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玻璃的封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80571发布日期:2020-06-05 19:59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玻璃的封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玻璃的封边结构。



背景技术:

真空玻璃是一种新型玻璃深加工产品,是基于保温瓶原理研发而成。真空玻璃的结构与中空玻璃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真空玻璃空腔内的气体非常稀薄,几乎接近真空。

现有真空玻璃封边技术采用的方式有低温玻璃粉加热直接封接和金属过渡封接等。低温玻璃粉加热是通过火焰或电热使低熔点玻璃粉熔化而完成玻璃板与玻璃板之间的复合封接;金属过渡封接是通过金属加热完成玻璃板和玻璃板之间的封接。由于这两种方式均需要对整个玻璃板进行加热,当加热温度超过400度时,钢化玻璃或半钢化玻璃会出现退钢化现象,钢化玻璃的物理性能开始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真空玻璃的封边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真空玻璃在封边时易导致钢化玻璃或者半钢化玻璃出现退钢化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真空玻璃的封边结构,所述真空玻璃包括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且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之间形成真空夹层,所述真空玻璃的封边结构包括可伐合金、玻璃粉和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微波加热装置;

外表面包裹有所述玻璃粉的可伐合金与玻璃粉形成封接条,所述封接条放置于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之间,所述加热装置靠近所述封接条并对所述封接条进行加热,所述第一玻璃板通过由加热装置加热的封接条与第二玻璃板封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靠近所述封接条的一端嵌置于所述加热装置中,且所述封接条位于所述加热装置中。

优选地,所述可伐合金为长条状的圆柱体。

优选地,所述玻璃粉固结后形成包裹于所述可伐合金的外表面的圆环柱体。

优选地,所述可伐合金为丝状,对浸润在玻璃粉中的所述可伐合金加热,所述玻璃粉固结并包裹所述可伐合金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玻璃的封边结构,其包括可伐合金、玻璃粉和加热装置。因为封接条是由玻璃粉包裹可伐合金形成,这使得封接条中的可伐合金可以吸收微波能量,进而对玻璃粉进行加热,玻璃粉加热融化从而将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封接,这使得加热过程只对真空玻璃的局部进行加热,从而能够杜绝钢化玻璃或半钢化玻璃在封接过程中出现的退钢化现象。

另外,因为可伐合金与玻璃地膨胀系数完全匹配,所以完全避免了玻璃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内外热量不均造成的应力及膨胀系数不一致问题,大大提高了真空玻璃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真空玻璃的封边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玻璃板,2-第二玻璃板,3-真空夹层,4-可伐合金,5-玻璃粉,6-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真空玻璃的封边结构,真空玻璃包括第一玻璃板1和第二玻璃板2,且第一玻璃板1与第二玻璃板2之间形成真空夹层3。

具体地,真空玻璃的封边结构包括可伐合金4、玻璃粉5和加热装置6,加热装置6为微波加热装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玻璃板1与第二玻璃板2均为钢化或者半钢化玻璃。

优选地,可伐合金4为丝状,对浸润在玻璃粉5中的可伐合金4加热,玻璃粉5固结并包裹可伐合金4的外表面,可伐合金4与玻璃粉5充分封接,达到匹配封接要求,这极大方便玻璃粉5包裹于可伐金属的外表面,从而方便后续加热可伐金属溶解玻璃粉5的操作。需要说明的是,该步工艺为预制封接条,重点为采用可伐合金4与玻璃粉5之间的性能匹配性制成可以用于微波加热且能粘连玻璃的封接条。

进一步具体地,外表面包裹有玻璃粉5的可伐合金4与玻璃粉5形成封接条,封接条放置于第一玻璃板1与第二玻璃板2之间,加热装置6靠近封接条并对封接条进行再次加热,第一玻璃板1通过由加热装置6加热的封接条与第一玻璃板1封接。需要说明的是,加热装置6是通过微波加热的方式对封接条进行加热,这使得封接条中的可伐合金4可以吸收微波能量,进而对玻璃粉5进行加热。玻璃粉5加热充分融化后变成液态,在第一玻璃板1与第二玻璃板2的挤压下,将第一玻璃板1与第二玻璃板2封接,这使得加热过程只对真空玻璃的局部进行加热,从而能够杜绝钢化玻璃或半钢化玻璃在封接过程中出现的退钢化现象,可以应用于以后真空玻璃得大规模生产。

优选地,第一玻璃板1与第二玻璃板2靠近封接条的一端嵌置于加热装置6中,且封接条位于加热装置6中,这使得对封接条的微波加热过程更加简单。

本实施例提供的真空玻璃的封边结构,因为封接条是由玻璃粉5包裹可伐合金4形成,这使得封接条中的可伐合金4可以吸收微波能量,进而对玻璃粉5进行加热,玻璃粉5加热融化从而将第一玻璃板1与第二玻璃板2封接,这使得加热过程只对真空玻璃的局部进行加热,从而能够杜绝钢化玻璃或半钢化玻璃在封接过程中出现的退钢化现象。

另外,因为可伐合金4与玻璃地膨胀系数完全匹配,所以完全避免了玻璃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内外热量不均造成的应力及膨胀系数不一致问题,大大提高了真空玻璃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真空玻璃的封边结构,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下面仅对不同部分进行介绍。

在本实施例中,可伐合金4为长条状,且可伐合金4为圆柱体,同时,经过预加热后,玻璃粉5固结后形成包裹于可伐合金4的外表面的圆环柱体,这方便玻璃粉5固结后对可伐合金4的包裹,从而方便封接条放置在真空玻璃的真空夹层3中对玻璃粉5的再次加热,进而方便第一玻璃板1与第二玻璃板2的封接。

需要说明的是,可伐合金4可以但不限于圆柱体,其也可以为长方体,玻璃粉5固结后对可伐合金4的包裹。

本实施例提供的真空玻璃的封边结构,只需要对真空玻璃进行局部加热,从而对真空玻璃中的封接条进行加热,这能够杜绝钢化玻璃或半钢化玻璃在封接过程中出现的退钢化现象,大大提高钢化玻璃的使用寿命。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