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酱油厂废液制作液体肥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82764发布日期:2019-03-09 00:28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酱油厂废液制作液体肥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液体肥制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酱油厂废液制作液体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液体肥料,简称液肥。是指无一定形状呈流动态的肥料。包括清液型)、悬浮型,中国主要生产清液型液肥,如用液氨与磷酸、过磷酸、聚磷酸中和生产的不同浓度的磷铵溶液,就是一种常用的液肥。如以适当比例溶进其他氮肥、氯化钾及中、微量元素等,即可生产多元液体复合肥料。有时还可以在液肥中加入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等,制成多功能液肥。液体肥料的优点在于生产成本较低,便于灌溉施肥,但运输、储存和施用需要有相应的配套设备,液体肥料采用超浓缩液体化,能极大的降低的运输成本,如摩尔清液肥一瓶规格可喷施数亩,这对长途运输存储以可降低成本,在种植田间地头都可快速投入使用,实现多种施肥方式。

伴随我国制糖业的快速发展,甜菜原料供应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行业的发展需要,现已构成制约制糖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要处理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要保证甜菜种植面积;二是要增加甜菜的产量;三是要提高甜菜的含糖量。上述三个问题中最重要的是提高甜菜含糖量,解决这一问题的的重要手段就是提高肥料功能和质量。目前甜菜种植肥的主要功效体大都体现在病虫害的预防和提高产量方面,而在提高甜菜含糖量方面收效都不特别显著。由于甜菜的含糖量对制糖工业的效益指标影响甚大,因此,糖厂在收购甜菜时一直都在把含糖量作为最主要的定价指标,由于甜菜含糖量上不去,糖厂和甜菜种植户的利益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不仅挫伤了农民种甜菜的积极性,也造成了糖厂因缺少原料而导致开工不足。因此研制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甜菜含糖量的甜菜专用肥是解决目前制糖业困境的迫切课题,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3086801b公开了一种甜菜种植专用液体肥及其制备方法,该液体肥是由麦饭石粉、cw菌、蜂蜜、克菌丹等二十余种原料,经过二次发酵制备而成。其最大特点就是能够显著地提高甜菜的含糖量,能使甜菜含糖率提高1%-3%,但是该液体肥需要额外加入蜂蜜成分,显然将酿造的蜂蜜用于液体肥中显得极为浪费。

酱油俗称豉油,主要由大豆、小麦、食盐经过制油、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的。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等成分。在酱油制备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许多废液,这些废液中含有大量的苯甲酸钠、丙酸及其钠盐、钙盐、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及其钠盐、乳酸链球菌素、蔗糖素、山梨酸及其钾盐、酸枣色和乙酰磺胺酸钾。这些物质成分如果直接随酱油废液排放,会造成物质浪费,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合理利用酱油废液中的有用物质,比如将酱油废液应用于液体肥中,达到改善液体肥的功效。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酱油厂废液制作液体肥的方法,它可以将酱油废液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并通过特殊的反应,合成之后应用于甜菜的液体肥中,作为甜菜专用液体肥的改良剂,大大提升甜菜的含糖量,从而提升甜菜的食用价值和口感。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酱油厂废液制作液体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废液收集,从各大酱油制造厂收集酱油废液;

s2、成分检测,将收集到的酱油废液分别放入液体成分检测罐中,对其废液成分进行检测,选用有用成分较多的酱油废液;

s3、成分提取,对有用成分含量占比超过15%的酱油废液分别进行成分提取;

s4、预混合处理,将各自提取的有用成分放入混合搅拌罐中,加热混合2-3h,且加热温度为80-120℃,得到促进原剂;

s5、干燥处理,将得到的促进原剂放入药物处理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处理,得到改良剂原料;

s6、二次混合处理,将干燥所得的改良剂原料投入混合搅拌罐,加入普通的磷铵溶液混合,调节ph值为4.5±0.5,加热并搅拌,且加热温度至70-95℃,维持3-5h,得到初改进型液体肥;

s7、终极混合处理,向装有改进型液体肥的混合搅拌罐中投加表面活性剂,并加入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锌和硼,再次搅拌升温至70-95℃,得到最终改进型液体肥。

本发明可以将酱油废液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并通过特殊的反应,合成之后应用于甜菜的液体肥中,作为甜菜专用液体肥的改良剂,大大提升甜菜的含糖量,从而提升甜菜的食用价值和口感。

进一步的,所述s2中,对于检测有用成分含量占比超过15%的酱油废液进行成分分析,待用,保证利用价值,对于检测有用成分含量占比低于15%的酱油废液进行成分分析,进行相关处理后集中排放,避免酱油废液中的不良成分污染外界。

进一步的,所述s2中,所述有用成分包括苯甲酸钠、蔗糖素、山梨酸及其钾盐、酸枣色和乙酰磺胺酸钾,苯甲酸钠、蔗糖素、山梨酸及其钾盐、酸枣色和乙酰磺胺酸钾相互配合可将提高糖分作用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苯甲酸钠、蔗糖素、山梨酸及其钾盐、酸枣色和乙酰磺胺酸钾所占比例为1:2-3:1-1.4:2.5-3:1.7,所述有用成分还包括乳酸链球菌素,且乳酸链球菌素占有用成分的百分比为9-13%,此比例下的有用成分可将糖分作用发挥到最佳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s4中,搅拌的同时向混合搅拌罐中投加10-15%的水,混合更加充分。

进一步的,所述10-15%的水分三次加入,分别在罐内温度为20-25℃、40-50℃和65-85℃三个阶段加入,且每次加入的水量分别为5-8%、3-4%和2-3%,分阶段+分量加入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混合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s6中,按照改良剂原料与普通的磷铵溶液之重量比为2:20-25的比例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s7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7-10wt%,所述植物所需微量元素锌为2-5.5wt%,所述植物所需微量元素硼为2.7-3wt%,保证合理的液体肥所需成分含量。

进一步的,所述s6中,所述混合搅拌罐中还投加有麦饭石粉6-10%、cw菌/壳聚糖3-8%,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形成的cw菌/壳聚糖一方面可促进多种有用成分相互结合,提高液体肥的作用效果,另一方面能够显著地提高甜菜的含糖量。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将酱油废液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并通过特殊的反应,合成之后应用于甜菜的液体肥中,作为甜菜专用液体肥的改良剂,大大提升甜菜的含糖量,从而提升甜菜的食用价值和口感。

(2)对于检测有用成分含量占比超过15%的酱油废液进行成分分析,待用,保证利用价值,对于检测有用成分含量占比低于15%的酱油废液进行成分分析,进行相关处理后集中排放,避免酱油废液中的不良成分污染外界。

(3)有用成分包括苯甲酸钠、蔗糖素、山梨酸及其钾盐、酸枣色和乙酰磺胺酸钾,苯甲酸钠、蔗糖素、山梨酸及其钾盐、酸枣色和乙酰磺胺酸钾相互配合可将提高糖分作用效果。

(4)苯甲酸钠、蔗糖素、山梨酸及其钾盐、酸枣色和乙酰磺胺酸钾所占比例为1:2-3:1-1.4:2.5-3:1.7,有用成分还包括乳酸链球菌素,且乳酸链球菌素占有用成分的百分比为9-13%,此比例下的有用成分可将糖分作用发挥到最佳效果。

(5)s4中,搅拌的同时向混合搅拌罐中投加10-15%的水,混合更加充分。

(6)10-15%的水分三次加入,分别在罐内温度为20-25℃、40-50℃和65-85℃三个阶段加入,且每次加入的水量分别为5-8%、3-4%和2-3%,分阶段+分量加入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混合质量。

(7)表面活性剂为7-10wt%,植物所需微量元素锌为2-5.5wt%,植物所需微量元素硼为2.7-3wt%,保证合理的液体肥所需成分含量。

(8)s6中,混合搅拌罐中还投加有麦饭石粉6-10%、cw菌/壳聚糖3-8%,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形成的cw菌/壳聚糖一方面可促进多种有用成分相互结合,提高液体肥的作用效果,另一方面能够显著地提高甜菜的含糖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要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一种利用酱油厂废液制作液体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废液收集,从各大酱油制造厂收集酱油废液;

s2、成分检测,将收集到的酱油废液分别放入液体成分检测罐中,对其废液成分进行检测,对于包括苯甲酸钠、蔗糖素、山梨酸及其钾盐、酸枣色、乙酰磺胺酸钾和乳酸链球菌素含量占比超过15%的酱油废液进行成分分析,且苯甲酸钠、蔗糖素、山梨酸及其钾盐、酸枣色和乙酰磺胺酸钾所占比例为1:2:1:2.5:1.7,乳酸链球菌素占有用成分的百分比为9%,待用,保证利用价值,对于检测有用成分含量占比低于15%的酱油废液进行成分分析,进行相关处理后集中排放,避免酱油废液中的不良成分污染外界;

s3、成分提取,对有用成分含量占比超过15%的酱油废液分别进行成分提取;

s4、预混合处理,将各自提取的有用成分放入混合搅拌罐中,搅拌的同时向混合搅拌罐中投加10%的水,且10%的水分三次加入,分别在罐内温度为20℃、40℃和65℃三个阶段加入,且每次加入的水量分别为5%、3%和2%,混合更加充分,且分阶段+分量加入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混合质量,加热混合2h,且加热温度为80℃,得到促进原剂;

s5、干燥处理,将得到的促进原剂放入药物处理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处理,得到改良剂原料;

s6、二次混合处理,将干燥所得的改良剂原料按照改良剂原料与普通的磷铵溶液之重量比为2:20的比例混合投入混合搅拌罐,调节ph值为4,加热并搅拌,且加热温度至70℃,维持3h,得到初改进型液体肥;

s7、终极混合处理,向装有改进型液体肥的混合搅拌罐中投加表面活性剂7wt%,并加入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锌2wt%和硼2.7wt%,保证合理的液体肥所需成分含量,再次搅拌升温至70℃,得到最终改进型液体肥。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一种利用酱油厂废液制作液体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废液收集,从各大酱油制造厂收集酱油废液;

s2、成分检测,将收集到的酱油废液分别放入液体成分检测罐中,对其废液成分进行检测,对于包括苯甲酸钠、蔗糖素、山梨酸及其钾盐、酸枣色、乙酰磺胺酸钾和乳酸链球菌素含量占比超过15%的酱油废液进行成分分析,且苯甲酸钠、蔗糖素、山梨酸及其钾盐、酸枣色和乙酰磺胺酸钾所占比例为1:2.1:1.1:2.7:1.7,乳酸链球菌素占有用成分的百分比为10%,待用,保证利用价值,对于检测有用成分含量占比低于15%的酱油废液进行成分分析,进行相关处理后集中排放,避免酱油废液中的不良成分污染外界;

s3、成分提取,对有用成分含量占比超过15%的酱油废液分别进行成分提取;

s4、预混合处理,将各自提取的有用成分放入混合搅拌罐中,搅拌的同时向混合搅拌罐中投加11%的水,且11%的水分三次加入,分别在罐内温度为22℃、44℃和68℃三个阶段加入,且每次加入的水量分别为6%、3%和2%,混合更加充分,且分阶段+分量加入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混合质量,加热混合2.5h,且加热温度为90℃,得到促进原剂;

s5、干燥处理,将得到的促进原剂放入药物处理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处理,得到改良剂原料;

s6、二次混合处理,将干燥所得的改良剂原料按照改良剂原料与普通的磷铵溶液之重量比为2:23的比例混合投入混合搅拌罐,调节ph值为4.5,加热并搅拌,且加热温度至75℃,维持3h,得到初改进型液体肥;

s7、终极混合处理,向装有改进型液体肥的混合搅拌罐中投加表面活性剂8wt%,并加入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锌3wt%和硼2.7wt%,保证合理的液体肥所需成分含量,再次搅拌升温至75℃,得到最终改进型液体肥。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一种利用酱油厂废液制作液体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废液收集,从各大酱油制造厂收集酱油废液;

s2、成分检测,将收集到的酱油废液分别放入液体成分检测罐中,对其废液成分进行检测,对于包括苯甲酸钠、蔗糖素、山梨酸及其钾盐、酸枣色、乙酰磺胺酸钾和乳酸链球菌素含量占比超过15%的酱油废液进行成分分析,且苯甲酸钠、蔗糖素、山梨酸及其钾盐、酸枣色和乙酰磺胺酸钾所占比例为1:3:1.3:3:1.7,乳酸链球菌素占有用成分的百分比为12%,待用,保证利用价值,对于检测有用成分含量占比低于15%的酱油废液进行成分分析,进行相关处理后集中排放,避免酱油废液中的不良成分污染外界;

s3、成分提取,对有用成分含量占比超过15%的酱油废液分别进行成分提取;

s4、预混合处理,将各自提取的有用成分放入混合搅拌罐中,搅拌的同时向混合搅拌罐中投加13%的水,且13%的水分三次加入,分别在罐内温度为23℃、48℃和70℃三个阶段加入,且每次加入的水量分别为7%、2.5%和2%,混合更加充分,且分阶段+分量加入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混合质量,加热混合2h,且加热温度为98℃,得到促进原剂;

s5、干燥处理,将得到的促进原剂放入药物处理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处理,得到改良剂原料;

s6、二次混合处理,将干燥所得的改良剂原料按照改良剂原料与普通的磷铵溶液之重量比为2:23的比例混合投入混合搅拌罐,调节ph值为4,加热并搅拌,且加热温度至80℃,维持4h,得到初改进型液体肥;

s7、终极混合处理,向装有改进型液体肥的混合搅拌罐中投加表面活性剂9wt%,并加入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锌4wt%和硼2.8wt%,保证合理的液体肥所需成分含量,再次搅拌升温至80℃,得到最终改进型液体肥。

实施例4:

请参阅图1,一种利用酱油厂废液制作液体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废液收集,从各大酱油制造厂收集酱油废液;

s2、成分检测,将收集到的酱油废液分别放入液体成分检测罐中,对其废液成分进行检测,对于包括苯甲酸钠、蔗糖素、山梨酸及其钾盐、酸枣色、乙酰磺胺酸钾和乳酸链球菌素含量占比超过15%的酱油废液进行成分分析,且苯甲酸钠、蔗糖素、山梨酸及其钾盐、酸枣色和乙酰磺胺酸钾所占比例为1:3:1.4:3:1.7,乳酸链球菌素占有用成分的百分比为12%,待用,保证利用价值,对于检测有用成分含量占比低于15%的酱油废液进行成分分析,进行相关处理后集中排放,避免酱油废液中的不良成分污染外界;

s3、成分提取,对有用成分含量占比超过15%的酱油废液分别进行成分提取;

s4、预混合处理,将各自提取的有用成分放入混合搅拌罐中,搅拌的同时向混合搅拌罐中投加14%的水,且14%的水分三次加入,分别在罐内温度为24℃、45℃和80℃三个阶段加入,且每次加入的水量分别为7%、3.5%和3%,混合更加充分,且分阶段+分量加入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混合质量,加热混合3h,且加热温度为110℃,得到促进原剂;

s5、干燥处理,将得到的促进原剂放入药物处理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处理,得到改良剂原料;

s6、二次混合处理,将干燥所得的改良剂原料按照改良剂原料与普通的磷铵溶液之重量比为2:25的比例混合投入混合搅拌罐,调节ph值为5,加热并搅拌,且加热温度至85℃,维持5h,得到初改进型液体肥;

s7、终极混合处理,向装有改进型液体肥的混合搅拌罐中投加表面活性剂9wt%,并加入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锌5wt%和硼3wt%,保证合理的液体肥所需成分含量,再次搅拌升温至90℃,得到最终改进型液体肥。

实施例5:

请参阅图1,一种利用酱油厂废液制作液体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废液收集,从各大酱油制造厂收集酱油废液;

s2、成分检测,将收集到的酱油废液分别放入液体成分检测罐中,对其废液成分进行检测,对于包括苯甲酸钠、蔗糖素、山梨酸及其钾盐、酸枣色、乙酰磺胺酸钾和乳酸链球菌素含量占比超过15%的酱油废液进行成分分析,且苯甲酸钠、蔗糖素、山梨酸及其钾盐、酸枣色和乙酰磺胺酸钾所占比例为1:3:1.4:3:1.7,乳酸链球菌素占有用成分的百分比为13%,待用,保证利用价值,对于检测有用成分含量占比低于15%的酱油废液进行成分分析,进行相关处理后集中排放,避免酱油废液中的不良成分污染外界;

s3、成分提取,对有用成分含量占比超过15%的酱油废液分别进行成分提取;

s4、预混合处理,将各自提取的有用成分放入混合搅拌罐中,搅拌的同时向混合搅拌罐中投加15%的水,且15%的水分三次加入,分别在罐内温度为25℃、50℃和85℃三个阶段加入,且每次加入的水量分别为8%、4%和3%,混合更加充分,且分阶段+分量加入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混合质量,加热混合3h,且加热温度为120℃,得到促进原剂;

s5、干燥处理,将得到的促进原剂放入药物处理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处理,得到改良剂原料;

s6、二次混合处理,将干燥所得的改良剂原料按照改良剂原料与普通的磷铵溶液之重量比为2:25的比例混合投入混合搅拌罐,调节ph值为5,加热并搅拌,且加热温度至95℃,维持5h,得到初改进型液体肥;

s7、终极混合处理,向装有改进型液体肥的混合搅拌罐中投加表面活性剂10wt%,并加入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锌5.5wt%和硼3wt%,保证合理的液体肥所需成分含量,再次搅拌升温至95℃,得到最终改进型液体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