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园绿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75000发布日期:2019-11-08 21:20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绿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果园绿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果园内的杂草、落果大多采用深埋处理或堆积沤肥方式,腐熟慢,时间长,甚至得半年以上,且腐熟后养分含量低,无法满足作物的营养需求,而落叶的处理大多采用集中进行烧毁的方式,既浪费资源,又影响环境。

同时,近年来,无机肥和农药的弊端越来越凸显,长期施用无机化肥由于缺乏腐殖质将会导致土壤板结,从而影响土壤的营养价值,导致土地酸碱失衡,从而大大影响果树的产量以及果实的品质;而施用农药,虽然能驱除病虫害,但是由于农药大部分来自无机化学成分,在自然界中不能降解,将会富集到果肉中,从而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果园绿肥及其制备方法,实现了农业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所得的绿肥可以为果树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提高果树自身的抗性,从而实现果树病虫害的防治,且可以实现土壤性质的改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果园绿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果园废弃物0~20份、豆科绿肥作物25~35份、腐熟农家肥10~20份、极细链格孢蛋白3~6份、氯吡苯脲0.2~0.4份、花生麸5~10份、混合菌剂3~6份。

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豆科绿肥作物35份、腐熟农家肥20份、极细链格孢蛋白3份、氯吡苯脲0.2份、10份、混合菌剂3份。

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果园废弃物10份、豆科绿肥作物30份、腐熟农家肥15份、极细链格孢蛋白4.5份、氯吡苯脲0.3份、花生麸7.5份、混合菌剂4.5份。

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果园废弃物20份、豆科绿肥作物25份、腐熟农家肥10份、极细链格孢蛋白6份、氯吡苯脲0.4份、花生麸5份、混合菌剂6份。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菌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菌剂混合所得:

柯恩氏菌cohnellasp.lgh.15%~25%;细黄链霉菌25%~35%;草酸青霉菌hb115%~25%;谷氨酸棒状杆菌15%~25%;脲芽孢杆菌菌株tb425%~1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一种果园绿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份称取各组分;

s2、将称取的豆科绿肥作物和花生麸/花生麸、果园废弃物切段/片后,置于超微粉碎机内进行超微粉碎后,加入浆液量0.15%的纤维素酶于30℃搅拌酶解60min后,高温灭酶,得酶解液;

s3、将称取的腐熟农家肥置于200℃的温度下干燥处理30min后,粉碎过200目筛,与极细链格孢蛋白、氯吡苯脲混匀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共混造粒,螺杆挤出机转速为600~900rpm,压力为2~3mpa,得颗粒;

s4、将酶解液与称取的混合菌剂混合拌匀,得包衣液;

s5、将所述颗粒置于流化床包衣机内,采用底喷式,喷液速度为4.0~5.0ml/min,入风频率为30~40hz,流化床包衣机内的温度始终维持25~35℃,包衣结束,包衣微丸继续在流化床内干燥一段时间取出,即得。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实现了农业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所得的绿肥可以为果树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提高果树自身的抗性,从而实现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且可以实现土壤性质的改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所述果园废弃物为果树枝条、落果、落叶。

实施例1

一种果园绿肥,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

s1、按重量份称取:草木樨35份、腐熟农家肥20份、极细链格孢蛋白3份、氯吡苯脲0.2份、10份、混合菌剂3份;

s2、将称取的草木樨和花生麸/花生麸、果园废弃物切段/片后,置于超微粉碎机内进行超微粉碎后,加入浆液量0.15%的纤维素酶于30℃搅拌酶解60min后,高温灭酶,得酶解液;

s3、将称取的腐熟农家肥置于200℃的温度下干燥处理30min后,粉碎过200目筛,与极细链格孢蛋白、氯吡苯脲混匀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共混造粒,螺杆挤出机转速为600~900rpm,压力为2~3mpa,得颗粒;

s4、将酶解液与称取的混合菌剂混合拌匀,得包衣液;

s5、将所述颗粒置于流化床包衣机内,采用底喷式,喷液速度为4.0~5.0ml/min,入风频率为30~40hz,流化床包衣机内的温度始终维持25~35℃,包衣结束,包衣微丸继续在流化床内干燥一段时间取出,即得。

所述混合菌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菌剂混合所得:

柯恩氏菌cohnellasp.lgh.20%;细黄链霉菌30%;草酸青霉菌hb120%;谷氨酸棒状杆菌20%;脲芽孢杆菌菌株tb4210%。

实施例2

一种果园绿肥,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

s1、按重量份称取:果园废弃物10份、三叶草30份、腐熟农家肥15份、极细链格孢蛋白4.5份、氯吡苯脲0.3份、花生麸7.5份、混合菌剂4.5份;

s2、将称取的三叶草和花生麸/花生麸、果园废弃物切段/片后,置于超微粉碎机内进行超微粉碎后,加入浆液量0.15%的纤维素酶于30℃搅拌酶解60min后,高温灭酶,得酶解液;

s3、将称取的腐熟农家肥置于200℃的温度下干燥处理30min后,粉碎过200目筛,与极细链格孢蛋白、氯吡苯脲混匀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共混造粒,螺杆挤出机转速为600~900rpm,压力为2~3mpa,得颗粒;

s4、将酶解液与称取的混合菌剂混合拌匀,得包衣液;

s5、将所述颗粒置于流化床包衣机内,采用底喷式,喷液速度为4.0~5.0ml/min,入风频率为30~40hz,流化床包衣机内的温度始终维持25~35℃,包衣结束,包衣微丸继续在流化床内干燥一段时间取出,即得。

所述混合菌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菌剂混合所得:

柯恩氏菌cohnellasp.lgh.15%;细黄链霉菌35%;草酸青霉菌hb115%;谷氨酸棒状杆菌20%;脲芽孢杆菌菌株tb4215%。

实施例3

一种果园绿肥,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

s1、按重量份称取:果园废弃物20份、紫云英25份、腐熟农家肥10份、极细链格孢蛋白6份、氯吡苯脲0.4份、花生麸5份、混合菌剂6份;

s2、将称取的紫云英和花生麸/花生麸、果园废弃物切段/片后,置于超微粉碎机内进行超微粉碎后,加入浆液量0.15%的纤维素酶于30℃搅拌酶解60min后,高温灭酶,得酶解液;

s3、将称取的腐熟农家肥置于200℃的温度下干燥处理30min后,粉碎过200目筛,与极细链格孢蛋白、氯吡苯脲混匀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共混造粒,螺杆挤出机转速为600~900rpm,压力为2~3mpa,得颗粒;

s4、将酶解液与称取的混合菌剂混合拌匀,得包衣液;

s5、将所述颗粒置于流化床包衣机内,采用底喷式,喷液速度为4.0~5.0ml/min,入风频率为30~40hz,流化床包衣机内的温度始终维持25~35℃,包衣结束,包衣微丸继续在流化床内干燥一段时间取出,即得。

所述混合菌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菌剂混合所得:

柯恩氏菌cohnellasp.lgh.25%;细黄链霉菌25%;草酸青霉菌hb115%;谷氨酸棒状杆菌20%;脲芽孢杆菌菌株tb4215%。

本具体实施使用时,在果树开始开花后,沿着果树冠挖一圈环形的施肥沟,沟宽30~40cm深10cm,然后向施肥沟中施加一层5cm的肥料,然后种植土填平。

选取苹果树种植地2亩,平均分2片,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直接在果树开花后将果园废弃物粉碎后,沿着果树冠挖一圈环形的施肥沟,沟宽30~40cm深10cm,然后向施肥沟中施加一层5cm的果园废弃物粉,然后种植土填平,实验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所得的肥料,其余肥料、施肥方法及日常维护管理均按常规方法进行,果实收获成熟后计算平均每株果树的株产量;观察并记录果实的烂果率和裂果率,并计算苹果亩产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苹果株产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果实的烂果率和裂果率明显低于対照组,亩产量提高13%左右。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