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蔷薇科植物果实铁元素含量的叶面肥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4194发布日期:2019-01-14 18:15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叶面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蔷薇科植物果实铁元素含量的叶面肥配方。



背景技术:

蔷薇科植物果树缺铁黄化症已越来越普遍,缺铁会导致树势衰败,影响果实的膨大与着色,严重缺铁时产量大降,有效补铁却非常困难,现有的叶面肥利用率低,从摘果后到春季连续补充方可有效缓解前期的缺铁症状,有效的螯合铁价格很高并且很少。

因此,发明一种提高蔷薇科植物果实铁元素含量的叶面肥配方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蔷薇科植物果实铁元素含量的叶面肥配方,通过利用铁草、菜籽饼、豆饼、蔷薇科植物残叶、葡萄糖、尿素和淘米水混合均匀发酵生成基础肥料,使基础肥料中含有铁草内分离出的微量铁元素,减少完全使用螯合铁而造成的大量成本,并且菜籽饼、豆饼和蔷薇科植物残叶发酵腐熟使基础肥料形成弱酸环境,在喷施后能够促进植物果实对铁的吸收,另外利用蔷薇科植物残叶作为基肥与em菌肥配合使用,能够更为精准的补充蔷薇科植物果实以及叶片所需要的元素和营养,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蔷薇科植物果实铁元素含量的叶面肥配方,其中所使用的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铁草8-10份、菜籽饼6-8份、豆饼6-8份、蔷薇科植物残叶10-20份、葡萄糖2-3份、尿素3-4份和淘米水40-60份,其中所使用的其中所使用的辅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鳌和铁3-5份、em菌营养液2-3份、春兰内生细菌2-3份、维生素c1-2份、核黄素1-2份、氨基酸1-1.5份、离子保持剂1-2份、湿润剂0.5-1份和黏着剂0.5-1份。

优选的,所述主料和辅料质量比为5-7:3-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蔷薇科植物果实铁元素含量的叶面肥配方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步骤一:按照一定的比例将铁草、菜籽饼、豆饼、蔷薇科植物残叶、葡萄糖、尿素和淘米水混合均匀,通过沤制、发酵、腐熟步骤,得到混合的植物肥料;

步骤二:将腐熟后的肥料取出,通过压汁机将肥料打碎,然后通过碾压将打碎的肥料再次压出汁液,放入筛网中将杂质过滤;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过滤后的肥料液体再次进行粗滤和精滤,粗滤过滤目数为230目,精滤过滤目数为325目,最终得到无杂质的基础肥液;

步骤四:将鳌和铁、em菌营养液、春兰内生细菌、维生素c和核黄素按照比例加入搅拌罐内混合搅拌,液体流速为在42ft/min(0.2m/s),搅拌30min,然后经325目过滤网进行过滤,过滤掉杂质,最后再将步骤三中得到的基础肥液加入搅拌罐内进行混料;

步骤五:将氨基酸放入水中,然后加热至80℃,从而使氨基酸充分溶解,得到氨基酸水溶液,然后在步骤四混料过程中,将氨基酸水溶液加入混合;

步骤六:同时,在步骤四混料过程中,先后分三次加入一定比例的离子保持剂、湿润剂和黏着剂,混合均匀后,再次经325目过滤网进行过滤,最终得到叶面肥肥料;

步骤七:氮气气氛下,将得到的叶面肥肥料进行灌装并密封,入库,在常温下保存。

优选的,所述氨基酸具体为半胱氨酸、丝氨酸、邻氨基苯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鳌和铁具体为edta-fe鳌和铁。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制肥时间为20-30天。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利用铁草、菜籽饼、豆饼、蔷薇科植物残叶、葡萄糖、尿素和淘米水混合均匀发酵生成基础肥料,使基础肥料中含有铁草内分离出的微量铁元素,减少完全使用螯合铁而造成的大量成本,并且菜籽饼、豆饼和蔷薇科植物残叶发酵腐熟使基础肥料形成弱酸环境,在喷施后能够促进植物果实对铁的吸收,另外利用蔷薇科植物残叶作为基肥与em菌肥配合使用,能够更为精准的补充蔷薇科植物果实以及叶片所需要的元素和营养;

2、因为氨基酸、单糖和维生素能够促进铁的吸收,因此本发明通过核黄素、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c的添加,以及春兰内生细菌产生的铁载体,均能够加快植物果实对铁元素吸收,另外,葡萄糖一方面与em菌肥配合使用可加速细胞的代谢,进一步提高发酵的速度,另一方面能够促进铁的吸收,双重功能,使叶面肥配方更加简练易加工,并且节约成本;

3、通过半胱氨酸、丝氨酸、邻氨基苯甲酸三的添加,使叶片活性氧稳态维持,能够使缺铁的叶面复绿,使果实颜色鲜艳;

4、湿润剂和黏着剂能够增加叶面肥在果实以及叶片上的附着能力,从而使果实和叶片充分吸收铁元素和其他营养成分、微量元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蔷薇科植物果实铁元素含量的叶面肥配方,其中所使用的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铁草、菜籽饼、豆饼、蔷薇科植物残叶、葡萄糖、尿素和淘米水,其中所使用的其中所使用的辅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鳌和铁、em菌营养液、春兰内生细菌、维生素、核黄素、氨基酸、离子保持剂、湿润剂和黏着剂。

而具体到本实施例中:铁草8份、菜籽饼6份、豆饼6份、蔷薇科植物残叶10份、葡萄糖2份、尿素3份和淘米水60份,鳌和铁5份、em菌营养液3份、春兰内生细菌3份、维生素c2份、核黄素2份、氨基酸1.5份、离子保持剂2份、湿润剂1份和黏着剂1份,氨基酸具体为半胱氨酸,鳌和铁具体为edta-fe鳌和铁,所述主料和辅料质量比为5:5。

上述一种提高蔷薇科植物果实铁元素含量的叶面肥配方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步骤一:按照一定的比例将铁草、菜籽饼、豆饼、蔷薇科植物残叶、葡萄糖、尿素和淘米水混合均匀,通过沤制、发酵、腐熟步骤,得到混合的植物肥料,制肥时间为20天;

步骤二:将腐熟后的肥料取出,通过压汁机将肥料打碎,然后通过碾压将打碎的肥料再次压出汁液,放入筛网中将杂质过滤;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过滤后的肥料液体再次进行粗滤和精滤,粗滤过滤目数为230目,精滤过滤目数为325目,最终得到无杂质的基础肥液;

步骤四:将鳌和铁、em菌营养液、春兰内生细菌、维生素c和核黄素按照比例加入搅拌罐内混合搅拌,液体流速为在42ft/min(0.2m/s),搅拌30min,然后经325目过滤网进行过滤,过滤掉杂质,最后再将步骤三中得到的基础肥液加入搅拌罐内进行混料;

步骤五:将氨基酸放入水中,然后加热至80℃,从而使氨基酸充分溶解,得到氨基酸水溶液,然后在步骤四混料过程中,将氨基酸水溶液加入混合;

步骤六:同时,在步骤四混料过程中,先后分三次加入一定比例的离子保持剂、湿润剂和黏着剂,混合均匀后,再次经325目过滤网进行过滤,最终得到叶面肥肥料;

步骤七:氮气气氛下,将得到的叶面肥肥料进行灌装并密封,入库,在常温下保存。

本实施例中制备的叶面肥内部含有的铁元素较少,铁元素补充效果一般,对此,本实施例中抽取了制备的叶面肥对其内部的铁元素含量进行测试,然后抽取10亩蔷薇科植物果园进行喷洒测试,喷洒3-4次,每次间隔5-7天,一个月后,摘取多个果实,并且将其施肥至蔷薇科植物果实上,施肥一段时间后,检测果实内的铁元素含量,其中得到的结果为:本实施例中叶面肥铁元素含量为19%,而果实内的铁元素含量为0.11%。

实施例2:

对比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铁草9份、菜籽饼7份、豆饼7份、蔷薇科植物残叶15份、葡萄糖2.5份、尿素3.5份和淘米水50份,鳌和铁3.5份、em菌营养液2.5份、春兰内生细菌2.5份、维生素c1.5份、核黄素1.5份、氨基酸1.25份、离子保持剂1.5份、湿润剂0.75份和黏着剂0.75份,氨基酸具体为半胱氨酸、丝氨酸、邻氨基苯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鳌和铁具体为edta-fe鳌和铁,所述主料和辅料质量比为6:4。

上述一种提高蔷薇科植物果实铁元素含量的叶面肥配方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步骤一:按照一定的比例将铁草、菜籽饼、豆饼、蔷薇科植物残叶、葡萄糖、尿素和淘米水混合均匀,通过沤制、发酵、腐熟步骤,得到混合的植物肥料,制肥时间为25天;

步骤二:将腐熟后的肥料取出,通过压汁机将肥料打碎,然后通过碾压将打碎的肥料再次压出汁液,放入筛网中将杂质过滤;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过滤后的肥料液体再次进行粗滤和精滤,粗滤过滤目数为230目,精滤过滤目数为325目,最终得到无杂质的基础肥液;

步骤四:将鳌和铁、em菌营养液、春兰内生细菌、维生素c和核黄素按照比例加入搅拌罐内混合搅拌,液体流速为在42ft/min(0.2m/s),搅拌30min,然后经325目过滤网进行过滤,过滤掉杂质,最后再将步骤三中得到的基础肥液加入搅拌罐内进行混料;

步骤五:将氨基酸放入水中,然后加热至80℃,从而使氨基酸充分溶解,得到氨基酸水溶液,然后在步骤四混料过程中,将氨基酸水溶液加入混合;

步骤六:同时,在步骤四混料过程中,先后分三次加入一定比例的离子保持剂、湿润剂和黏着剂,混合均匀后,再次经325目过滤网进行过滤,最终得到叶面肥肥料;

步骤七:氮气气氛下,将得到的叶面肥肥料进行灌装并密封,入库,在常温下保存。

对比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制备的叶面肥内部含有的铁元素较高,铁元素补充效果很好,对此,本实施例中抽取了制备的叶面肥对其内部的铁元素含量进行测试,然后抽取10亩蔷薇科植物果园进行喷洒测试,喷洒3-4次,每次间隔5-7天,一个月后,摘取多个果实,并且将其施肥至蔷薇科植物果实上,施肥一段时间后,检测果实内的铁元素含量,其中得到的结果为:本实施例中叶面肥铁元素含量为22%,而果实内的铁元素含量为0.17%。

实施例3:

对比实施例1-2,本实施例中:铁草10份、菜籽饼8份、豆饼8份、蔷薇科植物残叶20份、葡萄糖3份、尿素4份和淘米水40份,鳌和铁3份、em菌营养液2份、春兰内生细菌2份、维生素c1份、核黄素1份、氨基酸1份、离子保持剂1份、湿润剂0.5份和黏着剂0.5份,氨基酸具体为半胱氨酸、丝氨酸、邻氨基苯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鳌和铁具体为edta-fe鳌和铁,所述主料和辅料质量比为7:3。

上述一种提高蔷薇科植物果实铁元素含量的叶面肥配方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步骤一:按照一定的比例将铁草、菜籽饼、豆饼、蔷薇科植物残叶、葡萄糖、尿素和淘米水混合均匀,通过沤制、发酵、腐熟步骤,得到混合的植物肥料,制肥时间为30天;

步骤二:将腐熟后的肥料取出,通过压汁机将肥料打碎,然后通过碾压将打碎的肥料再次压出汁液,放入筛网中将杂质过滤;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过滤后的肥料液体再次进行粗滤和精滤,粗滤过滤目数为230目,精滤过滤目数为325目,最终得到无杂质的基础肥液;

步骤四:将鳌和铁、em菌营养液、春兰内生细菌、维生素c和核黄素按照比例加入搅拌罐内混合搅拌,液体流速为在42ft/min(0.2m/s),搅拌30min,然后经325目过滤网进行过滤,过滤掉杂质,最后再将步骤三中得到的基础肥液加入搅拌罐内进行混料;

步骤五:将氨基酸放入水中,然后加热至80℃,从而使氨基酸充分溶解,得到氨基酸水溶液,然后在步骤四混料过程中,将氨基酸水溶液加入混合;

步骤六:同时,在步骤四混料过程中,先后分三次加入一定比例的离子保持剂、湿润剂和黏着剂,混合均匀后,再次经325目过滤网进行过滤,最终得到叶面肥肥料;

步骤七:氮气气氛下,将得到的叶面肥肥料进行灌装并密封,入库,在常温下保存。

对比实施例1和2,本实施例中制备的叶面肥内部含有的铁元素较高,铁元素补充效果一般,对此,本实施例中抽取了制备的叶面肥对其内部的铁元素含量进行测试,然后抽取10亩蔷薇科植物果园进行喷洒测试,喷洒3-4次,每次间隔5-7天,一个月后,摘取多个果实,并且将其施肥至蔷薇科植物果实上,施肥一段时间后,检测果实内的铁元素含量,其中得到的结果为:本实施例中叶面肥铁元素含量为22.6%,而果实内的铁元素含量为0.14%。

根据实施例1-3得出下表:

由上表可知,实施例2中主料和辅料比例适中,并且主料中,铁草、菜籽饼、豆饼、蔷薇科植物残叶、葡萄糖、尿素和淘米水的比例适中,从而使整个叶面肥不仅含有适当的铁元素,核黄素、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c和春兰内生细菌产生的适量铁载体均能够促进铁元素吸收,湿润剂和黏着剂能够增加叶面肥在果实以及叶片上的附着能力,从而使果实和叶片充分吸收铁元素和其他营养成分、微量元素。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3不同的是,所述氨基酸具体为半胱氨酸、丝氨酸、邻氨基苯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