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石质改质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81025发布日期:2019-05-03 20:56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石质改质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改质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改质剂是目前建筑中常用的保护剂,对于文化的保护以及桥梁桥墩的保护特别中,但是现有的石质石改剂大多数采用有机硅材质,有毒副作用,不利于环境保护,且保护效果差,保护时间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石质改质剂及其制备方法,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石质改质剂,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表面活性剂5%-10%,消泡剂1%-3%,去离子水20%-50%,钛金属盐混合液8-15%,分散剂5%-10%,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13%-25%,螯合剂5%-8%,催化剂0.5%-1%,过硫酸铵溶液10%-15%。

作为优选,所述钛金属盐混合液为钛酸乙酯、钛酸丙酯、钛酸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作为优选,所述分散剂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作为优选,所述消泡剂为乳化硅油、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聚氧丙烯甘油醚和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螯合剂为乙醇胺、乙二胺、乙酰丙酮、乙酸、乙酐、六偏磷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作为优选,所述催化剂为盐酸、硝酸、硫酸、磷酸、草酸、醋酸中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环氧乙烷加成物。

一种新型石质改质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合适的引分散剂,并且向其中添加一定的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进行混合,然后通过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后,得到混合溶液备用;

b:将所述a得到的溶液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向其中加入定量的去离子水以及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备用;

c:往过硫酸铵溶液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混合溶液备用6;

d:将所述b制备的液引流至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20-40min,在不断搅拌条件下进行水浴加热至50-60℃,取所述c制得的过硫酸铵溶液的1/5加入到烧瓶中,在不断搅拌条件下,于50-60℃温度下进行保温30min,之后,升温至60~80℃,将所述a溶液的4/5以及所述c制得混合溶液的4/5以滴加的方式加入到烧瓶内进行反应2-3h,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溶液备用;

e:选择合适的螯合剂、催化剂与钛金属盐混合液混合,在常压及低于80℃的温度下,充分均匀搅拌,调节ph在合适范围内,反应一段时间后,即得到混合溶液备用;

f:将所述e制得的混合溶液加入到所述d制得的溶液中,之后进行充分均匀搅拌混合和超声震荡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中,通过将纳米无机材料纳米钛金属混合液与氟碳,不仅可以提供比有机硅更加优良的耐酸、碱性,不易受到湿度梯度或盐碱地区自然的破坏,有较强的抵御各种外界污染的能力,同时也避免了有机硅忽然环境的弊端,对文物以及桥墩起到加固的作用,提高了建筑的抗老化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新型石质改质剂,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表面活性剂5%-10%,消泡剂1%-3%,去离子水20%-50%,钛金属盐混合液8-15%,分散剂5%-10%,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13%-25%,螯合剂5%-8%,催化剂0.5%-1%,过硫酸铵溶液10%-15%。

其中,所述钛金属盐混合液为钛酸乙酯、钛酸丙酯、钛酸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其中,所述分散剂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其中,所述消泡剂为乳化硅油、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聚氧丙烯甘油醚和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所述螯合剂为乙醇胺、乙二胺、乙酰丙酮、乙酸、乙酐、六偏磷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其中,所述催化剂为盐酸、硝酸、硫酸、磷酸、草酸、醋酸中任意一种。

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环氧乙烷加成物。

实施例1,一种新型石质改质剂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表面活性剂10%,消泡剂3%,去离子水33%,钛金属盐混合液15%,分散剂10%,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15%,螯合剂8%,催化剂1%,过硫酸铵溶液15%。

一种新型石质改质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合适的引分散剂,并且向其中添加一定的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进行混合,然后通过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后,得到混合溶液备用;

b:将所述a得到的溶液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向其中加入定量的去离子水以及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备用;

c:往过硫酸铵溶液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混合溶液备用6;

d:将所述b制备的液引流至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40min,在不断搅拌条件下进行水浴加热至60℃,取所述c制得的过硫酸铵溶液的1/5加入到烧瓶中,在不断搅拌条件下,于60℃温度下进行保温30min,之后,升温至80℃,将所述a溶液的4/5以及所述c制得混合溶液的4/5以滴加的方式加入到烧瓶内进行反应3h,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溶液备用;

e:选择合适的螯合剂、催化剂与钛金属盐混合液混合,在常压及低于80℃的温度下,充分均匀搅拌,调节ph在合适范围内,反应一段时间后,即得到混合溶液备用;

f:将所述e制得的混合溶液加入到所述d制得的溶液中,之后进行充分均匀搅拌混合和超声震荡即可。

实施例2,一种新型石质改质剂,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表面活性剂8%,消泡剂2%,去离子水48%,钛金属盐混合液13%,分散剂8%,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13%,螯合剂5%,催化剂1%,过硫酸铵溶液12%。

一种新型石质改质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合适的引分散剂,并且向其中添加一定的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进行混合,然后通过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后,得到混合溶液备用;

b:将所述a得到的溶液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向其中加入定量的去离子水以及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备用;

c:往过硫酸铵溶液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混合溶液备用6;

d:将所述b制备的液引流至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20min,在不断搅拌条件下进行水浴加热至50℃,取所述c制得的过硫酸铵溶液的1/5加入到烧瓶中,在不断搅拌条件下,于50℃温度下进行保温30min,之后,升温至60℃,将所述a溶液的4/5以及所述c制得混合溶液的4/5以滴加的方式加入到烧瓶内进行反应3h,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氟碳混合溶液备用;

e:选择合适的螯合剂、催化剂与钛金属盐混合液混合,在常压及低于80℃的温度下,充分均匀搅拌,调节ph在合适范围内,反应一段时间后,即得到混合溶液备用;

f:将所述e制得的混合溶液加入到所述d制得的溶液中,之后进行充分均匀搅拌混合和超声震荡即可。

实施例3,一种新型石质改质剂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表面活性剂9%,消泡剂3%,去离子水27.5%,钛金属盐混合液14%,分散剂9%,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20%,螯合剂7%,催化剂0.5%,过硫酸铵溶液10%。

一种新型石质改质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合适的引分散剂,并且向其中添加一定的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进行混合,然后通过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后,得到混合溶液备用;

b:将所述a得到的溶液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向其中加入定量的去离子水以及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备用;

c:往过硫酸铵溶液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混合溶液备用6;

d:将所述b制备的液引流至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30min,在不断搅拌条件下进行水浴加热至55℃,取所述c制得的过硫酸铵溶液的1/5加入到烧瓶中,在不断搅拌条件下,于55℃温度下进行保温30min,之后,升温至70℃,将所述a溶液的4/5以及所述c制得混合溶液的4/5以滴加的方式加入到烧瓶内进行反应2.5h,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氟碳混合溶液备用;

e:选择合适的螯合剂、催化剂与钛金属盐混合液混合,在常压及低于80℃的温度下,充分均匀搅拌,调节ph在合适范围内,反应一段时间后,即得到混合溶液备用;

f:将所述e制得的混合溶液加入到所述d制得的溶液中,之后进行充分均匀搅拌混合和超声震荡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将纳米无机材料纳米钛金属混合液与氟碳,不仅可以提供比有机硅更加优良的耐酸、碱性,不易受到湿度梯度或盐碱地区自然的破坏,有较强的抵御各种外界污染的能力,同时也避免了有机硅忽然环境的弊端,对文物以及桥墩起到加固的作用,提高了建筑的抗老化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