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酸性土壤的磷铵用海藻酸增效载体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48541发布日期:2019-01-28 14:01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肥料生产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酸性土壤的磷铵用海藻酸增效载体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磷资源储量仅占世界总储量的5.5%,人均资源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9%。磷铵是我国最重要的磷肥品种,但因其进入土壤后易被钙、镁、铁、铝等金属离子固定,当季利用率仅20%左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土壤只有在ph6~7的情况下,有效磷浓度最高。酸性土壤ph一般在5.5以下,铁、铝离子含量高,磷进入土壤后,一方面很容易被金属离子固定,另一方面易被铁铝膜包被形成闭蓄态磷,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通过大幅提高磷肥利用率,减少磷肥用量,是促进我国磷肥资源可持续利用重要技术途径。cn102701866a公开了一种发酵海藻液肥料增效剂及其生产方法与用途,以天然海藻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再用碱提取、压滤等工序制取海藻提取液,然后向液体里添加螯合态微量元素,得到本发明的发酵海藻肥料增效剂。cn107236766a一种整体生物酶解法制备海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方法,包括生产前准备、原料的预处理、一级酶解、酶解液除杂、酶解液均质、二级酶解、后处理、促生长素的分离纯化、肥料终配等九个步骤。目前还未见到有关适于酸性土壤的磷铵用海藻酸增效载体的专利申请及其相关资料。因此,本发明人在总结现有技术的基础之上,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与分析工作,终于完成了本发明。技术实现要素:[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酸性土壤的磷铵用海藻酸增效载体制备方法。[技术方案]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酸性土壤的磷铵用海藻酸增效载体制备方法。该磷铵用海藻酸增效载体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a、海藻酸有机提取剂制备将20~50重量份醇胺、5~10重量份柠檬酸钾、5~10重量份水杨酸钾与5~10重量份乙二醇加到1000~2000重量份温度为60~70℃的水中,搅拌溶解,冷却,得到所述的海藻酸有机提取剂;b、海藻酸提取液制备将100重量份海藻粉添加到800~1500重量份在步骤a得到的海藻酸有机提取剂中,然后在搅拌下将其温度逐渐升至70~90℃,并在这个温度下保持6~12h,接着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沉淀物弃去,得到所述的海藻酸提取液;c、海藻酸增效载体制备将10~20重量份苯羧酸、5~10重量份磺酸和0.02~0.05重量份聚乙二醇加入到100重量份在步骤b得到的海藻酸提取液中,加热至温度50℃,再加入2~3重量份过氧化二异丙苯,接着加热至温度100℃,在这个温度下反应60~120min,再加入2~6重量份聚氧乙烯醚,冷却,用焦磷酸钾水溶液将其ph值调节至7.5~9.0,得到一种适于酸性土壤的磷铵用海藻酸增效载体。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a中,所述的醇胺是一种或多种选自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或n-甲基二乙醇胺的醇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a中,将在转速60~240rpm的条件下搅拌溶解得到的溶液冷却至温度40℃以下。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a中,醇胺、柠檬酸钾、水杨酸钾、乙二醇与水的重量比是28~42:6~9:6~9:6~9:1200~180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b中,所述的海藻褐藻、巨藻或泡叶藻;所述海藻粉的粒度小于2mm。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b中,在转速1000~3000rpm的条件下离心分离5~40min。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c中,所述的苯羧酸是苯甲酸、苯乙酸、水杨酸或乙酰水杨酸。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c中,所述的磺酸是苯磺酸、萘磺酸、甲基磺酸或氨基乙磺酸。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c中,加入聚氧乙烯醚后将其溶液冷却至温度10~4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c中,所述焦磷酸钾水溶液的浓度是1~5mol/l。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酸性土壤的磷铵用海藻酸增效载体制备方法。该磷铵用海藻酸增效载体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a、海藻酸有机提取剂制备将20~50重量份醇胺、5~10重量份柠檬酸钾、5~10重量份水杨酸钾与5~10重量份乙二醇加到1000~2000重量份温度为60~70℃的水中,搅拌溶解,冷却,得到所述的海藻酸有机提取剂;本发明使用的醇胺是一种以氨的氮原子为核心,而氨的氢原子被醇取代的化合物,它可与海藻酸粉中的钙、镁、铁等离子螯合,提高这种原料的水溶性,从而有助于提高从海藻酸粉中提取海藻酸的提取率。本发明使用的醇胺是一种或多种选自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或n-甲基二乙醇胺的醇胺。所述的醇胺都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例如由上海敏晨化工有限公司以商品名一乙醇胺(mea)销售的产品、由邹平县国安化工有限公司以商品名n-甲基二乙醇胺(mdea)销售的产品。在本发明中,柠檬酸钾在制备海藻酸有机提取剂中的基本作用是增加海藻酸coo-官能团,提高海藻酸提取率。本发明使用的柠檬酸钾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例如由西安惠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商品名柠檬酸钾销售的产品。水杨酸钾在制备海藻酸有机提取剂中的基本作用是增加含芳环的羧基结构,使海藻酸载体具有抗逆性能。本发明使用的水杨酸钾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例如由武汉贝尔卡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商品名水杨酸钾销售的产品。乙二醇因与水良好的互溶性和抗低温性能而能增强海藻酸有机提取剂液体稳定性和流动性。本发明使用的乙二醇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例如由郑州正昇化工产品有限公司以商品名防冻液用乙二醇销售的产品。在本发明中,其它原料用量在所述的范围内时,如果醇胺的用量低于20重量份时,则会降低海藻酸提取率;如果醇胺的用量高于50重量份时,则会导致海藻酸液体气泡过多,细小的杂质混于海藻酸液体中,提取的海藻酸液体纯度下降;因此,醇胺的用量为20~50重量份是合适的,优选地是28~42重量份,更优选地是30~36重量份。其它原料用量在所述的范围内时,如果柠檬酸钾的用量低于5重量份时,则会对提高海藻酸提取率影响不明显;如果柠檬酸钾的用量高于10重量份时,则会导致海藻酸有机提取剂碱性过高;因此,柠檬酸钾的用量为5~10重量份是恰当的,优选地是6~9重量份。其它原料用量在所述的范围内时,如果水杨酸钾的用量低于5重量份时,则会对增强海藻酸载体效果作用有限;如果水杨酸钾的用量高于10重量份时,则会提高海藻酸有机提取剂碱性,且成本增加;因此,水杨酸钾的用量为5~10重量份是恰当的,优选地是6~9重量份。其它原料用量在所述的范围内时,如果乙二醇的用量低于5重量份时,则会对低温时提高海藻酸液体稳定性效果不明显;如果乙二醇的用量高于10重量份时,则会因羟基较高,随储存时间延长可能引起部分海藻酸沉淀因此,乙二醇的用量为5~10重量份是合适的,优选地是6~9重量份。其它原料用量在所述的范围内时,如果水的用量低于1000重量份时,则会因海藻酸有机提取剂浓度过高,水用量低,海藻酸溶解度有限,提取海藻酸效率下降;如果水的用量高于2000重量份时,则会因海藻酸有机提取剂浓度过低,同样导致海藻酸提取率下降;因此,水的用量为1000~2000重量份是合适的,优选地是1200~1800重量份,更优选地是1400~1600重量份。优选地,醇胺、柠檬酸钾、水杨酸钾、乙二醇与水的重量比是28~42:6~9:6~9:6~9:1200~1800。在这个步骤中,将在转速60~240rpm的条件下搅拌溶解得到的溶液冷却至温度40℃以下,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证海藻酸有机提取剂的稳定性和后续量化制备。b、海藻酸提取液制备将100重量份海藻粉添加到800~1500重量份在步骤a得到的海藻酸有机提取剂中,然后在搅拌下将其温度逐渐升至70~90℃,并在这个温度下保持6~12h,接着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沉淀物弃去,得到所述的海藻酸提取液;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海藻是褐藻、巨藻或泡叶藻,本发明使用的海藻都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例如本发明使用的褐藻是由烟台长岛三友公司以商品名海带销售的褐藻;本发明使用的巨藻是由陕西斯诺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商品名巨藻原粉销售的巨藻。根据本发明,采用现有常规破碎设备将褐藻、巨藻或泡叶藻进行粉碎,收集粒度小于2mm的海藻粉作为原料制备海藻酸提取液。在本发明中,海藻粉为100重量份时,如果所述海藻酸有机提取剂用量低于800重量份,则会导致液体浓稠难以进行后续离心处理;如果所述海藻酸有机提取剂用量高于1500重量份,则会导致提取的海藻酸提取液含水量高,影响在尿素中的应用。因此,所述海藻酸有机提取剂用量为800~1500重量份是恰当的。在这个步骤中,在转速为100~200rpm的搅拌下将海藻粉与海藻酸有机提取剂混合物的温度逐渐升至70~90℃,并在这个温度下保持6~12h。其提取时间超过所述范围是不可取的。如果提取时间短于6h,则海藻酸提取不完全,造成海藻酸损失;如果提取时间超过12h,则导致提取海藻酸的能耗增加,成本增加。因此,海藻酸提取时间为6~12h是可行的。根据本发明,冷却至室温的提取物使用离心机在转速1000~3000rpm的条件下离心分离5~40min。本发明使用的离心机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例如由上海市离心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以商品名二相分离卧螺沉降离心机销售的产品。c、海藻酸增效载体制备将10~20重量份苯羧酸、5~10重量份磺酸和0.02~0.05重量份聚乙二醇加入到100重量份在步骤b得到的海藻酸提取液中,加热至温度50℃,再加入2~3重量份过氧化二异丙苯,接着加热至温度100℃,在这个温度下反应60~120min,再加入2~6重量份聚氧乙烯醚,冷却,用焦磷酸钾水溶液将其ph值调节至7.5~9.0,得到一种适于酸性土壤的磷铵用海藻酸增效载体。在本发明中,在以过氧化二异丙苯引发剂与聚乙二醇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下,苯羧酸与步骤b得到的海藻酸提取液中的海藻酸进行接枝反应,于是进一步增加海藻酸的酸性官能团种类和数量,其目的是与磷铵分子中的氨基反应结合更加紧密,明显延缓磷铵在土壤中的分解速度。在本发明中,所述的苯羧酸是苯甲酸、苯乙酸、水杨酸或乙酰水杨酸;它们都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例如由江苏顺丰化工有限公司以商品名苯甲酸销售的产品、山东新华隆信化工有限公司以商品名工业水杨酸销售的产品、由郑州佳鸿化工有限公司以商品名乙酰水杨酸销售的产品。磺酸是磺基与烃基(包括芳基)相连接而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它可增强海藻酸的水溶性及其与金属离子的螯合能力。所述的磺酸是苯磺酸、萘磺酸、甲基磺酸或氨基乙磺酸,它们都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例如由上海依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商品名苯磺酸销售的产品、由上海高鸣化工有限公司以商品名2-萘磺酸销售的产品、由武汉海德化工发展有限公司以商品名甲基磺酸销售的产品、由江苏采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商品名β-氨基乙磺酸销售的产品。在本发明中,其它原料用量在所述范围内时,如果苯羧酸用量低于10重量份,则会苯羧基官能团增加量偏低;如果苯羧酸用量高于20重量份,则会引起部分海藻酸沉淀;因此,苯羧酸用量为10~20重量份是恰当的;其它原料用量在所述范围内时,如果磺酸用量低于5重量份,则会对提高海藻酸水溶性效果不明显;如果磺酸用量高于10重量份,则会成本增加过高;因此,苯羧酸用量为5~10重量份是恰当的;其它原料用量在所述范围内时,如果聚乙二醇用量低于0.02重量份,则会因分散性低,接枝效果不理想;如果聚乙二醇用量高于0.05重量份,则会影响接枝效果;因此,苯羧酸用量为0.02~0.05重量份是可行的;其它原料用量在所述范围内时,如果过氧化二异丙苯用量低于2重量份,则会导致接枝效率低;如果过氧化二异丙苯用量高于3重量份,则会导致反应过快;因此,过氧化二异丙苯用量为2~3重量份是适当的;这个反应在温度100℃下进行60~120min,如果该反应时间短于60min,则苯羧酸、磺酸与海藻酸结合稳定性不够;如果该反应时间长于120min,则能耗增加明显。因此,这个反应时间为60~120min是可行的。聚氧乙烯醚在本发明中兼具树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性能,它既可作为固定相进一步减缓、减少土壤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与磷铵接触。焦磷酸钾对杂质金属离子具有极强的螯合能力,因此,它既可以调节该体系的ph,又可以通过螯合海藻酸中的钙、镁等离子,增强海藻酸增效载体的稳定性。在该海藻酸增效载体制备中,如果聚氧乙烯醚用量低于2重量份,则分散及渗透性能不明显;如果聚氧乙烯醚用量高于6重量份,则增效载体粘度过高;因此,聚氧乙烯醚用量为2~6重量份是恰当的。在这个步骤中,加入聚氧乙烯醚后将其溶液冷却至温度10~40℃。根据本发明,所述焦磷酸钾水溶液的浓度是1~5mol/l。本发明海藻酸增效载体的使用方法如下:在现有磷铵生产过程中,将10~100重量份步骤c得到的海藻酸增效载体加入到1000重量份磷酸洗涤液中,经在管式反应器中与液氨反应,得到所述含海藻酸增效载体的磷铵。现有的磷铵生产过程及其使用的设备具体可以参见《现代磷化工技术和应用》,2013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在这个步骤中,1000重量份磷酸洗涤液添加10~100重量份海藻酸增效载体。如果海藻酸增效载体添加量低于10重量份,则减少磷固定的效果不显著;如果海藻酸增效载体添加量高于100重量份,则造成磷铵含水量过高,增加干燥工序压力。[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系列有机碱为原料制备海藻酸有机提取剂,进一步将含有芳环的羧酸与海藻酸接枝,制备适用于酸性土壤的磷铵用海藻酸增效载体,并提出该增效载体在磷铵上的应用方法。1、该增效载体丰富的有机酸性官能团可提升颗粒磷铵肥际ph0.3~1.2个单位,增强肥际土壤的缓冲性。2、有效减少磷固定,海藻酸磷铵处理肥际2cm内的土壤有效磷含量较市售磷铵提高57%。3、刺激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促进作物对磷素的吸收,进一步提高磷肥利用率。水稻根系重量和活力均提高20%以上。与市售磷铵相比,本发明海藻酸磷铵的玉米产量平均提高9.2%,磷肥利用率提高7.3个百分点。【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述实施例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一、制备实施例实施例1:适于酸性土壤磷铵用海藻酸增效载体制备该实施例的实施步骤如下:a、海藻酸有机提取剂制备将30重量份一乙醇胺、8重量份柠檬酸钾、8重量份水杨酸钾与8重量份乙二醇加到2000重量份温度为60℃的水中,在转速60rpm的条件下搅拌溶解,得到的溶液冷却至温度40℃以下,得到所述的海藻酸有机提取剂;b、海藻酸提取液制备将100重量份粒度小于2mm的巨藻原粉添加到800重量份在步骤a得到的海藻酸有机提取剂中,然后在搅拌下将其温度逐渐升至80℃,并在这个温度下保持8h,接着冷却至室温,在转速1000rpm的条件下离心分离40min,沉淀物弃去,得到所述的海藻酸提取液;c、海藻酸增效载体制备将16重量份苯甲酸、8重量份苯磺酸和0.02重量份聚乙二醇加到100重量份在步骤b得到的海藻酸提取液中,然后加热至温度50℃,再加入2.0重量份过氧化二异丙苯,接着加热至温度100℃,在这个温度下反应60min,再加入2重量份聚氧乙烯醚,冷却至温度10℃,使用浓度为1mol/l的过磷酸水溶液将其ph值调节至7.5,于是得到所述的适于酸性土壤磷铵用海藻酸增效载体。实施例2:适于酸性土壤磷铵用海藻酸增效载体制备该实施例的实施步骤如下:a、海藻酸有机提取剂制备将20重量份二乙醇胺、5重量份柠檬酸钾、5重量份水杨酸钾与5重量份乙二醇加到1400重量份温度为64℃的水中,在转速120rpm的条件下搅拌溶解,得到的溶液冷却至温度40℃以下,得到所述的海藻酸有机提取剂;b、海藻酸提取液制备将100重量份粒度小于2mm的海带褐藻粉原料添加到1000重量份在步骤a得到的海藻酸有机提取剂中,然后在搅拌下将其温度逐渐升至90℃,并在这个温度下保持6h,接着冷却至室温,在转速3000rpm的条件下离心分离10min,沉淀物弃去,得到所述的海藻酸提取液;c、海藻酸增效载体制备将20重量份苯乙酸、5重量份萘磺酸和0.05重量份聚乙二醇加到100重量份在步骤b得到的海藻酸提取液中,然后加热至温度50℃,再加入2.4重量份过氧化二异丙苯,接着加热至温度100℃,在这个温度下反应80min,再加入4重量份聚氧乙烯醚,冷却至温度20℃,使用浓度为2mol/l的过磷酸水溶液将其ph值调节至8.0,于是得到所述的适于酸性土壤磷铵用海藻酸增效载体。实施例3:适于酸性土壤磷铵用海藻酸增效载体制备该实施例的实施步骤如下:a、海藻酸有机提取剂制备将40重量份三乙醇胺、10重量份柠檬酸钾、10重量份水杨酸钾与10重量份乙二醇加到1000重量份温度为67℃的水中,在转速180rpm的条件下搅拌溶解,得到的溶液冷却至温度40℃以下,得到所述的海藻酸有机提取剂;b、海藻酸提取液制备将100重量份粒度小于2mm的泡叶藻粉原料添加到1500重量份在步骤a得到的海藻酸有机提取剂中,然后在搅拌下将其温度逐渐升至70℃,并在这个温度下保持12h,接着冷却至室温,在转速2000rpm的条件下离心分离20min,沉淀物弃去,得到所述的海藻酸提取液;c、海藻酸增效载体制备将10重量份水杨酸、10重量份甲基磺酸和0.03重量份聚乙二醇加到100重量份在步骤b得到的海藻酸提取液中,然后加热至温度50℃,再加入3.0重量份过氧化二异丙苯,接着加热至温度100℃,在这个温度下反应100min,再加入6重量份聚氧乙烯醚,冷却至温度30℃,使用浓度为4mol/l的过磷酸水溶液将其ph值调节至8.5,于是得到所述的适于酸性土壤磷铵用海藻酸增效载体。实施例4:适于酸性土壤磷铵用海藻酸增效载体制备该实施例的实施步骤如下:a、海藻酸有机提取剂制备将50重量份n-甲基二乙醇胺、6重量份柠檬酸钾、6重量份水杨酸钾与6重量份乙二醇加到1600重量份温度为70℃的水中,在转速240rpm的条件下搅拌溶解,得到的溶液冷却至温度40℃以下,得到所述的海藻酸有机提取剂;b、海藻酸提取液制备将100重量份粒度小于2mm的野生海带褐藻粉原料添加到1200重量份在步骤a得到的海藻酸有机提取剂中,然后在搅拌下将其温度逐渐升至75℃,并在这个温度下保持8h,接着冷却至室温,在转速2500rpm的条件下离心分离15min,沉淀物弃去,得到所述的海藻酸提取液;c、海藻酸增效载体制备将13重量份乙酰水杨酸苯羧酸、6重量份氨基乙磺酸和0.04重量份聚乙二醇加到100重量份在步骤b得到的海藻酸提取液中,然后加热至温度50℃,再加入2.8重量份过氧化二异丙苯,接着加热至温度100℃,在这个温度下反应120min,再加入5重量份聚氧乙烯醚,冷却至温度40℃,使用浓度为5mol/l的过磷酸水溶液将其ph值调节至9.0,于是得到所述的适于酸性土壤磷铵用海藻酸增效载体。二、试验实施例试验实施例1:本发明海藻酸增效载体对磷铵肥际土壤ph和有效磷的影响样品制备:将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制备的海藻酸增效载体按照它与尿素的重量比5:100分别添加至磷铵中,分别称取150g前面制备的磷铵样品,置于长×宽×高=5cm×5cm×5cm,孔径为0.5mm的不锈钢丝网模具中,获得正方体磷铵a、正方体磷铵b、正方体磷铵c。以市售磷铵(贵州开磷集团,p2o5含量为46%)为对照样品p。试验步骤:分别将市售磷铵对照样品p、正方体磷铵a、正方体磷铵b、正方体磷铵c置于含水量18%的石灰性潮土(山东德州)中,压实土壤至容重1.3,于温度25±2℃下培养12小时。培养结束后,用刀片分别切出距离磷铵样品边缘1.5-2.0cm、1.0-1.5cm、0.5-1.0cm、0-0.5cm的土壤。根据(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标准分析方法测试正方体磷铵肥际土壤中的ph、有效磷含量。该检测结果列于表1中。表1:海藻酸磷铵与市售磷铵的肥际土壤ph、有效磷含量比较肥际是肥料转化的最初阶段,决定着后期的磷铵固定过程。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的海藻酸增效载体可显著降低磷铵肥际土壤ph,特别是降低肥际1cm以内的土壤ph,降低幅度0.3~1.2个ph单位,即肥际土壤溶液中的h+浓度提高3~12倍;肥际2cm内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高于市售磷铵处理57.3%,说明海藻酸磷铵的固定速度明显减缓。试验实施例2:本发明海藻酸增效载体对水稻根系生长和活力的影响试验样品: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4制备的海藻酸增效载体。本发明海藻酸增效载体在霍格兰营养液中的添加量为0.2g/l,分别记为a、b、c。试验步骤:将处理的石英砂装到500ml培养砵(底部有排水孔)中,距离砵沿2~3cm。将处理好的作物定植于培养砵中,每个处理重复6次。每隔4天浇灌1次营养液,每次100ml,以保持一定的湿度和养分浓度。试验检测:在作物出苗后第21天,根据《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年)标准方法取样测定根系鲜重和ttc活力。检测结果列于表2中。表2:本发明海藻酸增效载体对水稻根系生长和活力的影响作物根系的吸收能力是决定肥料利用率的重要因素。由表2列出的结果可知,本发明海藻酸增效载体a、b、c处理的水稻根系鲜重和活力分别较对照平均提高21.6%和36.7%。试验实施例3:本发明海藻酸磷铵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样品:利用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4的海藻酸增效载体制备的海藻酸磷铵a、海藻酸磷铵b和海藻酸磷铵c。以市售磷铵为对照样品p。施磷(p2o5)量为6kg/亩,每个处理重复四次,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4m2。供试水稻品种为粤晶丝苗,每小区栽植17×26=442棵,每棵3-4苗。使用的氮肥是尿素(n含量为以重量计46%),钾肥是氯化钾(k2o含量为以重量计60%)。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追肥各占二分之一,所有处理磷肥全部作为基肥。钾肥50%作基肥,50%在幼穗分化期追肥。根据下述公式计算磷肥利用率:磷肥利用率=(施磷处理吸磷量-不施磷处理吸磷量)/施磷量×100%]。其试验结果列于表3中。表3:本发明海藻酸磷铵对水稻产量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处理籽粒产量(kg/亩)磷肥利用率(%)p382.418.3a414.324.6b423.626.2c414.725.9由表3列出的结果可知,与市售磷铵相比,本发明海藻酸磷铵a、b、c的玉米产量平均提高9.2%,磷肥利用率提高7.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本发明制备的海藻酸增效载体与磷铵结合后,可通过影响肥际ph显著减缓磷铵在酸性土壤中的固定,提高磷的有效性,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通过增强养分吸收,提高磷肥利用率。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