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收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05557发布日期:2021-08-17 13:47阅读:78来源:国知局
物质收纳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质收纳器,尤其涉及收纳多个物质并在这些物质中引起化学反应的物质收纳器。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现有例的二氧化氯产生器,其通过在预定的药剂中散布预定的其它药剂而产生的化学反应,能够在不减少二氧化氯气体的效果的情况下抑制二氧化氯气体独特的臭气(参照专利文献1)。

在现有例的二氧化氯产生器中,预先在容器内收纳溶解有第一药剂的溶剂,从该容器的外部向上述容器内放入第二药剂等,从而产生二氧化氯气体等气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48983号公报(jp2018-148983a)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存在想要用比现有例的二氧化氯产生器更简单的操作来产生适量的二氧化氯气体的迫切期望。这在代替二氧化氯气体或者在二氧化氯气体的基础上产生芳香剂等的情况、产生光(化学发光)的情况下也是迫切期望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搬运、设置、保管且能够用简单的操作来引起化学反应的物质收纳器。

本发明的方案的物质收纳器具备:容器主体;分隔部件,其设于上述容器主体的内部,将上述容器主体内至少分隔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物质,其放入于上述第一空间;以及第二物质,其放入于上述第二空间,构成为,通过对预定的部件施加外力,上述分隔部件变形,上述第一物质与上述第二物质引起化学反应。

优选物质收纳器构成为,通过上述化学反应而产生气体状物质,所产生的气体状物质通过上述容器主体的壁部向上述容器主体的外部排出。或者,优选物质收纳器构成为,伴随上述化学反应而产生的光通过上述容器主体的壁部向上述容器主体的外部射出。

优选物质收纳器还具备线状部件,该线状部件贯通上述容器主体,且一端部与上述分隔部件接合。而且,优选构成为,对上述预定的部件施加上述外力是指对在上述容器主体的外部延伸的上述线状部件进行拉拽,通过拉拽上述线状部件,上述分隔部件变形,上述第一物质与上述第二物质引起上述化学反应。

优选物质收纳器构成为,通过对上述预定的部件施加上述外力,上述分隔部件破损,上述第一物质与上述第二物质引起上述化学反应。

优选物质收纳器构成为,在上述分隔部件设有在上述预定的部件未受到上述外力时关闭的多个小孔,通过对上述预定的部件施加上述外力,上述分隔部件变形而上述小孔开通,上述第一物质与上述第二物质引起上述化学反应。

优选物质收纳器构成为,上述分隔部件由相对于上述容器主体独立的封闭空间结构体构成,在上述容器主体内放入有上述封闭空间结构体,从而在上述封闭空间结构体内形成有上述第一空间,在上述容器主体的内部且在上述封闭空间结构体的外部形成有上述第二空间,通过对上述预定的部件施加上述外力,上述封闭空间结构体破损,上述第一物质与上述第二物质引起上述化学反应。

优选物质收纳器构成为,上述分隔部件由相对于上述容器主体独立的至少两个封闭空间结构体构成,在上述容器主体内放入有上述两个封闭空间结构体,从而在各上述封闭空间结构体各自的内部形成有上述第一空间和上述第二空间,在上述容器主体的内部且在上述各封闭空间结构体的外部形成有第三空间,通过对上述预定的部件施加上述外力,各上述封闭空间结构体分别破损,上述第一物质与上述第二物质引起上述化学反应。

优选构成为,上述分隔部件由两个封闭空间结构体构成,上述两个封闭空间结构体由设置在上述两个封闭空间结构体之间的封闭空间结构体支撑体支撑,在上述封闭空间结构体支撑体设有刃部和弹性部,上述刃部构成为,在为了使上述两个封闭空间结构体相互接近而对上述预定的部件施加有上述外力时,破坏上述两个封闭空间结构体各自的一部分,上述弹性部构成为,在施加了用于使上述两个封闭空间结构体相互接近的上述外力时,发挥斥力。

优选构成为,上述第一药剂、上述第二药剂中的至少一方的药剂是使用贯通上述容器主体的壁部的注射针向上述第一空间、上述第二空间的至少一方的空间供给的药剂,在从上述容器主体的壁部拔出上述注射针时,形成于上述容器主体的壁部的小孔因上述容器主体的壁部的弹性而闭合。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起到能够提供一种容易搬运、设置、保管且能够用简单的操作来引起化学反应的物质收纳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的俯视图,图1(b)是图1(a)的ib-ib剖视图,图1(c)是示出图1的(b)的ic部的变形例的图。

图2(a)、图2(b)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的动作的图。

图3(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的分隔部件的展开图,图3(b)是其立体图。

图4(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物质收纳器的分隔部件的展开图,图4(b)是其主视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物质收纳器的分隔部件的主视图。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的主视图。

图7(a)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的俯视图,图7(b)是图7(a)的viib-viib剖视图,图7(c)是图7(b)的viic部的放大图。

图8(a)是第四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的剖视图,图8(b)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的剖视图,图8(c)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物质收纳器的剖视图。

图9(a)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物质收纳器的俯视图,图9(b)是图9(a)的ixb-ixb剖视图,图9(c)是图9(b)的ixc部的放大图。

图10(a)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物质收纳器的俯视图,图10(b)是图10(a)的xb-xb剖视图。

图11(a)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物质收纳器的俯视图,图11(b)是图11(a)的xib-xib剖视图。

图12(a)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物质收纳器的俯视图,图12(b)是图12(a)的xiib-xiib剖视图,图12(c)是图12(b)的xiic向视图。

图13(a)是第六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的剖视图,图13(b)是图13(a)的xiiib向视图,图13(c)是图13(a)的xiiic向视图。

图14(a)是第六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的分隔部件破损部的剖视图,图14(b)是图14(a)的xivb向视图,图14(c)是图14(a)的xivc向视图。

图15(a)是第七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的剖视图,图15(b)是图15(a)的xvb向视图,图15(c)是图15(a)的xvc向视图。

图16(a)是第八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的剖视图,图16(b)是图16(a)的xvib向视图,图16(c)是图16(a)的xvic向视图。

图17(a)是示出第八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的分隔部件破损部和封闭空间结构体的图,是图16(a)的xviia部的未作为剖视图的部分的放大图,图17(b)是图17(a)的xviib-xviib剖视图,图17(c)是图17(a)的xviiic向视图。

图18(a)是第九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的剖视图,图18(b)是图18(a)的xviiib向视图,图18(c)是图18(a)的xviiic向视图。

图19(a)是第十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的主视图,图19(b)是图19(a)的xixb-xixb剖视图,图19(c)是图19(b)的xixc-xixc剖视图。

图20(a)是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的主视图,图20(b)是图20(a)的xxb-xxb剖视图。

图21(a)是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的封闭空间结构体支撑体的俯视图,图21(b)是图21(a)的xxib向视图,图21(c)是图21(a)的xxic-xxic剖视图。

图22(a)~(c)是示出第十二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各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例如为了进行房间内的空气除菌等而设置于房间来使用的,如图1(a)、图1(b)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那样,具备容器主体3和分隔部件5。

在容器主体3的内侧形成有与容器主体3的外部隔开的内部空间7。即,利用容器主体3的预定厚度的壁部,将容器主体3的外部与容器主体3的内部空间7隔开。

分隔部件5设于容器主体3的内部,利用分隔部件5将容器主体3内至少分隔成第一空间9和第二空间11。向第一空间9内放入第一物质(第一药剂),向第二空间11内放入第二物质(第二药剂)。

并且,构成为,通过对预定的部件施加重力以外的外力,分隔部件5变形,进入到第一空间9内的第一物质与进入到第二空间11内的第二物质相互混合而引起化学反应。

构成为,通过上述化学反应而产生气体状物质(成为气体的药剂),该产生的气体状物质通过容器主体3的壁部向容器主体3的外部排出。即,容器主体3内的气体压力因在容器主体3内产生的气体状物质而比大气压稍微上升,至少一部分通过由硅树脂或硅橡胶等构成的容器主体3的壁部,气体状物质每次少量地向容器主体3的外部排出。

在物质收纳器1设有线状部件13。线状部件13贯通容器主体3,长度方向的一端部预先与分隔部件5接合,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向容器主体3的外部延伸。

并且,如图2(a)所示地构成为,通过对在容器主体3的外部延伸的线状部件13进行拉拽(通过对其施加外力),分隔部件5变形(分隔部件5的一部分破损;分隔部件5的一部分被破坏),引起化学反应,从而产生气体状物质。

若将正贯通容器主体3的线状部件13从容器主体3拔出,则在容器主体3的壁部形成极其小径的贯通孔(线状部件所通过的小径的贯通孔)27(参照图2(b)),但由于容器主体3(形成有小径的贯通孔27的部位)由弹性体构成,所以小径的贯通孔27闭合,贯通孔27宛如作为止回阀发挥作用,容器主体3内的气体状物质不会通过小径的贯通孔27向容器主体3(物质收纳器1)的外部排出。

在容器主体3内的一方的空间(第一空间)9内放入有粉状体、粒状体等固体状的药剂(第一药剂)。在容器主体3内的另一方的空间(第二空间)11内放入有液体状的药剂(第二药剂)。然后,分隔部件5破裂,从而例如第二空间11内的药剂进入第一空间9内,第一药剂与第二药剂混合而引起化学反应,从而产生气体。

具体而言,在第一空间9内放入有含有亚氯钠的粒状的(固体的)药剂,在第二空间11内放入有含有柠檬酸等的水溶液。然后,通过使放入到第二空间11内的柠檬酸进入第一空间9内而与亚氯钠混合并引起化学反应,来产生气体的二氧化氯。二氧化氯具有杀菌作用,每单位时间向容器主体3的外部排出极少的量,对设置有物质收纳器1的空间(房间)内进行消毒、除臭等。

此外,既可以在第一空间9内放入有液体的药剂,在第二空间11内放入有固体的药剂,也可以在第一空间9内、第二空间11内双方放入有液体的药剂。并且,也可以代替二氧化氯或者在二氧化氯的基础上向物质收纳器1的外部排出芳香剂等其它气体的药剂。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说明中,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状物质,该产生的气体状物质通过容器主体3的壁部向容器主体3的外部排出,但也可以构成为取而代之或者此处基础上,伴随化学反应而产生的光(可见光)通过容器主体3的壁部向容器主体3的外部射出。关于光通过容器主体3的壁部向容器主体3的外部射出的详细内容将在下文中进行说明,但在该情况下,容器主体3由使伴随化学反应产生的发光现象所形成的光的大致全部或一部分透射的材料构成。

通过像这样构成,能够将物质收纳器1理解为气体产生器、消毒剂产生装置、气体状的消毒剂产生装置、发光装置。

并且,也可以利用分隔部件5将容器主体3内分隔成三个以上的多个空间,也可以在各空间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多个空间的每一个(例如各空间的全部)放入有药剂。在该情况下,放入到各空间内的各药剂中的至少一部分药剂与其它药剂不同。并且,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对预定的部件施加外力,来使各药剂相互混合而引起化学反应。

例如,也可以为,容器主体3内由分隔部件5分隔成三个空间,在三个空间中的第一个空间内放入有第一药剂,在三个空间中的第二个空间内放入有第二药剂,在三个空间中的第三个空间内放入有第三药剂。并且,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对预定的部件施加外力,来使三个药剂相互混合而引起化学反应。

并且,也可以为,容器主体3内由分隔部件5分隔成三个空间,在三个空间中的第一个空间内放入有第一药剂,在三个空间中的第二个空间内放入有第二药剂,在三个空间中的第三个空间内放入有空气。并且,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对预定的部件施加外力,来使第一药剂与第二药剂例如在第三空间内相互混合而引起化学反应。

此外,关于利用分隔部件5将容器主体3内分隔成三个以上的多个空间的详细内容也将在下文中进行说明。

此处,参照图1~图3,更加详细地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进行说明。

容器主体3具备圆筒状的容器主体部15、堵住一方的开口部(下侧的开口部)的下侧盖部17、堵住另一方的开口部(上侧的开口部)的上侧盖部19、以及用于将上侧盖部19固定于容器主体部15的上侧盖部固定体21。

容器主体部15、下侧盖部17以及上侧盖部固定体21例如由pet树脂等较硬的合成树脂构成,上侧盖部19由具备弹性的硅橡胶等材料构成。

下侧盖部17形成为在边缘形成有高度较低的圆筒状的肋的圆板状,以在容器主体部15的下端处堵住容器主体部15的圆形的下侧的开口部的方式,例如通过粘接剂而一体地设于容器主体部15。此外,也可以如图1(c)所示的变形例那样,不设置下侧盖部17,而使容器主体部15形成为有底的圆筒状。

上侧盖部19形成为在边缘形成有高度较低的圆筒状的肋的圆板状,另外在上侧盖部19的中央设有较小的圆筒状的凸部(向容器主体3的内侧突出的凸部)23。在设有凸部23的部位,上侧盖部19的壁厚变厚。

此外,在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气体通过上侧盖部19的未设置凸部23的薄壁部,向物质收纳器1的外部排出。

并且,上侧盖部19以在容器主体部15的上端处堵住容器主体部15的圆形的下侧的开口部的方式设于容器主体部15。

上侧盖部固定体21形成为圆环状,在容器主体部15的圆形的上端的附近与容器主体部15接触,例如通过粘接剂而一体地设于容器主体部15。上侧盖部19的边缘由容器主体部15的上端和上侧盖部固定体21夹入,从而一体地设于容器主体部15。

分隔部件5通过将预定形状的平板状的原材料(参照图3(a))适当地折弯并将缘部等贴合而形成为四面体状(参照图3(b))。在分隔部件5的内部形成有四面体状的内部空间。并且,在分隔部件5的上端部设有切口25,线状部件13从分隔部件5的上端向上方延伸。

在分隔部件5的内部形成有作为四面体状的分隔部件5的内部空间的第一空间9,分隔部件5的下表面一体地设于下侧盖部17。从容器主体3的内部空间7除去分隔部件5后的空间成为第二空间11。

从分隔部件5延伸出的线状部件13贯通上侧盖部19的凸部23,向物质收纳器1的外部延伸出。

并且,构成为通过对预定的部件施加外力(向上方拉拽线状部件13),分隔部件5的至少一部分破损(如图2(a)所示,分隔部件5在切口25处分成两个),第一物质与第二物质相互混合而引起化学反应。

接下来,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1(a)、图1(b)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中,通过向上方拉拽线状部件13,分隔部件5在切口25处断开。由此,如图2(a)所示,分隔部件5分成两个部位29、31。然后,第二空间11内的柠檬酸水溶液进入分隔部件5内(第一空间9内)的亚氯钠处,引起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氧化氯。该产生的二氧化氯通过上侧盖部19的薄壁部每次极其微量地向物质收纳器1的外部排出。

若进一步向上方拉拽线状部件13,则如图2(b)所示,部位31与凸部23抵接而从线状部件13脱离,部位31落下而残留在容器主体3内,并且线状部件13从上侧盖部19脱出。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构成为通过对预定的部件施加外力,分隔部件5变形(破裂),第一物质与第二物质相互混合而引起化学反应,从而搬运、设置、保管变得容易,能够用简单的操作来引起化学反应。

并且,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构成为通过化学反应来产生气体状物质,该产生的气体状物质(气体)通过容器主体3的壁部向容器主体3的外部排出,从而能够向物质收纳器1的外部供给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的适量的气体状的药剂(消毒剂、除臭剂、芳香剂中的至少任一种药剂)。

并且,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构成为通过对在容器主体3的外部延伸的线状部件13进行拉拽,分隔部件5变形(例如分隔部件5的一部分破损),从而产生气体状物质。因此,通过观察线状部件13,能够容易地想象用于使两个药剂混合的操作,并且通过观察线状部件13,能够容易地知道是使两个药剂混合前的状态还是使两个药剂混合后的状态。

并且,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构成为通过对预定的部件施加外力,分隔部件5破损,第一物质与第二物质混合,从而能够可靠地引起由第一物质与第二物质的混合产生的化学反应。另外,容器主体3的至少一部分由透明体或半透明体构成,通过构成为能够从物质收纳器1的外部用肉眼观察分隔部件5是否破损,能够容易地知道是使两个药剂混合之前的状态还是使两个药剂混合之后的状态。

而且,也可以适当地变更分隔部件5的形状。例如,分隔部件5也可以通过将预定形状的平板状的原材料(参照图4(a))适当地折弯并将缘部等贴合而形成为矩形状(参照图4(b))。在分隔部件5的端部设有切口25,线状部件13从切口25处延伸。

并且,分隔部件5也可以如图5所示地形成为球壳状。球壳(球壳形状)是指从第一直径的球(实心的立体)中除去中心与第一直径的球一致的第二直径(比第一直径略小的直径)的球而得到的形状。因此,在球壳的内侧存在由第二直径的球形成的空间(第一空间9)。

在图5所示的第二变形例的分隔部件5的一端部形成有环状的切口25,以该切口25为界,分隔部件5的一方侧成为部位29,分隔部件5的另一方侧成为部位31。线状部件13从部位31的中央延伸。然后,通过拉拽线状部件13,分隔部件5在切口25处分成部位29和部位31。

并且,也可以适当地变更容器主体3的形状。例如,也可以如图6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那样,将容器主体3形成为设有凸部23的球壳状。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通过拉拽线状部件13来破坏分隔部件5,但也可以不使用线状部件13,或者使用线状部件13以外的部件来使分隔部件5变形。

例如,也可以如图7(a)、图7(b)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那样,在分隔部件5设置切口25而不设置线状部件13,在对物质收纳器1施加有外力时,分隔部件5在切口25处破裂,从而第一空间9内的第一药剂与第二空间11内的第二药剂混合而引起化学反应。

进一步说明,图7(a)、图7(b)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的容器主体3具备容器主体部15、分隔部件5、下侧盖部17以及上侧盖部19。容器主体部15和分隔部件5由硅树脂或硅橡胶等构成,且一体成形。下侧盖部17和上侧盖部19由pet树脂等较硬的合成树脂构成。

容器主体部15形成为球台壳状。球台壳状是指在两个平行的平面处切割球壳时得到的三个立体中的、未失去球形的形状的一个立体(正中的立体)。在球台壳状的容器主体部15的下侧形成有圆形的第一开口部33,在球台壳状的容器主体部15的上侧形成有圆形的第二开口部35。第一开口部33的直径与第二开口部35的直径相互相等。

分隔部件5形成为圆板状,位于容器主体部15的中央。并且,分隔部件5的厚度方向与将第一开口部33的中心和第二开口部35的中心相互连结的中心轴的延伸方向一致。

下侧盖部17形成为圆板状,嵌入到容器主体部15的第一开口部33中。由此,由容器主体部15的下侧的部位、分隔部件5以及下侧盖部17形成第一空间9。

上侧盖部19形成为与下侧盖部17相同的形状,嵌入到容器主体部15的第二开口部35中。由此,由容器主体部15的上侧的部位、分隔部件5以及上侧盖部19形成第二空间11。切口25形成为较小的圆锥状,设于分隔部件5的中央部。

然后,若对物质收纳器1(容器主体3)施加外力,则容器主体部15、分隔部件5变形,分隔部件5在切口25处破裂,第一空间9与第二空间11相互连接。

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中,如图7(a)、图7(b)所示,在分隔部件5的中央仅设有一个在俯视时看起来呈点状的圆锥状的切口25,但也可以将多个圆锥状的切口25分散地设于分隔部件5。

并且,也可以如图9(a)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那样,以在俯视时呈线状(例如放射状)地形成切口25的方式设于分隔部件5。

进一步说明,在图9(a)~图9(c)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物质收纳器1中,容器主体3和分隔部件5由硅树脂或硅橡胶等构成。容器主体3通过使一对半球壳状的部位37组合而形成为球壳状。分隔部件5形成为圆板状。然后,通过在半球壳状的一对部位37之间夹入分隔部件5,来在容器主体3内形成一对半球状的空间(第一空间9和第二空间11)。

另外,作为用线状部件13以外的部件来破坏分隔部件5的方式,可以举出图8(b)、图8(c)、图10、图12~图21所示的方式。

图8(b)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与图7(a)、图7(b)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的不同点在于,在分隔部件5上未设置切口,而是在下侧盖部17、上侧盖部19分别设有分隔部件破损部39,其它方面构成为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相同。

即,图8(b)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的容器主体部15形成为球台壳状。并且,图8(b)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的分隔部件5形成为没有切口的圆板状。

下侧盖部17和上侧盖部19形成为圆板状,分别嵌入到容器主体部15的圆形的第一开口部33和第二开口部35中。

在下侧盖部17设有在前端部形成有圆锥状的凹部41且朝向分隔部件5立起的柱状(例如圆柱状)的分隔部件破损部39。在上侧盖部19设有在前端部形成有圆锥状的凸部43且朝向分隔部件5立起的柱状(例如圆柱状)的分隔部件破损部39。

然后,若对物质收纳器1(容器主体3)施加外力,则容器主体部15变形,分隔部件5的中央部由部件破损部39的凹部41和部件破损部39的凸部43持住,分隔部件5的一部分破裂,第一空间9与第二空间11相互连接。

图8(c)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物质收纳器1与图8(b)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的不同点在于,在下侧盖部17的分隔部件破损部39的前端部设有凸部43来代替凹部41,其它方面构成为与图8(b)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相同。

图10(a)、图10(b)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物质收纳器1与图7(a)~图7(c)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的不同点在于,未设置切口,而在下侧盖部17、上侧盖部19分别设有分隔部件破损部39,其它方面构成为与图7(a)~图7(c)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相同。

即,图10(a)、图10(b)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物质收纳器1的容器主体部15形成为球台壳状,分隔部件5形成为没有切口的圆板状。

下侧盖部17和上侧盖部19形成为圆板状,分别嵌入到容器主体部15的圆形的第一开口部33和第二开口部35中。

在下侧盖部17设有向上侧尖锐突出的圆锥状的分隔部件破损部39,在上侧盖部19设有向下侧尖锐突出的圆锥状的分隔部件破损部39。

然后,若对物质收纳器1(容器主体3)施加外力,则容器主体部15变形,分隔部件5被分隔部件破损部39破坏,第一空间9与第二空间11相互连接。

图12(a)~图12(c)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物质收纳器1的分隔部件破损部39的形态与图10(a)、(b)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物质收纳器1不同,其它方面构成为与图10(a)、图10(b)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物质收纳器1相同。

在图12(a)~图12(c)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物质收纳器1中,下侧盖部17的分隔部件破损部39形成为圆筒状。下侧盖部17的分隔部件破损部39的壁部的前端尖锐。并且,上侧盖部19的分隔部件破损部39具备圆筒状的部位45和前端尖锐的圆柱状的部位47。

如图12(b)所示,在上下方向上,圆筒状的部位45的下端的位置与圆柱状的部位47的下端的位置相互一致。此外,在上下方向上,圆筒状的部位45的下端的位置也可以位于比圆柱状的部位47的下端的位置稍靠下侧,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圆筒状的部位45的下端的位置也可以位于比圆柱状的部位47的下端的位置稍靠上侧。

然后,若对物质收纳器1(容器主体3)施加外力,则容器主体部15变形,分隔部件5被分隔部件破损部39破坏,第一空间9与第二空间11相互连接。此外,为了安全而设有圆筒状的部位45。即,防止前端尖锐的圆柱状的部位47误刺破容器主体3。

在图13(a)~图13(c)所示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中,容器主体3具备容器主体部15、第一盖部49、第二盖部51以及第三盖部53。

容器主体部15的上端部54呈圆筒状,且形成为瓶状。在圆筒状的上端部54的外周形成有外螺纹。

第一盖部49具备第一盖部主体部55、内侧圆筒状部57以及外侧圆筒状部59。第一盖部主体部55形成为圆的内径、圆的外径在上下方向上逐渐变化的筒状。

进一步说明,在第一盖部主体部55的下端形成有圆形的开口部。并且,形成有下侧部位,该下侧部位随着从下端朝向上侧而第一盖部主体部55的内径、外径逐渐增加并且增加的比例也逐渐增加。

形成有上侧部位,该上侧部位在第一盖部主体部55的内径、外径变成最大之后,随着从该最大的部位朝向上侧而第一盖部主体部55的内径、外径以大致恒定的比例逐渐减小。在第一盖部主体部55的上端形成有圆形的开口部,但第一盖部主体部55的上端的圆形的开口部的内径比第一盖部主体部55的下端的圆形的开口部的内径大。

内侧圆筒状部57与第一盖部主体部55同轴且从第一盖部主体部55向下侧突出。在内侧圆筒状部57的内周形成有与容器主体部15的上端部54的外螺纹螺纹结合的内螺纹。

外侧圆筒状部59也与第一盖部主体部55同轴且从第一盖部主体部55向下侧突出。外侧圆筒状部59的外径与第一盖部主体部55的最大直径一致。并且,在外侧圆筒状部59的外周形成有外螺纹。在上下方向上,内侧圆筒状部57的下端的位置与外侧圆筒状部59的下端的位置相互一致。

第二盖部51具备第二盖部主体部61和第二盖部上端部63。第二盖部主体部61形成为圆筒状。在第二盖部主体部61的内周形成有内螺纹,该内螺纹能够与形成于第一盖部主体部55的外侧圆筒状部59的外螺纹螺纹结合。

第二盖部上端部63从第二盖部主体部61的上端向上侧突出。并且,第二盖部上端部63呈沿着第一盖部49的第一盖部主体部55的上侧部位的筒状。即,第二盖部上端部63的内径、外径随着从下侧朝向上侧而以大致恒定的比例逐渐减小。

第三盖部53形成为球冠状,第三盖部53的下侧的部位(预定宽度的圆环状的外周部位)被第二盖部上端部63和第一盖部49的第一盖部主体部55的上侧部位夹入,从而第三盖部53一体地设于第一盖部49和第二盖部51。

此外,第一盖部49一体地设于容器主体部15,第二盖部51一体地设于第一盖部49。因此,容器主体部15、第一盖部49、第二盖部51以及第三盖部53形成为一体。

分隔部件5形成为膜状,堵住第一盖部49的第一盖部主体部55的下侧的开口部。并且,在分隔部件5的下侧形成有由容器主体部15和分隔部件5包围的第一空间9,在分隔部件5的上侧形成有由第一盖部49的第一盖部主体部55、第三盖部53以及分隔部件5包围的第二空间11。

此外,容器主体部15、第一盖部49以及第二盖部51由pet树脂等较硬的合成树脂构成,第三盖部53由具有弹性的硅橡胶等材料构成。

分隔部件破损部39在第二空间11内一体地设于第三盖部53。分隔部件破损部39的上端设置于第三盖部53的中央部。如图14(a)所示,在分隔部件破损部39的下端部形成有“v”字状的切口。由此分隔部件破损部39的下端尖锐。分隔部件破损部39由pet树脂等较硬的合成树脂构成。

然后,若向下方按压第三盖部53,则第三盖部53变形,分隔部件5被分隔部件破损部39破坏,第一空间9与第二空间11相互连接。

图15(a)~(c)所示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的容器主体3具备容器主体部15、第一盖部49以及第二盖部51。

容器主体部15具备第一容器主体部位65、第二容器主体部位67、第三容器主体部位69以及第四容器主体部位71。

第一容器主体部位65形成为失去球形的壳状。失去球形的壳状是指在一个平行的平面处切割球壳后得到的两个立体中的一方的立体(例如较大的立体)。第二容器主体部位67形成为直径比第一容器主体部位65的直径稍小的球台壳状,并从第一容器主体部位65的下端向下侧突出。

第三容器主体部位69形成为在中央形成有圆形的贯通孔的圆板状,且以堵住第二容器主体部位67的下端的圆形的开口部的方式设于第二容器主体部位67。第四容器主体部位71形成为在下端形成有凸缘部的圆筒状,从第三容器主体部位69的中央的圆形的贯通孔的边缘向下侧突出。

第一盖部49具备第一个第一盖部位73、第二个第一盖部位75以及第三个第一盖部位77。

第一个第一盖部位73形成为直径与第一容器主体部位65的直径相等的球台壳状。第二个第一盖部位75形成为在中央形成有圆形的贯通孔的圆板状,且以堵住第一个第一盖部位73的下端的圆形的开口部的方式设于第一个第一盖部位73。

第三个第一盖部位77形成为圆筒状,从第二个第一盖部位75的中央的圆形的贯通孔的边缘向下侧突出。并且,在第三个第一盖部位77的外周形成有外螺纹。

第二盖部51具备第一个第二盖部位79和第二个第二盖部位81。第一个第二盖部位79形成为直径与第一容器主体部位65的直径相等的失去球形的壳状。第二个第二盖部位81形成为圆筒状,并从第一个第二盖部位79向上侧突出。

在第二个第二盖部位81的内周设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与形成于第三个第一盖部位77的外周的外螺纹螺纹结合。

在形成为在容器主体部15设置有第一盖部49和第二盖部51的状态下,容器主体部15的第四容器主体部位71的下端的凸缘部由第一盖部49和第二盖部51夹入,从而容器主体部15、第一盖部49以及第二盖部51形成为一体,并且容器主体3呈球形状。

分隔部件5由位于容器主体3内且从第三盖部53向上侧突出的圆筒状的部位83、以及堵住圆筒状的部位83上端的圆形的开口部的膜状的部件85构成。而且,由第一个第二盖部位79、圆筒状的部位83以及膜状的部件85包围的空间成为第一空间9,从容器主体3的空间除去第一空间9后的部位成为第二空间11。

分隔部件破损部39构成为与图14(a)~图14(c)所示的分隔部件破损部39相同,在容器主体3(第二空间11)内一体地设于容器主体部15,且从容器主体部15向下侧突出。

然后,若向下方按压容器主体部15,则容器主体部15变形,分隔部件5被分隔部件破损部39破坏,第一空间9与第二空间11相互连接。

此外,在图15(a)~15(c)所示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中,容器主体部15由具备弹性的硅橡胶等材料构成,第一盖部49、第二盖部51以及分隔部件破损部39由pet树脂等较硬的合成树脂构成。

而且,图8(a)、图11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与图7(a)~图7(c)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的不同点在于,未设置切口,而是取而代之地在分隔部件5设有多个小孔87,其它方面构成为与图7(a)~图7(c)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相同。

即,在图8(a)、图11(a)、图11(b)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的分隔部件5,设有在未受到重力以外的外力时关闭的多个(数个)小孔87。而且,构成为通过对预定的部件施加外力,分隔部件5变形(例如弹性变形)而小孔87开通,第一空间9与第二空间11相互相通,从而第一物质与第二物质相互混合而引起化学反应。

此外,在示出未对预定的部件施加外力的状态的图8(a)、图11(b)中,为了便于说明,描绘为小孔87与第一空间9及第二空间11相通,但实际上,小孔87关闭,第一空间9与第二空间11由分隔部件5分隔。

根据图8(a)、图11(a)、(b)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构成为通过对预定的部件施加外力,分隔部件5变形而小孔87开通,第一物质与第二物质引起化学反应。因此,若从预定的部件除去外力,则容器主体3、分隔部件5复原。由此例如仅通过清洗就能够反复使用容器主体3、分隔部件5。

图16(a)~图16(c)所示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的分隔部件5的形态与图13(a)~图13(c)所示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不同,其它方面构成为与图13(a)~13(c)所示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相同。

即,图16(a)~图16(c)所示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的分隔部件5由相对于容器主体3独立的一个封闭空间结构体89构成。

通过在容器主体3内放入有一个封闭空间结构体89,在封闭空间结构体89内形成有第一空间9,在容器主体3的内部且在封闭空间结构体89的外部形成有第二空间11。

然后,通过对预定的部件施加外力,封闭空间结构体89的至少一部分破损,第一物质与第二物质相互混合而引起化学反应。

进一步说明,封闭空间结构体89形成为两端的圆形的开口部被圆板状的部位堵住的圆筒状(两端有底圆筒状;胶囊状)。并且,如图17(a)~图17(c)所示,封闭空间结构体89被夹入在分隔部件破损部39下端的“v”字状的切口中。

然后,通过向下侧按压第三盖部53的中央部,封闭空间结构体89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也与第一盖部49抵接,封闭空间结构体89破裂。此外,被夹入在分隔部件破损部39下端的“v”字状的切口中的封闭空间结构体89能够容易地相对于分隔部件破损部39装卸。

根据图16(a)~图16(c)所示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通过在容器主体3内放入有相对于容器主体3独立的一个封闭空间结构体89,在封闭空间结构体89内形成有第一空间9,在容器主体3的内部且在封闭空间结构体89的外部形成有第二空间11,从而能够容易在容器主体3内形成第一空间9和第二空间11。

另外,在引起化学反应后,必须更换封闭空间结构体89,但容器主体3能够反复使用。

并且,也可以如图18(a)~图18(c)所示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图19(a)~图19(c)所示的第十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图20(a)、图20(b)所示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那样形成。

即,也可以如第九~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那样,由相对于容器主体3独立的至少两个封闭空间结构体89(89a、89b)构成分隔部件5。

即,也可以为,通过在容器主体3内放入有两个封闭空间结构体89a、89b,从而在各封闭空间结构体89a、89b各自的内部形成有第一空间9和第二空间11,在容器主体3的内部且在各封闭空间结构体89a、89b的外部形成有第三空间91。

而且,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对预定的部件施加外力,各封闭空间结构体89a、89b各自的至少一部分破损,第一物质与第二物质在第三空间91内相互混合而引起化学反应。

参照图18(a)~图18(c)进一步进行说明。图18(a)~图18(c)所示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形成为球状。图18(a)~图18(c)所示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的容器主体3具备较大的失去球形的壳状的容器主体部15和下侧盖部17。

第一封闭空间结构体89a由下端被下侧盖部17堵住且从下侧盖部17向上侧突出的圆筒状的部位、以及堵住该圆筒状的部位的上端的开口部的膜状的部件构成。在第一封闭空间结构体89a内形成有第一空间9。

第二封闭空间结构体89b由上端被容器主体部15的上端部堵住、从容器主体部15的中央部向下侧突出且内径比第一封闭空间结构体89a的圆筒状的部位的外径大的圆筒状的部位、以及堵住该圆筒状的部位的下端的开口部的膜状的部件构成。在第二封闭空间结构体89b内形成有第二空间11。

并且,在第二封闭空间结构体89b的内侧(第二空间11内)形成有下端部倾斜地切开且下端尖锐的圆筒状的部位(外径比第一封闭空间结构体89a的圆筒状的部位的内径小的圆筒状的部位)。该圆筒状的部位形成分隔部件破损部39。此外,上述各圆筒状部位配置在同轴上。

然后,通过在上下方向上施加力,分隔部件破损部39破坏各膜状的部件,第一空间9、第二空间11以及第三空间91相互连接。

此外,容器主体部15、第一盖部17以及第二盖部19由具备弹性的硅橡胶等材料构成,封闭空间结构体89由pet树脂等较硬的合成树脂构成。此外,第一盖部17和第二盖部19也可以由pet树脂等较硬的合成树脂构成。

图19(a)~图19(c)所示的第十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形成为球状。图19(a)~图19(c)所示的第十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的容器主体3由两个半球壳状部位构成。

第一封闭空间结构体89a具备封闭空间结构体主体部95和膜状部97。封闭空间结构体主体部95形成为在开口部设有凸缘部93的圆锥台的斗状。膜状部97堵住封闭空间结构体主体部95的开口部。第一空间9呈圆锥台状,且形成在第一封闭空间结构体89a内。第二封闭空间结构体89b也构成为与第一封闭空间结构体89a相同,第二空间11形成在第二封闭空间结构体89b内。

第一封闭空间结构体89a通过在容器主体部15的下端部(通过一体地设于容器主体3且在容器主体3的下部被向容器主体3的内侧突出的凸部90夹入)一体地设置凸缘部93,来与容器主体部15形成为一体。并且,第二封闭空间结构体89b与第一封闭空间结构体89a相同,通过在容器主体部15的上端部一体地设置凸缘部93,来与容器主体部15形成为一体。

并且,第一封闭空间结构体89a和第二封闭空间结构体89b以相对于中立面(包括物质收纳器1的中心且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对称的方式配置在容器主体3内。第一封闭空间结构体89a的上端与第二封闭空间结构体89b的下端例如相互接触。

在下侧的容器主体部15的中央设有构成分隔部件破损部39的突起99。在上侧的容器主体部15的中央也设有构成分隔部件破损部39的突起99。

然后,通过在上下方向上施加力,各分隔部件破损部39的每一个破坏各膜状部97的每一个,从而第一空间9、第二空间11以及第三空间91相互连接。

此外,容器主体部15由具备弹性的硅橡胶等材料构成,下侧盖部17、上侧盖部19、封闭空间结构体89由pet树脂等较硬的合成树脂构成。

根据图18(a)~图18(c)所示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图19(a)~图19((c)所示的第十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通过在容器主体3内放入有相对于容器主体3独立的两个封闭空间结构体89(89a、89b),在各封闭空间结构体89各自的内部形成有第一空间9和第二空间11,在容器主体3的内部且在各封闭空间结构体89的外部形成有第三空间91,从而能够容易在容器主体3内形成第一空间9、第二空间11以及第三空间91。另外,通过增加封闭空间结构体89的数量,能够容易在容器主体3内形成四个以上的多个空间。

此外,在图18(a)~图18(c)所示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图19(a)~图19(c)所示的第十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中,在第一药剂与第二药剂的化学反应中例如产生发光现象。另外,在图19(a)~图19(c)所示的第十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中,在容器主体3的内部设有多个突起101。各个突起101以彼此相邻的方式设于容器主体3的内表面的大致整个面。由此第一药剂、第二药剂、第一药剂与第二药剂的化合物容易停留在容器主体3的内表面处,在从物质收纳器1的外部观察时,能够更强地识别发光现象。

图20(a)、图20(b)所示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的容器主体3形成为球壳状。图20(b)所示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的分隔部件5由两个封闭空间结构体89(89a、89b)构成。图20(a)、图20(b)所示的封闭空间结构体89形成为与图19(a)~图19(c)所示的封闭空间结构体89相同。但是,图20(a)、图20(b)所示的第一封闭空间结构体89a的姿势与图19(a)~19(c)所示的第一封闭空间结构体89a的姿势上下相反,图20(a)、图20(b)所示的第二封闭空间结构体89b的姿势也与图19(a)~图19(c)所示的第二封闭空间结构体89b的姿势上下相反。

并且,图20(a)、图20(b)所示的第一封闭空间结构体89a的下端与容器主体3接触,图20(a)、图20(b)所示的第二封闭空间结构体89b的上端与容器主体3接触。

并且,两个封闭空间结构体89(89a、89b)由容器主体3和设置在两个封闭空间结构体89之间的封闭空间结构体支撑体103支撑。

在封闭空间结构体支撑体103设有一对保持部105、刃部107(分隔部件破损部39)以及弹性部109,其中,一对保持部105与两个封闭空间结构体89分别卡合来一体地保持有两个封闭空间结构体89(也一并地参照图21(a)~图21(c))。

刃部107构成为,在对预定的部件施加有用于使两个封闭空间结构体89相互接近的重力以外的外力时(当在上下方向上使第一封闭空间结构体89a与第二封闭空间结构体89b相互接近时),破坏两个封闭空间结构体89各自的一部分(膜状部97)。

弹性部109构成为,在对预定的部件施加有用于使两个封闭空间结构体89相互接近的重力以外的外力时,发挥斥力(弹性变形而使两个封闭空间结构体89相互分离的方向的力)。

然后,通过在上下方向上施加力,弹性部109弹性变形,刃部107破坏第一封闭空间结构体89a的膜状部97,其它刃部107破坏第二封闭空间结构体89b的膜状部97,第一空间9、第二空间11以及第三空间91相互连接。

此外,在图20(a)、图20(b)所示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中,容器主体3由具备弹性的硅橡胶等材料构成,封闭空间结构体89、封闭空间结构体支撑体103由pet树脂等较硬的合成树脂构成。此外,封闭空间结构体支撑体103也可以由金属构成。

根据图20(a)、图20(b)所示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在对预定的部件施加有重力以外的外力时,能够由封闭空间结构体支撑体103的刃部107可靠地破坏两个封闭空间结构体89而引起化学反应。并且,在从预定的部件除去重力以外的外力后,弹性部109复原,从而两个封闭空间结构体89不会成为紧贴的状态而相互分离,进入到两个封闭空间结构体89的药剂可靠地向两个封闭空间结构体89之外排出而引起化学反应。

可是,也可以如图22(a)~图22(c)所示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那样,使用贯通容器主体3的壁部的注射针111,将第一药剂、第二药剂中的至少任一种药剂供给到第一空间9、第二空间11中的至少任一个空间。

并且,也可以构成为,在从容器主体3的壁部拔出注射针111时,形成于容器主体3的壁部的小孔113因容器主体3的壁部的弹性而闭合。此外,在容器主体3设有凸部117(凸部23),由此在从容器主体3的壁部拔出注射针111时,小孔113更可靠地闭合。

另外,也可以在刺入注射针111时,接着在分隔部件5形成贯通孔115。该贯通孔115构成为,在未对预定的部件施加重力以外的外力的状态下,贯通孔115因分隔部件5的壁部的弹性而闭合。并且,在对预定的部件施加有外力时开通,从而第一空间9与第二空间11相互连接。

并且,图22(b)中,利用注射针111仅向第二空间11内供给药剂,但如图22(c)所示,也可以利用注射针111向第一空间9内供给药剂。

根据图22(a)~22(c)所示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物质收纳器1,第一药剂、第二药剂中的至少任一种药剂是使用贯通容器主体3的壁部的注射针111向第一空间9、第二空间11中的至少任一个空间供给的药剂,构成为在从容器主体3的壁部拔出注射针111时,形成于容器主体3的壁部的小孔113闭合,从而不会使容器主体3、分隔部件5的结构变得复杂,就能够将药剂放入到空间9、空间11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