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30899发布日期:2019-04-29 13:30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自然条件形成了盐碱地。

在降雨量少于蒸发量的地区。由于降雨量少,施到土壤的肥料不能完全被植物吸收,逐年积累,就形成了盐碱地。这类土壤fh一般都在ph9.5以上,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盐碱会越积累越多,最后将成为不毛之地。它们其主要成分有碳酸铵、二氧化钙及氯化钾、碳酸钾等,另一类土壤ph不详,酸碱度适中,但不能种庄稼,或种上植物也表现生长不良,是因为含硝量过高,当土壤含硝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硝就会破坏种子里的蛋白质,使其不能发芽。

2、人为因素形成的盐碱地

长期以来,基本没有按科学施肥,如南方地区主要缺钾,但由于氮肥的直观效应,施氮肥量农作物所需的几倍,钾元素含量一般在30ppm-50ppm,缺钾相当严重,但钾元素并没有得到大量补充,致使土壤营养更加的不平衡。大量使用氮素化肥,植物吸收入了,通过土壤硝化细菌的作用,转化成硝酸盐的形态积累在土壤中,使土壤更加酸化、盐渍化,其主要成分为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等。

3、随着社会的发展,盐碱地如不加久治理,改造将会有更多的土地成为盐碱地,粮食安全将受到极大的制约。

因此,发明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土地盐碱化严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硫酸铝:2-4%、硫酸亚铁:3-5%、尿素:11-13%、硼酸:0.5-1.5%、氧化镁:4-6%、生物菌:2.5-3.5%、腐殖酸:18-20%、牲畜粪便:10-14%、秸秆粉:13-15%、微凝胶剂:1-3%,余量为水。

优选的,所述生物菌由嗜盐菌、多枝菌以及高硫复合菌中的一种、两种或全部组成。

优选的,所述微凝胶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醚和聚乙烯醇质量比为1:1-3的混合物。

优选的,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硫酸铝:2%、硫酸亚铁:5%、尿素:11%、硼酸:1.5%、氧化镁:4%、生物菌:3.5%、腐殖酸:18%、牲畜粪便:14%、秸秆粉:13%、微凝胶剂:3%,余量为水。

优选的,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硫酸铝:3%、硫酸亚铁:4%、尿素:12%、硼酸:1%、氧化镁:5%、生物菌:3%、腐殖酸:19%、牲畜粪便:12%、秸秆粉:14%、微凝胶剂:2%,余量为水。

优选的,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硫酸铝:4%、硫酸亚铁:3%、尿素:13%、硼酸:0.5%、氧化镁:6%、生物菌:2.5%、腐殖酸:20%、牲畜粪便:10%、秸秆粉:15%、微凝胶剂:1%,余量为水。

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备料:根据质量分数准备相应的硫酸铝、硫酸亚铁、尿素、硼酸、氧化镁、腐殖酸、牲畜粪便、秸秆粉和微凝胶剂;

步骤二:制备生物菌:先将小麦洗净,再在适温下催芽,当麦芽长到一寸长时即可,再将麦芽晒干,按麦芽1:4加水,煮半小时,用纱布过滤,用过滤出的水1000ml,加葡萄糖10-15g,加热溶解完全融开后调ph至6-7,然后晾到自然温度时接种,再振动培养,调温度至36-38℃,培养15-17小时即可,再用麦麸温水浸泡2-3小时,然后用火煮开25-35分钟,过滤分装到三角瓶中,100-120℃下灭菌,待冷却32-34℃时接种,500ml液体接生物菌种一管,振动培养,1-2小时再摇一次,20-22小时即成,培养温度33-35℃,即可得到生物菌悬液;

步骤三:混合:将硫酸铝、硫酸亚铁、尿素、硼酸、氧化镁、腐殖酸、牲畜粪便和秸秆粉放入搅拌机中加水混合,并搅拌均匀;

步骤四:微凝胶:向上述混合物中添加微凝胶剂并继续搅拌,直至混合物呈微凝胶状,并将微凝胶物放入试管中备份;

步骤五:添加生物菌:向上述微凝胶物中加入制备好的生物菌悬液,然后震荡试管,直至生物菌悬液完全融入微凝胶物中,得到土壤改良剂。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的生物菌悬液制备完成后,放入冰箱内1-4℃温度下保藏。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和四中搅拌机的工作温度为30-40℃,搅拌机搅拌速率为800-1000转/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有效改善了土壤性质,特别是对降低土壤碱化度,效果明显;腐植酸大分子的基本结构是芳环和脂环,环上连有羧基、羟基、羰基、醌基、甲氧基等官能团,其能与水中的金属离子离合,有利于营养元素向作物传送,并能改良土壤结构,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生物菌结合土壤固有的有机质、有机物,扩繁出更多的生物菌,并且它们也可以把土壤的部分盐碱做为它们繁殖、生活所需的能量,从而把盐碱逐渐减少,最终使盐碱地变成疏松、透气性能好的高产田;另外,通过补充中硫酸铝、硫酸亚铁、尿素、硼酸和氧化镁,解决了长期只施用氮、磷、钾元素肥料而引起的营养失调,从而使植物产量得到增加,品质也大幅度得到改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硫酸铝:2%、硫酸亚铁:5%、尿素:11%、硼酸:1.5%、氧化镁:4%、生物菌:3.5%、腐殖酸:18%、牲畜粪便:14%、秸秆粉:13%、微凝胶剂:3%,余量为水,其中,生物菌由嗜盐菌、多枝菌以及高硫复合菌中的一种、两种或全部组成;微凝胶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醚和聚乙烯醇质量比为1:1-3的混合物。

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备料:根据质量分数准备相应的硫酸铝、硫酸亚铁、尿素、硼酸、氧化镁、腐殖酸、牲畜粪便、秸秆粉和微凝胶剂;

步骤二:制备生物菌:先将小麦洗净,再在适温下催芽,当麦芽长到一寸长时即可,再将麦芽晒干,按麦芽1:4加水,煮半小时,用纱布过滤,用过滤出的水1000ml,加葡萄糖10g,加热溶解完全融开后调ph至6,然后晾到自然温度时接种,再振动培养,调温度至36℃,培养15小时即可,再用麦麸温水浸泡2小时,然后用火煮开25-35分钟,过滤分装到三角瓶中,100℃下灭菌,待冷却32℃时接种,500ml液体接生物菌种一管,振动培养,1小时再摇一次,20小时即成,培养温度33℃,即可得到生物菌悬液,生物菌悬液制备完成后,放入冰箱内1℃温度下保藏;

步骤三:混合:将硫酸铝、硫酸亚铁、尿素、硼酸、氧化镁、腐殖酸、牲畜粪便和秸秆粉放入搅拌机中加水混合,并搅拌均匀,搅拌机的工作温度为30℃,搅拌机搅拌速率为800转/分;

步骤四:微凝胶:向上述混合物中添加微凝胶剂并继续搅拌,直至混合物呈微凝胶状,并将微凝胶物放入试管中备份;

步骤五:添加生物菌:向上述微凝胶物中加入制备好的生物菌悬液,然后震荡试管,直至生物菌悬液完全融入微凝胶物中,得到土壤改良剂。

实施例2:

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硫酸铝:3%、硫酸亚铁:4%、尿素:12%、硼酸:1%、氧化镁:5%、生物菌:3%、腐殖酸:19%、牲畜粪便:12%、秸秆粉:14%、微凝胶剂:2%,余量为水,其中,生物菌由嗜盐菌、多枝菌以及高硫复合菌中的一种、两种或全部组成;微凝胶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醚和聚乙烯醇质量比为1:1-3的混合物。

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备料:根据质量分数准备相应的硫酸铝、硫酸亚铁、尿素、硼酸、氧化镁、腐殖酸、牲畜粪便、秸秆粉和微凝胶剂;

步骤二:制备生物菌:先将小麦洗净,再在适温下催芽,当麦芽长到一寸长时即可,再将麦芽晒干,按麦芽1:4加水,煮半小时,用纱布过滤,用过滤出的水1000ml,加葡萄糖13g,加热溶解完全融开后调ph至6.5,然后晾到自然温度时接种,再振动培养,调温度至37℃,培养16小时即可,再用麦麸温水浸泡2.5小时,然后用火煮开30分钟,过滤分装到三角瓶中,110℃下灭菌,待冷却33℃时接种,500ml液体接生物菌种一管,振动培养,1.5小时再摇一次,21小时即成,培养温度34℃,即可得到生物菌悬液,生物菌悬液制备完成后,放入冰箱内2℃温度下保藏;

步骤三:混合:将硫酸铝、硫酸亚铁、尿素、硼酸、氧化镁、腐殖酸、牲畜粪便和秸秆粉放入搅拌机中加水混合,并搅拌均匀,搅拌机的工作温度为35℃,搅拌机搅拌速率为900转/分;

步骤四:微凝胶:向上述混合物中添加微凝胶剂并继续搅拌,直至混合物呈微凝胶状,并将微凝胶物放入试管中备份;

步骤五:添加生物菌:向上述微凝胶物中加入制备好的生物菌悬液,然后震荡试管,直至生物菌悬液完全融入微凝胶物中,得到土壤改良剂。

实施例3:

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硫酸铝:4%、硫酸亚铁:3%、尿素:13%、硼酸:0.5%、氧化镁:6%、生物菌:2.5%、腐殖酸:20%、牲畜粪便:10%、秸秆粉:15%、微凝胶剂:1%,余量为水,其中,生物菌由嗜盐菌、多枝菌以及高硫复合菌中的一种、两种或全部组成;微凝胶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醚和聚乙烯醇质量比为1:1-3的混合物。

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备料:根据质量分数准备相应的硫酸铝、硫酸亚铁、尿素、硼酸、氧化镁、腐殖酸、牲畜粪便、秸秆粉和微凝胶剂;

步骤二:制备生物菌:先将小麦洗净,再在适温下催芽,当麦芽长到一寸长时即可,再将麦芽晒干,按麦芽1:4加水,煮半小时,用纱布过滤,用过滤出的水1000ml,加葡萄糖15g,加热溶解完全融开后调ph至7,然后晾到自然温度时接种,再振动培养,调温度至38℃,培养17小时即可,再用麦麸温水浸泡3小时,然后用火煮开35分钟,过滤分装到三角瓶中,120℃下灭菌,待冷却34℃时接种,500ml液体接生物菌种一管,振动培养,2小时再摇一次,22小时即成,培养温度35℃,即可得到生物菌悬液,生物菌悬液制备完成后,放入冰箱内4℃温度下保藏;

步骤三:混合:将硫酸铝、硫酸亚铁、尿素、硼酸、氧化镁、腐殖酸、牲畜粪便和秸秆粉放入搅拌机中加水混合,并搅拌均匀,搅拌机的工作温度为40℃,搅拌机搅拌速率为1000转/分;

步骤四:微凝胶:向上述混合物中添加微凝胶剂并继续搅拌,直至混合物呈微凝胶状,并将微凝胶物放入试管中备份;

步骤五:添加生物菌:向上述微凝胶物中加入制备好的生物菌悬液,然后震荡试管,直至生物菌悬液完全融入微凝胶物中,得到土壤改良剂。

通过以上三组实施例均可以制得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其中第二组实施例制得的土壤改良剂改良盐碱地的效果最好。本发明通过多种组分配合使用,通过多种组分配合使用并制成特殊的微凝胶形态,能够高效且节约水资源的实现去盐碱化,同时对作物也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