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复合土壤调理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2096发布日期:2019-01-16 07:4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土壤调理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复合土壤调理肥。
背景技术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为满足社会对粮食产品不断增加的需求,人们大量不合理地利用耕地并无节制地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些最终导致了土地板结、地力下降、肥料利用率低下,严重影响粮食农作物正常生长及产量提高。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在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作用。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容量减轻,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但是在秸秆作为肥料还田利用技术推广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秸秆还田技术推广阻力大,其主要原因与秸秆本身难以降解的质地有着密切的关系。秸秆直接还田后在土壤中被土壤微生物分解转化的周期较长,不能作为当季作物的肥源。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复合土壤调理肥,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复合土壤调理肥,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一铵10-25份、尿素15-30份、氯化钾25-35份、氯化锰0.5-3份、磷酸氢钙0.5-2份、木葡糖酸醋杆菌15-25份、解淀粉芽孢杆菌20-30份和嗜温鞘氨醇杆菌25-35份。进一步的,所述磷酸一铵15-22份、尿素20-26份、氯化钾28-33份、氯化锰1-2份、磷酸氢钙1-1.5份、木葡糖酸醋杆菌18-23份、解淀粉芽孢杆菌22-27份和嗜温鞘氨醇杆菌28-33份。进一步的,所述磷酸一铵19份、尿素23份、氯化钾31份、氯化锰1.6份、磷酸氢钙1.3份、木葡糖酸醋杆菌20份、解淀粉芽孢杆菌24份和嗜温鞘氨醇杆菌31份。进一步的,所述木葡糖酸醋杆菌采用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4124的木葡糖酸醋杆菌bc13。进一步的,所述嗜温鞘氨醇杆菌采用保藏编号为cgmccno.807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添加微生物菌剂木葡糖酸醋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嗜温鞘氨醇杆菌来加快秸秆分解速度,从而提高农作物养分吸收利用。此外,金属锰离子、钙离子的添加有助于提高微生物细胞的通透性,有利于养分的吸收,从而提高微生物菌剂木葡糖酸醋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嗜温鞘氨醇杆菌对秸秆的分解。另外,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当木葡糖酸醋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嗜温鞘氨醇杆菌这三种微生物菌剂同时添加时,可使其对秸秆分解速度达到最优。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对照组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试验1:制备土壤调理肥实施例1:一种微生物复合土壤调理肥,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一铵10份、尿素30份、氯化钾25份、氯化锰3份、磷酸氢钙0.5份、木葡糖酸醋杆菌25份、解淀粉芽孢杆菌20份和嗜温鞘氨醇杆菌35份。实施例2:一种微生物复合土壤调理肥,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一铵25份、尿素15份、氯化钾35份、氯化锰0.5份、磷酸氢钙2份、木葡糖酸醋杆菌15份、解淀粉芽孢杆菌30份和嗜温鞘氨醇杆菌25份。实施例3:一种微生物复合土壤调理肥,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一铵15份、尿素26份、氯化钾28份、氯化锰2份、磷酸氢钙1份、木葡糖酸醋杆菌23份、解淀粉芽孢杆菌22份和嗜温鞘氨醇杆菌33份。实施例4:一种微生物复合土壤调理肥,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一铵22份、尿素20份、氯化钾33份、氯化锰1份、磷酸氢钙1.5份、木葡糖酸醋杆菌18份、解淀粉芽孢杆菌27份和嗜温鞘氨醇杆菌28份。实施例5:一种微生物复合土壤调理肥,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一铵19份、尿素23份、氯化钾31份、氯化锰1.6份、磷酸氢钙1.3份、木葡糖酸醋杆菌20份、解淀粉芽孢杆菌24份和嗜温鞘氨醇杆菌31份。空白组:一种微生物复合土壤调理肥,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一铵19份、尿素23份、氯化钾31份。对照组1:一种微生物复合土壤调理肥,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一铵19份、尿素23份、氯化钾31份、木葡糖酸醋杆菌20份、解淀粉芽孢杆菌24份和嗜温鞘氨醇杆菌31份。对照组2:一种微生物复合土壤调理肥,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一铵19份、尿素23份、氯化钾31份、磷酸氢钙1.3份、木葡糖酸醋杆菌20份、解淀粉芽孢杆菌24份和嗜温鞘氨醇杆菌31份。对照组3:一种微生物复合土壤调理肥,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一铵19份、尿素23份、氯化钾31份、氯化锰1.6份、木葡糖酸醋杆菌20份、解淀粉芽孢杆菌24份和嗜温鞘氨醇杆菌31份。对照组4:一种微生物复合土壤调理肥,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一铵19份、尿素23份、氯化钾31份、氯化锰1.6份、磷酸氢钙1.3份。对照组5:一种微生物复合土壤调理肥,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一铵19份、尿素23份、氯化钾31份、氯化锰1.6份、磷酸氢钙1.3份、解淀粉芽孢杆菌24份和嗜温鞘氨醇杆菌31份。对照组6:一种微生物复合土壤调理肥,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一铵19份、尿素23份、氯化钾31份、氯化锰1.6份、磷酸氢钙1.3份、木葡糖酸醋杆菌20份和嗜温鞘氨醇杆菌31份。对照组7:一种微生物复合土壤调理肥,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一铵19份、尿素23份、氯化钾31份、氯化锰1.6份、磷酸氢钙1.3份、木葡糖酸醋杆菌20份、解淀粉芽孢杆菌24份。实施例1-实施例5、对照组1-对照组7及空白组均是将各组分粉碎并混合均匀使用,此外,木葡糖酸醋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嗜温鞘氨醇杆菌中有效活菌数均为20亿个/g。嗜温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thalpophilum)zh-x-08菌株,于2013年08月2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8075。其培养方式采用cn201410677772.9中所述方式进行培养。木葡糖酸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xylinus)bc13,于2014年4月1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4124。其培养方式采用cn201410173988.1实施例2所述方式进行培养。解淀粉芽孢杆菌购于北京中农富源集团有限公司。其中,实施例1-实施例5各配料的重量份如下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磷酸一铵1025152219尿素3015262023氯化钾2535283331氯化锰30.5211.6磷酸氢钙0.5211.51.3木葡糖酸醋杆菌2515231820解淀粉芽孢杆菌2030222724嗜温鞘氨醇杆菌3525332831空白组、对照组1-对照组7各配料的重量份如下表:试验2:调理肥对水稻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在洪泽县朱坝镇袁集村,主要土壤类型为水稻土,试验前取土样化验,化验结果为:ph值5.41、有机质2.79%、碱解氮136mg/kg、全氮0.145%、有效磷18.8mg/kg、有效钾165mg/kg、缓释钾458mg/kg。该试验田上一季种植的相同品种小麦,小麦收割后,秸秆还田回收利用。供试品种为淮稻9号。肥料均采用一次性基肥施入,且施入量相同,该试验田分为13块,其中一块施入空白组肥料,其他12块分别施入实施例1-实施例5、对照组1-对照组7的肥料。待成熟后随机抽取20株水稻测定并取平均值。试验结果如下表:上述试验数据为试验田分别施入实施例1-实施例5、对照组1-对照组7及空白组调理肥后对水稻生长性能的影响,结合前述实施例1-实施例5、对照组1-对照组7及空白组各组分重量表可以看出,在施入实施例1-实施例5的调理肥的水稻生长性能指数中,实施例5中的效果最佳。为验证锰离子、钙离子、木葡糖酸醋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嗜温鞘氨醇杆菌在调理肥中的作用,设置了没有添加锰离子、钙离子、木葡糖酸醋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嗜温鞘氨醇杆菌的空白组、以及缺少锰离子、钙离子、木葡糖酸醋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嗜温鞘氨醇杆菌中某一元素的对照组1-对照组7,由空白组、对照组1-对照组3可以看出,锰离子、钙离子的添加有助于水稻各生长指标的增长,这是因为锰离子、钙离子的添加能提高微生物细胞的通透性,有利于养分的吸收,从而提高微生物菌剂木葡糖酸醋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嗜温鞘氨醇杆菌对秸秆的分解,从而缩短秸秆的利用周期。此外,由空白组、对照组4-对照组7的试验数据可以看出,木葡糖酸醋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嗜温鞘氨醇杆菌的添加显著提高了水稻的生长指数,其原因是微生物菌剂木葡糖酸醋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嗜温鞘氨醇杆菌的添加可提高秸秆的分解速度,另外,在试验过程也发现,只有木葡糖酸醋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嗜温鞘氨醇杆菌这三种微生物菌剂同时添加时,可使加快秸秆分解周期,提高水稻吸收利用率。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