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高雾度TCO玻璃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15528发布日期:2019-02-10 14:25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性能高雾度TCO玻璃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高雾度tco玻璃制造方法,属于玻璃镀膜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半导体材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使用,特别是硅材料的应用更为广泛,在光伏电池中,由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使用大量的硅片,对硅材料的需求较多并且成本高。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由于使用的硅材料少,而且是利用硅烷气体进行制造,属于环保型制造工艺,因而业界内一致看好。在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其中有一种制造方法需要将硅薄膜集成到玻璃基板上,形成电池。这种电池需要在玻璃基板上形成前后电极,前电极是在玻璃基板上直接形成透明薄膜tco(transparentconductingoxide)。

tco薄膜有许多种,最开始使用在电视机显示器中的tco薄膜是氧化铟锡ito(tin-dopedindiumoxide)薄膜。ito具有方块电阻低、导电性能强的特点,目前,ito的电阻率已经达到了10-4ω/cm的级别,是一个相当高的能级。但是,ito中的铟属于稀土金属,资源有限、价格昂贵,另外,ito中含有金属离子,在高温状态下,金属离子会发生迁移现象。如果太阳能电池中也使用ito,金属离子一旦迁移到电池的p/n结上时,就会破坏掺杂,降低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基于上述原因,在太阳能电池中,厂家开发了多种替代ito薄膜的产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掺氟氧化锡(sno2:f)即fto。目前,生产fto的厂家大都采用的是常温气相沉积技术(apcvd)技术,这种生产技术比较复杂,有许多制造参数是需要经过反复多次试验得到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且这种生产技术被发达国家的厂家所垄断,生产的产品无法出口,一旦在国外某些太阳能电池组件销售量大的国家销售,就会受到专利诉讼,处于被动局面。因此亟需能够制造高性能tco薄膜的技术,对于太阳能电池厂家而言,除了要求tco薄膜的导电性和高透明性以外,用于太阳能电池的tco薄膜的结构对太阳能电池的光吸收率有着很大的影响,tco薄膜的表面形状与光线的反射率、折射率有着很大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光电转换率、发电功率;为了有效吸收太阳光,要求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结构,评价的方法是使用雾度(hazerate)。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tco薄膜制造成本高、技术被一些国外厂家垄断,难以拓展市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高雾度tco玻璃制造方法,采用简单的技术制造高性能高雾度tco玻璃,提高光吸收能力,降低tco玻璃的电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性能高雾度tco玻璃制造方法,其中tco薄膜由两层构成,底层是ito薄膜,上层是fto薄膜,所述方法包括利用超声波喷雾成膜装置形成ito薄膜和利用热喷涂成膜装置形成fto薄膜的步骤:

1)对玻璃基板先后利用清洗剂、自来水、超纯水进行清洗,清洗后将玻璃基板烘干;

2)将1:32的sncl4·5h2o和incl3·5h2o,溶于18ml醇类和h2o的溶剂中,配比相应的混合液,并将混合液加入到药液罐中;

3)利用超声波喷雾成膜装置形成ito薄膜;

4)配备fto的制备混合液,使用sncl4、甲醇与盐酸进行反应;

5)按照sncl4·5h2o与nh4f占4.8wt%,加入甲醇与水为5.5:1的溶剂中,其中sncl4·5h2o与溶剂之间按照每1g加入5ml的比例进行稀释;

6)利用热喷涂成膜装置制备fto薄膜;

优选地,步骤3)中的超声波喷雾成膜装置包括药液罐、送液泵、水箱、超声波发生器、雾化箱、阀门、管线、喷雾头、排风机,所述超声波喷雾成膜装置的药液罐中储存有药液,药液经过送液泵被输送至雾化箱,雾化箱放置在水箱中,水箱的底部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药液被超声波发生器雾化后通过管线被输送至喷雾头,喷雾头的下方放置有基板,基板的下方设置有石墨板、加热台,加热台内设置有加热丝,在基板的上方设置有排风机;

优选地,步骤6)中的热喷涂成膜装置包括喷涂混合液桶、供液泵、压缩气泵、管道、气管、喷液头,供液泵的入口管连接在喷涂混合液桶中,供液泵的出口管通过管道连接喷液头,喷液头前端还通过气管连接压缩气泵,喷液头下方设置有加热台,加热台上设置有基板,加热台内部设置有加热丝;

优选地,步骤2)中混合液中的醇类为甲醇或乙醇;

优选地,步骤3)中制备ito薄膜的基板设置在加热台上的石墨板上,石墨板温度在400℃~500℃之间;

优选地,ito薄膜的制备混合液中sn/in的原子比为2.8~3.5wt%;

优选地,步骤6)中制备fto薄膜的基板温度在380℃~420℃之间;

优选地,利用热喷涂成膜装置制备fto薄膜的粒径可以调整;

优选地,步骤1)中,在清洗的过程中,利用盘刷、滚刷、超声波等方式组合进行清洗,利用风刀进行干燥或利用热风进行烘干;

优选的,在步骤3)中,按照附着-结对-成核-小岛-合并-薄膜的顺序,在玻璃基板上形成薄膜。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首先利用超声波喷雾技术进行成膜,能够确保tco层的低电阻特性,然后利用热喷涂成膜技术进行成膜,能够通过调整粒径改变表面的雾度,通过将两种方法的结合,能够确保tco薄膜的低电阻高导电性,也能够保证tco表面的高雾度特性,可提高tco玻璃的光吸收,从而能够提高光电转换效率,这种方法与传统的apcvd成膜方法相比较,不需要真空条件以及真空设备,极大地降低了制造成本,原料的选择性高、成膜温度低、可避免玻璃基板高温下的变形,并且原料的配比容易,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超声波喷雾成膜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超声波喷雾成膜装置形成ito薄膜的xrd检测取向图;

图3为使用乙醇与水溶剂时,不同sn/in的原子比对应的方块电阻值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超声波喷雾成膜装置形成ito薄膜在492℃时的afm;

图5为本发明的热喷涂成膜装置示意图;

图6为基板雾度的示意图;

图7为fto薄膜表面的sem观察图;

图8为粒径和雾度之间的关系图;

图9为fto的雾度对波长的依赖性关系图;

图10为fto、ito复合膜的sem断面图片;

图11为fto、ito以及fto/ito复合膜的透过率示意图。

图中所示:1、基板,2、加热台,3、加热丝,4、石墨板,11、药液罐,12、送液泵,13、水箱,14、超声波发生器,15、雾化箱,16、阀门,17、管线,18、排风机,19、喷雾头,21、喷涂混合液桶,22、供液泵,23、压缩气泵,24、管道,25、气管,26、喷液头。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透明导电膜ito(氧化铟锡)在室温环境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导电性,但是,由于其耐热特性较差,一旦温度超过400℃,相关的电气特性就会变差,无法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工序中;并且ito中的金属离子容易发生迁移,进入p/n结,降低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率,由于透明电极需要利用超过400℃的温度进行热处理,因而具有高导电性的ito薄膜电极不能用于接收光线的窗口侧。针对此问题本发明通过复合ito和耐热性、耐药性强的fto(掺氟氧化锡),研发了同时具有较好耐热性和导电性的fto/ito复合膜,fto/ito复合膜具有良好的耐药性,用于太阳能电池的窗口电极,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如图1-1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高性能高雾度tco玻璃制造方法,其中tco薄膜由两层构成,底层是ito薄膜,上层是fto薄膜,所述方法包括利用超声波喷雾成膜装置形成ito薄膜和利用热喷涂成膜装置形成fto薄膜的步骤,所述方法如下:

1)对玻璃基板先后利用清洗剂、自来水、超纯水进行清洗,清洗后将玻璃基板烘干;

2)将1:32的sncl4·5h2o和incl3·5h2o,溶于18ml醇类和h2o的溶剂中,配比相应的混合液,并将混合液加入到药液罐11中;

3)利用超声波喷雾成膜装置形成ito薄膜;

4)配备fto的制备混合液,使用sncl4、甲醇与盐酸进行反应;

5)按照sncl4·5h2o与nh4f占4.8wt%,加入甲醇与水为5.5:1的溶剂中,其中sncl4·5h2o与溶剂之间按照每1g加入5ml的比例进行稀释;

6)利用热喷涂成膜装置制备fto薄膜;

优选地,步骤1)中,在清洗的过程中,利用盘刷、滚刷、超声波等方式组合进行清洗,利用风刀进行干燥或利用热风进行烘干;

优选地,如图1所示,步骤3)中的超声波喷雾成膜装置包括药液罐11、送液泵12、水箱13、超声波发生器14、雾化箱15、阀门16、管线17、喷雾头19、排风机18,所述超声波喷雾成膜装置的药液罐11中储存有药液,药液经过送液泵12被输送至雾化箱15,雾化箱15放置在水箱13中,水箱13的底部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14,药液被超声波发生器14雾化后通过管线被输送至喷雾头19,喷雾头19的下方放置有基板1,基板1的下方设置有石墨板4、加热台2,加热台2内设置有加热丝3,在基1板的上方设置有排风机18;

步骤3)中,利用送液泵12将配好的药液通过管线输送到设置于超声波发生器14上方的雾化箱15中,雾化箱15设置在盛有超纯水的超纯水超声波水箱13中,管线17上设置有阀门16,控制药液的开关和流量,利用超声波将水箱13中的水振动,振动使雾化箱15中的药液形成液柱并雾化,形成大量的悬浮微粒,经管线17送至喷雾头19,在喷雾头19的下方设置有玻璃基板1,玻璃基板1设置在加热台2上,加热台2与玻璃基板1之间设置有用于导热的石墨板4,将经过雾化的药液喷到玻璃基板1上,在玻璃基板1上形成薄膜,超声波作用下薄膜的沉积厚度与基板的温度有关,薄膜沉积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温度升高后,基板上雾化的液体分子的自由程减小,分子间相互撞击的几率升高,成膜的速率就会加快,形成雾气的粒径大小与超声波发生器的振动频率大小有关,频率越大,粒径就会越大,如果频率一定的话,形成的雾气的粒径也就均匀,薄膜的厚度差不会太大,与在玻璃基板上的药液在加热的状态下,按照附着-结对-成核-小岛-合并-薄膜的顺序,在玻璃基板上形成薄膜。在基板的上面,设置有排风机18,将雾化后的气体排出回收;

优选地,步骤6)中的热喷涂成膜装置包括喷涂混合液桶21、供液泵22、压缩气泵23、管道24、气管25、喷液头26,供液泵22的入口管连接在喷涂混合液桶21中,供液泵22的出口管通过管道连接喷液头26,喷液头26前端还通过气管25连接压缩气泵23,喷液头26下方设置有加热台,加热台上设置有基板,加热台内部设置有加热丝;

优选地,步骤2)中混合液中的醇类为甲醇或乙醇;

优选地,步骤3)中制备ito薄膜的基板设置在加热台上的石墨板上,石墨板温度在400℃~500℃之间;

制备ito薄膜时,基板设置在加热台2上的石墨板4上,石墨板4温度在400℃~500℃之间,使用甲醇作为溶剂的石墨板4最佳温度为470℃,使用乙醇作为溶剂的石墨板4最佳温度为490℃,形成ito的厚度在700nm左右。

图4所示为超声波喷雾成膜法形成ito薄膜在石墨板4温度492℃时的afm图。与其他温度下成膜的晶粒相比较,在石墨板4温度为492℃下形成的粒径在200nm左右,而且晶粒密度大,呈棱角状晶体。利用四针探测法检测后在492℃下的电阻为5ω/□,电阻率为2.0×10-4ω/cm,是一种相当理想的状态。

优选地,ito薄膜的制备混合液中sn/in的原子比为2.8~3.5wt%;

图3所示的是使用乙醇与水溶剂时,不同sn/in的原子比状态下,薄膜的方块电阻情况,从图3中可以看出,乙醇与水溶液下,sn/in的原子比为2.8~3.5wt%时,方块电阻最低。

优选地,步骤6)中制备fto薄膜的基板温度在380℃~420℃之间;

优选地,利用热喷涂成膜装置制备fto薄膜的粒径可以调整;

其中,喷雾头和喷液头均设置有多个;

本发明中,ito的加热温度是指基板下设置的石墨板中的热电偶的温度,因此,该温度与基板的实际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如:当传感器检测到的石墨板的温度为500℃时,基板的实际温度在460℃左右,大约相差40℃,在形成fto薄膜时,由于基板下没有设置石墨板,因此,fto的加热温度可以理解为基板的温度。

图2是xrd检测的ito薄膜的取向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薄膜多个样品的取向基本一致,是一种取向为(400)的择优取向,随着温度的增大其峰值也在升高,但石墨板4温度在493℃时峰值是减少的。

图5是本发明的热喷涂成膜装置结构示意图,在制备成膜时,首先将配备好的fto溶液加入到喷涂混合液桶21中,利用供液泵22经过管道24将fto溶液送到喷液头26,与此同时,利用压缩气泵23利用气管25与喷液头26连接,使输送的液体变成雾状,喷涂在加热的基板1上,基板1设置在加热台2上,加热台2中设置有加热丝3;

通过本方法制作的fto薄膜,对薄膜的相关特性进行了测试,其特性如表1所示,fto薄膜表面的sem观察结果如图7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利用热喷涂成膜装置形成的薄膜结构为大粒径状的结构,具有良好的电气特性。

用于太阳能电池的透明导电膜除了要求导电性和高透明性以外,为了有效吸收太阳光,还要求其表面具有凹凸不平的结构(纹理),评价的大致方法是使用雾度(hazerate),如图6所示,是全光线透过光(tt)中扩散光(td)所占比例,用下列式子表示:

雾度(hazerate)=td/tt×100%

图8中所示的是粒径和雾度之间的关系。从图中可看出粒径增大后,雾度也在增大。因而要增大雾度,可以通过控制粒径来实现。但是,这种关系是利用c光源(光源:c光=自然白光)的情况下得到的数值。如果用于感度能达到近红外线的太阳能电池的话,还需要检测雾度对波长的依赖性,图9是各种fto薄膜的雾度对波长的依赖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短波长侧(500nm附近)雾度达到约65%,在薄膜硅太阳能电池的应用中,要求在短波长中的雾度要小,长波长中要大,因而可通过对成膜条件变更,利用除控制粒径以外的方法来控制雾度。

为了获得具有高雾度的薄膜,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整喷液头的孔径、空气压力,进行了雾度测试,从图8中可以看出,fto薄膜的雾度是随着晶粒的增大而增大的;通过对雾度的比较(光源:c光=自然白光)得知,本实施例产品表面电阻为5.5ω/□,电阻率为5.7×10-4ω/cm,雾度(粒径850nm)为56%,全光线透过率为80%。

图10为ito/ito复合膜的sem断面图片,薄膜表面的粒径大小与薄膜的厚度有关,厚度越大,粒径也越大;ito和fto之间可以看到的粒径差也与膜厚有一定的关系;在ito膜上复合的fto膜的粒径与单独形成的fto薄膜的粒径基本上相同,没有发现ito薄膜经过表面粗糙化带来的任何影响。

图11所示的是ito、fto以及fto/ito复合膜的透过性检测结果(没有包含玻璃基板的吸收特性)。从fto/ito复合膜来看,透过率约80%以上(波长:550nm),与单独ito膜的测量结果大致一样,从fto膜的结构来看,显示出了比较高的透过性。与fto/ito、ito膜厚相比较,fto膜厚度相当薄。制作的fto/ito复合膜在大气中利用600℃温度进行1小时热处理后发现,透过率的变化只有不到2%(波长:550nm),高温基本上对光透过性没有影响。

利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形成两层复合膜,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利用超声波喷雾技术进行成膜,然后利用热喷涂成膜技术进行成膜,形成上层为fto,下层为ito的复合薄膜,复合薄膜中,ito能够确保tco薄膜的电气特性,fto能够防止金属离子迁移到太阳能电池中的p/n层,而且能够形成高雾度的薄膜,可提高薄膜的光吸收能力。

通过利用超声波喷雾技术形成的ito能够确保tco层中的低电阻特性,通过利用热喷涂形成fto能够通过调整粒径改变表面的雾度,通过将两种方法的结合,能够确保tco薄膜的低电阻高导电性,也能够保证tco表面的高雾度特性,可提高tco玻璃的光吸收,从而能够提高光电转换效率,这种方法与传统的apcvd成膜方法相比较,不需要真空条件以及真空设备,极大地降低了制造成本,原料的选择性高、成膜温度低、可避免玻璃基板高温下的变形,并且原料的配比容易,提高了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