场混凝土可能存在坍落度过小不能施工或者混凝土离析失去可泵送性等情况。若是混凝土坍落度较小,可以通过加入减水剂的方式调整,但混凝土坍落度过大,混凝土离析导致泌水泌浆严重甚至骨料和浆体分离,则现场技术服务人员无法现场调整,只能选择混凝土退回处理或者报废。这会给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质量风险。目前混凝土抗离析性能调节剂主要包括两种:一种使用带增稠功能的缓凝剂,如白糖、糊精等,另一种使用单一的增稠剂如:纤维素醚、聚丙烯酸胺,水溶性胶等。上述的两种方式都是通过调整混凝土出厂时的稠度来达到控制混凝土工作性的目的,由于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只能通过混凝土运输车进行自落式搅拌,搅拌效率低,常规增稠剂难以均匀分散,使用不当甚至会对混凝土力学性能产生负面影响。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分散可用于施工现场的离析混凝土调节改性剂,本发明所述调节改性剂分散性良好、可有效解决工地现场离析混凝土无法快速调整的难题,同时能够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可推动建筑行业混凝土技术的进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易分散可用于施工现场的离析混凝土调节改性剂,所述调节改性剂为固体粉剂,由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低聚合度聚乙烯醇、纳米sio2、硅灰、水泥和偏高岭土组成,其中: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低聚合度聚乙烯醇、纳米sio2、硅灰、水泥和偏高岭土的质量比为:(1-1.5):(0.2-0.5):(0.2-0.4):(3.5-5.5):(1.3-2.5):(0.8-1.2);其中:所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细度100目-200目,干燥失重≤5%,ph=6-7;所述低聚合度聚乙烯醇主要分子量在3-4万。本发明中,所述纳米sio2平均粒径为30-50nm,分散良好,无团聚。本发明中,所述硅灰中细度小于1μm的占80%以上,比表面积不小于15000m2/kg。本发明中,所述偏高岭土为高岭土在650-800℃温度煅烧2-3小时得到,其中活性氧化铝和活性二氧化硅含量不低于90%,比表面积不低于2000m2/kg。本发明中,所述水泥为满足gb175的p·o42.5水泥。本发明提出的分散可用于施工现场的离析混凝土调节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按照质量比精确称量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低聚合度聚乙烯醇、纳米sio2、硅灰、水泥和偏高岭土,通过强制式机械搅拌30±5min,形成灰白色粉状材料,装入袋中密封保存,即得到所需的混凝土调节改性剂。本发明提出的分散可用于施工现场的离析混凝土调节改性剂的使用方法,所述的离析混凝土调节改性剂使用量较小,使用掺量为混凝土总质量的0.01%-0.02%,使用时将离析混凝土调节改性剂从混凝土罐车尾部一次性投入,搅拌60s-120s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所述的离析混凝土调节改性剂分散性与适应性好,掺量低,起效快,能够使离析泌水的混凝土迅速恢复良好的粘聚性状态,同时对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使用和操作简单,便于大范围推广。(2)本发明所述的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生产制造过程简单,成品无毒无害,绿色环保。使用后不损害混凝土耐久性,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特别例举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离析混凝土调节改性剂在施工现场调整离析泌水的c30、c50混凝土。一种易分散可用于施工现场的离析混凝土调节改性剂成分质量比: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低聚合度聚乙烯醇纳米sio2硅灰水泥偏高岭土1.30.40.24.01.81.1其中:所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细度150目,干燥失重4%,ph=6。所述低聚合度聚乙烯醇分子量为3.7万。所述纳米sio2平均粒径为35nm,分散良好。所述硅灰比表面积为18000m2/kg。所述偏高岭土为在680℃温度煅烧2.5小时,比表面积2500m2/kg。所述水泥为满足gb175-2007的p·o42.5水泥。按照配料比例按比例精确称量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低聚合度聚乙烯醇、纳米sio2、硅灰、水泥和偏高岭土,通过强制式机械搅拌30min,形成灰白色粉状材料。c30、c50离析混凝土配合比如表1所示:表1:不同标号混凝土配合比标号水泥偏高岭土矿粉砂石水减水剂c30230656582410361607.2c502706565729104116010.5c30、c50混凝土运输至施工现场,混凝土总质量分别为21.5吨、23.7吨,由于外加剂超掺,c30、c50混凝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离析泌水,混凝土冒黄浆,“抓底”现象严重,混凝土粘度高,取离析混凝土检测其工作性并留置抗压强度试件。随后分别加入2.8kg、3.5kg改性增强剂,搅拌90s,取样检测混凝土工作性及抗压强度。具体工作性与强度结果见表2。表2:不同标号混凝土掺入改性增强剂后状态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