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科植物专用有机溶肥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9937发布日期:2020-02-14 21:53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肥料领域,具体为一种豆科植物专用有机溶肥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豆科(拉丁学名:leguminosaesp.)为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支下的一个科,属于乔木、灌木、亚灌木或草本,直立或攀援,常有能固氮的根瘤植物。模式属为fabap.miller。约650属,18000种,广布于全世界,豆科植物需肥与其它类植物不一样,它不需要施氮肥,但前提是必须保障根瘤健康生长,才能保障豆类植物不早衰,产量高,在微量元素中,钼元素是固氮酶、硝酸还原酶和黄嘌呤脱氢酶的组分;镍元素是脲酶的组成元素;钴元素是钴胺素(vb12)的组成部分,而钴胺素则是固氮微生物中许多酶的组分。因此,上述元素的缺乏,会严重阻碍固氮根瘤的发育及功能的发挥,现有的技术制造成本较高,产品得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科植物专用有机溶肥制造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豆科植物专用有机溶肥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备制原料:黄腐酸:399g/l;

钼酸铵或钼酸钠麦三氧化钼或二硫化钼的其中一种:50g/l;

氯化镍或硝酸镍或硫酸镍的其中一种:50g/l;

硫酸钴或氯化钴其中的一种:50g/l;

碘:50g/l;

水:1000g/l;

s2:混合,将s1中准备的原料投入复合能态乳化机中,获得小于30um粒径液体;

s3:微化,将s2中获取的小于30um粒径液体投入分子微化机,得到0.1-200nm粒径的有机钼、有机镍、有机钴;

s4:灌装,将s3中获得的0.1-200nm粒径的有机钼、有机镍、有机钴,投入液体灌装机进行灌装。

还包括以下步骤:

s1:备制原料:黄腐酸400g/l;

磷肥:100g/l;

钾肥:100g/l;

钼化合物:50g/l;

螯合钙化合物:50g/l;

螯合锌化合物:50g/l;

硼化合物:50g/l;

碘:50g/l;

水:1000g/l;

s2:混合,将s1中准备的原料投入复合能态乳化机中,获得小于30um粒径液体;

s3:微化,将s2中获取的小于30um粒径液体投入分子微化机,得到0.1-200nm粒径的有机配位化合物;

s4:灌装,将s3中获得的0.1-200nm粒径的有机配位化合物,投入液体灌装机进行灌装。

还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原料:寡聚酸:400g/l;

柠檬酸:400g/l;

葡萄糖:400g/l;

钼化合物:50g/l;

镍化合物:50g/l;

钴化合物:50g/l;

碘:50g/l;

水:1000g/l;

s2:混合,将s1中准备的原料投入复合能态乳化机中,获得小于30um粒径液体。

s3:微化,将s2中获取的小于30um粒径液体投入分子微化机,得到0.1-200nm粒径的有机配位化合物;

s4:灌装,将s3中获得的0.1-200nm粒径的有机配位化合物,投入液体灌装机进行灌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利用声共振技术,可以使有机大分子拆解成有机小分子,形成配位体,也称离子态有机分子,利用声共振技术,利用压力脉冲装置,使液体形成瞬间高压脉冲力,多股液体脉冲的瞬间释放的激冲力,产生声障效应,与分子的频率相近,产生声共振,形成量子跃迁力,将黄腐酸与钼、镍、钴离子络合,产生黄腐酸化合物。也可以与其它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形成有机配位,瞬间压力脉冲装置,可以使小于30um粒径的液体产生瞬间200-3500kg的压力,瞬间激冲释放产生约1-数万kg的声障脉冲,本工艺参数控制精确,操作简单,产品得率高,质量稳定,有机钼、镍、钴溶液中,游离的钼、镍、钴离子大幅减少,植物吸收的钼、镍、钴增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豆科植物专用有机溶肥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备制原料:黄腐酸:399g/l;

钼酸铵或钼酸钠麦三氧化钼或二硫化钼的其中一种:50g/l;

氯化镍或硝酸镍或硫酸镍的其中一种:50g/l;

硫酸钴或氯化钴其中的一种:50g/l;

碘:50g/l;

水:1000g/l;

s2:混合,将s1中准备的原料投入复合能态乳化机中,获得小于30um粒径液体;

s3:微化,将s2中获取的小于30um粒径液体投入分子微化机,得到0.1-200nm粒径的有机钼、有机镍、有机钴;

s4:灌装,将s3中获得的0.1-200nm粒径的有机钼、有机镍、有机钴,投入液体灌装机进行灌装,有机钼、有机镍、有机钴的得率达83-93﹪,获取有机钼、镍、钴。

实施例1:

还包括以下步骤:

s1:备制原料:黄腐酸400g/l;

磷肥:100g/l;

钾肥:100g/l;

钼化合物:50g/l;

螯合钙化合物:50g/l;

螯合锌化合物:50g/l;

硼化合物:50g/l;

碘:50g/l;

水:1000g/l;

s2:混合,将s1中准备的原料投入复合能态乳化机中,获得小于30um粒径液体;

s3:微化,将s2中获取的小于30um粒径液体投入分子微化机,得到0.1-200nm粒径的有机配位化合物;

s4:灌装,将s3中获得的0.1-200nm粒径的有机配位化合物,投入液体灌装机进行灌装,有机钼、有机镍、有机钴的得率达83-93﹪,获取豆科植物专用肥。

实施例2:

还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原料:寡聚酸:400g/l;

柠檬酸:400g/l;

葡萄糖:400g/l;

钼化合物:50g/l;

镍化合物:50g/l;

钴化合物:50g/l;

碘:50g/l;

水:1000g/l;

s2:混合,将s1中准备的原料投入复合能态乳化机中,获得小于30um粒径液体。

s3:微化,将s2中获取的小于30um粒径液体投入分子微化机,得到0.1-200nm粒径的有机配位化合物;

s4:灌装,将s3中获得的0.1-200nm粒径的有机配位化合物,投入液体灌装机进行灌装,有机配位化合物的得率90-95﹪,获取有机配位化合物。

其中,分子微化机是利用声障原理制造的有机大分子拆解成有机小分子,并进行有机小分子共振络合设备。

由上文各个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利用声共振技术,可以使有机大分子拆解成有机小分子,形成配位体,也称离子态有机分子,利用声共振技术,利用压力脉冲装置,使液体形成瞬间高压脉冲力,多股液体脉冲的瞬间释放的激冲力,产生声障效应,与分子的频率相近,产生声共振,形成量子跃迁力,将黄腐酸与钼、镍、钴离子络合,产生黄腐酸化合物。也可以与其它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形成有机配位,瞬间压力脉冲装置,可以使小于30um粒径的液体产生瞬间200-3500kg的压力,瞬间激冲释放产生约1-数万kg的声障脉冲,本工艺参数控制精确,操作简单,产品得率高,质量稳定,有机钼、镍、钴溶液中,游离的钼、镍、钴离子大幅减少,植物吸收的钼、镍、钴增加。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