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色玻璃管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77249发布日期:2020-05-08 17:59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玻璃管生产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茶色玻璃管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药用品包装的标准逐渐提高,其中茶色玻璃管的使用备受青睐,但是目前,我国在生产用于包装医用偏酸、偏碱、对ph值敏感的水针药剂和对可见光及紫外线敏感药物容器的过程中,主要以药用低硼硅玻璃管为原料,但是低硼硅玻璃管存在透光率高、紫外线隔挡率低等问题,因此不能满足一些对可见光及紫外线敏感药物的包装要求;此外由于该低硼硅玻璃管的硼含量在6-8%之间,达不到药用中性硼硅玻璃标准要求,存在着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和抗冲击性能较差和易脱片等问题,从而影响了药用玻璃瓶产品的质量。因此,茶色玻璃管得到重用,主要是因为其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和抗冲击性能好,而且具有可见光透过率低、紫外线截止率高的特点,以其作为生产注射剂瓶、安瓿瓶等药用玻璃容器的原料,可有效地避免现有低硼硅玻璃管存在的缺陷,但是由于一般茶色玻璃为中性硼硅棕色药用玻璃其b2o3含量高,玻璃液粘度大,透热性能差,所以在火焰炉生产时,b2o3挥发量大,通常在8﹪-12﹪,造成玻璃组成变化大,产品的理化性能降低,原料成本增加,同时还污染了大气环境。此外,在制备药用玻璃时,常采用火焰炉生产,由于颜色玻璃透热性能差,玻璃液上下存在着很大的温度差,玻璃液中的气泡很难排出来,造成产品中存在着大量的气泡线,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茶色玻璃管生产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茶色玻璃管生产方法,所述茶色玻璃管的生产原料包括:石英砂、长石粉、方解石、萤石粉、碳酸钡、纯碱、五水硼砂、调色剂和白玻璃。进一步的,所述生产原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组分:石英砂90-110份,长石粉70-90份,方解石5-7份,萤石粉4-6份,碳酸钡4-6份,纯碱16-18份,五水硼砂15-35份,调色剂0.5-1.5份,白玻璃80-100份。进一步的,所述生产原料重量份组成为:石英砂100份,长石粉80.6份,方解石6.1份,萤石粉4.9份,碳酸钡5.1份,纯碱17.1份,五水硼砂30.1份,调色剂0.9份,白玻璃89份。进一步的,所述调色剂为氧化铁、硫酸亚铁、氧化铜、二氧化锰、氧化镍中的1种或2种及以上。进一步的,所述白玻璃是将医用白玻璃经过粉碎处理获得的碎玻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茶色玻璃管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为:(1)根据权利要求1的茶色玻璃管生成原料称取配料,将混合均匀的配料撒入电熔窑炉中经高温熔化成玻璃液;玻璃液澄清处理后,通过上升道、主料道和分料道,在将玻璃液进行降温冷却;(2)采用丹纳法成型工艺将所述冷却后的玻璃液拉成型,制成茶色玻璃管;(3)将所述茶色玻璃管,经过外观检查、激光检测,获得合格的茶色玻璃管;(4)将所述合格的茶色玻璃管经过初切、精切后,进行圆口处理;(5)将所述圆口处理后的茶色玻璃管进行检验,最后进行包装、入库。进一步的,所述混合均匀的配料为将按照生产原料配好的配合料投入混料机中,混合2-5min,获得均匀度≥95%的混合均匀的配料。进一步的,所述玻璃液为棕色、无结石、无气泡、无条纹的玻璃液。进一步的,所述电熔窑炉,熔化面积为9m2,熔化率为14-18t/d。进一步的,所述电熔窑炉的加热装置为电极加热装置,电极加电量参数为上层:900a±100a,中层:1100±200a,下层:235±30a,上升道:80±30a,主料道:80±30a,分料道:130±50a。进一步的,所述高温熔化的熔化温度1450-1550℃;所述玻璃液澄清处理的澄清温度为1400-1450℃;所述主料道的主料道空间温度为1280-1320℃,主料道的液位空间温度为1000-1200℃;所述冷却温度为850-950℃;所述成型温度控制在800-850℃。进一步的,所述茶色玻璃管,经过外观检查、激光检测,判定为不合格的茶色玻璃管直接进行回炉处理,直到判定合格为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茶色玻璃管生产方法,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生产原料可以制备得到合格的茶色玻璃管,根据需要使用至少1种调色剂,有效控制茶色玻璃管的颜色效果,该茶色玻璃管避光效果好,可见光透过率较低在56%-58%之间,紫外线下透过率较低在0.16%-0.19%之间,有效提高玻璃管的避光效果,提高不适宜光照药品的稳定性;每支茶色玻璃管中直径≥0.1mm的气泡个数不超过1个,直径≥0.1mm的节瘤个数不超过1个,121℃颗粒耐水性达到i级,98℃颗粒耐水性符合hgbi级,耐酸性符合i级,耐碱性不低于2级,合格率达到95%以上;生产原料中白玻璃也可以根据实际生产中、低和高硼茶色玻璃管的需要调整为中、低和高硼的医用白玻璃,增大本发明中茶色玻璃管生产原料的应用范围。在生产方法中,本发明不在使用常规的火焰炉,改用全电熔窑炉,由于电极在玻璃液内部加热,因此玻璃液上下层温差极小,有利于玻璃的熔化和澄清,解决了现有棕色硼硅药用玻璃气泡多的难题,有效改善棕色硼硅玻璃的产品质量。此外,全电熔窑炉不需要火焰炉必需的蓄热室、烟囱等各种设施,更容易控制操作,没有火焰炉生产时产生的噪音、热辐射等,有效改善工人的作业环境;同时提高了燃料包括能耗和电能的利用效率,节约能源。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技术领域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先例而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茶色玻璃管生产方法,所述茶色玻璃管的生成原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组分:石英砂90份,长石粉70份,方解石5份,萤石粉4份,碳酸钡4份,纯碱16份,五水硼砂15份,调色剂0.5份,白玻璃80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茶色玻璃管生产方法:(1)将石英砂90份、长石粉70份、方解石5份、萤石粉4份、碳酸钡4份、纯碱16份、五水硼砂15份、调色剂0.5份和白玻璃80份投入混料机混合2min,获得均匀度≥95%的混合均匀的配料;(2)将混合均匀的配料,输送到二楼平台均匀撒入熔化面积为9m2,熔化率为14-18t/d电熔窑炉中,电极加电量参数为上层:800a,中层:900a,下层:205a,上升道:50a,主料道:50a,分料道:80a;经1450高温熔化成玻璃液,玻璃液1400℃条件下进行澄清处理后得到棕色、无结石、无气泡、无条纹的玻璃液,在通过上升道、1280℃的主料道空间温度和1000℃的液位空间温度的主料道和分料道后,在将玻璃液850℃进行降温冷却;(3)采用丹纳法成型工艺,在成型温度为800℃条件下,将所述冷却后的玻璃液拉成型,制成茶色玻璃管;(4)将所述茶色玻璃管,经过外观检查、激光检测,获得合格的茶色玻璃管;经过外观检查、激光检测,判定为不合格的茶色玻璃管直接进行回炉处理,直到判定合格为止;(5)将所述合格的茶色玻璃管经过初切、精切后,进行圆口处理;(6)将所述圆口处理后的茶色玻璃管进行检验,最后进行包装、入库。实施例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茶色玻璃管生产方法,所述茶色玻璃管的生成原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组分:石英砂110份,长石粉90份,方解石7份,萤石粉6份,碳酸钡6份,纯碱18份,五水硼砂35份,调色剂1.5份,白玻璃100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茶色玻璃管生产方法:(1)石英砂110份,长石粉90份,方解石7份,萤石粉6份,碳酸钡6份,纯碱18份,五水硼砂35份,调色剂1.5份,白玻璃100份投入混料机混合5min,获得均匀度≥95%的混合均匀的配料;(2)将混合均匀的配料,输送到二楼平台均匀撒入熔化面积为9m2,熔化率为14-18t/d电熔窑炉中,电极加电量参数为上层:1000a,中层:1300a,下层:265a,上升道:110a,主料道:110a,分料道:180a;经1550高温熔化成玻璃液,玻璃液1450℃条件下进行澄清处理后得到棕色、无结石、无气泡、无条纹的玻璃液,通过上升道、1320℃的主料道空间温度和1200℃的液位空间温度的主料道、分料道后,将玻璃液在950℃进行冷却处理;(3)采用丹纳法成型工艺,在成型温度为850℃条件下,将所述冷却后的玻璃液拉成型,制成茶色玻璃管;(4)将所述茶色玻璃管,经过外观检查、激光检测,获得合格的茶色玻璃管;经过外观检查、激光检测,判定为不合格的茶色玻璃管直接进行回炉处理,直到判定合格为止;(5)将所述合格的茶色玻璃管经过初切、精切后,进行圆口处理;(6)将所述圆口处理后的茶色玻璃管进行检验,最后进行包装、入库。实施例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茶色玻璃管生产方法,所述茶色玻璃管的生成原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组分:石英砂100份,长石粉80.6份,方解石6.1份,萤石粉4.9份,碳酸钡5.1份,纯碱17.1份,五水硼砂30.1份,调色剂0.9份,白玻璃89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茶色玻璃管生产方法:(1)石英砂100份,长石粉80.6份,方解石6.1份,萤石粉4.9份,碳酸钡5.1份,纯碱17.1份,五水硼砂30.1份,调色剂0.9份,白玻璃89份投入混料机混合3.5min,获得均匀度≥95%的混合均匀的配料;(2)将混合均匀的配料,输送到二楼平台均匀撒入熔化面积为9m2,熔化率为14-18t/d电熔窑炉中,电极加电量参数为上层:900a,中层:1100a,下层:235a,上升道:80a,主料道:80a,分料道:130a;经1500高温熔化成玻璃液,玻璃液1430℃条件下进行澄清处理后得到棕色、无结石、无气泡、无条纹的玻璃液,在通过上升道、1300℃的主料道空间温度和1100℃的液位空间温度的主料道和分料道后,玻璃液在900℃进行降温冷却;(3)采用丹纳法成型工艺,在成型温度为830℃条件下,将所述冷却后的玻璃液拉成型,制成茶色玻璃管;(4)将所述茶色玻璃管,经过外观检查、激光检测,获得合格的茶色玻璃管;经过外观检查、激光检测,判定为不合格的茶色玻璃管直接进行回炉处理,直到判定合格为止;(5)将所述合格的茶色玻璃管经过初切、精切后,进行圆口处理;(6)将所述圆口处理后的茶色玻璃管进行检验,最后进行包装、入库。实施例4,取任意合法市售2家茶色玻璃管a和b,与本发明的实施例1-实施例3生产的车色玻璃管进行性能对比;气泡数指每支茶色玻璃管中直径≥0.1mm的气泡个数,节瘤数是指指每支茶色玻璃管中直径≥0.1mm的节瘤个数,气泡数和节瘤数利用游标卡尺进行检测;121℃颗粒耐水性,根据ybb00362004-2015测定,判断是否符合1级;98℃颗粒耐水性,根据ybb00362004-2015测定,判断是否符合hgbi级;耐酸性,根据ybb00342004-2015第一法测定,判断是否符合i级;耐碱性,根据ybb00342004-2015测定,判断是否低于2级;透光率根据透光率检测仪进行测定;紫外线下透过率通过紫外线下透过率检测仪进行测定,结果如下:性能测试ab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合格率%8788969597气泡数/支53100节瘤数/支21100121℃颗粒耐水性不符合i级不符合i级i级i级i级98℃颗粒耐水性不符合hgbi级不符合hgbi级hgbi级hgbi级hgbi级耐酸性不符合i级不符合i级i级i级i级耐碱性低于2级2级i级2级i级可见光透过率62%60%58%58%56%紫外线下透过率0.22%0.21%0.19%0.18%0.16%根据上表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茶色玻璃管,每支茶色玻璃管中直径≥0.1mm的气泡个数不超过1个,该茶色玻璃管避光效果好,可见光透过率较低在56%-58%之间,紫外线下透过率较低在0.16%-0.19%之间,有效提高玻璃管的避光效果,提高不适宜光照药品的稳定性;每支茶色玻璃管中直径≥0.1mm的气泡个数不超过1个,直径≥0.1mm的节瘤个数不超过1个,121℃颗粒耐水性达到i级,98℃颗粒耐水性符合hgbi级,耐酸性符合i级,耐碱性不低于2级,且合格率达到95%以上,同时其他指标满足国家药品容器(材料)的标准,所以本发明可用于药用玻璃管,根据上述的对比可知,本发明提出的生产原料和生产方法得到的茶色玻璃管综合性能优于对比例中的茶色玻璃管。实施例5,本发明提供的茶色玻璃管的生成原料中的白玻璃,也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可对应进行调整:(1)本发明提供的生产原料用于生产低硼茶色玻璃管时,白玻璃是将低硼的医用白玻璃经过粉碎处理获得的碎玻璃;(2)本发明提供的生产原料用于生产中硼茶色玻璃管时,白玻璃是将中硼的医用白玻璃经过粉碎处理获得的碎玻璃;(3)本发明提供的生产原料用于生产高硼茶色玻璃管时,白玻璃是将高硼的医用白玻璃经过粉碎处理获得的碎玻璃。尽管通过参考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发明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