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用高硬宽频增透光伏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87259发布日期:2018-12-22 10:00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用高硬宽频增透光伏玻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绿色新能源领域,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用高硬宽频增透光伏玻璃。



背景技术: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作为环保新能源,发展前景很好。由于晶体硅无法长期暴露于外界环境中,超白压花玻璃是目前保护晶体硅且自身透过率较高的最佳材料之一,决定晶体硅光伏电池的发电功率。超白压花玻璃一面是绒面(绒面起到漫反射的作用,降低反射光能),一面为压花面(加强光伏玻璃与eva胶膜的粘结力),在用作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封装玻璃时,其透光率在91.5%左右,而其反射光损失率达到5%左右,被玻璃吸收的部分达到3%~4%、要想增加透光率,必须从降低超白压花玻璃绒面的反射率入手,目前多采用在封装玻璃上镀制增透膜的方法来提高透过率。

当前,国内外市场上销售的光伏减反射增透膜玻璃主要由辊涂法生产,进口和国产辊涂法减反射增透镀膜液均为单一的二氧化硅溶剂药液,其主要缺点一是镀制后其光透过率曲线为“v”型的,在560nm附近达到峰值之后就开始下降,不能充分利用光的全光谱,二是膜层表面硬度低(一般在3h左右),耐磨性能差,如增加硬度只能损失光伏镀膜玻璃的透过率,很难同时满足ar膜高硬、宽频增透的双重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光伏减反射增透膜玻璃透光率差、硬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用高硬宽频增透光伏玻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用高硬宽频增透光伏玻璃,包括超白压花光伏玻璃基板及超白压花光伏玻璃基板上的绒面和压花面,其特征在于:在绒面上镀制双层增透膜层,从里往外依次为高折射率薄膜和低折射率薄膜,组成双层λ/4-λ/2增透膜膜系结构;

所述内层高折射率薄膜为折射率可调的sio2-tio2复合薄膜,sio2-tio2复合薄膜折射率为1.7~1.9,厚度为80~130nm,通过改变sio2的含量可调节复合薄膜的折射率,满足内层薄膜折射率的设计要求,保证增透膜在宽频波长范围内的高增透;

所述外层低折射率薄膜为致密sio2薄膜,sio2薄膜折射率为1.4~1.5,厚度为60~90nm,保证双层增透膜具有高硬耐磨性。

本发明的优点:1.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性价比高;2.外层透光率和功率增加值高;3.宽光谱透过率高,薄膜耐久性好;4.能显著增升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增加量最高可到3%。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镀膜后的透过率与未镀膜的原片的透过率曲线对比图;

图3为镀膜玻璃封装的组件的发电功率增益效果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用高硬宽频增透光伏玻璃,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实施例一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用高硬宽频增透光伏玻璃,包括超白压花光伏玻璃基板1、超白压花光伏玻璃基板1上的绒面4和压花面5,在绒面4上采用辊涂法从里往外依次镀制一层厚度为128nm、折射率为1.9的高折射率sio2-tio2复合薄膜2和一层厚度为90nm、折射率为1.4的低折射率酸催化的致密sio2薄膜3。

实施例二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用高硬宽频增透光伏玻璃,包括超白压花光伏玻璃基板1、超白压花光伏玻璃基板1上的绒面4和压花面5,在绒面4上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从里往外依次镀制一层厚度为85nm、折射率为1.7的高折射率sio2-tio2复合薄膜2和一层厚度为60nm、折射率为1.5的低折射率酸催化的致密sio2薄膜3。

实施例三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用高硬宽频增透光伏玻璃,包括超白压花光伏玻璃基板1、超白压花光伏玻璃基板1上的绒面4和压花面5,在绒面4上采用磁控溅射法从里往外依次镀制一层厚度为109nm、折射率为1.8的高折射率sio2-tio2复合薄膜2和一层厚度为73nm、折射率为1.46的低折射率酸催化的致密sio2薄膜3。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用高硬宽频增透光伏玻璃,包括超白压花光伏玻璃基板(1)及其上的绒面(4)和压花面(5),其特征在于:在绒面(4)上镀制双层增透膜层,从里往外依次为高折射率薄膜(2)和低折射率薄膜(3),组成双层λ/4‑λ/2增透膜膜系结构;所述高折射率薄膜(2)为折射率可调的SiO2‑TiO2复合薄膜,折射率1.7~1.9,厚度80~130nm,低折射率薄膜(3)为致密SiO2薄膜,折射率1.4~1.5,厚度60~90nm。本发明的优点:1.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性价比高;2.外层透光率和功率增加值高;3.宽光谱透过率高,薄膜耐久性好;4.能显著增升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增加量最高可到3%。

技术研发人员:马立云;金良茂;汤永康;甘治平;王东;李刚;鲍田;苏文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05
技术公布日:2018.1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