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平辊道式玻璃钢化机组的快拆式圆带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2580发布日期:2019-06-14 23:0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水平辊道式玻璃钢化机组的快拆式圆带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平辊道式玻璃钢化机组的辊道传动系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水平辊道式玻璃钢化机组的快拆式圆带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在水平辊道式玻璃钢化机组中,圆带传动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如图3所示的“8”字带传动的机构进行传动。电机13通过通过第一圆带15、第一带轮14以及第二带轮16首选驱动主轴12转动,然后由第二圆带17、第三带轮11以及第四带轮18驱动与第四带轮18相连的输送辊转动。由于主轴12与输送辊相互垂直,故第二圆带17扭曲呈“8”字形。此种传动方式因其成本低、易于操作、运行相对比较可靠等等优点玻璃钢化制造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8”字圆带传动机构在使用中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 “8”字圆带传动机构中,第二圆带17需要与第三带轮11和第四带轮18之间产生足够大的摩擦才能在第二圆带17的作用下驱动第四带轮18及输送辊转动。该传动方式由于利用第二圆带17拉伸后的张紧力,在工作一定的时间后第二圆带17伸缩性会减弱,因此更换第二圆带17成为了该传动系统的主要维护工作。由图3可知,因第二圆带17为封闭的成型带,在从第三带轮11和第四带轮18上拆除后,还要从主轴12上拆下,而主轴12的两端是通过轴承固定于机架上,且主轴12长度很长(单根一般2米-3米左右),因此拆装非常麻烦,从而导致更换第二圆带17的工作繁琐异常。另一方面,第二圆带17的扭曲设置,使第二圆带17在转动过程中会产生爬坡现象,皮带容易掉带,造成传动事故,给后续的安装和用户的使用维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水平辊道式玻璃钢化机组的快拆式圆带传动机构,不仅便于拆装,且可避免传动过程中因爬坡现象而产生的传动事故。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水平辊道式玻璃钢化机组的快拆式圆带传动机构,包括机架,在机架上沿水平方向间隔设有相互平行的多根输送辊,多根输送辊位于同向的一端均设有从动带轮,在机架上还转动设有多个主动带轮,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通过圆带传动连接,且所有的主动带轮均通过同一条环形密闭链条传动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优选的,主动带轮的轮轴均平行于输送辊分布。

优选的,多根输送辊分布在机架的顶部,多个主动带轮分布在机架的中部,驱动电机分布在机架的底部。

优选的,主动带轮的数量与输送辊的数量相同,任意一个主动带轮均通过圆带驱动位于主动带轮上方对应位置的一个从动带轮转动。

优选的,主动带轮的数量为从动带轮数量的一半,任意一个主动带轮均通过圆带驱动位于主动带轮上方对应的相邻两个从动带轮同步转动,位于主动带轮和对应两个从动带轮之间的圆带呈三角形分布。

优选的,任意一个主动带轮均通过两根圆带驱动相邻两个从动带轮同步转动,在从动带轮和主动带轮上分别间隔设有两条用于与两根圆带配合的带槽。

优选的,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设有与环形密闭链条传动连接的主动链轮,在主动带轮上还同轴设有与环形密闭链条传动连接的从动链轮。

优选的,在机架上还转动设有多个与环形密闭链条配合的导向惰轮。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单根圆带可根据使用和维护要求随时安装和拆卸,可实现在不拆除其它零部件的情况下自由拆装、更换圆带,保证输送辊的精准转动,解决了原“8”字圆带传动圆带更换工作繁琐的难题。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由于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轮轴相互平行,使得圆带不存在扭曲,进而使皮带在带轮的转动过程中不会产生爬坡现象,避免了圆带掉皮带现象而影响整个辊道传动系统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8”字带传动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环形密闭链条,2、导向惰轮,3、主动链轮,4、驱动电机,5、从动带轮,6、主动带轮,7、圆带,8、机架,9、输送辊,10、从动链轮,11、第三带轮,12、主轴,13、电机,14、第一带轮,15、第一圆带,16、第二带轮,17、第二圆带,18、第四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水平辊道式玻璃钢化机组的快拆式圆带7传动机构,包括机架8,在机架8的顶部沿水平方向间隔设有相互平行的多根输送辊9,并在多根输送辊9位于同向的一端均设有从动带轮5。在机架8的中部沿水平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可转动的主动带轮6。主动带轮6的轮轴均平行于输送辊9分布,主动带轮6和从动带轮5通过圆带7传动连接,从而使得圆带7不产生扭曲。在机架8的底部设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环形密闭链条1驱动所有主动带轮6同步转动,再由多个主动带轮6驱动所有从动带轮5同步转动,实现了所有输送辊9的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主动带轮6的数量与输送辊9的数量可以相同,并一一对应,由主动带轮6通过圆带7驱动位于其正上方对应位置的一个从动带轮5转动。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提高传动效率,主动带轮6的数量为从动带轮5数量的一半,并由主动带轮6通过圆带7驱动位于其上方对应的相邻两个从动带轮5同步转动。在此种排布方式中,位于主动带轮6和对应两个从动带轮5之间的圆带7呈倒立的等腰三角形形状分布。

在上述由一个主动带轮6驱动两个相邻从动带轮5转动的实施例中,任意一个主动带轮6均通过两根圆带7驱动相邻两个从动带轮5同步转动,在从动带轮5和主动带轮6上分别间隔设有两条用于与两根圆带7配合的带槽。由于在应用过程中圆带7处于拉伸状态,容易失效,两根圆带7可起到双保险的作用。

驱动电机4输出轴上固定设有与环形密闭链条1传动连接的主动链轮3,在主动带轮6上还同轴设有与环形密闭链条1传动连接的从动链轮10。机架8上还转动设有多个与环形密闭链条1配合的导向惰轮2,以确保环形密闭链条1张紧并与主动链轮3和从动链轮10紧密接触配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