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虫功能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有机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土传病害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病原体,如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等在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基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通常会给作物的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该类病害的防治较为困难,抗病品种和药剂防治目前只对个别特殊病害有效,而且长期使用化学药剂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次要病害猖獗、药剂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轮作和嫁接法虽然能控制多种土传病害,但由于大部分病原菌在土壤中能生存很长一段时间,一旦病害发生会导致轮作的有效性受到限制,而嫁接法则受成本的限制。现代农业生产施肥特点主要是偏施化肥,致使农作物品质降低,并引起土壤板结、有机质下降、根际有益微生物的比例失调,进而造成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破坏,导致土传病害泛滥。面对当前化肥和农药给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关注对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因此,环境友好型的有机改良剂和有益微生物结合用于防治土传病害变得日益重要,而且也符合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将有益微生物引入到土壤中可以对土传植物病害进行生物防治,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微生物制剂可以抑制土壤病原菌,如将拮抗菌结合合适的底物还能提高生物防治的有效性。生物有机肥是有机肥料和有益微生物的结合体,有机肥料可以为有益微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和庇护所,延长其生存时间,从而能更有效地对土壤病原菌进行防治,而且生物有机肥能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在减少或降低植物病虫害发生以及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用生物有机肥不仅是防治土传病害的一个重要措施,而且能保护生态环境。鉴于此,就生物有机肥的特点、研究现状、防病机制以及其防治土传病害的应用前景进行论述,以期为合理使用生物有机肥、有效控制土传病害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生物有机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它是最近几年在微生物技术发展及有机肥商品化使用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新型肥料,既不是传统的有机肥,也不是单纯的菌肥,而是二者有机结合所形成的高效、安全的微生物-有机复合肥料。
生物有机肥产品质量的好坏影响施用效果,而衡量产品质量的关键指标是有效活菌数。生物有机肥的活菌数量决定于产品生产工艺的选择。生物有机肥的生产一般经过发酵、除臭、造粒、烘干、过筛和包装过程。有机肥可以提供微生物的碳源和其他营养,确保微生物在处理的土壤中生存并形成种群。根据其所含微生物的种类和性能不同,生物有机肥可以分为单一功能生物有机肥和多功能生物有机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虫功能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虫功能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原料预处理
将1-25重量份的小麦秸秆、1-25重量份的玉米秸秆、50-88重量份的椰糠、0.5-5重量份的苦楝子、3-5重量份的苦楝树叶、3-5重量份的臭椿树叶、0.5-5重量份的雷公藤、3-5重量份的黄连药渣、3-5重量份的大黄药渣,混合均匀后粉碎至粒径小于或等于0.2mm,得到混合物料;然后将混合物料用水浸泡24-48h;
步骤2:制备发酵剂
将新鲜的鱼塘淤泥,离心脱水至含水量为70-80%,然后将脱水后的鱼塘淤泥与第一步得到的混合物料按质量比1:4-6混合,接着置于密闭的容器中,保持温度55-60℃,厌氧处理48-72h,得到高温厌氧发酵剂;将新鲜的鱼塘淤泥,离心脱水至含水量为70-80%;然后将脱水后的鱼塘淤泥与第一步得到的混合物料按质量比1:4-6混合,接着堆垛发酵,保持温度20-40℃,每45-50h翻堆一次,好氧处理15-30d,得到好氧发酵剂;
步骤3:高温厌氧发酵处理
向第一步得到的混合物料中,添加其质量5.0-7.0%的尿素和2.0-3.0%的高温厌氧发酵剂,混合均匀后置于密闭环境中,保持温度55-60℃,厌氧处理7-10d,得到高温厌氧发酵产物;
步骤4:好氧堆垛发酵
将高温厌氧发酵产物降温至20-40℃,添加其质量2.0-3.0%的好氧发酵剂,混合均匀,保持温度20-40℃,堆垛进行好氧发酵,45-50h翻堆一次,发酵30-45d;
步骤5:干燥粉碎
好氧堆垛发酵完成后将物料摊开,厚度小于或等于10cm,放置12-24h后使物料含水量降至35%以下,接着用60-80℃的热风干燥至含水量小于或等于10%,最后粉碎至20-40目,即得具有防虫功能的生物有机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步骤4,好氧堆垛发酵过程中,堆垛表面物料含水量保持为40-50%,每20-28h检测一次堆垛表面物料的含水量。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堆垛的高度为1.0-1.5m,坡度为30-45°。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本发明利用苦楝子、苦楝树叶、臭椿树叶、雷公藤、黄连药渣和大黄药渣中的成分进行防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实施例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说明特别实施例,并不意图对本发明做限制。除非上下文明确显示,否则本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亦包括复数形式。
在说明较佳实施例时,可能基于清楚的目的而使用特别的术语;然而,本说明书所揭露者并不意图被限制在所选择的该特别术语;并且应当理解,每一个特定元件包括具有相同功能、以相似方式操作并达成相似效果的所有等效技术。
实施例一:一种具有防虫功能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一种具有防虫功能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
将12重量份的小麦秸秆、12重量份的玉米秸秆、70重量份的椰糠、3重量份的苦楝子(果实)、4重量份的苦楝树叶、4重量份的臭椿树叶、3重量份的雷公藤、4重量份的黄连药渣、4重量份的大黄药渣,按质量比混合均匀,粉碎至粒径小于0.2mm。所述的黄连药渣、大黄药渣,为黄连、大黄提取药汤后的固体残渣。
将混合物料用足量井水或自来水,浸泡36h。
(2)制备发酵剂
制备高温厌氧发酵剂。取新鲜的鱼塘淤泥,迅速离心脱水至含水量75%;将脱水后的鱼塘淤泥与预处理后的原料按质量比1:5混合,然后置于密闭的容器中,保持温度57℃,厌氧处理60h,得到高温厌氧发酵剂,备用。
制备好氧发酵剂。取新鲜的鱼塘淤泥,迅速离心脱水至含水量75%;将脱水后的鱼塘淤泥与预处理后的原料按质量比1:5混合,然后堆积发酵,保持温度30℃,每48h翻堆一次,好氧处理22d,得到好氧发酵剂,备用。
(3)高温厌氧发酵处理
向预处理后的原料中,添加其质量6%的尿素、2.5%的高温厌氧发酵剂,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料置于密闭环境中,保持温度57℃,厌氧处理8.5d,得到高温厌氧发酵产物,备用。
(4)好氧堆垛发酵
将高温厌氧发酵产物迅速降温至30℃,添加2.5m%的好氧发酵剂,混合均匀,保持温度30℃,堆垛进行好氧发酵,48h翻堆一次,发酵37d。其中,好氧堆垛发酵过程中,应每24h检测一次堆垛表面物料的水分,水分偏少时,应及时喷淋井水或自来水,使堆垛表面物料含水量保持为45%。
所述的堆垛,高度为1.2m,坡度为40°,便于人工翻堆为宜。
(5)干燥粉碎
好氧堆垛发酵完成后,将物料摊开,平均高度低于10cm,放置18h,使物料含水量降至35%以下。
将摊开处理后的物料,用70℃热风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0%,然后粉碎至30目,即得到具有防虫功能的生物有机肥产品。
实施例二:一种具有防虫功能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一种具有防虫功能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原料预处理
将1重量份的小麦秸秆、1重量份的玉米秸秆、50重量份的椰糠、0.5重量份的苦楝子、3重量份的苦楝树叶、3重量份的臭椿树叶、0.5重量份的雷公藤、3重量份的黄连药渣、3重量份的大黄药渣,混合均匀后粉碎至粒径为等于0.15mm,得到混合物料;然后将混合物料用水浸泡24h;
步骤2:制备发酵剂
将新鲜的鱼塘淤泥,离心脱水至含水量为70%,然后将脱水后的鱼塘淤泥与第一步得到的混合物料按质量比1:4混合,接着置于密闭的容器中,保持温度55℃,厌氧处理48h,得到高温厌氧发酵剂;将新鲜的鱼塘淤泥,离心脱水至含水量为70%;然后将脱水后的鱼塘淤泥与第一步得到的混合物料按质量比1:4混合,接着堆垛发酵,保持温度20℃,每45h翻堆一次,好氧处理15d,得到好氧发酵剂;
步骤3:高温厌氧发酵处理
向第一步得到的混合物料中,添加其质量5.0%的尿素和2.0%的高温厌氧发酵剂,混合均匀后置于密闭环境中,保持温度55℃,厌氧处理7d,得到高温厌氧发酵产物;
步骤4:好氧堆垛发酵
将高温厌氧发酵产物降温至20℃,添加其质量2.0%的好氧发酵剂,混合均匀,保持温度20℃,堆垛进行好氧发酵,45h翻堆一次,发酵30d;
步骤5:干燥粉碎
好氧堆垛发酵完成后将物料摊开,厚度小于或等于10cm,放置12h后使物料含水量降至33%,接着用60℃的热风干燥至含水量为8%,最后粉碎至20目,即得具有防虫功能的生物有机肥。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步骤4,好氧堆垛发酵过程中,堆垛表面物料含水量保持为40%,每20-28h检测一次堆垛表面物料的含水量。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堆垛的高度为1.0m,坡度为30°。
实施例三:一种具有防虫功能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一种具有防虫功能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原料预处理
将25重量份的小麦秸秆、25重量份的玉米秸秆、88重量份的椰糠、5重量份的苦楝子、5重量份的苦楝树叶、5重量份的臭椿树叶、5重量份的雷公藤、5重量份的黄连药渣、5重量份的大黄药渣,混合均匀后粉碎至粒径为0.2mm,得到混合物料;然后将混合物料用水浸泡48h;
步骤2:制备发酵剂
将新鲜的鱼塘淤泥,离心脱水至含水量为80%,然后将脱水后的鱼塘淤泥与第一步得到的混合物料按质量比1:6混合,接着置于密闭的容器中,保持温度60℃,厌氧处理72h,得到高温厌氧发酵剂;将新鲜的鱼塘淤泥,离心脱水至含水量为80%;然后将脱水后的鱼塘淤泥与第一步得到的混合物料按质量比1:6混合,接着堆垛发酵,保持温度40℃,每50h翻堆一次,好氧处理30d,得到好氧发酵剂;
步骤3:高温厌氧发酵处理
向第一步得到的混合物料中,添加其质量7.0%的尿素和3.0%的高温厌氧发酵剂,混合均匀后置于密闭环境中,保持温度60℃,厌氧处理10d,得到高温厌氧发酵产物;
步骤4:好氧堆垛发酵
将高温厌氧发酵产物降温至40℃,添加其质量3.0%的好氧发酵剂,混合均匀,保持温度40℃,堆垛进行好氧发酵,50h翻堆一次,发酵45d;
步骤5:干燥粉碎
好氧堆垛发酵完成后将物料摊开,厚度小于或等于10cm,放置24h后使物料含水量降至30%,接着用80℃的热风干燥至含水量为7%,最后粉碎至40目,即得具有防虫功能的生物有机肥。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步骤4,好氧堆垛发酵过程中,堆垛表面物料含水量保持为50%,每28h检测一次堆垛表面物料的含水量。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堆垛的高度为1.5m,坡度为45°。
以上所述者仅为用以解释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具以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发明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发明之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发明意图保护之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