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窑柴烧陶泥炼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352487发布日期:2019-12-06 21:34阅读:2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龙窑柴烧陶泥炼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陶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龙窑柴烧陶泥炼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的制瓷史已经有数千年,历代的传承与发展也使人们对陶瓷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柴烧是一种古老的烧制方法,柴烧是指利用薪柴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主要分为上釉(底釉)与不上釉(自然釉)两大类;柴烧陶器最终的烧成效果是由泥土、灰釉(落灰)、火候(温度)、窑内气氛和烧窑人的窑技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的。所以同样的陶土、在同样的温度下,在不同的窑、用不同的木材、由不同人的控制,都会烧出很多不一样的烧成效果。

不同的陶土因其化学成分不同,在烧制过程中会出现的肌理、颜色效果都是不一样的,制成的陶件也会令用户产生不同的使用感受。陶土炼制成陶泥时需要考虑耐热温度、柴窑属性、薪柴种类等;追求的是让土能产生一种温润、敦厚、沉稳内敛的柴烧之美。

但是现有的龙窑柴烧制作工艺,过于追求产品外观的随机性,而缺乏对部分基础工艺核心的把控,而导致制出的成品不够完美。



技术实现要素:

本技术方案旨在提供一种龙窑柴烧陶泥炼制方法,该方法制得的陶泥质量稳定,适宜用于制作龙窑柴烧陶件。

一种龙窑柴烧陶泥炼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四会市地区出产的陶土;

2)将陶土放入高速混合机的搅拌釜中,添加适量的水,搅拌成浆糊状,浸泡陈腐后得到陶泥;

3)将陶泥放入真空练泥机中进行炼制8~10遍,然后置于水池中进行省泥;

4)将陶泥密封。

其中,步骤2)所添加的水量与陶土的重量比为1~2:1;优选地,所添加的水量与陶土的重量比为1:1。步骤2)所述搅拌速率为25~35r/min;优选地,所述搅拌速率为30r/min。步骤2)所述浸泡陈腐需要60~78h;优选地,所述浸泡陈腐需要72h。步骤3)所述省泥需要6~7天;所述炼制参数为:挤出末端螺旋直径为250mm;优选地,挤出螺旋轴转速为30r/min;优选地,真空室真空度不低于95%。

更进一步,步骤4)后还包括步骤:

5)将陶泥进行揉制,随后在拉胚机的中间圆心部位用力压稳,然后反复推泥、压泥8-10次。

本技术方案严格限定了陶土的选择范围,并且通过合理比例的搅拌、陈腐、炼制,使其转化为优质陶泥,能够承受至少1400℃的烧制,很好适应龙窑柴烧的加工工艺,不会发生爆裂的不良情况,保证陶件质量完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实施例2所述柴烧试件的sem图;

图2是实施例2所述柴烧试件的化学成分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炼制龙窑柴烧陶泥。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四会市地区出产的陶土,四会位于广东省中部、肇庆以东,珠江三角洲西北边缘,地处西、北、绥三江下游,北回归线将全境南北一分为二,因其境内四水(西江、北江、绥江和龙江)会流之地,故名“四会”,四水合流使得该处的陶土富含si、al、mg、ca等重要元素;

2)将陶土放入高速混合机的搅拌釜中,添加与陶土等重量的水,以30r/min的速度搅拌约30min后成浆糊状,浸泡72h后得到陶泥;

3)将陶泥放入真空练泥机中进行炼制10遍,然后置于水池中省泥一周;

4)将陶泥密封,省泥144h。

实施例2:制作龙窑柴烧陶土试件并进行成份检测。

按实施例1所述方法制得陶泥,并增加步骤:

5)将陶泥进行揉制,随后在拉胚机的中间圆心部位用力压稳,然后反复推泥、压泥10次。

然后将所得的陶泥借助塑料薄膜或动物皮等工具制备陶泥试件。注意拉制手形及指尖移动的速度力量对造型的影响。制备成型的试件暗房中阴干72h,然后放入龙窑中进行柴烧试制。

如图1所示,通过分析柴烧试件的sem图片可以看出,陶片表面的成分颗粒分布情况,表面颗粒分布均匀。陶片中含有锰、铝、硅、铁等大量的金属元素。应用gkf型非金属材料化学成份快速分析仪对柴烧试件的进行非金属材料化学成份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结果表明陶片中含有锰、铝、硅、铁等大量的金属元素,非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快速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非金属材料化学成份快速分析结果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陶片中含有sio2的含量较多,达到71.95wt%,是陶片的主体材质。含有的fe2o3较少,只有6.38wt%。陶片矿物质成分质量比如表2所示。

表2佛山龙窑柴烧陶片矿物质成分质量比

柴烧作品的成败取决於土、柴、窑之间的关系。土:柴烧专用之陶土多,经陶者自行调配,考量的是陶土耐热温度、柴窑属性、薪柴种类等;追求的是让土能产生一种温润、敦厚、沉稳内敛的柴烧之美。柴:一般木材需静置约三至六个月以上(忌太潮湿),以利燃烧,其种类有樟、龙眼、荔枝、莲雾及废弃木材等。窑:仅以燃烧木材提供热能,一般烧窑需三到五天,期间需不眠不休轮班投柴,加柴的速度和方式、薪柴的总类、天候的状况、空气的进流量等细微因素,正不断地影响窑内作品的色泽变化。从实施例2的数据可知,实施例1所制得的陶泥能够经受龙窑的高温,可以使得柴烧制成的陶件具备温润、敦厚、沉稳内敛之美。



技术特征:

1.一种龙窑柴烧陶泥炼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四会市地区出产的陶土;

2)将陶土放入高速混合机的搅拌釜中,添加适量的水,搅拌成浆糊状,浸泡陈腐后得到陶泥;

3)将陶泥放入真空练泥机中进行炼制8~10遍,然后置于水池中进行省泥;

4)将陶泥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窑柴烧陶泥炼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添加的水量与陶土的重量比为1~2:1;优选地,所添加的水量与陶土的重量比为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窑柴烧陶泥炼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搅拌速率为25~35r/min;优选地,所述搅拌速率为30r/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窑柴烧陶泥炼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浸泡陈腐需要60~78h;优选地,所述浸泡陈腐需要72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窑柴烧陶泥炼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炼制参数为:挤出末端螺旋直径为250mm;优选地,挤出螺旋轴转速为30r/min;优选地,真空室真空度不低于9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窑柴烧陶泥炼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省泥需要6~7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窑柴烧陶泥炼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4)后还包括步骤:

5)将陶泥进行揉制,随后在拉胚机的中间圆心部位用力压稳,然后反复推泥、压泥8-10次。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龙窑柴烧陶泥炼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四会市地区出产的陶土;2)将陶土放入高速混合机的搅拌釜中,添加适量的水,搅拌成浆糊状,浸泡陈腐后得到陶泥;3)将陶泥放入真空练泥机中进行炼制8~10遍,然后置于水池中进行省泥;4)将陶泥密封,省泥144~168h。本技术方案严格限定了陶土的选择范围,并且通过合理比例的搅拌、陈腐、炼制,使其转化为优质陶泥,能够承受至少1400℃的烧制,很好适应龙窑柴烧的加工工艺,不会发生爆裂的不良情况,保证陶件质量完美。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德;王志玉;桑同慧;谢萍;陈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9.05
技术公布日:2019.12.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