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硒营养液及其在牡丹嫁接培养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1983发布日期:2019-02-12 22:49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硒营养液及其在牡丹嫁接培养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牡丹(学名:paeoniasuffruticosaandr.)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牡丹性喜温暖、凉爽、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喜阳光,也耐半阴,耐寒,耐干旱,耐弱碱,忌积水,怕热,怕烈日直射。适宜在疏松、深厚、肥沃、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长。酸性或黏重土壤中生长不良。牡丹繁殖方法有分株、嫁接、播种等,但以分株及嫁接居多,播种方法多用于培育新品种。嫁接,是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是利用植物受伤后具有愈伤的机能来进行的。牡丹的嫁接繁殖,依所用砧木的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野生牡丹;一种是用芍药根。常用的牡丹嫁接方法主要有嵌接法、腹接法和芽接法三种。嵌接法用芍药根作砧木,因芍药根柔软无硬心,容易嫁接,根粗而短,养分充足,接活后初期生长旺盛。如用牡丹根嫁接,木质部较硬,嫁接时比较困难,但寿命较长。腹接法是种高接换头改良品种的方法,它是利用劣种牡丹或8-10年生的药用牡丹植株上的众多枝条,嫁接成不同色泽的优良品种。先选择品种优良、植株肥壮、无病虫的牡丹植株,剪取由地面发出的土芽枝,或当年生的短技长5-7厘米,最好是有2-3个壮芽的短枝作接穗。接穗上留一个叶柄。选好接穗后,在接穗下部芽的背面斜削一刀,成马耳形,再在马耳形的另一面斜削成楔形,使嫁接后两面都能接角到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形成层组织,才易成活。牡丹腹接前后,除在雨季不加灌溉外,应保持植株正常生长的适宜湿度。芽接法是牡丹繁殖和培养多品种,多花色于一株的有效方法。芽接法嫁接时以晴天为好。其方法有贴皮法和换芽法两种。贴皮法是在砧木的当年生枝条上连同木质部切削去一块长方形或盾形的切口,再将接穗的腋芽连同木质部削下一大小和砧木上大小、形状相同的芽块。然扣迅速将芽块贴在砧木的切口上,用塑料绳扎紧。换芽法是将芍药砧木上嫁接部位的腋芽连同形成层一起去掉,保留木质部上完整的芽胚,然后用同样方法反接穗的腋芽同样剥下,迅速套在砧木的芽胚上,注意两者应相吻合,最后用塑料绳扎紧。嫁接后的植株应及时浇、松土、施肥,促其愈合。目前传统的牡丹嫁接技术存在着成活率低,耗时周期长,嫁接后的苗生长慢、光合作用能力差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富硒营养液。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富硒营养液在牡丹嫁接培养中的应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富硒营养液,包括以下原料:水、亚硒酸钠、硼酸、维生素a、蔗糖、葡萄糖酸锌、磷酸二氢钾、蛋氨酸、硫酸亚铁、破壁油菜花粉。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富硒营养液,由以下原料组成:水、亚硒酸钠、硼酸、维生素a、蔗糖、葡萄糖酸锌、磷酸二氢钾、蛋氨酸、硫酸亚铁、破壁油菜花粉、稀土添加剂。优选的,所述的富硒营养液,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800-1200份水、0.01-0.03份亚硒酸钠、0.2-0.4份硼酸、0.3-0.6份维生素a、0.6-1.0份蔗糖、0.02-0.04份葡萄糖酸锌、1-3份磷酸二氢钾、0.5-1.0份蛋氨酸、0.3-0.6份硫酸亚铁、0.2-0.4份破壁油菜花粉、0.8-1.2份稀土添加剂;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在28-30℃、150-250转/分钟搅拌1-2小时,然后在15-17mpa、33-36℃均质8-12分钟,冷却至25-30℃,得到富硒营养液。所述稀土添加剂为镧添加剂和/或铈添加剂;优选的,所述稀土添加剂为镧添加剂和铈添加剂的混合物,所述镧添加剂和铈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3):(1-3)。所述镧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0.3-0.7g儿茶酚改性壳聚糖和质量分数为3%-5%的冰乙酸水溶液按质量比为1:(95-105)混合,在28-30℃、转速为150-250转/分钟搅拌2.5-3.5小时,加入0.08-0.12g水杨酸、48-52g无水乙醇,在28-30℃、转速为150-250转/分钟搅拌25-40分钟,用0.03-0.06mol/l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6.4-6.6,升温至53-57℃,加入12-16ml、0.04-0.06mol/l的硝酸镧水溶液,在53-57℃、250-350转/分钟搅拌1.5-2.5小时,然后降温至0-2℃,在0-2℃静置24-26小时,过500-800目筛,将滤饼用18-25g无水乙醇洗涤1-2次,然后在60-70℃真空干燥18-26小时,得到镧添加剂。所述铈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0.4-0.6g羧甲基壳聚糖和质量分数为3%-5%的冰乙酸水溶液按质量比为1:(95-105)混合,在28-30℃、转速为150-250转/分钟搅拌2-4小时,加入0.6-0.8g柠檬酸、60-70g无水乙醇,在28-30℃、转速为150-250转/分钟搅拌25-40分钟,用0.03-0.06mol/l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6.3-6.5,升温至58-62℃,加入55-65ml、0.012-0.015mol/l的氯化铈水溶液,在58-62℃、250-350转/分钟搅拌4-6小时,然后降温至0-3℃,在0-3℃静置24-26小时,过500-800目筛,将滤饼用30-40g无水乙醇洗涤1-2次,然后在65-70℃真空干燥20-30小时,得到铈添加剂。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的富硒营养液在牡丹嫁接培养中的应用。具体应用如下:所述牡丹嫁接培养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砧木:挑选直径为1.2~1.8cm、长为13~17cm的芍药砧木;(2)选择接穗:以当年生枝条剪切后作为接穗,接穗直径为0.7~1.0cm、带有1~2个饱满芽,长度为8~10cm,对接穗进行消毒,消毒方法为:将接穗用质量分数为0.1%~0.3%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15~25分钟,接穗与质量分数为0.1%~0.3%的高锰酸钾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8-12);(3)嫁接:嫁接时间在9月上旬,将芍药砧木的顶端削平,斜削一刀,将接穗斜削一刀,向接穗的削口涂抹愈合剂,涂抹量为1.2~2g/cm2,然后将接穗和芍药砧木的削口对合,紧密贴合在一起,用麻绳绑紧;所述愈合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0.03-0.1份α-萘乙酸、0.04-0.08份氢氧化钠、5-10份尿素、4-7份象蜡树茎皮提取物、5-10份蚯蚓提取物、0.1-0.4份焦亚硫酸钠、700-1200份水;(4)后期管理:将嫁接后的苗移栽到装有营养土的花盆中,在大棚内培养7-8个月后置于室外培养2~3年即可;在大棚培养期间控制大棚内湿度为65%~75%,并且每日保证12小时光照和12小时黑暗环境,光照期间大棚内温度为25~28℃、光照强度为7000~10000lx,黑暗期间大棚内温度为16~20℃,大棚培养期间定期向营养土浇水,保持营养土湿度为45%~65%,在大棚培养第3~5天开始,每隔两日向营养土喷洒上述的富硒营养液,每株每次喷洒25-40ml,至大棚培养结束;所述营养土为河沙、草木灰、珍珠岩、牛粪按质量比为(8-11):(3-5):(3-5):1的混合物。本发明的富硒营养液应用于牡丹嫁接培养方法中,即在嫁接后的培养中,向营养土定期补充富硒营养液,加快了生长速度,缩短了嫁接周期,提高了成活率,改善了叶片光合作用能力,使得牡丹生长健壮,抗病虫害能力得到了提高;最终得到的牡丹开花色彩艳丽,观赏效果提高。采用本发明的富硒营养液对牡丹嫁接方法适用地域广,操作简单方便,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以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实施例中部分原料介绍如下:象蜡树茎皮,木犀科梣属植物象蜡树(拉丁学名:fraxinusplatypodaoliver)的茎皮。蚯蚓,俗称地龙,又名曲鳝,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代表性动物。实施例中使用蚯蚓为环毛蚓(拉丁学名:pheretimatschiliensis)。破壁油菜花粉,按照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将100g油菜(拉丁学名:brassicacampestris)花粉与300ml水混合,在30℃浸泡12小时,然后用匀浆机以20000转/分钟的转速匀浆3次,每次10分钟,得到花粉浆液,将花粉浆液在50℃干燥至含水量为5wt%,得到破壁油菜花粉。亚硒酸钠,cas:10102-18-8。氢化咖啡酸,cas:1078-61-1。氯化铈,cecl3。硝酸镧,la(no3)3。河沙,粒径70目。珍珠岩,粒径40目。实施例中所述象蜡树茎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25g象蜡树茎皮在40℃干燥5小时,粉碎,过50目筛,将粉碎后的象蜡树茎皮与体积分数为85%的乙醇水溶液按质量比为1:10混合,在35℃、300转/分钟搅拌4小时,过100目筛,得到一次滤液和一次滤饼,将一次滤饼与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水溶液按质量比为1:5混合,在40℃、450转/分钟搅拌2小时,过100目筛,得到二次滤液和二次滤饼,合并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在0.04mpa、40℃、35转/分钟条件旋转蒸发浓缩至原质量的1/10,将浓缩液在35℃、真空度为30kpa条件干燥12小时,得到象蜡树茎皮提取物。实施例中所述蚯蚓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活蚯蚓洗净,置于水中24小时,使蚯蚓排尽体内的残渣,然后将蚯蚓以12000转/分钟转速匀浆,得到浆液,向浆液中加入体积为浆液体积三倍的水,混合均匀,用1mol/l盐酸调节ph至6.2,在37℃保温5小时,利用蚯蚓体内的酶进行水解,得到水解浆液,将水解浆液用截留分子量为3万道尔顿的超滤膜过滤,将滤液冷冻干燥,得到蚯蚓提取物。冷冻干燥的条件参数为:预冻温度设定为-35℃,预冻时间为4小时。升华温度设定为5℃,解析温度设定为35℃,绝对压强为15pa。实施例中儿茶酚改性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0.7g壳聚糖加入到200ml水中,用1mo/l盐酸调ph至5,然后在30℃、200转/分钟搅拌2小时,得到混合液,备用;(2)将0.65g氢化咖啡酸和1.5g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加入30ml乙醇中,在28℃、300转/分钟搅拌30分钟,然后以1ml/min的速率加入到步骤(1)的混合液中,在28℃、350转/分钟搅拌反应12h,产物用水透析(透析袋截留分子量50000da)24h,然后冷冻干燥,得到儿茶酚改性壳聚糖。使用的壳聚糖,重均分子量为100000,动力粘度为65mpa·s,脱乙酰度为90%。壳聚糖的动力粘度测试方法:在20℃,称取1g壳聚糖,加入体积分数为1%的100ml冰乙酸水溶液中,搅拌使壳聚糖完全溶解,用brookfieldlvdv-ultra型旋转式粘度计进行测试得到。冷冻干燥的条件参数为:预冻温度设定为-35℃,预冻时间为4小时。升华温度设定为5℃,解析温度设定为35℃,绝对压强为15pa。羧甲基壳聚糖,取代度为78%,脱乙酰度为56%。按照公开号为cn1431229a的中国发明专利实施例1制备得到羧甲基壳聚糖,制备羧甲基壳聚糖使用的原料壳聚糖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0,动力粘度为65mpa·s,脱乙酰度90%。壳聚糖的动力粘度测试方法:在20℃,称取1g壳聚糖,加入体积分数为1%的100ml冰乙酸水溶液中,搅拌使壳聚糖完全溶解,用brookfieldlvdv-ultra型旋转式粘度计进行测试得到。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牡丹嫁接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砧木:挑选直径为1.5cm、长为15cm的芍药砧木;(2)选择接穗:以当年生枝条剪切后作为接穗,接穗直径为0.8cm、带有2个饱满芽,长度为9cm,对接穗进行消毒,消毒方法为:将接穗用质量分数为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20分钟,接穗与质量分数为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0;(3)嫁接:嫁接时间在9月上旬,将芍药砧木的顶端削平,斜削一刀,将接穗斜削一刀,向接穗的削口涂抹愈合剂,涂抹量为1.5g/cm2,然后将接穗和芍药砧木的削口对合,紧密贴合在一起,用麻绳绑紧;(4)后期管理:将嫁接后的苗移栽到装有营养土的花盆中,在大棚内培养7个月后置于室外培养2~3年即可;在大棚培养期间控制大棚内湿度为70%,并且每日保证12小时光照和12小时黑暗环境,光照期间大棚内温度为25~27℃、光照强度为8000lx,黑暗期间大棚内温度为18~20℃,大棚培养期间定期向营养土浇水,保持营养土湿度为48%-50%。所述营养土为河沙、草木灰、珍珠岩、牛粪按质量比为10:5:5:1的混合物。所述愈合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0.05份α-萘乙酸、0.05份氢氧化钠、8份尿素、0.2份焦亚硫酸钠、1000份水。所述愈合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称取各组分,在35℃、300转/分钟搅拌40分钟,冷却至25℃,得到愈合剂。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在本实施例2中:愈合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0.05份α-萘乙酸、0.05份氢氧化钠、8份尿素、5份象蜡树茎皮提取物、0.2份焦亚硫酸钠、1000份水。所述愈合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称取各组分,在35℃、300转/分钟搅拌40分钟,冷却至25℃,得到愈合剂。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在本实施例3中:所述愈合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0.05份α-萘乙酸、0.05份氢氧化钠、8份尿素、5份象蜡树茎皮提取物、8份蚯蚓提取物、0.2份焦亚硫酸钠、1000份水。所述愈合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称取各组分,在35℃、300转/分钟搅拌40分钟,冷却至25℃,得到愈合剂。实施例4一种牡丹嫁接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砧木:挑选直径为1.5cm、长为15cm的芍药砧木;(2)选择接穗:以当年生枝条剪切后作为接穗,接穗直径为0.8cm、带有2个饱满芽,长度为9cm,对接穗进行消毒,消毒方法为:将接穗用质量分数为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20分钟,接穗与质量分数为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0;(3)嫁接:嫁接时间在9月上旬,将芍药砧木的顶端削平,斜削一刀,将接穗斜削一刀,向接穗的削口涂抹愈合剂,涂抹量为1.5g/cm2,然后将接穗和芍药砧木的削口对合,紧密贴合在一起,用麻绳绑紧;(4)后期管理:将嫁接后的苗移栽到装有营养土的花盆中,在大棚内培养7个月后置于室外培养2~3年即可;在大棚培养期间控制大棚内湿度为70%,并且每日保证12小时光照和12小时黑暗环境,光照期间大棚内温度为25~27℃、光照强度为8000lx,黑暗期间大棚内温度为18~20℃,大棚培养期间定期向营养土浇水,保持营养土湿度为48%-50%,在大棚培养第3天开始,每隔两日向营养土喷洒富硒营养液,每株每次喷洒30ml,至大棚培养结束。所述营养土为河沙、草木灰、珍珠岩、牛粪按质量比为10:5:5:1的混合物。所述愈合剂的组成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所述富硒营养液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水1000份、0.02份亚硒酸钠、0.3份硼酸、0.5份维生素a、0.8份蔗糖、0.03份葡萄糖酸锌、2份磷酸二氢钾、0.8份蛋氨酸、0.5份硫酸亚铁、0.3份破壁油菜花粉。所述富硒营养液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在30℃、200转/分钟搅拌1小时,然后在15mpa、35℃均质10分钟,冷却至25℃,得到富硒营养液。实施例5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在本实施例5中:所述富硒营养液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水1000份、0.02份亚硒酸钠、0.3份硼酸、0.5份维生素a、0.8份蔗糖、0.03份葡萄糖酸锌、2份磷酸二氢钾、0.8份蛋氨酸、0.5份硫酸亚铁、0.3份破壁油菜花粉、1份稀土添加剂。所述富硒营养液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在30℃、200转/分钟搅拌1小时,然后在15mpa、35℃均质10分钟,冷却至25℃,得到富硒营养液;所述稀土添加剂为镧添加剂和铈添加剂的混合物,所述镧添加剂和铈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1。所述镧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0.5g儿茶酚改性壳聚糖和质量分数为5%的冰乙酸水溶液按质量比为1:100混合,在30℃、转速为200转/分钟搅拌3小时,加入0.1g水杨酸、50g无水乙醇,在30℃、转速为200转/分钟搅拌30分钟,用0.05mol/l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6.5,升温至55℃,加入15ml、0.06mol/l的硝酸镧水溶液,在55℃、300转/分钟搅拌2小时,然后降温至0℃,在0℃静置24小时,过500目筛,将滤饼用20g无水乙醇洗涤1次,然后在65℃、真空度为30kpa条件干燥24小时,得到镧添加剂。所述铈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0.5g羧甲基壳聚糖和质量分数为5%的冰乙酸水溶液按质量比为1:100混合,在30℃、转速为200转/分钟搅拌3小时,加入0.7g柠檬酸、65g无水乙醇,在30℃、转速为200转/分钟搅拌30分钟,用0.05mol/l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6.4,升温至60℃,加入60ml、0.015mol/l的氯化铈水溶液,在60℃、300转/分钟搅拌5小时,然后降温至0℃,在0℃静置24小时,过500目筛,将滤饼用35g无水乙醇洗涤1次,然后在65℃、真空度为30kpa条件干燥24小时,得到铈添加剂。实施例6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在本实施例6中:所述稀土添加剂仅仅为镧添加剂。所述镧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5相同。实施例7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在本实施例7中:所述稀土添加剂仅仅为铈添加剂。所述铈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5相同。测试例按照实施例1-7的牡丹嫁接培养方法嫁接丹凤牡丹(拉丁学名:paeoniaostiit.hongetj.x.zhang),每个实施例使用100个砧木,每个砧木上嫁接一个丹凤牡丹接穗,统计步骤(3)嫁接以后长出愈合组织时间。统计大棚培养30天后的嫁接成活率。测试步骤(4)大棚培养7个月后的丹凤牡丹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测试结果见表1、表2。叶绿素含量测试方法为:将新鲜的叶片洗净、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然后去除大叶脉后粉碎过10目筛,取粉碎后的叶片0.05g,将丙酮和95%乙醇按体积比为2:1混合作为溶剂,溶剂用量为10ml,用上述溶剂在30℃浸提24小时,过滤,提取液用uv-91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663nm、645nm下测定光密度值od,计算总的叶绿素含量,单位mg/g叶片鲜重。表1:测试结果表表2:叶绿素含量测试结果表叶绿素含量(mg/g叶片鲜重)实施例42.55实施例53.12实施例62.71实施例72.85按照本发明的牡丹嫁接培养方法嫁接牡丹,使用愈合剂处理接穗削口,在嫁接后的培养中,向营养土中定期补充富硒营养液,提高了嫁接苗成活率,接穗削口愈合时间短,叶片生长速度快,叶绿素含量高,光合作用能力强,嫁接得到的牡丹生长健壮,抗病虫害能力强。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技术领域
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