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12737发布日期:2020-05-29 13:09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果蔗是一种一年生的专供鲜食的果类甘蔗,与糖用蔗不同,果蔗具有皮薄、茎脆、水分充足、纤维少、糖分适中以及蔗茎美观等优点。果蔗还可鲜榨果汁,并具有清热、生津、下气、润燥、补肺益胃等功效。

果蔗种植户在施肥时,配置的肥料种类繁多,既包括各种单质肥料,也有市面上常见的甘蔗专用掺混肥或配方肥,也有多种缓释或控释肥料等,但上述肥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应用弊端。例如:传统的氮磷钾复合肥或者复混肥养分利用率较低,尤其是氮养分施用后无法长期保持,在果蔗上传统复合肥常需要频繁施肥,施肥次数可达7~10次,施肥人工较多,不适应当前农村劳动人口大幅减少,单位劳动力成本迅速增加的情况。普通化肥养分流失还易形成农业面源污染;现有技术的包膜控释肥料或者缓释肥料产品,其包膜材料包括硫磺、合成树脂或其他高分子化合物,包膜成本较高,且其养分释放速率难以适应甘蔗生长养分需求曲线;现有技术的掺混缓释bb肥或者稳定性肥料产品,在果蔗上施用时,由于养分配比不适、缺乏中微量元素补充、肥料颗粒不均匀、肥料粉尘较多等问题,在果蔗上易出现生长缓慢、不适应田间机械化操作等情况。

因此,研究开发出一种应用于果蔗种植的专用肥,以缓解现有肥料在果蔗种植中的养分流失快、缺乏中微量元素补充,以及养分释放速率难以适应果蔗生长的养分需求的问题,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该肥料包括肥料内芯颗粒以及包覆于肥料内芯颗粒外表面的外包膜,上述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具有初期溶出率较快,可充分满足果蔗苗期及生长期养分需求的优点,同时硝化抑制率较高,可有效降低氮素淋溶风险,实现肥料内芯颗粒氮素养分长效释放的效果,提高氮素养分的利用率,以更好的适应果蔗生长的养分需求。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所述肥料包括肥料内芯颗粒以及包覆于肥料内芯颗粒外表面的外包膜;

所述肥料内芯颗粒主要由尿素、硫酸钾、磷酸一铵、硫酸镁、硫酸锌、硼砂、钼酸铵、二氰二胺、腐植酸粉和凹凸棒土制得;

所述外包膜包括依次包覆的高岭土层、石蜡层和滑石粉层。

进一步的,所述肥料中,肥料内芯颗粒与外包膜的质量比为100:1~2,优选为100:1.5。

进一步的,所述高岭土为纳米高岭土;

优选地,所述高岭土晶体的厚度为40~50nm;

进一步的,所述滑石粉为改性滑石粉;

优选地,所述改性滑石粉为800目经钛酸酯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后的滑石粉。

进一步的,按质量份数计,所述肥料内芯颗粒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得:尿素23~38份、硫酸钾33~48份、磷酸一铵12~25份、硫酸镁2~5份、硫酸锌0.5~1份、硼砂0.5~1份、钼酸铵0.05~0.2份、二氰二胺0.6~1.6份、腐植酸粉1.2~3.2份和凹凸棒土1.5~5份;

优选地,按质量份数计,所述肥料内芯颗粒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得:尿素25~36份、硫酸钾35~45份、磷酸一铵15~23份、硫酸镁2.5~4.5份、硫酸锌0.6~0.9份、硼砂0.6~0.9份、钼酸铵0.07~0.16份、二氰二胺0.8~1.4份、腐植酸粉1.6~2.8份和凹凸棒土2~4份;

更优选地,按质量份数计,所述肥料内芯颗粒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得:尿素30份、硫酸钾40份、磷酸一铵19份、硫酸镁3.4份、硫酸锌0.75份、硼砂0.75份、钼酸铵0.1份、二氰二胺1份、腐植酸粉2份和凹凸棒土3份。

进一步的,按质量份数计,所述外包膜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得:石蜡15~25份、高岭土30~45份和滑石粉40~55份;

优选地,按质量份数计,所述外包膜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得:石蜡17~23份、高岭土33~42份和滑石粉43~52份;

更优选地,按质量份数计,所述外包膜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得:石蜡20份、高岭土35份和滑石粉45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述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制备肥料内芯颗粒的各原料混匀,造粒,得到肥料内芯颗粒;

(b)、在步骤(a)制得的肥料内芯颗粒的外表面逐层包覆高岭土层、石蜡层和滑石粉层,形成外包膜,制得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包括以下步骤:

(ⅰ)、将尿素加热至熔融,得到熔融状尿素;

(ⅱ)、将硫酸钾、磷酸一铵、硫酸镁、硫酸锌、硼砂、钼酸铵、二氰二胺、腐植酸粉和凹凸棒土混匀并加热至50~60℃,得到混合料a;

(ⅲ)、将熔融状尿素与混合料a混匀,得到共熔体,随后将共熔体造粒,得到肥料内芯颗粒;

所述步骤(ⅰ)和步骤(ⅱ)的顺序可调换。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包括以下步骤:

(ⅳ)、将高岭土加水搅拌,并加热至90~100℃,得到高岭土包膜液;将石蜡加热至熔融状态,得到石蜡包膜液;

(ⅴ)、将高岭土包膜液包覆于步骤(a)得到的肥料内芯颗粒外表面并干燥,形成高岭土层;随后将石蜡包膜液包覆于高岭土层的外表面并干燥,形成石蜡层;最后在石蜡层的外表面扑上滑石粉,形成滑石粉层;进而形成外包膜,制得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ⅳ)高岭土包膜液中高岭土和水的质量比为11~15:55~8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该肥料包括肥料内芯颗粒以及包覆于肥料内芯颗粒外表面的外包膜;其中,肥料内芯颗粒主要由尿素、硫酸钾、磷酸一铵、硫酸镁、硫酸锌、硼砂、钼酸铵、二氰二胺、腐植酸粉和凹凸棒土制得,由上述原料制得的肥料内芯颗粒配方合理,养分含量丰富,特别是富含大量的镁、锌、硼、钼等中微量元素,能够帮助果蔗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植株体内多种酶活化,改善果蔗的有机物供应,并提高氮素代谢能力,进而通过各原料协同配合能够显著提高果蔗种植过程中的肥料利用率;同时,本发明肥料还包括依次包覆有高岭土层、石蜡层和滑石粉层的外包膜,通过该外包膜包覆后的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其颗粒圆润,抗吸潮、抗结块能力强;由上述原料制得的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具有初期溶出率较快,可充分满足甘蔗苗期及生长期养分需求的优点,同时硝化抑制率较高,可有效降低氮素淋溶风险,实现肥料内芯颗粒氮素养分长效释放的效果,提高氮素养分的利用率,以更好的适应果蔗生长的养分需求。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首先将制备肥料内芯颗粒的各原料混匀,造粒,得到肥料内芯颗粒;随后在肥料内芯颗粒的外表面逐层包覆高岭土层、石蜡层和滑石粉层,形成外包膜,制得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上述制备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验例1提供的本申请实施例3的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的氮素养分溶出速率图;

图2为本发明实验例2提供的本申请实施例3的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与普通复合肥料的氮素硝化速率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所述肥料包括肥料内芯颗粒以及包覆于肥料内芯颗粒外表面的外包膜;

所述肥料内芯颗粒主要由尿素、硫酸钾、磷酸一铵、硫酸镁、硫酸锌、硼砂、钼酸铵、二氰二胺、腐植酸粉和凹凸棒土制得;

所述外包膜包括依次包覆的高岭土层、石蜡层和滑石粉层。

上述各原料在制备本申请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中的作用为:

尿素:补充作物所需氮素养分。优选地,所述尿素的氮(n)含量大于46%,缩二脲含量小于1.5%。

硫酸钾:补充作物所需钾素养分。优选地,所述硫酸钾为40~60目粉状,钾(k2o)含量大于50%,达农用标准要求即可。

磷酸一铵:补充作物所需磷素养分。优选地,所述磷酸一铵40~60目粉状,氮(n)含量大于11%,磷(p2o5)含量大于60%,达农用标准要求即可。

硫酸镁:补充作物所需镁素养分。优选地,所述硫酸镁20~40目结晶状,镁(mgo)含量大于16%,达农用标准要求即可。

硫酸锌:补充作物所需锌素养分。优选地,所述硫酸锌20~40目结晶状,锌(zno)含量大于27.5%,达农用标准要求即可。

硼砂:补充作物所需硼素养分。优选地,所述硼砂20~40目结晶状,硼(b2o3)含量大于34%,达农用标准要求即可;

钼酸铵:补充作物所需钼素养分。优选地,所述钼酸铵40~60目结晶状,钼(mo)含量大于53%,达农用标准要求即可;

二氰二胺:硝化抑制剂,抑制氮素硝化。优选地,所述二氰二胺为40~60目粉状,相对密度1.40,熔点209.5℃,干燥时性质稳定,溶于水后高温易水解。

腐植酸粉:辅助剂,提高二氰二胺的硝化抑制效果。优选地,所述腐植酸粉为天然泥炭经工业抽提获得的粉状腐植酸,总腐植酸含量大于50%,黄腐酸含量大于6%。

凹凸棒土:辅助剂,调节土壤酸碱度,提供微量的镁铝硅等元素。

石蜡:抗吸潮剂,防止肥料过快吸湿潮解。优选地,所述石蜡是从石油、页岩油或其他沥青矿物油的某些馏出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烃类混合物,熔点为47~64℃,密度较低,易溶于多种非极性溶剂,不溶于水或甲醇等极性溶剂。

高岭土:提高肥料机械硬度及防潮性能。

滑石粉:抗结块剂,防止肥料发生结块。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该肥料包括肥料内芯颗粒以及包覆于肥料内芯颗粒外表面的外包膜;其中,肥料内芯颗粒主要由尿素、硫酸钾、磷酸一铵、硫酸镁、硫酸锌、硼砂、钼酸铵、二氰二胺、腐植酸粉和凹凸棒土制得,由上述原料制得的肥料内芯颗粒配方合理,养分含量丰富,特别是富含大量的镁、锌、硼、钼等中微量元素,能够帮助果蔗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植株体内多种酶活化,改善果蔗的有机物供应,并提高氮素代谢能力,进而通过各原料协同配合能够显著提高果蔗种植过程中的肥料利用率;同时,本发明肥料还包括依次包覆有高岭土层、石蜡层和滑石粉层的外包膜,通过该外包膜包覆后的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其颗粒圆润,抗吸潮、抗结块能力强;由上述原料制得的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具有初期溶出率较快,可充分满足甘蔗苗期及生长期养分需求的优点,同时硝化抑制率较高,可有效降低氮素淋溶风险,实现肥料内芯颗粒氮素养分长效释放的效果,提高氮素养分的利用率,以更好的适应果蔗生长的养分需求。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肥料中,肥料内芯颗粒与外包膜的质量比为100:1~2,优选为100:1.5。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肥料中肥料内芯颗粒与外包膜以上述质量比复配,能更优地兼顾肥料内芯颗粒中养分释放速度及肥料抗吸潮、抗结块能力。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岭土为纳米高岭土;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纳米高岭土是指高岭土原矿经化学插层及超细研磨后剥片制成的纳米级高岭土,本申请通过选用纳米高岭土可有效提高肥料机械硬度及抗吸潮能力。

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岭土的粒径为40~50nm;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滑石粉为改性滑石粉;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改性滑石粉为添加了3%钛酸酯进行改性后的滑石粉,通过选用改性滑石粉可有效防止肥料发生结块。

优选地,所述改性滑石粉由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钛酸酯3%,滑石粉97%。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按质量份数计,所述肥料内芯颗粒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得:尿素23~38份、硫酸钾33~48份、磷酸一铵12~25份、硫酸镁2~5份、硫酸锌0.5~1份、硼砂0.5~1份、钼酸铵0.05~0.2份、二氰二胺0.6~1.6份、腐植酸粉1.2~3.2份和凹凸棒土1.5~5份;

上述尿素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优选实施方案为:23份、24份、25份、26份、27份、28份、29份、30份、31份、32份、33份、34份、35份、36份、37份和38份;上述硫酸钾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优选实施方案为:33份、34份、35份、36份、37份、38份、39份、40份、41份、42份、43份、44份、45份、46份、47份和48份;上述磷酸一铵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优选实施方案为: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21份、23份、24份和25份;上述硫酸镁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优选实施方案为:2份、2.5.份、3份、3.5份、4份、4.5份和5份;上述硫酸锌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优选实施方案为:0.5份、0.6份、0.7份、0.8份、0.9份和1份;上述硼砂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优选实施方案为:0.5份、0.6份、0.7份、0.8份、0.9份和1份;上述钼酸铵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优选实施方案为:0.05份、0.08份、0.1份、0.12份、0.15份、0.18份和0.2份;上述二氰二胺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优选实施方案为:0.6份、0.7份、0.8份、0.9份、1.0份、1.2份、1.3份、1.4份、1.5份和1.6份;上述腐植酸粉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优选实施方案为:1.2份、1.5份、1.8份、2.0份、2.2份、2.4份、2.6份、2.8份、3.0份和3.2份;上述凹凸棒土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优选实施方案为:1.5份、2份、2.5份、3份、3.5份、4份、4.5份和5份。

优选地,按质量份数计,所述肥料内芯颗粒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得:尿素25~36份、硫酸钾35~45份、磷酸一铵15~23份、硫酸镁2.5~4.5份、硫酸锌0.6~0.9份、硼砂0.6~0.9份、钼酸铵0.07~0.16份、二氰二胺0.8~1.4份、腐植酸粉1.6~2.8份和凹凸棒土2~4份;

更优选地,按质量份数计,所述肥料内芯颗粒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得:尿素30份、硫酸钾40份、磷酸一铵19份、硫酸镁3.4份、硫酸锌0.75份、硼砂0.75份、钼酸铵0.1份、二氰二胺1份、腐植酸粉2份和凹凸棒土3份。

本发明中,通过对各原料用量比例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从而进一步优化了本发明肥料内芯颗粒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按质量份数计,所述外包膜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得:石蜡15~25份、高岭土30~45份和滑石粉40~55份;

上述石蜡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优选实施方案为: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21份、23份、24份和25份;上述高岭土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优选实施方案为:30份、31份、32份、33份、34份、35份、36份、37份、38份、39份、40份、41份、42份、43份、44份和45份;上述滑石粉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优选实施方案为:40份、41份、42份、43份、44份、45份、46份、47份、48份、49份、50份、51份、52份、53份、54份和55份。

优选地,按质量份数计,所述外包膜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得:石蜡17~23份、高岭土33~42份和滑石粉43~52份;

更优选地,按质量份数计,所述外包膜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得:石蜡20份、高岭土35份和滑石粉45份。

本发明中,通过对各原料用量比例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从而进一步优化了本发明外包膜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上述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制备肥料内芯颗粒的各原料混匀,造粒,得到肥料内芯颗粒;

(b)、在步骤(a)制得的肥料内芯颗粒的外表面逐层包覆高岭土层、石蜡层和滑石粉层,形成外包膜,制得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首先将制备肥料内芯颗粒的各原料混匀,造粒,得到肥料内芯颗粒;随后在肥料内芯颗粒的外表面逐层包覆高岭土层、石蜡层和滑石粉层,形成外包膜,制得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上述制备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的优点。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a)包括以下步骤:

(ⅰ)、将尿素加热至熔融,得到熔融状尿素;

(ⅱ)、将硫酸钾、磷酸一铵、硫酸镁、硫酸锌、硼砂、钼酸铵、二氰二胺、腐植酸粉和凹凸棒土混匀并加热至50~60℃,得到混合料a;

(ⅲ)、将熔融状尿素与混合料a混匀,得到共熔体,随后将共熔体造粒,得到肥料内芯颗粒;

所述步骤(ⅰ)和步骤(ⅱ)的顺序可调换。

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b)包括以下步骤:

(ⅳ)、将高岭土加水搅拌,并加热至90~100℃,得到高岭土包膜液;将石蜡加热至熔融状态,得到石蜡包膜液;

(ⅴ)、将高岭土包膜液包覆于步骤(a)得到的肥料内芯颗粒外表面并干燥,形成高岭土层;随后将石蜡包膜液包覆于高岭土层的外表面并干燥,形成石蜡层;最后在石蜡层的外表面扑上滑石粉,形成滑石粉层;进而形成外包膜,制得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ⅳ)高岭土包膜液中高岭土和水的质量比为1:6.5。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所述肥料包括肥料内芯颗粒以及包覆于肥料内芯颗粒外表面的外包膜,其中:

按质量份数计,所述肥料内芯颗粒由以下原料制得:尿素23份、硫酸钾33份、磷酸一铵12份、硫酸镁2份、硫酸锌0.5份、硼砂0.5份、钼酸铵0.05份、二氰二胺0.6份、腐植酸粉1.2份和凹凸棒土1.5份;

按质量份数计,所述外包膜由以下原料制得:石蜡15份、高岭土30份和滑石粉40份;

所述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ⅰ)、将尿素置于熔融槽中,加热至加热至133~140℃熔融,得到熔融状尿素;

(ⅱ)、将硫酸钾、磷酸一铵、硫酸镁、硫酸锌、硼砂、钼酸铵、二氰二胺、腐植酸粉和凹凸棒土置于混合槽中,混匀并加热至50~60℃,得到混合料a;

(ⅲ)、将熔融状尿素送入混合槽中进行搅拌,混匀后送入喷浆前置槽形成均匀共熔体;将共熔体进行喷浆造粒,经冷却后进行两级筛分,将符合产品粒径要求(2~2.5mm)的肥料核芯底粒作为肥料内芯颗粒,其余筛余物经破碎后返回混合槽。

(ⅳ)、将高岭土置于水浴锅中,按1:6.5的质量比进行搅拌,并加热至90~100℃,得到高岭土包膜液;将石蜡加热至90~100℃熔融状态,得到石蜡包膜液;

(ⅴ)、将高岭土包膜液包覆于步骤(a)得到的肥料内芯颗粒外表面并干燥,形成高岭土层;随后将石蜡包膜液包覆于高岭土层的外表面并干燥,形成石蜡层;最后在石蜡层的外表面扑上滑石粉,形成滑石粉层;进而形成外包膜,制得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所述肥料包括肥料内芯颗粒以及包覆于肥料内芯颗粒外表面的外包膜,其中:

按质量份数计,所述肥料内芯颗粒由以下原料制得:尿素38份、硫酸钾48份、磷酸一铵25份、硫酸镁5份、硫酸锌1份、硼砂1份、钼酸铵0.2份、二氰二胺1.6份、腐植酸粉3.2份和凹凸棒土5份;

按质量份数计,所述外包膜由以下原料制得:石蜡25份、高岭土45份和滑石粉55份;

本实施例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9

一种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所述肥料包括肥料内芯颗粒以及包覆于肥料内芯颗粒外表面的外包膜,其中所述肥料包括以下原料:

所述实施例3~9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0

一种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所述肥料包括肥料内芯颗粒以及包覆于肥料内芯颗粒外表面的外包膜,其中:

按质量份数计,所述肥料内芯颗粒由以下原料制得:尿素20份、硫酸钾35份、磷酸一铵31份、硫酸镁2份、硫酸锌1份、硼砂1份、钼酸铵0.5份、二氰二胺0.5份、腐植酸粉1份和凹凸棒土8份;

按质量份数计,所述外包膜由以下原料制得:石蜡35份、高岭土16份和滑石粉49份;

本实施例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1

一种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本实施例除肥料内芯颗粒制备原料中还包括硝酸铵10份外,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1

一种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本实施例除肥料内芯颗粒制备原料中不包括硫酸镁外,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2

一种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本实施例除外包膜制备原料中不包括高岭土外,其余同实施例1。

实验例1果蔗稳定性增效肥料的氮素溶出率试验:

通过在室内培养箱中开展不同温度条件下本发明用于果蔗种植肥料的氮素养分溶出速率试验,明确其氮素溶出量随时间变化的累积趋势,为田间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应用效果提供数据支撑。

1.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设3个不同温度(15℃、25℃和35℃)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

首先,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实施例3的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12.50g置于指形尼龙网袋中,将网袋置于350ml带密封盖的塑料瓶中,加入250ml纯水(肥∶水=1∶20),分别在(15±1)℃、(25±1)℃及(35±1)℃下培养,并分别于培养后第1、3、5、7、10天取样。取样时,将网袋在培养液中轻轻摇动几次,再从培养瓶中取出,用100ml纯水快速冲洗网袋和肥料,以洗去肥料表面和网袋粘附的肥料溶液,避免对下次提取液的干扰。冲洗后立即放入预先已经分别恒温至(15±1)℃、(25±1)℃及(35±1)℃的另一培养瓶中,收集100ml肥料浸提液。肥料浸提液中的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之和)采用连续流动分析仪进行测定。

2.试验结果及分析

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3的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的氮素养分溶出速率图。

由图1可知,实验进行1天后,在15℃时氮素溶出率为29.5%,随着温度升高,至25℃时溶出率提高了8.6个百分点,至35℃时溶出率达46.8%;

3天后,15℃、25℃及35℃处理氮素累积溶出率分别为69.9%、75.8%及79.2%,此阶段氮素处于快速溶出阶段;

5天后,15℃、25℃及35℃处理氮素累积溶出率分别为76.7%、83.3%及85.7%;

7天后,15℃、25℃及35℃处理氮素累积溶出率分别为81.5%、87.4%及89.3%;

10天后,15℃、25℃及35℃处理氮素累积溶出率分别为84.4%、89.7%及91.5%,此时氮素累积溶出率曲线趋于平缓。

由此可知,本稳定性肥料的氮素累积溶出速率随温度升高呈明显上升趋势,在田间应用时其释放速度随环境温度变化会有相应的变化。

实验例2肥料在土壤中的硝化速率试验:

通过在盆栽试验土壤中开展本发明果蔗稳定性增效肥料与普通复合肥料的氮素硝化速率对比试验,明确其氮素硝化抑制效果,为本发明肥料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1.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为盆栽试验,试验用塑料盆口径30cm,模拟米氏盆,盆下部设一底座,盆底有1cm口径出水孔,并垫上1cm厚海绵,以使盆内土壤的非毛管水渗入底盆中。试验土样于冬季果蔗收获后采集,全部粉碎,过5mm筛后均匀每盆分装8kg。

试验设2个不同肥料处理,分别为实施例3的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及对照(ck)普通复合肥料(酰胺态氮,养分含量22-10-18),每处理5个重复。

首先,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两个处理肥料各50.0g置于指形尼龙网袋中,将网袋置于土壤耕层5cm中,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并分别于埋土后第2、5、10、15、20、25、30天采集网袋周边土壤样品,测定样品中硝态氮含量。

2.试验结果及分析

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3的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与普通复合肥料的氮素硝化速率对比图。

由图2可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3的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施入土壤2天后,土壤中硝态氮含量为22.5mg/kg,与对照普通复合肥料相比差异不大;施入土壤5天后,普通复合肥料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加至48.6mg/kg,此时果蔗稳定性增效肥料仅为28.1mg/kg;施入土壤后10天~20天,对照普通复合肥料的硝态氮含量急剧上升,说明此时其土壤氮素处于快速硝化阶段,同时果蔗稳定性肥料增加幅度较缓,20天后其土壤硝态氮含量仅为103.7mg/kg;此后对照普通复合肥料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加趋势渐缓,而果蔗稳定性增效肥料增加速度逐渐上升。

上述实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3的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可以很好抑制氮素硝化,从而减少在果蔗种植过程中硝态氮淋失风险,提高氮素养分的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制备得到的用于果蔗种植的稳定性肥料,具有初期溶出率较快,可充分满足甘蔗苗期及伸长期生育养分需求的优点,同时硝化抑制率较高,可有效降低氮素淋溶风险,实现肥料内芯颗粒氮素养分长效释放的效果,提高氮素养分的利用率,以更好的适应果蔗生长的养分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