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型低温迷彩釉面瓷器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843527发布日期:2020-08-14 16: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结构型低温迷彩釉面瓷器,包括坯体和釉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釉面从内向外依次包括肌理层、白釉泥层、迷彩层和釉面层;

所述坯体上预刻有的槽线,所述肌理层涂覆于坯体表面和槽线内,所述肌理层的釉料配方中的氧化铜含量为4.3-5.5%;

所述迷彩层包括相互分散的褐色斑点、绿色斑点和铜红色斑点,褐色斑点的釉料配方中的氧化铜含量为5.6-5.3%,绿色斑点的釉料配方中的氧化铅含量为2.3-3.4%,铜红色斑点的釉料配方中的氧化锂含量为2.3-3.1%,二氧化锡含量为2.8-3.4%;

所述釉面层的釉料配方中的二氧化钛含量为8.3-9.6%。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结构型低温迷彩釉面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肌理层的釉料配方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硅砂30-40份、长石20-30份、锌白5-10份、碳酸钡5-10份,、高岭土15-20份、草酸铜12-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结构型低温迷彩釉面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褐色斑点的釉料配方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长石10-15份、方解石20-25份、滑石3-4份、碳酸钠12-14份、石英12-15份、铜矿石6-8份、氧化铜2-3份。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结构型低温迷彩釉面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斑点的釉料配方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铅丹2-3份、石英12-15份、氧化铁0.6-1.2份、骨灰5-8份、滑石3-5份、萤石5-8份、硅石10-15份、高岭土15-2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结构型低温迷彩釉面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红色斑点的釉料配方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绿玻璃10-12份、长石25-30份、石英20-30份、锡晶料3-4份、锂晶料3.5-4.5份、窑渣5-8份、含水石2-3份、方解石15-20份。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结构型低温迷彩釉面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釉面层的釉料配方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长石50-55份、石英8-12份、大同土4-5份、石灰石12-15份、碳酸钾8-10份、钛白粉11-12份。

7.根据权利要求1的结构型低温迷彩釉面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白釉泥层的泥料配方为:白土5-10份、骨灰5-8份、石英10-12份、氧化铝5-6份、无水硼酸2-3份、长石20-26份、冰晶石16-22份、硅酸锆3-5份。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型低温迷彩釉面瓷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坯体并干燥至含水量为3.3-3.8%;

步骤2)在坯体上刻画槽线,并用海绵擦拭打磨槽线;

步骤3)采用浸釉法将肌理层釉料施加于坯体表面,并填充槽线,用250-300℃进行热风烘干20-30min;

步骤4)采用喷釉法将白釉泥釉料喷涂于肌理层上,于400-450℃进行热风烘干30-40min;

步骤5)通过细毛笔或钢针将褐色斑点、绿色斑点和铜红色斑点釉料绘制于白釉泥层上的不同位置,于200-300℃进行热风烘干5-10min;

步骤6)将釉面层釉料施加于迷彩层上,在3-4小时内升温至1150℃,保温2-3小时后,自然冷却,釉面浮现蓝色裂纹线条、褐色斑点、绿色斑点和铜红色斑点。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结构型低温迷彩釉面瓷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刻画槽线的深度为0.4-0.6毫米,宽度为1.5-2.5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结构型低温迷彩釉面瓷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白釉泥层的厚度为0.3-0.4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陶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型低温迷彩釉面瓷器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釉面从内向外依次包括肌理层、白釉泥层、迷彩层和釉面层;肌理层涂覆于坯体表面和槽线内,肌理层的釉料配方中含氧化铜含量为;迷彩层中的褐色斑点的釉料配方中含氧化铜,绿色斑点的釉料配方中含氧化铅,铜红色斑点的釉料配方中含氧化锂和二氧化锡;釉面层的釉料配方中含二氧化钛。本发明提供的结构型低温迷彩釉面瓷器具有很好的美学价值;釉面既能保持釉下彩的耐磨性,又能保持釉上彩柔和的色彩呈现;釉下彩与底色边界自然过渡,形成一体,绘画的痕迹弱;烧成温度低,不会出现铁疤或料刺等缺陷。

技术研发人员:曾俩相;曾剑鹏;曾俩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德化同鑫陶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14
技术公布日:2020.08.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