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烧盆类嵌耐温硬棒锻烧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2825发布日期:2019-01-08 20:3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烧盆类嵌耐温硬棒锻烧技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生产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立烧柜盆泥坯盆腔背面上端设计有一个背面凹槽,锻烧时在背面凹槽中嵌入耐温硬棒进行同时锻烧,从而既保证台盆正面规整度好,又解决了台盆看面在熔点时下坠问题的立烧盆类嵌耐温硬棒锻烧技术。



背景技术: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陶瓷柜盆分为平烧和立烧两种产品。高档的陶瓷柜盆因为大平面在上,只有通过立烧才能实现。

陶瓷有一项重要的检测指标是产品的吸水率,用以检测陶瓷是否烧熟。只有当窑温达到1250度以上时,泥坯才开始软化,分子结构才密实,陶瓷的吸水率才符合国标。

问题来了:台盆一般都是采用立烧。台盆看面的中间部分是盆腔,也就是说台盆看面下面没有直接的支撑力,当窑温达到1250度以上时,泥坯一旦软化,台盆看面就下坠。如果采用平烧,台盆的正面规整度又极差。

现行行业中生产立烧的盆类都是采用在泥坯上做预变形的方法来解决立烧台盆看面锻烧时下坠的问题,有史以来从来没有他法进行生产。由于高温下泥坯的变形受泥坯厚度、受力方向等因素影响极大,所以,每一窑中出来的同型号产品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国标的检测标准对于台盆看面的变形允许有5毫米的误差。

怎样才能使立烧盆类的烧成品质更好呢?我们作了如下探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生产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立烧柜盆泥坯盆腔背面上端设计有一个背面凹槽,锻烧时在背面凹槽中嵌入耐温硬棒进行同时锻烧,从而既保证台盆正面规整度好,又解决了台盆看面在熔点时下坠问题的立烧盆类嵌耐温硬棒锻烧技术。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提供一种如下结构的立烧盆类嵌耐温硬棒锻烧技术而解决的,该立烧盆类嵌耐温硬棒锻烧技术包括:台盆泥坯、台盆正面、台盆看面、耐温硬棒、背面凹槽、台盆侧边、底边、盆腔背面,其特征在于:在立烧柜盆泥坯盆腔背面上端设计有一个背面凹槽,锻烧时在背面凹槽中嵌入耐温硬棒进行同时锻烧,从而既保证台盆正面规整度好,又解决了台盆看面在熔点时下坠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立烧盆类嵌耐温硬棒锻烧技术与行业现行烧成工艺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一是提高产品品质。行业中现行的盆类品质总是不尽人意,平烧的做不出高档产品,且台盆正面和四边规整度差;立烧的台盆看面总是不直。本发明一种立烧盆类嵌耐温硬棒锻烧技术是在台盆泥坯的背面开有一个背面凹槽,锻烧时,背面凹槽中塞入的耐温硬棒会阻止台盆看面下坠。立烧的盆正面规整度可以控制得十分好,背面凹槽中塞入耐温硬棒同时锻烧又把台盆看面控制好,那么,产品品质无疑就大大提高了。经精确统计,我们厂历年的立烧台盆合格率不到70%,采用背面凹槽中塞入耐温硬棒同时锻烧的技术后合格率已经上升到了96%。

二是不增加生产成本。现在,行业中立烧盆的合格率不到70%,劣质盆找丢的地方都十分困难。既浪费生产资源又影响生态环境。本发明一种立烧盆类嵌耐温硬棒锻烧技术只不过是在背面凹槽中嵌入耐温硬棒进行同时锻烧。开模具时,泥坯的背面留个槽,随同锻烧的耐温硬棒可重复使用。耐温硬棒的材料价格不高,普通窑炉硅板就可替代。所以说,一种立烧盆类嵌耐温硬棒锻烧技术是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前提下把产品合格率提高到96%。

三是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现行行业的立烧盆工人操作的工序很复杂:要严控开模时间,开早了泥坯会塌;要熟练掌握预变形的幅度,大一点或小一点都直接关系到台盆看面的规整度,随意性太大,很难控制,合格率极低。本发明一种立烧盆类嵌耐温硬棒锻烧技术因为有耐温硬棒作支撑阻止台盆看面的变形,开模迟早无所谓,预变形不用作了,锻烧完成后取出耐温硬棒也很轻巧,特别是产品合格率大大提高,工人轻松多了。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种立烧盆类嵌耐温硬棒锻烧技术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台盆泥坯,2—台盆正面,3—台盆看面,4—耐温硬棒,5—背面凹槽,6—台盆侧边,7—底边,8——盆腔背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种立烧盆类嵌耐温硬棒锻烧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普通立烧盆结构一样,台盆泥坯1同样分为台盆正面2、台盆看面3、台盆侧边6、底边7,只是在盆腔背面8的上部开有背面凹槽5。锻烧时,将塞在背面凹槽5中的耐温硬棒4一起锻烧。

登窑前:在台盆泥坯1的背面凹槽5中卡一块耐温硬棒4,耐温硬棒4的两端要留足收缩缝隙。

锻烧时:当窑内温度接近1200度时,泥坯主体1便开始软化,台盆看面3的中间部分因为有盆腔,没有直接的支撑力,所以,台盆看面3的中间部分会开始下坠。但是,背面凹槽5中有耐温硬棒4托起,这样,台盆看面3就无法下坠,耐温硬棒4有多直台盆看面3就有多直。

出窑时,泥坯主体1已经锻烧成陶瓷,轻敲一下耐温硬棒4就取出来了。

耐温硬棒4为耐高温且变形少的材料,最常见是普通窑炉的硅板。

判断一个立烧台盆是否采用本发明一种立烧盆类嵌耐温硬棒锻烧技术,只要观察陶瓷背面是否有背面凹槽5就行。

毫无疑问,本发明一种立烧盆类嵌耐温硬棒锻烧技术还可以有多种变换及改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如耐温硬棒和背面凹槽的结构形状及安装位置的种种变幻等。总之,本发明一种立烧盆类嵌耐温硬棒锻烧技术的保护范围还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交换、替代及改形。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烧盆类嵌耐温硬棒锻烧技术,它包括:台盆泥坯、台盆正面、台盆看面、耐温硬棒、背面凹槽、台盆侧边、底边、盆腔背面,主要特征是在立烧柜盆泥坯盆腔背面上端设计有一个背面凹槽,锻烧时在背面凹槽中嵌入耐温硬棒进行同时锻烧,从而既保证台盆正面规整度好,又解决了台盆看面在熔点时下坠问题的立烧盆类嵌耐温硬棒锻烧技术,很好地解决现在立烧台盆成品率低、产品质量差和工人操作难度大等实际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段鳗珊;谢伟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恒洁卫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31
技术公布日:2019.0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