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套餐肥及其施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90014发布日期:2019-05-17 20:58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稻肥料技术领域,是一种水稻套餐肥及其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粮食中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也是典型的喜硅作物,其正常生长须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硅来维持。新疆大部分土壤是石灰性土壤,有效硅含量明显低于临界值,这已成为限制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障碍。

水稻生育中有两个需肥高峰期,一是分蘖期,二是幼穗形成到孕穗期。如果前期供肥不足,会出现分蘖率降低,叶片瘦小,叶色变黄,有效穗数很少;而后期供肥不足,会出现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近年来,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目前的水稻肥料虽然添加多种中微量元素,但在作物生长后期均只施用尿素进行养分补充。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专用肥型套餐肥料,改善当前这种单一的化肥施用方式,充分改善水稻的生长所需的土壤和养分条件,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土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套餐肥及其施肥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满足水稻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肥料的需求,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水稻套餐肥,包括基肥、分蘖肥和结实肥,基肥的有效成分以纯养分计分别占基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2%至24%,磷14%至16%,钾8%至12%,腐植酸2%至4%,硅0.5%至1%,微量元素肥0.3%至0.5%;分蘖肥的有效成分以纯养分计分别占分蘖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0%至22%,磷14%至16%,钾8%至10%,腐植酸2%至4%,硅0.5%至1%,微量元素肥0.3%至0.5%;结实肥的有效成分以纯养分计分别占结实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1%至23%,磷10%至12%,钾12%至14%,腐植酸2%至4%,硅0.5%至1%,微量元素肥0.3%至0.5%。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基肥的有效成分以纯养分计分别占基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3%,磷15%,钾10%,腐植酸4%,硅1%,微量元素肥0.5%。

上述分蘖肥的有效成分以纯养分计分别占分蘖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2%,磷15%,钾10%,腐植酸4%,硅1%,微量元素肥0.5%。

上述结实肥的有效成分以纯养分计分别占结实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2%,磷11%,钾13%,腐植酸4%,硅1%,微量元素肥0.5%。

上述微量元素肥的有效成分包括重量比为1.5至2:1.5至2的硼与锌。

上述硼由硼砂提供;锌由硫酸锌、氯化锌、氧化锌、磷酸锌、硫化锌中的至少一种提供。

上述基肥与分蘖肥中,氮由尿素、硫酸铵、氯化铵和磷酸铵中的至少一种提供;磷由磷酸二氢钾、磷酸一铵、聚磷酸铵、磷酸脲中的至少一种提供;钾由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草木灰和钾泻盐中的至少一种提供;硅由硅酸钠提供。

上述结实肥中,氮由尿素、硫酸铵、氯化铵和磷酸铵中的至少一种提供;或/和,磷由磷酸二氢钾、磷酸一铵、聚磷酸铵、磷酸脲中的至少一种提供;或/和,钾由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草木灰和钾泻盐中的至少一种提供;或/和,硅由硅酸钠提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水稻套餐肥的施肥方法,按下述方法进行:水稻定植前5天至10天,施用所述基肥35kg/亩至40kg/亩,于水稻定植返青进入分蘖期后,施用所述分蘖肥10kg/亩至15kg/亩,于水稻扬花开始,施用所述结实肥15kg/亩至20kg/亩。

本发明所述水稻套餐肥及其施肥方法,二者互相协作协同,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水稻的品质以及产量,具有极佳的经济价值,可快速、有效满足水稻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肥料的需求,提高作物产量,减少肥料的浪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中所提到各种化学试剂和化学用品如无特殊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公知公用的化学试剂和化学用品;本发明中的百分数如没有特殊说明,均为质量百分数。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以纯养分标定的方式来限定复混肥料的组分,是参照了国家标准《复混肥料gb15063-2009》、《有机无机复混肥料gb18877-2009》当中对养分的计算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有效成分以纯养分的方式表示时,除可被植物吸收的纯养分外,肥料中还包括碳、氢等载体元素,纯养分与载体元素共同构成肥料的重量。在本发明提供的水稻套餐肥中对载体元素不做具体限定。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该水稻套餐肥,包括基肥、分蘖肥和结实肥,基肥的有效成分以纯养分计分别占基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2%至24%,磷14%至16%,钾8%至12%,腐植酸2%至4%,硅0.5%至1%,微量元素肥0.3%至0.5%;分蘖肥的有效成分以纯养分计分别占分蘖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0%至22%,磷14%至16%,钾8%至10%,腐植酸2%至4%,硅0.5%至1%,微量元素肥0.3%至0.5%;结实肥的有效成分以纯养分计分别占结实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1%至23%,磷10%至12%,钾12%至14%,腐植酸2%至4%,硅0.5%至1%,微量元素肥0.3%至0.5%。

由于水稻定植时根系活力较低,而磷可以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提高水稻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且缺磷时生长受抑制,最终影响水稻的产量。因此,相比于现有水稻基肥,本发明增加基肥中的磷含量,可显著促进定植后水稻根系的生长,提高定植后水稻苗的综合素质以及成活率。

且春天温度较冷,而水稻吸收磷肥的能力在低温时较弱,因此需摄取相对较多的磷。另外,定植时主要目地为提高水稻根系活力,因此添加适量的钾与氮即可。

在水稻定植大田后7天至15天,水稻适应大田环境,开始进入快速生长发育期,对营养需求量增大,因此本发明分蘖肥中添加大量的氮与磷,以及适量的钾肥,防止钾肥添加过多造成水稻过早的进行生殖生长而抑制其营养生长,从而促进其快速生长,即以本发明所述配比形成的分蘖肥能促进水稻苗的快速生长,提高水稻苗的光和作用,促进干物质的积累。

在水稻结实期,水稻进入第二次养分需求临界期,对氮的需求量仍较大,对钾的需求量增大,对磷的需求相对减少,因此减少磷的含量,防止肥料浪费。而氮元素可以有效促进水稻生殖生长,促进水稻籽粒形成,改善水稻品质;钾元素可显著促进养分向籽粒中运输和积累。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稻果实品质,添加适量的硅及微量元素肥。以本发明所述配比形成的结实肥能显著促进水稻穗分化以及籽粒形成,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本发明所述水稻套餐肥包括水稻在不同生长期施用的基肥、分蘖肥以及结实肥;其可充分满足水稻在不同生长时期对营养的不同需要,并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升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光合物质积累及向水稻生殖器官的运输,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能大幅度提高水稻品质以及产量。

实施例2:该水稻套餐肥,包括基肥、分蘖肥和结实肥,基肥的有效成分以纯养分计分别占基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2%或24%,磷14%或16%,钾8%或12%,腐植酸2%或4%,硅0.5%或1%,微量元素肥0.3%或0.5%;分蘖肥的有效成分以纯养分计分别占分蘖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0%或22%,磷14%或16%,钾8%或10%,腐植酸2%或4%,硅0.5%或1%,微量元素肥0.3%或0.5%;结实肥的有效成分以纯养分计分别占结实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1%或23%,磷10%或12%,钾12%或14%,腐植酸2%或4%,硅0.5%或1%,微量元素肥0.3%或0.5%。

实施例3: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基肥的有效成分以纯养分计分别占基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3%,磷15%,钾10%,腐植酸4%,硅1%,微量元素肥0.5%。

本实施例3所述配比的基肥,营养配比合理均衡,为水稻提供足够的营养,促进其生长发育,并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升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肥料利用率。

实施例4: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分蘖肥的有效成分以纯养分计分别占分蘖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2%,磷15%,钾10%,腐植酸4%,硅1%,微量元素肥0.5%。

本实施例4所述配比的分蘖肥能够提高水稻苗养分吸收利用速率,分蘖效果佳。

实施例5: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结实肥的有效成分以纯养分计分别占结实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2%,磷11%,钾13%,腐植酸4%,硅1%,微量元素肥0.5%。

本实施例5所述配比的结实肥,进一步促进水稻穗分化以及籽粒形成,提高水稻的产量效果最佳。

实施例6: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微量元素肥的有效成分包括重量比为1.5至2:1.5至2的硼与锌。

本实施例6所述配比的微量元素肥与硅、腐植酸相互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水稻对该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率。

实施例7:作为上述实施例6的优化,硼由硼砂提供;锌由硫酸锌、氯化锌、氧化锌、磷酸锌、硫化锌中的至少一种提供。

实施例8: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述基肥与分蘖肥中,氮由尿素、硫酸铵、氯化铵和磷酸铵中的至少一种提供;磷由磷酸二氢钾、磷酸一铵、聚磷酸铵、磷酸脲中的至少一种提供;钾由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草木灰和钾泻盐中的至少一种提供;硅由硅酸钠提供。

结实肥中,氮由尿素、硫酸铵、氯化铵和磷酸铵中的至少一种提供;或/和,磷由磷酸二氢钾、磷酸一铵、聚磷酸铵、磷酸脲中的至少一种提供;或/和,钾由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草木灰和钾泻盐中的至少一种提供;或/和,硅由硅酸钠提供。

实施例9:上述实施例所述水稻套餐肥的施肥方法,按下述方法进行:水稻定植前5天至10天,施用所述基肥35kg/亩至40kg/亩,于水稻定植返青进入分蘖期后,施用所述分蘖肥10kg/亩至15kg/亩,于水稻扬花开始,施用所述结实肥15kg/亩至20kg/亩。

上述实施例所述水稻套餐肥采用本实施例9所述方法施用,二者互相协作协同,能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水稻的品质以及产量,减少肥料的浪费。

实施例10:该水稻套餐肥,包括基肥、分蘖肥和结实肥,

其中,基肥的有效成分以纯养分计分别占基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3%,磷15%,钾10%,腐植酸4%,硅1%,微量元素肥0.5%;分蘖肥的有效成分以纯养分计分别占分蘖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2%,磷15%,以及钾10%,腐植酸4%,硅1%,微量元素肥0.5%;结实肥的有效成分以纯养分计分别占结实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2%,磷11%,钾13%,腐植酸4%,硅1%,微量元素肥0.5%,硼与锌的重量比为1.8:1.7。

上述实施例10所述水稻套餐肥的施肥方法:于水稻定植前10天,施用基肥35kg/亩,于水稻定植后20天施用分蘖肥10kg/亩,于水稻进入扬花期,施用结实肥20kg/亩。

实施例11:该水稻套餐肥,包括基肥、分蘖肥和结实肥,

其中,基肥的有效成分以纯养分计分别占基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2%,磷16%,钾10%,腐植酸4%,硅1%,微量元素肥0.5%;分蘖肥的有效成分以纯养分计分别占分蘖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3%,磷16%,钾8%,腐植酸4%,硅1%,微量元素肥0.5%;结实肥的有效成分以纯养分计分别占结实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1%,磷10%,钾14%,腐植酸4%,硅1%,微量元素肥0.5%,硼与锌的重量比为1.5:1.8。

上述实施例11所述水稻套餐肥的施肥方法:于水稻定植前10天,施用基肥40kg/亩,于水稻定植后20天施用分蘖肥10kg/亩,于水稻进入扬花期,施用结实肥15kg/亩。

实施例12:该水稻套餐肥,包括基肥、分蘖肥和结实肥,

其中,基肥的有效成分:分别占基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3%,磷16%,钾12%,腐植酸4%,硅1%,微量元素肥0.5%;分蘖肥的有效成分以纯养分计分别占分蘖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4%,磷15%,以及钾10%,腐植酸4%,硅1%,微量元素肥0.5%;结实肥的有效成分以纯养分计分别占结实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1%,磷12%,钾12%,腐植酸4%,硅1%,微量元素肥0.5%,硼与锌的重量比为2:1.5。

上述实施例12所述水稻套餐肥的施肥方法:于水稻定植前10天,施用基肥35kg/亩,于水稻定植后20天施用分蘖肥15kg/亩,于水稻进入扬花期,施用结实肥15kg/亩。

实施例13:该水稻套餐肥,包括基肥、分蘖肥和结实肥,

其中,基肥的有效成分以纯养分计分别占基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2%,磷16%,钾10%,腐植酸3%,硅1%,微量元素肥0.5%;分蘖肥的有效成分以纯养分计分别占分蘖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2%,磷15%,钾11%,以及腐植酸4%,硅1%,微量元素肥0.5%;结实肥的有效成分以纯养分计分别占结实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2%,磷12%,钾13%,腐植酸4%,硅1%,微量元素肥0.5%,硼与锌的重量比为1.5:2。

上述实施例13所述水稻套餐肥的施肥方法:于水稻定植前10天,施用基肥40kg/亩,于水稻定植后20天施用分蘖肥10kg/亩,于水稻进入扬花期,施用结实肥15kg/亩。

实施例14:该水稻套餐肥,包括基肥、分蘖肥和结实肥,

其中,基肥的有效成分以纯养分计分别占基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3%,磷15%,钾8%,腐植酸4%,硅1%,微量元素肥0.5%;分蘖肥的有效成分以纯养分计分别占分蘖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2%,磷15%,以及钾10%,腐植酸4%,硅1%,微量元素肥0.5%;结实肥的有效成分以纯养分计分别占结实肥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2%,磷10%,钾14%,腐植酸4%,硅1%,微量元素肥0.5%,硼与锌的重量比为2:1.7。

上述实施例14所述水稻套餐肥的施肥方法:于水稻定植前10天,施用基肥35kg/亩,于水稻定植后20天施用分蘖肥15kg/亩,于水稻进入扬花期,施用结实肥15kg/亩。

对比实例1:常规化肥ck1肥料,其养分配比(重量比)为n:p2o5:k2o=17:17:17。

对比实例2:常规化肥ck2肥料,其养分配比(重量比)为n:p2o5:k2o=25:15:10。

利用等质量的本发明实施例10至14所述水稻套餐肥与常规化肥ck1、ck2在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进行施用对比试验。

本发明实施例10至14所述水稻套餐肥与常规化肥(ck1肥料、ck2肥料)分别施用后,水稻的分蘖数、有效穗长、穗粒数、千粒重、产量的对比数据如表1所示。

通过表1可以看出,相比于施用常规化肥,施用本发明实施例10至14所述水稻套餐肥,能够使水稻分蘖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数据均显著提高,从而提供水稻产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水稻套餐肥及其施肥方法,二者互相协作协同,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水稻的品质以及产量,具有极佳的经济价值,可快速、有效满足水稻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肥料的需求,提高作物产量,减少肥料的浪费。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