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变玻璃下表边部应力的边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2296发布日期:2020-05-26 18:03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变玻璃下表边部应力的边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一般涉及玻璃生产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改变玻璃下表边部应力的边水装置。



背景技术:

浮法玻璃生产线由清边机作业完成,玻璃经过退火产生永久应力,玻璃清边产生鱼骨边、断边、缺角、破皮缺陷情况,此种生产情况不良品多,提高生产成本,影响产品质量及成品率。为此设计一套可在线实现智能、自动跟踪玻璃边部下表冷却跟踪装置,改变玻璃永久应力变化,实现玻璃边部降温后应力释放,防止玻璃清边出现破损、缺角等质量问题,提高成品率及质量。

而现有技术中玻璃板上表冷却装置只能逐步降低玻璃边部上表温度,释放玻璃应力不充分,浮法玻璃退火不稳定,不能合理的降低玻璃板下表温度达到释放应力的目的。在应力未释放完全的情况下,清边机作业玻璃会产生鱼骨边,断边、缺角、破皮缺陷;产生缺陷后,切割工人工辅助敲边、堆垛工人工铲玻璃、叉车工转运整改倒片、封箱工倒片作业等人工劳动强度大幅增加;同时叉车作业时燃油尾气排放多,污染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改变玻璃下表边部应力的边水装置,从而实现改变玻璃板应力,以提高玻璃的边部质量,减少玻璃鱼骨边、断边、缺角、破皮等缺陷。

一种改变玻璃下表边部应力的边水装置,包括设置于玻璃带的边缘处正下方的边水组件;所述边水组件包括:冷却槽和跨接在所述冷却槽上的辊轮;所述辊轮表面包覆有冷却层;所述辊轮能随玻璃带的行进而转动且所述冷却层与所述玻璃带下表面的边缘接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槽的下方设有滑轨,冷却槽的两侧设有支架,所述滑轨的两侧和支架固定连接,冷却槽的一侧和弹簧组件连接,所述弹簧组件的另一侧和远离玻璃带的支架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边水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在玻璃带下表面的两个对边的边缘处正下方。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层为软质材料。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槽内部容纳冷却液。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的一端和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和冷却槽连接;所述气缸组件还和探测部电性连接,所述探测部探测到玻璃带存在炸点区域发出警示信号,所述气缸组件带动冷却槽远离玻璃带;所述探测部探测到探测玻璃带不存在炸点区域发出安全信号,所述气缸组件带动冷却槽回到原始位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槽通过其下方进液口和循环冷却装置连通,所述循环冷却装置使液体在其内部循环后通过设置在所述冷却槽上方的出液口再次进入冷却槽;所述循环冷却装置内沿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过滤腔和泵,过滤腔腔室内依次设有一级过滤板,二级过滤板,所述一级过滤板和所述二级过滤板上下表面均设有通孔,一级过滤板夹层内填充降温材料,二级过滤板夹层内填充过滤材料。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方案,改变玻璃带边部下表的温度,从而改变玻璃板应力,提高玻璃边部质量,减少玻璃鱼骨边、断边、缺角、破皮等缺陷;探测部和气缸组件的设置,使边水组件根据玻璃带的实际情况对玻璃带进行降温,防止辊轮和炸板区域接触,保证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边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循环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边水组件;101-辊轮;102-冷却槽;2-弹簧组件;3-滑轨;4-支架;5-气缸组件;6-玻璃带;7-进液口;8-过滤腔;801-一级过滤板;802-二级过滤板;9-泵;10-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一种改变玻璃下表边部应力的边水装置,包括设置于玻璃带6的边缘处正下方的边水组件1;所述边水组件1包括:冷却槽102和跨接在所述冷却槽102上的辊轮101;所述辊轮101表面包覆有冷却层;所述辊轮101能随玻璃带6的行进而转动且所述冷却层与所述玻璃带6下表面的边缘接触。

其中:

冷却槽102,其内设有冷却液,可选地,冷却液可为水。

辊轮101,跨接于冷却槽102上,能够在外力的带动下而旋转,其表面包覆有冷却层,在其旋转过程中,冷却层能够粘附冷却液。

基于上述设计,玻璃带6在行进过程中,带动辊轮101转动,辊轮101转动过程中,其表面冷却层被冷却槽102内的冷却液沾湿,进而使得冷却液被辊轮101带动与玻璃带接触,从而给玻璃带6降温,玻璃温度降低后,玻璃的应力得到很好的释放。

在任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槽102的下方设有滑轨3,冷却槽102的两侧设有支架4,所述滑轨3的两侧和支架4固定连接,冷却槽102的一侧和弹簧组件2连接,所述弹簧组件2的另一侧和远离玻璃带6的支架4连接。

其中:

冷却槽102可沿滑轨3自由滑动,可选地,冷却槽102下方设有轱辘。

滑轨3和冷却槽102两侧的支架4固定连接,支架4和墙壁或者地面连接,使得滑轨3和冷却槽更加稳固,可选地,滑轨3为两条平行的滑道,冷却槽102下方的轱辘嵌入滑道中自由滑动。

弹簧组件2包括弹簧和弹簧底座,可选地,弹簧为高强度弹簧。弹簧底座和支架4固定连接,支架4用于固定弹簧底座,可选地,弹簧底座和支架4通过螺母固定连接。

在玻璃带行进过程中,玻璃带6和辊轮101接触部分形成相反的作用力。当玻璃带变宽时,冷却槽102沿滑轨3向远离玻璃带的方向移动,弹簧收缩;玻璃带变窄时,冷却槽102沿滑轨3向靠近玻璃带的方向移动,弹簧舒张。弹簧的加入使得辊轮101均与玻璃带6紧密接触,进一步使得边水装置接触的玻璃的部位即边水部位在玻璃牙印下达到释放边部应力的效果。

在任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边水组件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在玻璃带6下表面的两个对边的边缘处正下方。

其中:

边水组件1对玻璃带6对边下表面的温度都进行降温,均匀改变玻璃带的温度,从而改变玻璃的应力。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层为软质材料。

其中:

软质材料为软性布制材料,可选地,冷却层为纱布或者搌布。

在任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槽102内部容纳冷却液。

其中:

冷却槽为水槽,可选地,冷却液是水,低成本易操作。

在任一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气缸组件5,所述气缸组件的一端和支架4固定连接,另一端和冷却槽102连接;所述气缸组件5还和探测部电性连接,所述探测部探测到玻璃带6存在炸点区域发出警示信号,所述气缸组件5带动冷却槽102远离玻璃带6;所述探测部探测到探测玻璃带不存在炸点区域发出安全信号,所述气缸组件5带动冷却槽回到原始位置。

其中:

玻璃带在行进过程中存在炸板区域,如果边水装置持续工作,很容易发生危险,气缸组件的设置一方面起到限位作用,使得弹簧组件和冷却槽不易脱离;另一方面,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气缸组件5和探测部电性连接,探测部在边水组件沿玻璃带行进方向的后方,当探测部探测到边水组件即将接触的玻璃带部分出现炸板区域,向气缸组件发出警示信号,气缸组件的伸缩杆伸出,边水组件压缩弹簧收缩,整体远离玻璃带,避开炸板区域,防止边水组件和玻璃带炸板部分发生碰撞;玻璃带的炸板区域结束后,当探测部探测玻璃安全不存在炸板区域,向气缸组件发出安全信号,气缸组件的收缩杆收回,带动边水组件向靠近玻璃带的方向滑动,弹簧舒张,避免炸板和边水组件接触,保证边水组件安全工作。

探测部探测炸板区域的工作原理是:探测部存在光电开关并发射红外线,红外线经玻璃反射回来,再由光电开关接收检测元件检测红外线,当检测到反射回来的红外线,光电开关发出检测到玻璃的信号,如果未检测到反射回来的红外线,则光电开关不发出检测到玻璃的信号,视为玻璃炸板。可选地,光电开关的型号是rk93/4-60l。

在任一优选实施例中,请参考附图2,所述冷却槽102通过其下方进液口7和循环冷却装置连通,所述循环冷却装置使液体在其内部循环后通过设置在所述冷却槽上方的出液口10再次进入冷却槽102;所述循环冷却装置内沿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所述过滤腔8和泵9,过滤腔8腔室内依次设有一级过滤板801,二级过滤板802,所述一级过滤板801和所述二级过滤板802上下表面均设有通孔,一级过滤板801夹层内填充降温材料,二级过滤板802夹层内填充过滤材料。

其中:

冷却槽在工作过程中,冷却液的温度会升高,冷却液也会浑浊,影响降温效果。因此加入循环冷却装置,使得冷却液在循环冷却装置中进行降温,净化,再流回冷却槽。冷却液从进液口7进入过滤腔8,经过一级过滤板后降温,一级过滤板内填充降温材料;冷却液经过二级过滤板后净化,二级过滤板内填充过滤材料。一、二级过滤板的通孔设计,使得冷却液顺利通过。降温材料和过滤材料均为活动连接,方便后期更换。泵为液体流动提供动力,保证冷却液的顺利循环。可选地,泵9为水泵。可选地,降温材料为低温石头。可选地,过滤材料活性炭或者过滤网。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