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隔音砂浆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0785发布日期:2019-10-23 02:11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振隔音砂浆及其生产工艺,具体为建筑材料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材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和复合材料等。其中砂浆是建筑材料中的一个分类,是建筑上砌砖使用的黏结物质,由一定比例的沙子和胶结材料加水和成,也叫灰浆或砂浆。目前现有的建筑工作中,砂浆用于砌筑和抹灰工程,是一种使用范围大,使用面积广的建筑材料,但是在生活环境日益完善的今天,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私密性如隔音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砂浆缺少有效的减振隔音性能,仅靠水泥、石灰膏和黏土等硬性材质直接相互结合,缺少对噪音的吸附效果,隔音性差,且水泥、石灰膏和黏土连接过程中,相互粘结性较弱,会产生更多的孔密性,不益于提高自身的密封效果和强度,故进一步的降低减振隔音的效果。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隔音砂浆及其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目前现有的建筑工作中,砂浆用于砌筑和抹灰工程,是一种使用范围大,使用面积广的建筑材料,但是在生活环境日益完善的今天,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私密性如隔音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砂浆缺少有效的减振隔音性能,仅靠水泥、石灰膏和黏土等硬性材质直接相互结合,缺少对噪音的吸附效果,隔音性差,且水泥、石灰膏和黏土连接过程中,相互粘结性较弱,会产生更多的孔密性,不益于提高自身的密封效果和强度,故进一步的降低减振隔音的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振隔音砂浆,该减振隔音砂浆组成为:水泥:25~30份;石灰膏:7~10份;黏土:8~15份;凝胶料:5~8份;细骨料:15~25份;辅料:7~18份;纯水:12~20份。优选的,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的,所述石灰膏为氧化钙粉膏、氧化镁粉膏和生石灰粉中的两种或三种。优选的,所述黏土为碱金属氧化黏土、碳酸盐黏土、高岭土中的三种。优选的,所述凝胶料为水玻璃、硅酸盐水泥的两种。优选的,所述细骨料为天然砂、淡化海砂和湖砂土中的三种。优选的,所述辅料为木质纤维、发泡微珠、玻璃纤维、淀粉醚、柔性分散乳胶粉、粉煤灰和硅藻土中的七种。优选的,所述纯水ph值不小于7。一种减振隔音砂浆的生产工艺,该减振隔音砂浆的生产工艺为:步骤一:母料选取:将25~30份水泥和7~10份石灰膏进行配比,利用螺旋送料机把母料输送到电子秤处,进行物料称取;步骤二:混合:采用搅拌机混合的方式,对母料进行混合,混合时的温度为30℃~40℃,混凝土搅拌机电机的转速为3600r/min,混合的时间为10~25min,混合后需确保无明显色值区别;步骤三:子料添加:选取8~15份黏土和5~8份凝胶料,称取物料后,利用皮带输送机进行输送,再次进行机械混合,混合的时间为40~55min,混合时的温度为40℃~50℃,添加过程需逐步加入,先加黏土,再加凝胶料,单次加入重量不超过子料总量的1/4,加入间隔为30s~45s;步骤四:细骨料添加:选取5~8份天然砂、5~10份淡化海砂和5~7份湖砂,机械混合时逐步加入,混合的时间为15~30min,混合时的温度为65℃~85℃,混合过程中利用自吸泵添加12~20份纯净水;步骤五:辅料添加:利用高效混合机进行混合,其中包括:1~2份木质纤维;1~5份发泡微珠;1~3份玻璃纤维;1~2份淀粉醚;1~2份柔性分散乳胶粉;1~2份粉煤灰和1~2份硅藻土;步骤六:包装:将产品包装成25公斤、30公斤、40公斤或50公斤的袋, 使用自动码垛机码包成垛, 随后封塑入库或直接转运到市场销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减振隔音砂浆及其生产工艺,通过在黏土的基础上利用凝胶料,利用水玻璃、硅酸盐水泥的粘接力强,耐酸碱的特性,有效提高了粘连性,使孔密性更低,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效果,对音量进行阻隔,且在辅料中增设木质纤维、发泡微珠和玻璃纤维,并配合利用高效混合机进行混合,利用木质纤维、发泡微珠的多孔疏密结构,提高了成品中的物理切面数量,噪音声波可在物理切面中折射迁跃,产生损耗,达到吸收目的,起到更好的音量吸附效果,配合玻璃纤维,对成品进行内骨架构,在物质添加的同时,可有效保证整体强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减振隔音砂浆,该减振隔音砂浆组成为:水泥:25~30份;石灰膏:7~10份;黏土:8~15份;凝胶料:5~8份;细骨料:15~25份;辅料:7~18份;纯水:12~20份。其中,水泥为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中的一种或两种,石灰膏为氧化钙粉膏、氧化镁粉膏和生石灰粉中的两种或三种,黏土为碱金属氧化黏土、碳酸盐黏土、高岭土中的三种,凝胶料为水玻璃、硅酸盐水泥的两种,细骨料为天然砂、淡化海砂和湖砂土中的三种,辅料为木质纤维、发泡微珠、玻璃纤维、淀粉醚、柔性分散乳胶粉、粉煤灰和硅藻土中的七种,纯水ph值不小于7。一种减振隔音砂浆的生产工艺,该减振隔音砂浆的生产工艺为:步骤一:母料选取:将25~30份水泥和7~10份石灰膏进行配比,利用螺旋送料机把母料输送到电子秤处,进行物料称取;步骤二:混合:采用搅拌机混合的方式,对母料进行混合,混合时的温度为30℃~40℃,混凝土搅拌机电机的转速为3600r/min,混合的时间为10~25min,混合后需确保无明显色值区别;步骤三:子料添加:选取8~15份黏土和5~8份凝胶料,称取物料后,利用皮带输送机进行输送,再次进行机械混合,混合的时间为40~55min,混合时的温度为40℃~50℃,添加过程需逐步加入,先加黏土,再加凝胶料,单次加入重量不超过子料总量的1/4,加入间隔为30s~45s;步骤四:细骨料添加:选取5~8份天然砂、5~10份淡化海砂和5~7份湖砂,机械混合时逐步加入,混合的时间为15~30min,混合时的温度为65℃~85℃,混合过程中利用自吸泵添加12~20份纯净水;步骤五:辅料添加:利用高效混合机进行混合,其中包括:1~2份木质纤维;1~5份发泡微珠;1~3份玻璃纤维;1~2份淀粉醚;1~2份柔性分散乳胶粉;1~2份粉煤灰和1~2份硅藻土;步骤六:包装:将产品包装成25公斤、30公斤、40公斤或50公斤的袋, 使用自动码垛机码包成垛, 随后封塑入库或直接转运到市场销售。实施例步骤一:母料选取:将25份水泥和10份石灰膏进行配比,利用螺旋送料机把母料输送到电子秤处,进行物料称取;步骤二:混合:采用搅拌机混合的方式,对母料进行混合,混合时的温度为35℃,混凝土搅拌机电机的转速为3200r/min,混合的时间为18min,混合后需确保无明显色值区别;步骤三:子料添加:选取10份黏土和7份凝胶料,称取物料后,利用皮带输送机进行输送,再次进行机械混合,混合的时间为45min,混合时的温度为45℃,添加过程需逐步加入,先加黏土,再加凝胶料,单次加入重量不超过子料总量的1/4,加入间隔为35s;步骤四:细骨料添加:选取8份天然砂、10份淡化海砂和7份湖砂,机械混合时逐步加入,混合的时间为20min,混合时的温度为75℃,混合过程中利用自吸泵添加16份纯净水;步骤五:辅料添加:利用高效混合机进行混合,其中包括:2份木质纤维;5份发泡微珠;3份玻璃纤维;2份淀粉醚;2份柔性分散乳胶粉;2份粉煤灰和2份硅藻土;步骤六:包装:将产品包装成25公斤、30公斤、40公斤或50公斤的袋, 使用自动码垛机码包成垛, 随后封塑入库或直接转运到市场销售。现通过本发明所制成的一种减振隔音砂浆与某市面常用品进行试验对比,试验过程如下;1、选取立方体结构,分别采用减振隔音砂浆与某市面常用品进行外部涂抹成型,在立方体内部放置收音器,从立方体外部播放音乐五分钟,对收音器的不同收据进行查看比对。2、选取立方体结构,分别采用减振隔音砂浆与某市面常用品进行外部涂抹成型,在立方体内部放置震动接收器,从立方体外部进行震源设置,对震动接收器的不同收据进行查看比对。3、选取十个实施例和十个市面常用品,并在它们的顶部铺贴瓷砖片,静置35min后,倒置实施例和市面常用品,对剥离掉落的瓷砖片进行计算,并得出粘黏比例。试验数据如下:隔音性/%减振性/%粘黏性/%实施例9092100复检9294100对比例625270经实验对比,本发明所制成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减振隔音效果,可有效降低噪音,且粘黏性好,使孔密性更低,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效果。综合以上所述,通过在黏土的基础上利用凝胶料,利用水玻璃、硅酸盐水泥的粘接力强,耐酸碱的特性,有效提高了粘连性,使孔密性更低,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效果,对音量进行阻隔,且在辅料中增设木质纤维、发泡微珠和玻璃纤维,并配合利用高效混合机进行混合,利用木质纤维、发泡微珠的多孔疏密结构,提高了成品中的物理切面数量,噪音声波可在物理切面中折射迁跃,产生损耗,达到吸收目的,起到更好的音量吸附效果,配合玻璃纤维,对成品进行内骨架构,在物质添加的同时,可有效保证整体强度。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发明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