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南宋哥窑乳浊墨纹釉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20155发布日期:2019-01-05 09:54阅读:13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南宋哥窑乳浊墨纹釉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南宋哥窑乳浊墨纹釉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哥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在陶瓷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哥窑胎多紫黑色、铁黑色、也有黄褐色。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面泛一层酥光,釉色以炒米黄、灰青多见,釉面大小纹片结合。

哥窑釉质纯粹浓厚,不甚莹澈,釉内多有气泡,如珠隐现,故通称"聚沫攒珠",釉色宝光内蕴,润泽如酥,纹片多种多样,以纹道而称之有鳝鱼纹、黑蓝纹、浅黄纹、鱼子纹,以纹形而称之有纲形纹、梅花纹、细碎纹、大小格纹、冰裂纹等,总名为百极碎,哥窑器物传世的以各式瓶、炉、洗、盘、碗、罐为常见。

但是传统的南宋哥窑乳浊墨纹釉调制方法已经失传,同时现代工艺所制作的南宋哥窑乳浊墨纹釉色彩暗淡,质感较差,同时工艺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南宋哥窑乳浊墨纹釉制作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南宋哥窑乳浊墨纹釉烧制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不足,采用改性的技术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分数:石英62.7质量份;氧化铝12.2质量份;钾长石5.3质量份;钠长石1.2质量份;滑石0.2质量份;铁0.8质量份;石灰石10.2质量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制作工艺步骤如下:

a.将选取的石英62.7质量份、氧化铝12.2质量份、钾长石5.3质量份、钠长石1.2质量份、滑石0.2质量份、铁0.8质量份和石灰石10.2质量份分别放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处理,将破碎后的颗粒进行目数为180~200的筛子进行筛选,对未经过筛选的大颗粒再次进行破碎并进行筛选;

b.将上述筛选后的颗粒按照初步的原材料配比方式进行混合,同时在混合过程中进行慢速搅拌,使得原材料混合均匀;

c.将混合均匀后的原材料进行素烧;

d.将素烧之后的原材料放入球磨机中进行打磨,将球磨后的原材料进行目数为300~400的筛子进行筛选;

e.将d步骤中筛选的原材料与水进行混合,并充分搅拌至混合均匀,制作成釉水;

f.再将制作的釉水喷涂在半成品器皿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制作工艺步骤如下:

s1.取原有的经素烧之后的半成品器皿和e步骤中制得的釉水,采用浸釉法对半成品器皿进行上釉;

s2.通过喷釉法对f步骤中的半成品器皿进行补釉操作,使得半成品器皿表面釉水分布均匀;

s3.将完成上釉的半成品器皿放在通风处进行风干,风干时间为24小时;

s4.将风干之后的半成品装入窑内开始烧制,使用氧化焰烧制,先将温度快速提高至900摄氏度,保持该温度保温2小时,之后将温度提升至1180摄氏度,升温过程中将温度控制在每分钟提高1摄氏度左右,温度提升至1180摄氏度之后保持该温度烧制3小时成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选取d中未经过目筛的原材料,经过球磨机进行多次打磨,选取的球磨机具体为超细层压磨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c中素烧温度为700~1200摄氏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c中烧失量为6.3质量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e中原材料与水的质量份比为2: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s1中采用浸釉法上釉的厚度为0.8~1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s3中的通风处设置有除尘网。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原材料经过打碎、素烧再次研磨使得原材料混合之后更加细腻,同时将原材料混合后得到的釉质感乳浊肥美又不失亚光,酥油质感,釉质开片状恰似梅花云纹状层叠,视觉感很好,同时配合现代的上釉技术使得器皿上釉之后色彩极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南宋哥窑乳浊墨纹釉烧制方法,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分数:石英62.7质量份;氧化铝12.2质量份;钾长石5.3质量份;钠长石1.2质量份;滑石0.2质量份;铁0.8质量份;石灰石10.2质量份。

实施例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制作工艺步骤如下:

a.将选取的石英62.7质量份、氧化铝12.2质量份、钾长石5.3质量份、钠长石1.2质量份、滑石0.2质量份、铁0.8质量份和石灰石10.2质量份分别放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处理,将破碎后的颗粒进行目数为180~200的筛子进行筛选,对未经过筛选的大颗粒再次进行破碎并进行筛选;

b.将上述筛选后的颗粒按照初步的原材料配比方式进行混合,同时在混合过程中进行慢速搅拌,使得原材料混合均匀;

c.将混合均匀后的原材料进行素烧;

d.将素烧之后的原材料放入球磨机中进行打磨,将球磨后的原材料进行目数为300~400的筛子进行筛选;

e.将d步骤中筛选的原材料与水进行混合,并充分搅拌至混合均匀,制作成釉水;

f.再将制作的釉水喷涂在半成品器皿表面。

本实施例中的原材料按照特定的比例进行配置,首先将原材料进行破碎筛选,然后经过素烧去除原材料中的水分以及表面附着的杂质,同时再经过多次研磨,这样保证了原材料的纯度,也使得配制出来的釉水更加纯净,色彩也更加艳丽,得到的釉质感乳浊肥美又不失亚光,酥油质感,釉质开片状恰似梅花云纹状层叠,视觉感很好。

实施例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制作工艺步骤如下:

s1.取原有的经素烧之后的半成品器皿和e步骤中制得的釉水,采用浸釉法对半成品器皿进行上釉;

s2.通过喷釉法对f步骤中的半成品器皿进行补釉操作,使得半成品器皿表面釉水分布均匀;

s3.将完成上釉的半成品器皿放在通风处进行风干,风干时间为24小时;

s4.将风干之后的半成品装入窑内开始烧制,使用氧化焰烧制,先将温度快速提高至900摄氏度,保持该温度保温2小时,之后将温度提升至1180摄氏度,升温过程中将温度控制在每分钟提高1摄氏度左右,温度提升至1180摄氏度之后保持该温度烧制3小时成瓷。

本实施例中先通过浸釉法对半成品的器皿进行上釉,再通过喷釉法进行补釉,使得半成品的器皿表面上釉更加均匀,同时经过风干和再次烧制使得釉与器皿相贴合,同时进过烧制釉的色彩也更加艳丽。

实施例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选取d中未经过目筛的原材料,经过球磨机进行多次打磨,选取的球磨机具体为超细层压磨机。

本实施例中对未经过目筛的原材料进行多次打磨,避免浪费,同时也不会影响原材料混合的比例,其次研磨的越充分后面的混合就越彻底,制作出的釉水就更加纯净,色彩也更加艳丽。

实施例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c中素烧温度为700~1200摄氏度。

本实施例中对原材料进行素烧可以使得原材料更加纯净,同时700~1200摄氏度的温度经过实验是最佳的素烧温度。

实施例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c中烧失量为6.3质量份。

本实施例中烧失量为6.3质量份,为原材料纯度最高的时候。

实施例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e中原材料与水的质量份比为2:1。

本实施例中原材料与水的质量比为2:1,使得原材料与水充分混合,同时也不会使得釉水颜色暗淡,同时方便后面的浸釉以及喷釉操作。

实施例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s1中采用浸釉法上釉的厚度为0.8~1mm。

本实施例中上釉厚度不易太厚,影响美观,浪费釉水,将上釉厚度控制在0.8~1mm为最佳上釉厚度。

实施例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s3中的通风处设置有除尘网。

在本实施中通风处设置有除尘网防止灰尘粘附在釉层上,影响釉的光泽与南宋哥窑乳浊墨纹釉的质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