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作物具有抗逆潜能调动和根冠促压功能的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4180发布日期:2019-01-14 18:15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节作物生长的组合物,具体为一种对作物具有抗逆潜能调动和根冠促压功能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率加快,灾害强度加强,危害程度加剧的趋势明显,对粮食生产造成了显著的不利影响。我国每年因干旱、高温、低温冷害和霜冻等非生物农业灾害导致的粮食减产超过500亿公斤,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而且这种影响还将长期存在,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生物活性物质,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调控作物生长发育过程,提高作物抵抗农业非生物灾害的能力。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能够高效地提高作物抗逆生长潜能的制剂,以有效减轻干旱、高温、低温霜冻等农业灾害对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以期为我国粮食作物稳产增产提供可行途径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作物抗逆生长能力的组合物,针对作物具有调动抗逆潜能,以及根冠促压功能作用,能够实现增强作物生长耐受抗逆能力并构建合理根冠株型。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首先,提供一种对作物具有抗逆潜能调动和根冠促压功能的组合物,它由含有氯化胆碱的作物生长延缓组分、含有α-萘乙酸的作物生长促进组分和作物抗逆促生长组分复配而成;所述的氯化胆碱与所述的α-萘乙酸质量比为0.1~20:0.01~3;所述的作物抗逆促生长组分由微量元素肥料、水杨酸、甜菜碱和腐殖酸组成,其中所述的微量元素肥料由锌肥、硼肥、钼肥和锰肥复配组成且至少占所述的作物抗逆促生长组分的9wt%。

本发明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作物生长延缓组分进一步含有烯效唑、多效唑、矮壮素或缩节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本发明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作物生长促进组分进一步含有芸苔素内酯或复硝酚钠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组合物。

本发明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氯化胆碱与所述的α-萘乙酸质量比为1~10:0.05~1。

本发明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作物抗逆促生长组分中,微量元素肥料占16-98wt%。

本发明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微量元素肥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由4~60%的锌肥、1~45%的硼肥、8~50%的钼肥和10~70%的锰肥复配组成。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锌肥选自硫酸锌、氯化锌或磷酸锌;最优选硫酸锌;所述的硼肥选自硼砂或者硼酸;所述的钼肥选自钼酸铵或钼酸钠,最优选钼酸铵;所述的锰肥选自硫酸锰或碳酸锰,最优选硫酸锰。

本发明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对作物具有抗逆潜能调动和根冠促压功能的组合物,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水杨酸0.5~1份、甜菜碱0.001~0.005份、腐殖酸0.1~1份、复硝酚钠8~10份、α-萘乙酸0.2~0.5份、矮壮素10~12份、氯化胆碱0.01~0.05份;硫酸锌1~3份、硼酸0.5~1份、钼酸铵1~2份、硫酸锰2~3份。

本发明优选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对作物具有抗逆潜能调动和根冠促压功能的组合物,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水杨酸0.3~0.5份、甜菜碱1~2份、腐殖酸0.1~1份、芸苔素内酯0.05~0.1份、α-萘乙酸0.02~0.05份、矮壮素0.01~0.05份、缩节胺0.03~0.05份、氯化胆碱0.1~0.5份;硫酸锌0.5~1份、硼酸0.2~0.5份、钼酸铵0.5~1份、硫酸锰0.5~1份。

本发明所述的对作物具有抗逆潜能调动和根冠促压功能的组合物可以使用农业上许可和公知的乳化剂和分散剂材料制备成多种制剂形式加以应用,包括粉剂或液体制剂;其中液体制剂包括各种农业生产可接受的浓缩液、稀释液或乳液等形式。所述的乳化剂选自非离子或阴离子乳化剂,如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磷酸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烷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芳基磺酸盐或蛋白水解物;所述的分散剂选自非离子、阴离子、水溶性高分子物质或无机分散剂等。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组合物及其制剂在作物种子处理、作物植株体给药或土壤灌溉中的应用。

所述的作物种子优选小麦种子。所述的作物种子处理优选包括浸种、拌种、闷种或种子包衣等浸渍处理;所述的作物植株体给药优选以灌溉、注射或喷洒的方式直接施用于作物植株体。

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在所述作物种子浸渍处理中的应用,优选将所述组合物与所述的分散剂和/或乳化剂配制成浓度为0.08~2.6wt%的拌种液,按照1:10的液种比与种子充分拌匀,堆闷6~24h。

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在所述作物植株体给药或土壤灌溉中的应用,优选将所述组合物与所述的分散剂和/或乳化剂配制成浓度为0.08~2.6wt%的液体制剂,按照每亩30kg的用量以注射或喷洒的方式直接施用于植株体;或者按照每亩30kg的用量以灌溉方式直接施用于作物生长的土壤。

本发明所述的对作物具有抗逆潜能调动和根冠促压功能的组合物中,以氯化胆碱为主的外源性作物生长延缓组分和以α-萘乙酸为主的外源性作物生长促进组分复配,相互配合地对作物在干旱、高温、低温等非生物逆境环境下的抗逆和促生长起到了综合调节作用。其中,氯化胆碱可经由植物根茎叶吸收,快速地传导到作用部位,生理调节c3植物光呼吸,促进根系发育,以及光合产物尽可能地趋向块根、块茎和籽实的运移,从而增加产量;与激动素、类生长素等配合施用,可加快其运移,更有效发挥激动素、类生长素的作用。在作物生长前期,要避免作物地上部分徒长,可利用氯化胆碱等组分上述特点来抑制作物地上部的生长,适当降低作物地上部的生物量,相对增加根系生物量,合理地分配作物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物量比例,达到提高根冠比、实现形成抗逆株型的目的。α-萘乙酸可刺激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诱发枝条不定根的形成,促进生长、矮化株型、诱导开花结果,从而提高作物抗逆性;因此在抗逆株型形成后,可利用α-萘乙酸等组分保障作物的营养吸收和生长调控方面的能动优势,最小限度地减少由于地上部生物量减少而造成的产量损失,或形成作物丰产高产潜能。经实验验证,α-萘乙酸与氯化胆碱以特定比例(质量比为1~10:0.05~1)复配,能够缓解干旱胁迫对叶片含水量的降低趋势,减轻对细胞膜的伤害程度,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以单独使用萘乙酸或氯化胆碱为对照,萘乙酸与氯化胆碱的复配使作物根冠比分别比对照组增加2.2%~6.6%,植株体含水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1.8%~4.1%,应用于大田试验,实现作物灾害的损失减少15.6%~25.6%。

此外,本发明组合物中的外源性作物生长激发调动组分由多种活性成分复配而成,多种活性成分基于不同原理对作物的抗逆促生长发挥作用,能够激发和调动作物抵御逆境胁迫的潜在机能,提高作物自身抗逆能力。其中,水杨酸在植物抗逆信号转导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增加植物叶绿素含量,减少蒸腾作用,促进生根,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作物抗逆性;腐殖酸能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逆能力,它能被植物根茎叶吸收,具有促进作物生根,减少气孔开度,降低蒸腾,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抑制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以及降低叶片水势,增强渗透压等生理代谢功能,以刺激植株对旱寒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甜菜碱在保护作物细胞膜、维持作物细胞渗透压和调节作物无机离子吸收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能提高酶热变性所需的温度,对逆境条件下的作物气孔运动、呼吸作用及相关基因表达都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本发明所述的微量元素肥料硼肥、锌肥、钼肥和锰肥,在植物体内作为酶的组成成分参与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代谢,也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上述抗逆生长激发调动的作用贯穿于各个时期,利用它来激发作物的生长活力,提升相关酶活性和相关物质含量,挖掘作物的抗逆潜能,提升其抗逆性;同时,在逆境环境过后,要发挥其调控作用,激发作物的恢复生长的潜能,减少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优选的方案中,作为外源性作物生长延缓组分的烯效唑或多效唑、矮壮素及缩节胺可进一步起到辅助延缓作物地上部生长的调节作用,其中烯效唑或多效唑具有控制营养生长,抑制细胞伸长、缩短节间、矮化植株,促进侧芽生长和花芽形成,增强抗逆性的功效;矮壮素抑制作物细胞伸长,但不抑制细胞分裂,能使植株变矮,杆茎变粗,叶色变绿,使作物耐旱耐涝,防止作物徒长倒伏;缩节胺能促进植物发育、提前开花、防止脱落、增加产量,能增强叶绿素合成,抑制主茎和果枝伸长,可调节植物生长,使植株坚实抗倒伏,改进色泽,提高细胞膜的稳定性,增加植株抗逆性。

在优选的方案中,作为外源性作物生长促进组分的芸苔素内酯和/或复硝酚钠可进一步起到辅助保障作物的营养吸收和生长的调节的作用,其中芸苔素内酯又名油菜素内酯具有生根、促进生长、提苗、壮苗、保苗,促使黄叶病叶变绿、促进受精、保花保果,以及协调营养平衡等多重功能,能充分激发植物内在潜能,促进作物生长和增加产量,能提高作物的抗旱和抗寒能力;复硝酚钠具有促进细胞原生质流动、提高细胞活力、加速植株生长发育、促根壮苗、提高产量、增强作物抗逆能力等功能作用。

总之,本发明的组合物通过合理组配促进型组分和抑制型组分,综合分发挥其生长调节作用,综合提升作物抗逆性。在实现激发和调动作物抵御逆境胁迫的潜在机能的前提下,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适度抑制地上部的生长,最小限度地减少由于地上部生物量减少而造成的产量损失,以形成具有适应和耐受逆境胁迫的作物根冠性状和株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组合物能够综合提升作物抗逆性,其效果不仅表现在使作物更适应逆境环境,减少胁迫伤害,还表现在逆境条件消失后作物迅速恢复生长;提高作物的抗逆生长潜能,实现有灾能承灾,承灾少减产,灾后能恢复的效果,最大程度减少因灾减产的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以列举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效果。以下实施例虽然仅以干旱胁迫条件举例,但并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组合物所应用的范围,即不限于将本发明具有对作物的抗逆潜能活性激发调动和根冠促压功能活性的复合制剂应用于低温、高温、干热风等非生物环境胁迫的农业灾害影响。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下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精神所引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以下实施例以小麦为实验对象,用2%次氯酸钠对种子进行15min消毒后晾干,用本发明以下实施例1-6复配的药物制剂浸种12h,晾干后播种;在实验室条件下,将复配药物制剂浸渍12h后的作物种子,置于含有15ml水的培养皿(底部垫一层滤纸)中,每皿50粒,重复3次,在人工气候箱黑暗环境下23℃/21℃催芽48h,然后在14h/10h光照/黑暗下培养72h后转入18%peg中胁迫48h,测定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脱水率等指标。

实施例1

由水杨酸0.5份、甜菜碱1份、腐殖酸1份、芸苔素内酯0.1份、萘乙酸0.2份、烯效唑0.01份或多效唑0.1份、矮壮素0.01份、氯化胆碱0.5份、硫酸锌0.8份、硼砂0.1份、钼酸铵0.5份和硫酸锰1份混合制备得到粉体制剂或浓缩液制剂,记作制剂i。

小麦种子浸于2%次氯酸钠中进行15min消毒后晾干,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分别使用制剂i加水稀释后的拌种液i和蒸馏水浸渍,所述拌种液i中各成分含量如下:水杨酸500mg/l、甜菜碱1g/l、腐殖酸1g/l、芸苔素内酯0.1g/l、萘乙酸200mg/l、烯效唑10mg/l100mg/l、矮壮素10mg/l、氯化胆碱0.5g/l、硫酸锌0.8g/l、硼砂0.1g/l、钼酸铵0.5g/l、硫酸锰1g/l;浸种12h,晾干;在实验室条件下,将浸渍12h后的小麦种子置于含有15ml水的培养皿中(底部垫一层滤纸),每皿50粒,重复3次,在人工气候箱黑暗环境下23℃/21℃催芽48h,然后在14h/10h光照/黑暗下培养72h后转入18%peg中胁迫48h,测定18%peg干旱模拟条件下的小麦植株体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脱水率等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植株体生物总量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拌种液i浸渍的实验组作物根冠比和相对含水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2.8%、1.8%,相对电导率和脱水率分别比对照组减少37.0%、13.8%。

实施例2

由水杨酸1份、甜菜碱0.001份、腐殖酸0.1份、复硝酚钠10份、萘乙酸0.3份、矮壮素10份、氯化胆碱0.01份、硫酸锌2份、硼酸0.5份、钼酸铵1份和硫酸锰2份混合制备得到粉体制剂或浓缩液制剂,记作制剂ii。

小麦种子浸于2%次氯酸钠中进行15min消毒后晾干,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分别使用制剂ii加水稀释后的拌种液ii和蒸馏水浸渍,所述拌种液ii中各成分含量如下:水杨酸1g/l、甜菜碱1mg/l、腐殖酸100mg/l、复硝酚钠10g/l、萘乙酸300mg/l、矮壮素10g/l、氯化胆碱10mg/l;硫酸锌2.0g/l、硼酸0.5g/l、钼酸铵1.0g/l、硫酸锰2.0g/l;浸种12h,晾干;在实验室条件下,将浸渍12h后的小麦种子置于含有15ml水的培养皿中(底部垫一层滤纸),每皿50粒,重复3次,在人工气候箱黑暗环境下23℃/21℃催芽48h,然后在14h/10h光照/黑暗下培养72h后转入18%peg中胁迫48h,测定18%peg干旱模拟条件下的小麦植株体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脱水率等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植株体生物总量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拌种液ii浸渍的实验组作物根冠比和相对含水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2.5%、2.6%,相对电导率和脱水率分别比对照组减少39.5%、16.6%。

实施例3

由水杨酸0.5份、甜菜碱2份、腐殖酸0.1份、芸苔素内酯0.1份、复硝酚钠8份、萘乙酸0.05份、缩节胺0.05份、氯化胆碱2份、硫酸锌1份、硼酸0.5份、钼酸铵0.8份和硫酸锰2份混合制备得到粉体制剂或浓缩液制剂,记作制剂iii。

小麦种子浸于2%次氯酸钠中进行15min消毒后晾干,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分别使用制剂iii加水稀释后的拌种液iii和蒸馏水浸渍,所述拌种液iii中各成分含量如下:使用由水杨酸500mg/l、腐殖酸100mg/l、甜菜碱2g/l、芸苔素内酯0.1g/l、复硝酚钠8g/l、α-萘乙酸50mg/l、缩节胺50mg/l、氯化胆碱2g/l;硫酸锌1.0g/l、硼砂0.5g/l、钼酸铵0.8g/l、硫酸锰1g/l;剂浸种12h,晾干;在实验室条件下,将浸渍12h后的小麦种子置于含有15ml水的培养皿中(底部垫一层滤纸),每皿50粒,重复3次,在人工气候箱黑暗环境下23℃/21℃催芽48h,然后在14h/10h光照/黑暗下培养72h后转入18%peg中胁迫48h,测定18%peg干旱模拟条件下的小麦植株体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脱水率等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植株体生物总量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拌种液iii浸渍的实验组作物根冠比和相对含水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2.2%、3.1%,相对电导率和脱水率分别比对照组减少40.1%、14.0%。

实施例4

由水杨酸0.3份、甜菜碱1份、腐殖酸0.5份、芸苔素内酯0.1份、萘乙酸0.08份、矮壮素0.05份、缩节胺0.05份、氯化胆碱0.5份、硫酸锌0.8份、硼酸0.3份、钼酸铵0.6份和硫酸锰0.6份混合制备得到粉体制剂或浓缩液制剂,记作制剂iv。

小麦种子浸于2%次氯酸钠中进行15min消毒后晾干,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分别使用制剂iv加水稀释后的拌种液iv和蒸馏水浸渍,所述拌种液vi中各成分含量如下:水杨酸300mg/l、甜菜碱1g/l、腐殖酸0.1~1份、芸苔素内酯100mg/l、萘乙酸80mg/l、矮壮素50mg/l、缩节胺50mg/l、氯化胆碱500mg/l、硫酸锌0.8g/l、硼酸0.3g/l、钼酸铵0.6g/l,硫酸锰0.6g/l;浸种12h,晾干;在实验室条件下,将浸渍12h后的小麦种子置于含有15ml水的培养皿中(底部垫一层滤纸),每皿50粒,重复3次,在人工气候箱黑暗环境下23℃/21℃催芽48h,然后在14h/10h光照/黑暗下培养72h后转入18%peg中胁迫48h,测定18%peg干旱模拟条件下的小麦植株体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脱水率等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植株体生物总量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拌种液iv浸渍的实验组作物根冠比和相对含水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6.2%、2.6%,相对电导率和脱水率分别比对照组减少37.6%、13.6%。

实施例5

由水杨酸0.5份、甜菜碱2份、腐殖酸0.1份、芸苔素内酯0.05份、复硝酚钠8份、萘乙酸0.05份、烯效唑0.11份或多效唑0.15份、氯化胆碱0.5份、硫酸锌0.8份、硼酸0.3份、钼酸铵0.6份和硫酸锰0.6份混合制备得到粉体制剂或浓缩液制剂,记作制剂v。

小麦种子浸于2%次氯酸钠中进行15min消毒后晾干,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分别使用制剂v加水稀释后的拌种液v和蒸馏水浸渍,所述拌种液v中各成分含量如下:水杨酸500mg/l、甜菜碱1g/l、腐殖酸800mg/l、芸苔素内酯50mg/l、复硝酚钠8g/l、萘乙酸50mg/l、烯效唑110mg/l或多效唑150mg/l、氯化胆碱0.5g/l;硫酸锌0.8g/l、硼酸0.3g/l、钼酸铵0.6g/l,硫酸锰0.6g/l;浸种12h,晾干;在实验室条件下,将浸渍12h后的小麦种子,置于含有15ml水的培养皿中(底部垫一层滤纸),每皿50粒,重复3次,在人工气候箱黑暗环境下23℃/21℃催芽48h,然后在14h/10h光照/黑暗下培养72h后转入18%peg中胁迫48h,测定18%peg干旱模拟条件下的小麦植株体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脱水率等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植株体生物总量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拌种液v浸渍的实验组作物根冠比和相对含水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6.6%、3.6%,相对电导率和脱水率分别比对照组减少39.1%、15.1%。

实施例6

由水杨酸0.3份、甜菜碱1份、腐殖酸0.8份、芸苔素内酯0.08份、α-萘乙酸0.05份、缩节胺0.05份、矮壮素0.01份、氯化胆碱0.1份、硫酸锌0.8份、硼酸0.3份、钼酸铵0.6份和硫酸锰0.6份混合制备得到粉体制剂或浓缩液制剂,记作制剂vi。

小麦种子浸于2%次氯酸钠中进行15min消毒后晾干,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分别使用制剂vi加水稀释后的拌种液vi和蒸馏水浸渍,所述拌种液vi中各成分含量如下:使用由水杨酸300mg/l、腐殖酸800mg/l、甜菜碱1.0g/l、芸苔素内酯80mg/l、萘乙酸50mg/l、矮壮素10mg/l、缩节胺50mg/l、氯化胆碱100mg/l;硫酸锌0.8g/l、硼酸0.3g/l、钼酸铵0.6g/l,硫酸锰0.6g/l;浸种12h,晾干;在实验室条件下,将浸渍12h后的小麦种子置于含有15ml水的培养皿中(底部垫一层滤纸),每皿50粒,重复3次,在人工气候箱黑暗环境下23℃/21℃催芽48h,然后在14h/10h光照/黑暗下培养72h后转入18%peg中胁迫48h,测定18%peg干旱模拟条件下的小麦植株体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脱水率等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植株体生物总量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拌种液iv浸渍的实验组作物根冠比和相对含水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6.0%、4.1%,相对电导率和脱水率分别比对照组减少37.9%、15.6%。

实施例7

使用由水杨酸30mg、腐殖酸0.3g、甜菜碱100mg、芸苔素内酯3mg、萘乙酸30mg、烯效唑300mg或多效唑3g、矮壮素30mg、氯化胆碱0.3g;硫酸锌6g、硼砂3g、钼酸铵15g等组成复合功能制剂,分别添加乳化剂和分散剂3~30g,将活性物质组合物配制成粉体制剂、或配制成为100~500g重量包装的浓缩制剂或是浓浆制剂。使用过程中,将制剂溶解到30kg水中,稀释获得相应复合制剂的最终浓度。针对玉米干旱试验进行叶面喷施,与对照(干旱且未施用复合功能制剂)相比,因灾损失减少20.9%。

实施例8

使用由水杨酸30g、甜菜碱30mg、腐殖酸100mg、复硝酚钠300g、萘乙酸9g、矮壮素300g、氯化胆碱0.3g、硫酸锌60g、硼酸15g、钼酸铵30g、硫酸锰60g等组成的复合功能制剂,分别添加乳化剂和分散剂3~30g,将活性物质组合物配制成粉体制剂、或配制成为100~500g重量包装的浓缩制剂或是浓浆制剂。使用过程中,将制剂溶解到30kg水中,稀释获得相应复合制剂的最终浓度。针对玉米干旱试验进行叶面喷施,与对照(干旱且未施用复合功能制剂)相比,因灾损失减少15.6%。

实施例9

使用由腐殖酸0.3g、甜菜碱90g、腐殖酸0.5mg、芸苔素内酯30g、复硝酚钠30mg、萘乙酸3g、缩节胺4.5g、氯化胆碱60g、硫酸锌30.0g、硼砂15g、钼酸铵24g等组成的复合功能制剂,分别添加乳化剂和分散剂3~30g,将活性物质组合物配制成粉体制剂、或配制成为100~500g重量包装的浓缩制剂或是浓浆制剂。使用过程中,将制剂溶解到30kg水中,稀释获得相应复合制剂的最终浓度。针对玉米干旱试验进行叶面喷施,与对照(干旱且未施用复合功能制剂)相比,因灾损失减少22.6%。

实施例10

使用由水杨酸3g、甜菜碱0.3g、腐殖酸1g、芸苔素内酯3.0g、萘乙酸2.4g、矮壮素1.8g、缩节胺1.5g、氯化胆碱0.3g、硫酸锌2.4g、硼酸9.0g、钼酸铵18.0g、硫酸锰18.0g等组成的复合功能制剂,分别添加乳化剂和分散剂3~30g,将活性物质组合物配制成粉体制剂、或配制成为100~500g重量包装的浓缩制剂或是浓浆制剂。使用过程中,将制剂溶解到30kg水中,稀释获得相应复合制剂的最终浓度。针对玉米干旱试验进行叶面喷施,与对照(干旱且未施用复合功能制剂)相比,因灾损失减少25.6%。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