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子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0947发布日期:2019-03-09 00:15阅读:40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镜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镜子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镜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大量使用,大部分的镜子通常是在浮法玻璃基片上敏化、镀银、淋漆后成为银镜玻璃原片,这种银镜玻璃原片可直接供用户使用或经深加工,如改切、磨边、清洗加工完成后为特定的成品镜子,供用户使用。但是这种银镜玻璃原片及经改切、磨边、清洗加工完成后的成品镜子存在断面,会导致镜子边缘的镀银层裸露于空气中,被空气中的水、硫、氨腐蚀,造成边部出现黑边或红边现象,严重影响美观和使用。目前采用的方式主要是在成品镜子的边沿采用封边胶进行密封,但效果不好,易把脏东西封在里面,且封边胶易损坏,仍然容易出现黑边或红边。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生产对断面自动进行密封的镜子的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子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镜子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玻璃基片进行抛光和清洗;

s2:对玻璃基片的背面进行敏化和活化处理;

s3:在玻璃基板的背面镀银;

s4:在银层上喷淋底漆一,并对底漆一进行烘干,烘干后通过风冷冷却;

s5:在底漆一上涂覆丙烯酸酯胶粘剂;

s6:在丙烯酸酯胶粘剂层上喷淋底漆二,并对底漆二进行烘干,烘干后通过风冷冷却;

s7:在底漆二上喷淋面漆,并对面漆进行烘干,烘干后通过风冷冷却,得到镜子;

s8:对镜子进行清洗和干燥。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s4和s5在无氧的环境中进行。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s4和s6中的烘干温度为60-90℃,所述的s7中的烘干温度为80-100℃。

进一步,所述的丙烯酸酯胶粘剂层可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固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镜子生产工艺可使丙烯酸酯胶粘剂均匀的分布于底漆一和底漆二的中间,且在该生产工艺过程中丙烯酸酯胶粘剂层不会发生固化,保证了胶状的丙烯酸酯胶粘剂在成品镜子中的胶状状态,使镜子在加工的过程中出现断面时,丙烯酸酯胶粘剂层会从镜子的边缘溢出,实现自动密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镜子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玻璃基片进行抛光和清洗,对玻璃基片的背面进行敏化和活化处理;在玻璃基板的背面镀银,在银层上喷淋底漆一,并对底漆一在60℃下进行烘干,烘干后通过风冷冷却;在无氧的环境中在底漆一上涂覆丙烯酸酯胶粘剂,然后在无氧的环境中在丙烯酸酯胶粘剂层上再喷淋底漆二,并对底漆二在90℃下进行烘干;烘干后通过风冷冷却,在底漆二上喷淋面漆,并对面漆在80℃下进行烘干,烘干后通过风冷冷却,得到镜子,对镜子进行清洗和干燥。

实施例2

一种镜子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玻璃基片进行抛光和清洗,对玻璃基片的背面进行敏化和活化处理;在玻璃基板的背面镀银,在银层上喷淋底漆一,并对底漆一在80℃下进行烘干,烘干后通过风冷冷却;在无氧的环境中在底漆一上涂覆丙烯酸酯胶粘剂,然后在无氧的环境中在丙烯酸酯胶粘剂层上再喷淋底漆二,并对底漆二在80℃下进行烘干;烘干后通过风冷冷却,在底漆二上喷淋面漆,并对面漆在80℃下进行烘干,烘干后通过风冷冷却,得到镜子,对镜子进行清洗和干燥。

实施例3

一种镜子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玻璃基片进行抛光和清洗,对玻璃基片的背面进行敏化和活化处理;在玻璃基板的背面镀银,在银层上喷淋底漆一,并对底漆一在90℃下进行烘干,烘干后通过风冷冷却;在无氧的环境中在底漆一上涂覆丙烯酸酯胶粘剂,然后在无氧的环境中在丙烯酸酯胶粘剂层和底漆一上再喷淋底漆二,并对底漆二在60℃下进行烘干;烘干后通过风冷冷却,在底漆二上喷淋面漆,并对面漆在100℃下进行烘干,烘干后通过风冷冷却,得到镜子,对镜子进行清洗和干燥。

实施例4

一种镜子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玻璃基片进行抛光和清洗,对玻璃基片的背面进行敏化和活化处理;在玻璃基板的背面镀银,在银层上喷淋底漆一,并对底漆一在70℃下进行烘干,烘干后通过风冷冷却;在无氧的环境中在底漆一上涂覆丙烯酸酯胶粘剂,然后在无氧的环境中在丙烯酸酯胶粘剂层和底漆一上再喷淋底漆二,并对底漆二在80℃下进行烘干;烘干后通过风冷冷却,在底漆二上喷淋面漆,并对面漆在90℃下进行烘干,烘干后通过风冷冷却,得到镜子,对镜子进行清洗和干燥。

本发明的镜子生产工艺可使丙烯酸酯胶粘剂均匀的分布于底漆一和底漆二的中间,且在该生产工艺过程中丙烯酸酯胶粘剂层不会发生固化,保证了胶状的丙烯酸酯胶粘剂在成品镜子中的胶状状态,使镜子在加工的过程中出现断面时,丙烯酸酯胶粘剂层会从镜子的边缘溢出,实现自动密封。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镜子生产工艺,首先将玻璃基片进行抛光和清洗,对玻璃基片的背面进行敏化和活化处理;在玻璃基板的背面镀银,在银层上喷淋底漆一,并对底漆一进行烘干,烘干后通过风冷冷却;在无氧的环境中在底漆一上涂覆丙烯酸酯胶粘剂,然后在无氧的环境中在丙烯酸酯胶粘剂层上再喷淋厚度为底漆二,并对底漆二进行烘干;烘干后通过风冷冷却,在底漆二上喷淋面漆,并对面漆进行烘干,烘干后通过风冷冷却,得到镜子,对镜子进行清洗和干燥,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可使丙烯酸酯胶粘剂均匀的分布于底漆一和底漆二的中间,且在该生产工艺过程中丙烯酸酯胶粘剂层不会发生固化,保证了胶状的丙烯酸酯胶粘剂在成品镜子中的胶状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杨延国;余华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市老兵玻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02
技术公布日:2019.03.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