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硬度耐磨损的陶瓷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3924发布日期:2018-10-09 22:30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钧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硬度耐磨损的陶瓷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钧瓷,河南省禹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并以其独特的釉料及烧成方法产生的窑变神奇而闻名于世。瓷作为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古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它独特的窑变艺术,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艺术特点广受陶瓷爱好者喜爱。钧瓷造型古朴端庄,器型规整,胎壁厚薄匀称。制瓷工匠合理地利用各种原料制坯,基本上掌握了原料的烧缩性能,再加上高超的成型工艺,所制器皿规格统一,尺寸一致。原料的使用上,能够合理使用,保证胎釉的烧成温度和膨胀系数的基本一致。釉质玻璃化程度好,促进胎釉间钙长石中间层的形成,使胎釉结合程度高,釉层一般无剥釉现象。釉料配制含磷、钛、铜、锡等元素,为复色窑变花釉的形成提供了内在条件。钧瓷工匠还利用含不同金属氧化物的各种原料,进行多次分层施釉的方法,使产品形成绚丽多彩、自然生动的窑变流纹。陶瓷研究者用仪器观察宋代钧瓷标本,发现钧釉结构异常复杂,大体上分为四层:靠近胎体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与天青釉的结构相同,蓝色层的上界呈变化幅度很大的波浪状,釉面下有许多气泡;第三层是紫红二色相互交错的不连续层;第四层即表面层,是整齐均匀淡蓝色的铜氧化层。这种釉层结构,对各种光波具有选择性的吸收和选择性反射能力,使釉层含蕴晶莹,优美动人。再加上釉层里的气泡对光线的搅动作用,从而形成特殊的断面结构和绚丽多彩的外观。

目前传统的钧瓷及烧制工艺存在烧制不易,釉面不耐磨且没有光泽,在烧制的过程中有大部分的产品会报废掉,成品率低等缺点,因此对原料的浪费巨大,制作成本太高,使钧瓷的使用价值不高。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新型釉料以解决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品率高,经济实用兼具艺术价值的高硬度耐磨损的陶瓷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高硬度耐磨损的陶瓷,包括坯料及釉料;所述的坯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粘土60至80份,石英20至25份,长石15至20份,砂石2至5份,本药1至4份;所述的釉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红长石50至65份,石英20至25份,方解石5至10份,萤石5至9份,草木灰5至8份,氧化锌0.5至0.8份,氧化铜0.1至0.3份。

进一步的,所述坯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粘土75份,石英22份,长石18份,砂石4份,本药3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釉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红长石60份,石英23份,方解石8份,萤石7份,草木灰6份,氧化锌0.7份,氧化铜0.2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黏土中包括20%的熟粘土。

所述的高硬度耐磨损的陶瓷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坯:按照所述坯料的重量配比取原料加水混合均匀,通过制坯工艺制程坯体,将坯体干燥放置,干燥之后经过1300℃的高温素烧,得到素坯体;

s2,制浆:按照所述釉料的重量配比取原料加水在球磨中研磨18h后制得釉浆;

s3,施釉:将s1中制得的素坯体从倒置浸入s2中制得的釉浆中,浸入两次,然后晾干,得到坯体;

s4,烧制:将s3中制得的坯体放入窑内烧制12小时,温度为1400℃,冷却后出窖,即为成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以下积极效果:本发明中提供的钧瓷原料搭配合理,原料分散均匀,烧制过程中各原料之间粘结紧密,大大增强了钧瓷的粘结强度,钧瓷的釉面表面能形成坚硬的耐磨层,瓷器不易崩裂,成品率高,经济实用兼具艺术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下实施例用来更加清楚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高硬度耐磨损的陶瓷,包括坯料及釉料;所述的坯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粘土75份,石英22份,长石18份,砂石4份,本药3份;红长石60份,石英23份,方解石8份,萤石7份,草木灰6份,氧化锌0.7份,氧化铜0.2份。所述的黏土中包括20%的熟粘土。

所述的高硬度耐磨损的陶瓷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坯:按照所述坯料的重量配比取原料加水混合均匀,通过制坯工艺制程坯体,将坯体干燥放置,干燥之后经过1300℃的高温素烧,得到素坯体;

s2,制浆:按照所述釉料的重量配比取原料加水在球磨中研磨18h后制得釉浆;

s3,施釉:将s1中制得的素坯体从倒置浸入s2中制得的釉浆中,浸入两次,然后晾干,得到坯体;

s4,烧制:将s3中制得的坯体放入窑内烧制12小时,温度为1400℃,冷却后出窖,即为成品。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钧瓷原料搭配合理,原料分散均匀,烧制过程中各原料之间粘结紧密,大大增强了钧瓷的粘结强度,钧瓷的釉面表面能形成坚硬的耐磨层,瓷器不易崩裂,成品率高,经济实用兼具艺术价值。

实施例2:高硬度耐磨损的陶瓷,包括坯料及釉料;所述的坯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粘土60份,石英20份,长石15份,砂石2份,本药1份;所述的釉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红长石50份,石英20份,方解石5份,萤石5份,草木灰5份,氧化锌0.5份,氧化铜0.1份。所述的黏土中包括20%的熟粘土。

所述的高硬度耐磨损的陶瓷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坯:按照所述坯料的重量配比取原料加水混合均匀,通过制坯工艺制程坯体,将坯体干燥放置,干燥之后经过1300℃的高温素烧,得到素坯体;

s2,制浆:按照所述釉料的重量配比取原料加水在球磨中研磨18h后制得釉浆;

s3,施釉:将s1中制得的素坯体从倒置浸入s2中制得的釉浆中,浸入两次,然后晾干,得到坯体;

s4,烧制:将s3中制得的坯体放入窑内烧制12小时,温度为1400℃,冷却后出窖,即为成品。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钧瓷原料搭配合理,原料分散均匀,烧制过程中各原料之间粘结紧密,大大增强了钧瓷的粘结强度,钧瓷的釉面表面能形成坚硬的耐磨层,瓷器不易崩裂,成品率高,经济实用兼具艺术价值。

实施例3:高硬度耐磨损的陶瓷,包括坯料及釉料;所述的坯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粘土80份,石英25份,长石20份,砂石5份,本药4份;所述的釉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红长石65份,石英25份,方解石10份,萤石9份,草木灰8份,氧化锌0.8份,氧化铜0.3份。所述的黏土中包括20%的熟粘土。

所述的高硬度耐磨损的陶瓷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坯:按照所述坯料的重量配比取原料加水混合均匀,通过制坯工艺制程坯体,将坯体干燥放置,干燥之后经过1300℃的高温素烧,得到素坯体;

s2,制浆:按照所述釉料的重量配比取原料加水在球磨中研磨18h后制得釉浆;

s3,施釉:将s1中制得的素坯体从倒置浸入s2中制得的釉浆中,浸入两次,然后晾干,得到坯体;

s4,烧制:将s3中制得的坯体放入窑内烧制12小时,温度为1400℃,冷却后出窖,即为成品。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钧瓷原料搭配合理,原料分散均匀,烧制过程中各原料之间粘结紧密,大大增强了钧瓷的粘结强度,钧瓷的釉面表面能形成坚硬的耐磨层,瓷器不易崩裂,成品率高,经济实用兼具艺术价值。

其中,红长石属于硅酸盐矿物盐,其内部含量为钾元素、钠元素和钙元素等,分为黄色、白色和红色等,是釉料的主要成分,主要对于釉料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禹州分布有众多矿藏。石英是变质岩,其含量为二氧化硅,主要增加釉料的光泽度,不能过多,也不能少,否则会造成釉面变化色彩减少。方解石主要降低釉料熔融温度,增加釉色的光泽度和透明度,防治釉面龟裂和堆积,用量不能过多,否则会导致釉面析晶失透,造成温度变窄,变化过少,并引起釉面吸烟。萤石是一种矿物,等轴晶系,其主要成分是氟化钙,能降低釉的熔融温度,增加釉的流动性,同时具有乳浊作用,可提高钧釉的光泽度,提高釉浆的悬浮性。氧化锌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添加剂,广泛地应用于塑料、硅酸盐制品、合成橡胶、润滑油、油漆涂料、药膏、粘合剂、食品、电池、阻燃剂等产品的制作中。氧化锌的能带隙和激子束缚能较大,透明度高,有优异的常温发光性能。氧化铜是一种铜的黑色氧化物,略显两性,稍有吸湿性。相对分子质量为79.545,密度为6.3~6.9g/cm3,熔点1326℃。不溶于水和乙醇,溶于酸、氯化铵及氰化钾溶液,氨溶液中缓慢溶解,能与强碱反应。氧化铜主要用于制人造丝、陶瓷、釉及搪瓷、电池、石油脱硫剂、杀虫剂,也供制氢、催化剂、绿色玻璃等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